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下的定义中认为,人类健康除了包括有健全的身躯,也要有良好的心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之中,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加上自身的社会阅历缺乏,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尤其在当前的家庭中,大部分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家庭恶性事件出现在青少年时期。比如前不久在河北邢台出现的恶性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竟然是几个平均年龄只有15岁的初中生。这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未成熟的阶段,当他们面对发生的心理冲突,不善处理会很容易走向危机,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中找出预防的措施。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环境
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加上其他客观因素而导致心理不健康,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如果家庭与学校不能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人格或者心理障碍。形成心理问题的因素有许多,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家庭因素
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因素导致的,首先当前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难以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将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因此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压力,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家庭因素。由于家庭关系紧张,矛盾频繁,让学生生活在较为压抑的环境中,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的心理,并且在学校中很难和其他学生合群。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生活场所,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是影响很大的。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换了环境之后,很容易产生恐惧与躁动的心理。尤其学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一旦在陌生的环境,没有人对自己百依百顺,强烈的环境落差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加上一些学校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较重,就产生压抑的心理,并且精神紧张,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与调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在当前各种信息充斥的环境中,很容易让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误入歧途,比如一些黄色影片、色情小说等,让学生性早熟,并且对成人知识有了歪曲的理解,让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健康状态。并且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冲突事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与心理矛盾,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三、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⒈学校全面渗透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本职工作就是教育,因此应当建立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学校可以按各年级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定期请教育专家与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开展教育讲座,以实际案例来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一些法制视频,比如《挥向网吧的大砍刀》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树立健康的人格。
⒉与家庭进行合作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发展。而通过对学校的学生调查,一般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两种极端:一种是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另一种是对孩子要求过高,随意打骂,这两种教育都难以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益。我认为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本”,教师将每星期学生的表现写在本上,然后周末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将学生在家的表现也同样记录在本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将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跟家长沟通,通过家校联合,进而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将中学生心理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学校要与家长、社会多方配合,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有效地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防治,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河口中学)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下的定义中认为,人类健康除了包括有健全的身躯,也要有良好的心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之中,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加上自身的社会阅历缺乏,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尤其在当前的家庭中,大部分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家庭恶性事件出现在青少年时期。比如前不久在河北邢台出现的恶性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竟然是几个平均年龄只有15岁的初中生。这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未成熟的阶段,当他们面对发生的心理冲突,不善处理会很容易走向危机,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中找出预防的措施。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环境
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加上其他客观因素而导致心理不健康,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如果家庭与学校不能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人格或者心理障碍。形成心理问题的因素有许多,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家庭因素
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因素导致的,首先当前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难以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将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因此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压力,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家庭因素。由于家庭关系紧张,矛盾频繁,让学生生活在较为压抑的环境中,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的心理,并且在学校中很难和其他学生合群。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生活场所,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是影响很大的。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换了环境之后,很容易产生恐惧与躁动的心理。尤其学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一旦在陌生的环境,没有人对自己百依百顺,强烈的环境落差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加上一些学校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较重,就产生压抑的心理,并且精神紧张,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与调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在当前各种信息充斥的环境中,很容易让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误入歧途,比如一些黄色影片、色情小说等,让学生性早熟,并且对成人知识有了歪曲的理解,让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健康状态。并且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冲突事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与心理矛盾,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三、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⒈学校全面渗透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本职工作就是教育,因此应当建立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学校可以按各年级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定期请教育专家与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开展教育讲座,以实际案例来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一些法制视频,比如《挥向网吧的大砍刀》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树立健康的人格。
⒉与家庭进行合作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发展。而通过对学校的学生调查,一般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两种极端:一种是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另一种是对孩子要求过高,随意打骂,这两种教育都难以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益。我认为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本”,教师将每星期学生的表现写在本上,然后周末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将学生在家的表现也同样记录在本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将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跟家长沟通,通过家校联合,进而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将中学生心理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学校要与家长、社会多方配合,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有效地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防治,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河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