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版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是中国特种货币收藏领域中的珍品,也是中国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工程的货币金融史见证。由于发行量少且回收彻底而资料难觅,所以成为了钱币界的难解之谜。
2020年5月,斯宾克香港春拍传来消息,在中国纸钞专场有一组三枚1973年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以26.4万港元成交。该组代金券含壹角、伍角、壹圆各一枚,被分别评为63分、35分及63分。当中筋票是编号为AA375630的壹圆流通券,极为稀见,余见壹圆券多为票样。
2020年11月,杭州宜和秋拍纸钞专场一组全套1973年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票样以9.775万元成交。该组拍品含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壹圆、伍圆票样共六枚,被分别评为65分、66分。
而在北京保利2019年春拍钱币专场中,一枚代金券中面额最小的壹分(七五品)成交价也达1380元。究其原因是由于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发行量小,回收彻底、流出极少,正所谓“千金难求”。

伍圆券 长江大桥图伍圆券规格5.5厘米×11.4厘米,冠字“ A A ” , 后加六位数字号码。正面主景为长江大桥,主色为黑、紫红色; 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 主色为紫红、浅绿色。在孙克勤主编的《現代钱币收藏与投资》中就指明伍圆券主景图案为南京长江大桥。
喀喇昆仑工程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工程”,在亲历者、知情人口中常简称为“援巴筑路”“援巴”。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巴两国政府商定修筑从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国际公路。该公路一期竣工后,受巴方邀请,1973年中巴两国政府协定由中方援建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如此一来,中方筑路单位及员工进入巴境内后,如何解决内部经济往来清算呢?
早在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国境办法》,规定禁止携带人民币出境。1973年,为便利中方施工单位在境外期间内部经济往来结算和中方援巴筑路员工在内部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并委托人行喀什市支行收兑。由于该代金券“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绝大多数钞券被回收兑换为等值人民币。

壹圆券 轮船图壹圆券规格5.5厘米×11.4厘米,冠字“AA”,后加六位数字号码。正面主景为轮船,主色为黑蓝、绿色;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主色为蓝、绿色。目前,所见有冠字号码的壹圆流通券三张,一枚为本文开篇提及的拍品,编号AA375630;另一枚见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史资料选编·援外专辑》,编号AA110322;还有一枚见于援巴筑路员工回忆录的网文,编号AA319321。图案中“岳阳”号轮船正在进行吊装作业,远景为隔江相望的上海外滩历史建筑群,江面有一艘轮船驶过。
这套代金券由上海印钞厂设计承印,共有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壹圆、伍圆券六个品种,全为胶印品,使用无水印钞票纸印制,共印316.82万小张,每种钞券各印票样300张。
随后,关于代金券的发行、流通、回收情况资料甚少。如今,仅在个别回忆录文本中有零星提及。据援巴筑路员工回忆,二期工程时,在国内待遇保留不变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可领取约合40元代金券的零用费,可用于单位驻地内部商店购买生活用品,也可储蓄至回国时兑换成等值人民币。而一张伍圆券在当时就是大钱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笔者先后采访了十余位筑路员工、知情人士和收藏家。他们向笔者展示过搪瓷杯、搪瓷盆、红塑皮纪念册、慰问信等老物件,但谈及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时始终难得一见,这更加激发了笔者的探索热情。

伍角券 石油工业图伍角券规格5厘米×10.4厘米,冠字“AA”。正面主景为石油工业,主色为黑、紫红色;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主色为紫红、浅绿色。主景图案近景为石油生产厂区的炼化、蒸馏装置,远处为高耸的油田井架。综合这一时期石油工业的特点和素材代表性考虑,其原型或为大庆油田。
199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刊出了代金券图版及规格,其中图案均为品类名称,依次表述为拖拉机、火车、收割机、石油工业、轮船、长江大桥,而具体原型未见介绍。
据《当代中国印钞造币志1948-2000》记载:“1973年5月23日,人行总行货币局通知上海印钞厂印制代金券任务,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工程……图景以表现中国工农业建设和交通运输为主,颜色协调鲜艳,不低于国内角票设计水平。同年7月2日,货币局通知上海印钞厂代金券画稿意见,将产品名称改为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壹角券 收割机图壹角券规格5厘米×10.4厘米,冠字“AB”。正面主景为卧式割台收割机,主色为黑蓝、黄色;背面主景为花幅、面额,主色为蓝、黄色。图景中有三台农业机械在条田里作业,近处为卧式收割机,中部为一台对向行驶作业的收割机,远处机械形制细节模糊,收割作业面齐整,位于天际线的条田边缘有一组电线杆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该类型收割机通常采用东方红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收割机悬挂在拖拉机前方,割台为卧式,向一边铺放,用于收割稻、麦。选取收割机题材或有农业生产丰收的寓意。
千金难求
2020年5月,斯宾克香港春拍传来消息,在中国纸钞专场有一组三枚1973年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以26.4万港元成交。该组代金券含壹角、伍角、壹圆各一枚,被分别评为63分、35分及63分。当中筋票是编号为AA375630的壹圆流通券,极为稀见,余见壹圆券多为票样。
2020年11月,杭州宜和秋拍纸钞专场一组全套1973年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票样以9.775万元成交。该组拍品含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壹圆、伍圆票样共六枚,被分别评为65分、66分。
而在北京保利2019年春拍钱币专场中,一枚代金券中面额最小的壹分(七五品)成交价也达1380元。究其原因是由于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发行量小,回收彻底、流出极少,正所谓“千金难求”。

发行始末
喀喇昆仑工程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工程”,在亲历者、知情人口中常简称为“援巴筑路”“援巴”。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巴两国政府商定修筑从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国际公路。该公路一期竣工后,受巴方邀请,1973年中巴两国政府协定由中方援建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如此一来,中方筑路单位及员工进入巴境内后,如何解决内部经济往来清算呢?
早在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国境办法》,规定禁止携带人民币出境。1973年,为便利中方施工单位在境外期间内部经济往来结算和中方援巴筑路员工在内部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并委托人行喀什市支行收兑。由于该代金券“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绝大多数钞券被回收兑换为等值人民币。

这套代金券由上海印钞厂设计承印,共有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壹圆、伍圆券六个品种,全为胶印品,使用无水印钞票纸印制,共印316.82万小张,每种钞券各印票样300张。
随后,关于代金券的发行、流通、回收情况资料甚少。如今,仅在个别回忆录文本中有零星提及。据援巴筑路员工回忆,二期工程时,在国内待遇保留不变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可领取约合40元代金券的零用费,可用于单位驻地内部商店购买生活用品,也可储蓄至回国时兑换成等值人民币。而一张伍圆券在当时就是大钱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笔者先后采访了十余位筑路员工、知情人士和收藏家。他们向笔者展示过搪瓷杯、搪瓷盆、红塑皮纪念册、慰问信等老物件,但谈及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时始终难得一见,这更加激发了笔者的探索热情。

印制过程
199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刊出了代金券图版及规格,其中图案均为品类名称,依次表述为拖拉机、火车、收割机、石油工业、轮船、长江大桥,而具体原型未见介绍。
据《当代中国印钞造币志1948-2000》记载:“1973年5月23日,人行总行货币局通知上海印钞厂印制代金券任务,援建巴基斯坦公路工程……图景以表现中国工农业建设和交通运输为主,颜色协调鲜艳,不低于国内角票设计水平。同年7月2日,货币局通知上海印钞厂代金券画稿意见,将产品名称改为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