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远望2号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印象
  
  一艘全世界闻名遐迩的大船,安静、漂亮地泊在我们面前,在薄雾的江面上、在和谐的浪涛声中、在浅黄色的阳光掠镀下像一只栖息的白天鹅敛着翅膀沉思着,仿佛还沉浸在太平洋航行的梦境中。
  它洁白的身躯,翠绿的甲板,竹林般密布着白色的天线,看起来修长而温顺:它浑身不染一尘,没有丁点锈蚀的斑痕,没有海水侵蚀的沧桑,像盛开的白茶花清新脱俗。面对这样一艘朴实而含蓄的大船,谁能想像它曾身经百战,远征大洋,上接卫星,下达潜艇;谁又能想像它1977年10月于上海造船厂建成下水,既是有着近28年工龄的老航海,又是我国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的先驱。
  船头手写的黑色“远望”两个大字是当年毛主席手书赠送给叶帅的诗名,远望2号白色的船体长达191米,最高处达38米,满载排水量高达2万多吨,最大航速20节,3部巨型碗口朝天的白色天线和系在左船舷的3艘橄榄形橘红色海上救生艇昭显了两个含义:一、它是先进的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它是海上科技平台;二、它的航行遠涉重洋,续航能力达到100天,曾28次远涉重洋,安全航行4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
  不凡经历成就了它的从容,海上生涯铺陈着它的内涵。这一切都是中国远望人打造的。
  就在我仰望远望2号神思的时候,迎面走来了现任“船老大”吴锦高:中等的个儿,黑脸上攒着团和气,圆圆的黑眼睛透着智慧,能唱一嗓子很好的通俗歌曲,联欢会上他点了首《窗外》“今夜我又来到你的窗外……”他动情地唱起情歌,让我联想到他身患严重肾病的妻子。身着深蓝色的国际海员服,肩上扛着4条黄色竖杠和锚的图形,他就是集指挥与决策于一身,既要保证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又要圆满完成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2号的统帅。
  吴船长停下脚步,他遥指着船上密密林立的大小天线跟我们如数家珍:在不足4000平方米的甲板上,耸立着60多副大大小小的天线,大的比最大的锅盖还大几倍,小的如细竹竿。每一副天线都不断地发射和接收强烈的电波信号,远望人采用新技术,使得电磁兼容,对卫星进行海上跟踪和控制、用姿章联控的高技术对卫星进行大调姿,去年在神舟5号载人飞船任务中完成飞船变轨,保证军委曹刚川副主席与航天员杨利伟天地通话都是这些天线的功劳。
  
  “远2人”的船上日子
  
  在“远望”2号测量船里,船员们亲切地称自己为“远2人”。刘军,一位年轻英俊英语特棒的小伙子向我介绍:船上共有310名船员,全都是男性,年龄在20岁~30岁的占85%,20岁以下的占10%,30岁以上的不到5%,船上拥有包括航海、测控、通信、机电等方面科技专业人才,平均年龄才27岁,他们大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党委书记胡永生和副书记吴锦高上任时,也是“远望”号测量船队中最年轻的政委和船长。
  出乎意料,我很难把想像与事实画等号,很难把科学家、专家与如此年轻的小伙子画等号。年轻的“远2人”让我们惊讶,让我们赞叹,原来屡涉远海重洋独立执行国家级任务的科技工作者们竟然是这群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果然,在每一个舷梯口、岔道口,我们遇到的都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身材高大,身着灰色工作服,认真地以手势给我们引路。
  穿行在错综复杂的船舱走廊里,不到两米高的舱顶,1米宽的走道,长长的铁扶手,一个挨一个的黄色舱门,压抑的感觉让我觉得头晕,仿佛船在晃动,我赶快离开船舱,走上绿色的甲板,凉风习习,船停在码头,水面风力很小,浪也很小,怎么可能晕船昵?看来船上封闭的环境令人憋闷。
