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寻踪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un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版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是中国特种货币收藏领域中的珍品,也是中国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工程的货币金融史见证。由于发行量少且回收彻底而资料难觅,所以成为了钱币界的难解之谜。

千金难求


  2020年5月,斯宾克香港春拍传来消息,在中国纸钞专场有一组三枚1973年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以26.4万港元成交。该组代金券含壹角、伍角、壹圆各一枚,被分别评为63分、35分及63分。当中筋票是编号为AA375630的壹圆流通券,极为稀见,余见壹圆券多为票样。
  2020年11月,杭州宜和秋拍纸钞专场一组全套1973年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票样以9.775万元成交。该组拍品含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壹圆、伍圆票样共六枚,被分别评为65分、66分。
  而在北京保利2019年春拍钱币专场中,一枚代金券中面额最小的壹分(七五品)成交价也达1380元。究其原因是由于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发行量小,回收彻底、流出极少,正所谓“千金难求”。


伍圆券 长江大桥图伍圆券规格5.5厘米×11.4厘米,冠字“ A A ” , 后加六位数字号码。正面主景为长江大桥,主色为黑、紫红色; 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 主色为紫红、浅绿色。在孙克勤主编的《現代钱币收藏与投资》中就指明伍圆券主景图案为南京长江大桥。 

发行始末


  喀喇昆仑工程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工程”,在亲历者、知情人口中常简称为“援巴筑路”“援巴”。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巴两国政府商定修筑从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国际公路。该公路一期竣工后,受巴方邀请,1973年中巴两国政府协定由中方援建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如此一来,中方筑路单位及员工进入巴境内后,如何解决内部经济往来清算呢?
  早在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国境办法》,规定禁止携带人民币出境。1973年,为便利中方施工单位在境外期间内部经济往来结算和中方援巴筑路员工在内部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并委托人行喀什市支行收兑。由于该代金券“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绝大多数钞券被回收兑换为等值人民币。


壹圆券 轮船图壹圆券规格5.5厘米×11.4厘米,冠字“AA”,后加六位数字号码。正面主景为轮船,主色为黑蓝、绿色;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主色为蓝、绿色。目前,所见有冠字号码的壹圆流通券三张,一枚为本文开篇提及的拍品,编号AA375630;另一枚见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史资料选编·援外专辑》,编号AA110322;还有一枚见于援巴筑路员工回忆录的网文,编号AA319321。图案中“岳阳”号轮船正在进行吊装作业,远景为隔江相望的上海外滩历史建筑群,江面有一艘轮船驶过。

  这套代金券由上海印钞厂设计承印,共有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壹圆、伍圆券六个品种,全为胶印品,使用无水印钞票纸印制,共印316.82万小张,每种钞券各印票样300张。
  随后,关于代金券的发行、流通、回收情况资料甚少。如今,仅在个别回忆录文本中有零星提及。据援巴筑路员工回忆,二期工程时,在国内待遇保留不变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可领取约合40元代金券的零用费,可用于单位驻地内部商店购买生活用品,也可储蓄至回国时兑换成等值人民币。而一张伍圆券在当时就是大钱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笔者先后采访了十余位筑路员工、知情人士和收藏家。他们向笔者展示过搪瓷杯、搪瓷盆、红塑皮纪念册、慰问信等老物件,但谈及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时始终难得一见,这更加激发了笔者的探索热情。


伍角券 石油工业图伍角券规格5厘米×10.4厘米,冠字“AA”。正面主景为石油工业,主色为黑、紫红色;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主色为紫红、浅绿色。主景图案近景为石油生产厂区的炼化、蒸馏装置,远处为高耸的油田井架。综合这一时期石油工业的特点和素材代表性考虑,其原型或为大庆油田。

