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练”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hado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习》:朱老师,您好!非常高兴见到您。上海的英语教研工作做得很好,这次上海的小学英语课堂又成了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的全国小学英语教研基地。我们能请您谈谈上海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吗?
  朱浦:你好!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也感谢你们对上海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肯定。教研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可以将“固定”的课堂变成“有生命力”的课堂;引导教师将作为“范例”的教材变成“自己”的教材,还可以让每一个学习者热爱这个学科。我认为这就是“教研的力量”。
  上海小学英语的教研工作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要关注 “课堂”。教研要来自课堂,提炼后要回到课堂。教研员可以看到各个学校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要能从海量的课堂教学信息中汇总信息、提炼信息,形成自己的想法;能够把从A处得到的经验,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提炼,用于对B处的指导,进而辐射整个学科。然后还要在实证中继续完善这些经验,再进一步提高,开始一个新的循环。第二,要关注到“每个人”“每节课”。第三,要能够得到“地域性认同”。成功的教研要让老师们理解并认可其思路和方法,认为是可实践的。第四,要“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校和老师,进行分层教研。同一篇课文,10个老师可以有10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教材就像原材料,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老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构,使教材文本更加丰富,融入自己的想法,选择“煎”“炒”“烹”“炸”等不同的烹饪方式。教材是“死”的,是被老师用“活”的,但只有10%的老师能把教材用“活”。而分层教研可以帮助老师学会怎样才能把教材用“活”。第五,最重要的一点是教研策略。上海小学英语的教研策略就是单元整体教学。我们从2008年开始启动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项目,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年。单元整体教学就像是“签证”一样,在上海不做单元整体教学就不能“入伙”。此外,还需要建立教研团队,并通过立体、丰富的教研活动去推进。
  《英语学习》:您能谈谈如何建立教研团队吗?
  朱浦:可能NBA“公牛王朝”的功勋教练菲尔·杰克逊不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他可以培养出“飞人”乔丹、皮蓬和罗德曼这样的“铁三角”,外加神投手史蒂夫·科尔的强大阵容,可以培养出所向披靡的伟大球队。教研员就像一个地区的教练一样,要带出能征善战、本领高强的教师队伍,提高一个地区的学科教学水平。
  对于一个省级教研员来讲,要建立省、市、区、县不同级别的和分层的教研團队,做好研究实践工作,从而引领学科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建立起教研团队的威信和公信力。



  一个出色的教研员,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形象。第一,学科形象。第二,职位形象。一位教研员是省教研员还是区教研员,这是职位形象。第三,人格形象。老师们觉得这位教研员是什么样的人,就是这位教研员的人格形象。第四,学术形象。
  《英语学习》:您能具体解释一下这几种形象的内涵吗?
  朱浦:备课能力、教学能力是一位教研员的专业学科能力,也是他的学科形象。教研员要引领和带动教师,首先要具备学科形象。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朱可夫将军从来不站在战壕里,而总是在最前线冲锋陷阵,所以他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成为苏军“胜利的象征”。他的谋略和决断都源于他的实战经历。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与在望远镜里看子弹远远打过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真实的情况,只有你身临其境、参与其中,才能深刻体会。所以我认为,一个教研员要了解课堂的所有事情,要能像老师一样去备课、上课,又要高于老师的教学水平,能指导老师如何上课。此外,他对学科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的理念和做法经过教学的实际检验,被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这就是一个教研员的学科形象,或者叫专业形象。
  职位形象和人格形象,我就不说了,我谈谈学术形象。学术形象就是一位教研员能把高深的理论用普通教师能理解的话来解释。他同样能把普通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就是教研员的学术形象。
  如果排序的话,人格形象最重要,然后是学科形象和学术形象,最后是职位形象。有的教研员会把职位形象排在第一位,而这样的教研员很难得到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
  《英语学习》:教育在发展,学科教学同样在发展,您是怎样从理念和方法上帮助教研员队伍不断提升、适应教育和学科的教学要求的?