  “远2人”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港口,办公室和生活区永远都是在船上,一年中除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他们都是与船合二为一的,从机房到宿舍到餐厅是他们的三点一线,船再大却不是高大敞亮的楼房,狭小的空间,不流通的空气,低矮的舱顶,他们都习以为常,性格开朗的凌元副船长笑着跟我说,“闷就到甲板上散散步,海上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会举办很多娱乐活动的,有跳集体舞34步、16步,有歌咏比赛,还有拔河比赛。”我问他一次远航有多少好天气,他笑着说还是有很多好天气的,出海3个多月,有一半的时间天气不错。“那你们爱看大海吗?”“我们只能看海、看洋,大洋的水是黑色的,深不可测,船的四周海是圆形的,看不见陆地,那时就觉得我们的船小得可怜,天是一个圆,大洋是一个圆,我们就这么孤零零地漂着。”“风浪大时晕船吗?”我问。“适应了,我们每年都出海4个月,身体都适应了,遇上大风浪时,谁都会晕,可我们要工作,晕也忍着。”
  2002年3月,在“神舟”三号任务中,一天清晨,正准备停靠奥克兰港补充物资的远望2号船体突然发出一种刺耳的钢铁撞击声。
  航海部门长徐孝力、机电部门长谢劲涛奉命检查异响来源。他们报告隔离7号、11号舱之间的那块硕大的钢板墙焊缝上发现…条艮达50厘米的裂缝,吴锦高、胡永生沉默半晌,吐出两个字:“再查!”
  深夜,大洋彼岸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接到远2号的第三份急电报告:已查实7号舱和11号舱结合部钢板焊接处有三处撕裂。并请示修复方案和下一步行动计划。
  按照北京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的预案,远2号应在奥克兰港补给休整后,驶抵预定海域执行“神舟”三号飞船测控任务。如果不能按时到达测控位置,“神舟”三号的发射计划将全盘变动。但此时,火箭已竖上高矗的发射塔。正所谓“箭在弦,刀出鞘”。全球测控系统已整装待命,引而不发何其难。
  大洋两岸电文电话几经往来,北京做出的决定简洁明快:第一保船,第二保测控任务。
  战斗预案作了两套,以应不测。
  远2号沉甸甸地驶出了奥克兰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惊慌,船体损伤状况没有向船员公布,只是要求各部门严格细致地检查救生装备。
  然而,天下事,不如愿者十之八九,老天爷真的不是很赏脸。刚刚完成第1-6、16-21、32-37圈的测控通信任务,正准备下一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正在迅速逼近。
  “还有24小时,无论如何等飞船上天再走。”吴锦高一面把自己的意见告诉胡永生和工作组各位领导,一面指示徐孝力、蒋文忠立即研究完成飞船第一测控工作段后的转移航线和距离。
  28日凌晨黑黢黢的海面黑洞一样吞噬着船头发出的探照灯光。徐孝力从海面增加的白色浪花上感觉到风暴的前锋已来临。
  远2号调整完航向,全速与风暴展开赛跑。
  电话铃猛然响起。凌元抓起话筒,听了没几句,脸色“刷”地变了。他放下电话低声对船长说:“舱底有两根加强钢筋断啦。”
  “什么位置?”“就在7号、11号舱底下管髓内。”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机电锅炉中队长孟兆泉报告:发现1号锅炉泄漏,炉水消耗殆尽,不及时抢修,一旦锅炉贮存水用尽,不仅1号主锅炉会废掉,而且船将失去动力。此时,距离完成飞船第63圈测控不到11个小时,也正是抗击风浪最需要动力的时候。可是吴锦高不得不下令:停炉抢修。
  按规程,停炉24小时降温后才可以进炉修理,海情紧急,孟兆泉中队长在停炉8小时不到就进炉。随船保驾的高级技工师傅进炉之前,在狭小的洞内铺上冰砖,人躺在炉内冰砖上面干活,四周热浪扑面,背脊寒彻刺骨。
  经过近40个小时的紧急抢修,一台锅炉帮拖过来了。三道钢板裂口,挺过来了,远望2号船保住了。11级热气旋被渐渐地甩在远处洋面。
  正是怀着这种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坚定念,远望2号船每一次远征既出色完成任务,又次次安全归来。
  
  海上国家级任务
  
  “船老大”曾自豪地跟我们说了这样一句玩笑话:“我们每次出海执行国家级任务,美国总统就要想一想,中国又要干什么了?”