印制过程


  199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刊出了代金券图版及规格,其中图案均为品类名称,依次表述为拖拉机、火车、收割机、石油工业、轮船、长江大桥,而具体原型未见介绍。
  据《当代中国印钞造币志1948-2000》记载:“1973年5月23日,人行总行货币局通知上海印钞厂印制代金券任务,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工程……图景以表现中国工农业建设和交通运输为主,颜色协调鲜艳,不低于国内角票设计水平。同年7月2日,货币局通知上海印钞厂代金券画稿意见,将产品名称改为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壹角券 收割机图壹角券规格5厘米×10.4厘米,冠字“AB”。正面主景为卧式割台收割机,主色为黑蓝、黄色;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主色为蓝、黄色。图景中有三台农业机械在条田里作业,近处为卧式收割机,中部为一台对向行驶作业的收割机,远处机械形制细节模糊,收割作业面齐整,位于天际线的条田边缘有一组电线杆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该类型收割机通常采用东方红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收割机悬挂在拖拉机前方,割台为卧式,向一边铺放,用于收割稻、麦。选取收割机题材或有农业生产丰收的寓意。
其他文献
清代江西“乾隆六十年六月 南城县伍拾两 匠危昭”方宝  眼下,钱币市场行情一路高歌,这让即将启槌的北京诚轩春拍钱币专拍更加令人翘首以待。作为国内钱币市场的一大风向标,5月17日至21日,北京诚轩春拍钱币项目将在北京昆仑饭店举槌。两大专场、逾1600项拍品,可谓异彩纷呈。对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花开满园、蜂蝶起舞、采摘繁忙的季节。清代湖南“咸丰元年 武冈州 地丁银”五十两银锭  由5
期刊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本页图片来源于三星堆博物馆  它是青铜人像的王者,威风霸气,傲视万物。  他是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投身修复的专家,经手复原过的文物不计其数。  34年前,一场机缘注定的相遇,  他帮它重焕生机,  它为他职业生涯刻上了最为难忘的回忆。  它,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是位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自3 0 0 0多年前的它,于上世纪8 0年代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2
期刊
5月30日,逾100枚经NG C认证的钱币精品将在2021冠军澳门拍卖会上亮相。这批出自中国重要钱币藏家张南琛N C收藏的钱币,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亮点。  据了解,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张南琛用25年多的时间专注收藏那些品相上乘且极为珍稀的钱币,建立了精美绝妙的NC收藏。NC收藏中的钱币大都在2009年至2014年间由NGC认证。在此次拍卖会中,包括1916年中华帝国洪宪纪元袁世凯像飞龙银币L
期刊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青白玉C形龙及局部9.5厘米 北祖珍藏一批玉器现身香港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一批玉器现身香港艺术品市场,年代明显比当时著名的早期玉器类别更早,可远溯至商朝。当时我有幸购得其中一部分,而北祖藏玉亦于此时期集成。当时在西方,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的知识相当有限,主要来自于中文文献。后来,随着辽宁地区持续有考古发掘工作,西方杂志也开始有相关文章发表,比如巫鸿〈Bird Motif
期刊
经历过不寻常的一年,今年对于各大博物馆来说也是新的起点。近日,一场融合了展览、话剧、京剧、舞蹈元素于一体的“博物馆之夜”在首都博物馆圆满落幕,不少文博界大咖、博物馆迷、观众在此汇聚一堂,好不热闹。据悉,其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活动之一,同时举办的第二届博物馆青年论坛、“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博物馆5G新生活”等活动,都极好地阐释了“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的主题。 
期刊
“飯”与“局”的组合,绝对是宋人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饭局,本应给人的感觉是真诚的沟通和温暖的交流。但看起来生活气息浓郁的两个字,却经常被赋予神秘色彩和较量之感。  其实,饭局更像是一个江湖。它确实像一个人与人较量的舞台,也是社会、时局的一个缩影。很多时候“饭”退于次,“局”的作用却被无限延伸,进而使其充满政治权谋与尔虞我诈。  本组策划从北宋都城的食肆进入,继而带您“参与”几场知名饭局。通过
期刊
这篇文章一直困扰着笔者,几次想动笔,但都未能付诸实践,这有资料不足等多种原因。笔者多年前整理过一篇《川锭上的喻氏家族》在《中国收藏·钱币》杂志发表,这在川锭爱好者中已经形成共识。而四川省金堂县唐氏一族的税票同样需要厘清,继而让这些税票成为研究川锭税种的重要补充。  金堂县唐氏一族的税票面世或引起收藏爱好者关注应该在2017年前后,因其存世数量品种多、状态好而获得收藏者们的认可。唐氏一族税票出现多个
期刊
建成于1844年的伦敦证券交易所  清末中国因财政困难,开始息借洋款,先是为了作战、防务、赔款等,继而有筑路、建设、改革等名目。最初,以英商汇丰银行为主的个别银行承作此项业务。后因中方的借款需求猛增,19世纪70年代以降,许多借款就在中方不明就理及银行的诱导下改以公债形式,并分割成各种金额的债券在海外市场发行,出售给不特定的投资人。而汇丰等银行则摇身一变,成为承销商。转为公债  清末官员虽急于获得
期刊
萨珊帝国(Sasanian Empire,224年至651年)是继安息帝国之后统治波斯的又一强大帝国。这是波斯历史上最为重要以及最有影响力的时期,使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就其钱币文化而言,它对周边地区同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图1 萨珊王阿尔达希尔一世(Ar d a s h i r I,224年至241年)时期的1德拉克马银币直径25毫米 重4.3克图2 萨珊王沙普尔一世时期的1德拉克马银币直径25
期刊
杨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叮咚!”  “来了。”  从房间里传来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回应的两个字却能听出那是正宗的江淮腔。房门被打开后,烟草味扑面而来,一个健硕的身影随即出现在记者眼前。  “你好。”他將夹着香烟的左手藏在身后,边伸出右手,边微笑地寒暄道:“ 抱歉,烟味是不是太重了?”  那只手看上去粗糙、厚重,但当与他双手紧握时,触觉的反馈却是细腻、温润与爽滑的。  “美玉摸多了,手也被滋养得如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