  朱浦:首先,观摩教学研讨活动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学习和培训方式,有助于教研员们从感性上获得经验,从理性上提高认识。比如一年一度的学科教学展评活动,让区教研员和教师一起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的全过程。教研员既参与了本区参评课的指导,又观摩学习了其他区的教学展示,进一步明确了教改方向,也丰富了教研员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另外我们还定期组织“上海市小学英语优质课展示”“上海市小学英语男教师教学展示”等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尽量实现“让内容充满思想和学术,让过程充满魅力和愉悦,让结果充满智慧和启迪”的初衷。
  其次,注重区域教研。多年来,我们小学英语学科举行了三轮“区域视野下的教研教学(项目)论坛”,每一轮由若干场组成。每一场论坛都指定三个区负责,以其中一个区为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论述、交流和展示。在组织或参与论坛的过程中,区教研员发挥了主要作用,他们或亲自上台论述,或指导区内教师参与论坛。在这样区域互通的教研讨论和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研员也得到了很好的历练,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重视项目实践。对教研员而言,任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实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选择一个或几个点先行实验与研究,积累经验、完善做法后,再以点到面进行推广。课改伊始,市教研室选择全市几十所学校作为学科基地学校,为教研员搭建了开展教学研究和实施的平台。近几年,教研员还参与了大量的学科研究项目,比如信息化平台的作业设计、评价指南、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指南等。任务驱动的方式使教研员得到了历练,获得了成长。   《英语学习》:您刚才还提到活动推进,能请您具体谈谈上海小学英语的教研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吗?
  朱浦:教研要靠活动来推进和提升。从我的经验来看,有两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培训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我不赞成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都不一样,今天搞词汇教学、语音教学、字母教学、音标教学,明天换了名称,搞故事教学、对话教学、句型教学,后天又换成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听说课……孩子的语言学习需要分得这么精细吗?汉语学习都没分得这么细。这种碎片化的教研活动,本质上是不理解教研要做什么。
  第二,教研活动要始终坚持核心理念,传播核心经验和核心成果。我们这十多年来的核心理念就是单元整体教学以及单元整体教学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从2008年起,上海先小学后中学,相继从原来的按课时设计教学,逐步转型为针对每一个教学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分配教学时间、设计教学评价和单元作业。经过大量的课例研究和梳理、提炼,形成了上海市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路径。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教研员和教师不断加深了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可以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对改变教学成效、提升教研品质和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英语学习》:我记得您说过,教研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做法要通过教研活动渗透到每节课和每位老师身上。记得您还说过,上海的小学英语教研活动分成核心活动、品牌活动和主题活动等不同类型。请您具体解释一下这几种活动,先请您说说什么是核心教研活动。
  朱浦:核心教研活动就是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教研活动。核心教研活动普通老师做不了,要组织人员攻坚。核心教研活动要有核心主题,产生核心思想,形成核心经验,解决核心问题。比如如何建立目标意识,如何规划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整合内容,如何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这些都是核心教研活动。
  《英语学习》:那么品牌活动和主题教研活动又是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呢?
  朱浦:核心活动主要用于落实学科目标要求,品牌活动则是为了体现学科目标要求,为教师成长搭建的标志性舞台。上海一年一度的“上海英语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观摩研讨活动”就是我们的品牌教研活动。我们以教学展示和主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上海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上海各区教研团队反复打磨的展示课不仅为活动提供了典型的教学案例,也为后续的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提供了教研资源。专家利用课堂观察表进行即时的点评及分享,更是为教研员和教师指明了教研、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前行方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活动还能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通过教学标杆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教师成长。这个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17年,成为上海非常有公信力的教师成长舞台。
  主题教研活动则是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一般性教学问题,发动更多人员一起参与解决的教研活动。主题教研是最重要的教研活动。上海小学英语主题教研的大主题就是单元整体教学,这个大主题十余年不變。在大主题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它分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其中的具体做法。很多人都研究大主题,但是不研究具体操作方法,结果是老师们都听得懂,但都不会用。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大主题下,研究单元里如何教语音,如何教词汇,如何再构单元主题的中间内容等,为教师搭建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阶梯。我们把主题教研活动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起来,开展基于学科标准的教学活动。
  无论是哪种教研活动,活动目标、内容和经验只有在课堂上好用,老师们才会记住,才能真正改变老师们的日常教学。
  《英语学习》:除了核心教研活动、品牌活动和主题教研活动外,上海还有其他类型的教研活动吗?