  有这么一组数字:研究生20名,高级工师2名,工程师61名,45人进入“xxx工程”和船队“xx工程”人才库。
  有这么一组任务: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1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3次,通信导航定位卫星5次,外星4次,通信及气象卫13次,“神舟”号飞船5次。
  我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六个之最”:执行任务型号最全、出海频率最高、海上连续测时间最长、任务转换时间最短、停靠外港次数最多、总航程最远。
  我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四个首次”:首次承担国外卫星发射的海上测量任务、首次对卫星进行海上控制、首次成功使用姿章联控技术对卫星进行大调姿、首次停靠外港。
  这些数字都是远2号创造的。
  远2号总工程师施星宇年仅34岁,高高的个子戴着眼镜,显得斯文老练,他已经是老“远2人”了,他告诉我,他已经在船上工作11年了,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没离开过远2船。作为远2号现在的总工,他和同事们一起,根据海上卫星测控的总体方案,精心编制了实施软件,他还创造了“技术状态确认表”被船队在工作中推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的父亲施友生,也曾是“远2人”,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出海lO多次,一整套卫星测量计划和卫星控制方案都是他制订的。
  施总工和我们谈起海上执行任务惊心动魄的经历:
  2002年3月28日上午,那是远二船成功完成“神舟”三号前三个工作段的测控、变轨任务。就在第四工作段任务前夕,我们所在海区突然风起浪涌,为确保船舶及设备安全,我船及时主动调整测量海域。在经过一天的长途航行后,船到达了新的测量海域。
  面对测量海域的突然变故,中心机根据最近的轨道根数,及时计算出测量海域第五工作段的测量工况。计算的结果让所有的参试人员大吃一惊。第63圈,目标最大仰角:89.3度189.3度,这是考验天线稳定运行的极限状态,已经远远超过USB天线的保精度值(70度)。严重超出了测控雷达正常工作的技术指标:在飞船飞越测量船正上方的时候,测控天线可能由于俯仰角度过高而轰然倒下,出现飞车事故。
  “拿不到数据,我们愧为远望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船长吴锦高处变不惊,测控部门长王瑞东迅速组织人员讨论应急情况下的处置计划,最终决定飞船在0度至70度之间组织捕获跟踪及遥控指令发送,在70度以上及时退出自跟踪状态,待目标过顶后,重新组织捕获工作。
  测量目标过顶时相对于甲板的运行速度相当之快。从跟踪退出点仰角70度到重新捕获目标,天线在极短的时间内,方位至少要转过180度,这对设备来说是一个考验,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测控部门USB系统临危受命,
  测控副部门长毛燕军,USB组长徐贵斌,天线主操作手许升是关键人物。“神舟”三号第51圈任务临近。
  USB376机房里,异常地沉寂。
  “230发现目标!230自跟踪!”USB机房230主控台发出令人兴奋的报告声。
  在目标刚出海平线的那一刻,USB系统即成功捕获了目标,但此刻大家的心情并不放松。天线随着目标飞船在平稳运行,随着天线仰角的逐渐升高,人们的心情也逐渐变得紧张。
  230案预定方案退出自跟踪。此时天线指向位置:方位268度,俯仰76.8度。
  机房里的空气顿时凝固了起来。在大家的注视下,天线操作手许升熟练地转动着天线控制手柄,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他那自信的神情中隐隐透露出些许的紧张。
  20:53:03
  突然,目标显示屏上散乱的光点猛地聚成一个白色的亮点。   “230发现目标!”