  朱浦:纵向而言,由市级到区级,再到联合校和校级的英语学科教研团队,自上而下组成了不同层级的学科教研梯队。横向而言,则由不同层级的学科核心教研团队及各类英语学科项目组成,如市级的有为期数年的名师基地项目、为期两年的培训者培训项目,区级的有工作室项目、学科带头人项目、骨干教师培养基地项目等,联合校级的有集团化办学、外语类特色联盟校等,校级的有工作室、骨干教师项目等。不同层级的无数个学科教研培训项目,让各层级的核心教研团队产生联动,人员彼此交错,项目互为融合,形成了强大的蜘蛛网状的教研体系。
  从学校的英语水平来讲,我们还把外语教学水平高的学校组成了外语联盟学校,农村学校之间组成结对学校。此外,还有跨区的、跨校的分层教研活动,比如金山、徐汇、闵行三个区每年会专门搞两次教研活动;虹口、崇明、宝山、杨浦这几个比较近的区域也有跨区活动。这样老师们就能常常碰面,区域教研员也能常常碰面。在各种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们互相认识了,也互相了解了其他区域的教研计划和教研项目。这种犹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又非常牢固的教研体系,对上海在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教师落实教育文件、推用新教材、改变教法、研究课堂、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立体的网状教研平台上,引领、辐射、研究、实践有序交叉,充分互动,教研文化逐步形成,教研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英语学习》:不少省份、城区与远郊区县的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很大,上海是否存在这种差异?如果有的话,上海是如何缩小这种差距的呢?
  朱浦:普遍来讲,10个教师中有3—4人能有机会参加区、县级的培训或名师工作室。这3—4个教师中,又只有20%—30%的教师有机会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研讨会、教师培训或教学观摩课。这样算来,全国有60%—70%的英语教师没有机会学习最成熟的经验、最先进的思想和最可复制的教学方法,教师间存在差距很正常,也很普遍。上海的教师也存在一定差距。
  对于教研员来讲,在关注“少数”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教师间的差异,着眼“绝大多数”。把绝大多数教师作为设计教研活动和教研策略的基本依据。上海有近7000名小学英语教师,所以要考虑这些教师的发展,不能只考虑700名教师的发展。要让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要把农村的老师放到城里去学习,把城里的老师请到农村去作示范。   上海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连续两届获得数学、阅读和科学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英国教育部曾经选派72名小学数学教师到上海考察学习,并且邀请中国的数学教师到英国授课。这也是跨区域甚至跨国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如果每位老师机会均等,农村地区教师享受的教育资源、获得的平台和经验与城区的老师尽可能一样的话,差距会渐渐变小。
  《英语学习》:今年的教师观摩活动中您提出要提高单课的效率,这其中反映了您什么样的教研思路?
  朱浦:课程目标要经过无数个课时和数不清的学生活动才能逐渐实现。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才能说课程目标基本达成,这才是人的培养。课堂是素养形成和学科目标达成的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场所。所以教研员要将目光从理念分析转移到课堂研究上,去研究每一节课怎么实施。教研员要有本领去改变每一节课,而不是天天在变化理念。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才是教研唯一的、永远不变的目标。
  《英语学习》:要研究每一节课怎么上,是不是还要考虑怎么把一节一节的单课串起来?
  朱浦:这就是单课的关联性。单课关联的是单元,所以是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的单课的有效实施。而单元又需要考虑内容模块背景下的整体设计。那么再往上就更加清晰了,模块教学设计需要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背景下考虑。但老师顾及不到那么多,不能让老师跑太远。如果要求老师在设计每节课的时候,都要想到课程目标,那是空话。要让老师在单元整体下考虑单课与单课之间的联系。
  《英语学习》: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或者说在设计一个单元的时候,老师需要按照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去设计吗?
  朱浦:单课的载体是内容。老师要在内容中组织、挖掘和设计教学过程。如果某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明显的思维能力元素,适合发展思维能力,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就要去挖掘和设计如何通过这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绝不是每节课都要分成四个方面去讲,这个课没有人会上,也没有这样的范例,我觉得也永远无法完整地实现。课程目标和单课目标不一样。单元设计要考虑到学科素养的培养,但不是把每一个单元都分割成若干方面去考慮,而应是作为一个整体。
  教师要有这个意识,并需要理解课程目标和课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显性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隐性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在英语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我觉得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测量出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到底有多少。那么我们只能在培养显性素养的过程中关注隐性素养的发展。就像一个司机在学开车的过程中,学会了现场判断、提前避让、倾听观察、情绪控制等。但我们无法用指标去衡量这位司机今天谨慎了吗?素养提高了吗?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关注到这些隐性素养。
  在具体教学设计中,要关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但不把这些作为评价结果,因为这些都是不可测量的。例如,今天读完《长城》这篇文章后,教师能测量出学生是否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伟大吗?既然无法测量,我们就不能说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老师们能够关注到的是,学生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品质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我们一直在关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就是在教育,教育不是一天形成的。
  《英语学习》:那怎么评价英语学科到底做好了没有呢?
  朱浦:这是能评价的。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文字记载,英语学科是语言学习,所以把文化意识列入文字学习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学科只能肩负一个人民族精神、文化传递的一小部分,但无法承载一个人所有文化意识的形成。
  一个人具有文化自信,只能说英语学科的教学起到了作用,但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文化意识都是英语学科培养的。也不要把一个人的成长全归在学校教育上,学校教育之外还有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人的成长不完全是由每个学科、每节课负责的。我们只能在以学科为主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关注人的成长。当今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每个学科都认为只有自己这个学科才培养出了人才。



  之所以无法精准测量出一个人最终的学习能力,是因为这不是一门学科能够完全承载的,也不是学科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完全承载的。人类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数学家们可以为复杂的计算机甚至宇宙建立模型,但面对每天在我们的大脑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运算却束手无策——他们目前还无法精准地用公式来说明这种大脑活动。
  《英语学习》:谢谢您的解答,最后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看待测评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的?
  朱浦:评价就在教学中,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和评不是对立关系。评是手段,不是结果。
  我们现在强调测评的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必须要通过选择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甄别和评价,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对英语教学来讲,评价的目的不是测量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这种测评不完全精准,主要目的是获得反馈,然后去改进。特别是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评价主要是手段,目的是促进教学,而不是甄别成绩优劣。
  我没学过生物学,更没有研究过遗传学,但我可以断定,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上一定是有差异的。同一个老师,教一对双胞胎都会差异很大,那就证明可能有一些未知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只能从教学的角度尽力,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学习者的学习结果都可能不一样。
  测评更重要的是对大部分人进行评价,没必要分出第99个和第100个学生分别是谁。我主张整体性、倾向性以及水平性评价,做到等级制评价就可以了。因为我们无法特别精准,只能在某一方面相对精准而已。当然,评价也具有找出问题所在的功能。
  《英语学习》:那么怎么样通过测评反拨教学呢?