  许升迅速将天线牢牢对准目标。
  20:53:11
  “230自跟踪!”在完成对飞船的自动跟踪后,230调度立即上报了这一全体人员期待已久的消息。
  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74秒。74秒,飞船的测控数据被牢牢地抓在手中。
  
  “船”与“家”的缆绳
  
  广袤的海洋不适宜人类居住,就像鱼不能存活于陆地。“远2人”长期生活在船上、漂泊在海面,生存质量相对于陆地更多艰难困苦。船上用水紧张,淡化的海水用来洗漱,半个月才能洗一次澡,蔬菜严重缺乏,大部分舷窗在航行时都是关闭的,船舱空气内循环,空气质量很差。一个航次,测量船要跨越7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的变化,船内近50℃的温差和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使很多船员都因此患上了各种职业病。
  然而,最难忍耐的却是远离家庭和亲人。信息时代,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可能每天都离不开打电话、上网这些现代通信手段,而“远2人”连续几个月航行在海上,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与家人联系,大部分船员一周只能打一次长途,而且规定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船员们几乎每天都记日记,日记是他们倾诉的方式,刘军告诉我,靠岸后他和妻子常常互相交换看日记,日记里有他们共振的心。“远2人”一年当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靠港,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更是在工作加班之外,不少船员两地分居,只有周末坐长途车回去才能见着妻子。
  通信长凌贵军的妻子生下雙胞胎后身患重病,为了不影响出海执行任务,他忍痛离开住院的妻子,把出生不到2个月的双胞胎儿子分送到夫妻双方老家,一家四口分居四地。凌贵军和我们深情地谈到对儿子的思念,儿子所在的幼儿园老师曾告诉他一个小故事:“我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画他们经常坐的一辆班车,而你的儿子却画了一艘大船,船头上还描了一个大大的2字,我问他为什么不按老师的要求画一辆汽车呢?他指着画面上的船对我说,‘我不画车,因为我的爸爸不会从车上下来,爸爸在这艘大船上,我画爸爸的船,因为船停了,爸爸就会来看我’”。
  专业组组长顾炳俊的一位亲人去世不久,妻子又突遇车祸,肝胆俱裂,一连昏迷三天,而他正在带领技术人员争分夺秒地调试新设备,直到完成任务,才匆匆向家中奔去。“远2人”不会忘记船上的局域网曾出现一份著名的帖子。那是神舟5号载人飞船任务完成之后,网上“阳光论坛”里一篇题为《求救》的帖子引起了大伙的注意:“各位‘远2大侠’,我最近对饮食很感兴趣,有意思在炒鸡蛋的基础上提高厨艺,有谁知道厨师培训班的消息,最好是夜校性质的,请告之,谢谢!”是谁这么勤快得想当模范老公昵?一看落款,原来是有着一张严肃黑脸的顾炳俊,原因呢,全船人都知道,他的儿子刚刚追着神舟5号的轨迹落入了人间,为了弥补对妻儿的照顾不周,顾组长计划回家后要“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其实,为了迎接儿子的出生,他早就准备好一份厚礼,那就是出色地完成飞船测控任务。
  工程师张同双,为了执行“神舟”一号飞船任务,忍痛丢下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含泪出征……而他的妻子蔡艳红说“我一定要活着等他回来!”“远2人”的家就像一条长长的缆绳系在了远航的船上。
  茫茫海天,追星的远2号不会停止它的航迹,追星的“远2人”也将继续远征,大洋般的深情永远支撑着“远2人”的精神世界:那就是爱国、爱家。
其他文献
一名探亲在家的战士,突遇洪灾侵袭,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他不顾个人的生命危险,与洪魔搏斗了8个多小时,凭着机智和勇猛,组织村民抢出农药、化肥等重要物资50余吨,将被洪水围匪的21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他就是空军导弹某旅指挥连电传班班长、一级士官刘玉贵。  2004年9月中旬,湖南省桃江县浮邱山乡毛家桥村全体村民联名给部队寄来感谢信,称刘玉贵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并为他请功。11月8
期刊
MGY:欢迎各位来到聊天室!我们还是直奔主题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是中央首长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可在我们的基层部队有个瓶子明明在漏水,有人却不厌其烦地阐述瓶子漏水的原因、危害、修补的意义,可末了只把瓶子漏水的部位贴上一小片和瓶子一样的纸就完了,有的甚至连纸都懒得贴一下,瓶子漏了多少水,下次装水怎么办,看都没看,想都没想。我们基层部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
期刊