  朱浦:作为教师来讲,评价首先是建立对学生的认知,其次是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完善教学,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评价的基本功能是选择和反馈。评价的第一个功能是甄别和选择,看谁好一点,谁差一点。第二个功能是反馈,我们现在改称“促进”。评价不仅能促进教师,也能促进学习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评价永远不会失去这两个功能,就看我们以什么目的以及如何去评价。
  小学更应该强调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少一些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特别是少一些终结性评价。中国人总认为冠军才是出色的,亚军都是不成功的。正是在这种冠军文化下,中国的家长才这么拼命。其实每一位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人都值得尊敬。
  《英语学习》:对老师来讲,只关注过程性评价可能会很困难。因为现在评价学校往往是根据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学校再根据这个标准来评价老师。
  朱浦:这个好像已经不属于学科教研了,说说个人看法吧。评价方式需要改革,评价制度和评价手段也需要改革。现在一流大学已经不是完全依据考分录取学生了,还有推荐制度。如果有的学生在过去12年中已经被证明是优秀的,就可以通过推荐制度进入一流大学。改革正在进行。随着中国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我相信还会有更多改变。
  《英语学习》:您的这些思考与实践对读者很有价值,感谢您的分享。
其他文献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这悠悠暑期时光里,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在美丽的旅程中体验了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假日有限,但你我的追求不止。新学期来临之际,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将带着新视野和新收获和大家一起出发。  有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风向标,“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等关键词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语言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推进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都在教学中屡屡尝试。思维导图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好工具,
期刊
推荐书目:《语言教学实用技巧》  作 者:Michael Lewis(美),Jimmie Hill(美)  出版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公司 2009年7月  推 薦 人:平克虹(山西省教科院前高中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  推荐理由:本书虽然以英文写就,但所用语言浅显易懂,言简意赅,不像一般的语言教学专著那样有许多深奥的理论和专业概念术语,特别是还有魏立明教授撰写的精妙导读,中小学
期刊
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道路上取得的成果  《英语学习》:曾老师,您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听您谈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变革。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下发了《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拉开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序幕;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请问在此期间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
期刊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本文尝试通过对外研社“书虫”系列丛书《秘密花园》整本书的阅读和研习,探讨在高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高阶思维品质培养、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六要素整合;高阶思维品质;整本书研读;实践引言  开展英语名著阅读活动是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往往源于教师对阅读文本解读不够,因此,教师要使教学理念得到落地实施,必须要了解文本解读的意义,进而学会用一定的框架解读教学文本,并借助适当的方法或者工具。本文以小学英语绘本为例,阐释了文本解读的意义、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题。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文本解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证。  关键词:文本解读;框架;方法  文本解读是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多元目标理念为指导,以《新维度英语》教材中“Life Cycle of a Butterfly”一课为例,论述了如何基于多元目标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做”或“学”的学习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元目标;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课例研究背景  在多元目标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程框架中,有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目标,即:1.
期刊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骄阳似火,盛夏到来的同时,学生们期盼已久的暑假也开始了。我们希望忙碌了一学年的老师朋友们能够利用假期,充分放松、开心旅游、适当学习。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庆祝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刊特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栏,直击改革开放背景下英语教与学的变革与发展。本期专栏的主题是英语测试与评价体系的变革。自1977年全国统一高考恢复后,英语作为新高考的组成部分
期刊
本刊在过去的几年间以各种形式探讨过保持、提升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的问题,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引发很多老师的热议。本期的“热点·观点”将延续这一话题,并聚焦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重要外力,对提升教师个人语言素质的重要意义,展示具体的方法、经验和案例。我们着重探讨这样一个议题,一来希望为老师们拓展资源视野,二来更是希望能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网络先进,实属外力;教师自助,网络助之。  本期我们刊发的四篇文章中,
期刊
摘 要:审辩式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辩式思维是一种依据事实及实证进行理性分析的思维品质,目的是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对外界的人和事进行富有逻辑的判断。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依据审辩式思维理念设计阅读教学问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基于有效性策略设计阅读教学问题;基于可操作性策略设计阅读教学问题;基于问题链策略设计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breakfast文化主题的研究探讨,帮助学生逐渐积累英语国家的早餐文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尝试在不断的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让其体会到世界饮食文化的交融。学习过程是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增强了其英语语言能力,提高了其跨文化意识,进而实现了学生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并行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早餐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