张国智当官用人格言检索: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多做情为兵系、权为兵用、利为兵谋的事,才能始终得到官兵的拥护和爱戴,其当官和做人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是龙送上天,是虎送上山。  一個人才放对了位置,就等于让金子闪光;放错了位置,就等于把金子倒进了垃圾。  在我军干部序列中,那些把“情为兵系、权为兵用、利为兵谋”作为当官和做人价值体现的干部,构成了爱兵天空的闪亮星空。沈阳军区某旅政治部主任张国智就是这
期刊
军校学员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都是紧张有序的,上军校的军犬也紧紧张张度过每一天。正如军人大多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军犬也不能像宠物犬一样把时间花在睡觉、陪主人散步和摇尾巴上。那么,看看军犬是如何度过24小时的吧。    夏    4:50 提前10分钟起床的训导员来到了犬舍。军犬起床了。他把犬舍打开,休息一夜的军犬很兴奋,不停摇尾巴。  4:45 今天天气很好。训导员和军犬一起来到了散放场。散放的主
期刊
女将军的“效率条”和“补给袋”    走路,脚下生风,大小伙子跟不上;说话,嘎巴溜溜脆,像打机关枪,这就是贾丹兵。当药师的时候,贾丹兵是这样的快节奏,当科主任、任211医院院长时也是这样快,戴上将军衔,还是节奏依然。  贾丹兵有个老习惯,每天早晨往办公室一坐,第一件事就是在工作手册上,把当天要干的事拉个单子,干一样画上个钩,当天能干完的事绝不推到明天。她把它叫做“效率条”。凭着这股拼劲,她从战士成
期刊
这位沈阳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的技术士官,近年来成果不凡荣誉不少:2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中有6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全军优秀士官、沈阳军区优秀人才标兵、二等功荣立者。  敢啃创新“硬骨头”,他的创新“三部曲”最“扎眼”——    基础篇    学习,架设创新桥梁!    裴德山热衷于科技创新,源于他入伍前就学过一段时间的电器维修,那时他十分崇拜大发明家爱迪生。然而,科技创新不是只有理想就能实现的。到部队第
期刊
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还是在军校教室的三尺讲台,彭江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那么沉稳、谦和、广博而又干练,仿佛一泓秋天的湖水,与他的名字似乎大相径庭。然而当你了解了他的翰墨人生,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你就会发现他其实是喜欢奔涌的波涛,并且胸中时常有这样的波涛在奔涌。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文章是作者自身器识与气度的外在表现和自然流露,书法之道亦然。器识与气质的养成,无疑离不开自身的主观努力,但外部条件
期刊
2月14日,新疆和田地区普降特大暴雪,平原牧区积雪厚度达三十到四十厘米,山地牧区积雪厚度达七十厘米到一百五十厘米,最大风力达七级,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二十五度。冬季草场大多被积雪覆盖,造成近2万头牲畜死亡,200余人被困昆仑山深处的冬季牧场,近万户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灾情就是命令,南疆军区火速在受灾地区成立了支援地方抗雪救灾领导小组和抢险应急队,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期刊
山东省是兵员大省,军转安置任务一直高居全国首位,安置矛盾较为突出。但在长期的军转工作中,省委、省政府加强领导,军地密切协作,迎难而上,千方百计落实安置政策,安置进度快,行业去向好,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2004年,按照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的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战略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安置政策,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分配山东省的安置任务,确保按时完成了军转安置任
期刊
忆秦娥  雨中行军    神刀劈,  穿天乱石愁飞翼。  愁飞翼,  松涛声壮,  雨哗声急。    苍山狂舞红旗疾,  青春远志冲天立。  冲天立,  歌迴深谷,  号鸣悬壁。    五律  黄河    细溪从未弃,  澎湃汇洪流。  裂地成龙道,  咆天托帝舟。  千旋终向海,  百折不回头。  斯水滋斯族,  巍巍吾九州。    七绝  牛玉儒事迹报告会    当年裕禄大名垂,  玉儒如今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