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宇同学在网课课堂失联了:上线不露影,点名无回应,作业不提交……空中课堂里同学们举手、留言,互动频繁,好不热闹!小宇像是一座孤岛,静静在旁窥探。
我决定打电话和他聊聊,听听小宇的解释。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反复测试,无果。我转战来到小组群添加小宇的微信,满怀期待地按下“添加到通讯录”,瞬间蹦出来的是“对方拒绝接收你的消息”。
毕竟受到这样的礼遇还是挺扎心的!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开始翻阅线上学习以来关于小宇的点点滴滴。第一次与小宇的父母联系,妈妈给我的反馈是“在家习惯很不好,爸爸训斥他,他就异常暴躁,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上课也是三心二意,很不自觉,常打游戏”,第二次是“我们在家,他不出房门的,都是老人给送饭”“开始沉迷手机游戏,给他停机了”……
我决定去看看这个孩子。
刚进家门,故事的主角把房门一关,置身事外,也将我拒之门外……
“你这样很没礼貌的!老师来啦你要出来的啊……”妈妈大声喊道。
老实说,小宇算不上班级最调皮、最叛逆的学生,但也算是个性十足的孩子。犹记得第一次注意到小宇是在入学教育周汇报演出时,其它学生都在较为“规矩”地列队,唯独他一个人瘫坐在草坪上,丝毫看不出教育的成果。班主任的职业习惯不允许我对此视而不见,于是,我就随口问了他一句:“你还有其它兄妹吗?”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是独生子,如此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娇惯了些,没有想到,孩子一句话却使我当场愣住。“可能有吧!”就这样,在其它同学强忍压制后仍爆发出的大笑声中,这次尴尬的谈话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妈妈恨铁不成钢,开始历数孩子的众多罪过,诸如父母说话他就烦,和父母抬扛,继而冷战,以不学习相抗衡,将所有人打入了“黑名单”,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议……
此时,有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我迫切地想走进这个孩子。我起身轻叩房门,“小宇,我今天就是专程来看你的,你能打开房门看看老师吗?”终于在好一阵沉默后,房门缓缓打开,“他们让俩来训斥我的吧,他们就这能耐,本来就嫌弃我,还准备生个小的”“一天嘴巴就放在我身上,烦死啦”“我就是不搞学习,看他们能把我怎样……”他越说越生气,越说越激动,声泪俱下,但明显感受到那种被浓浓气氛压抑后喷发出的快感。整个过程多是他说我听,半小时后情绪终于趋于平静。
“老师能帮你吗,如果什么时候需要老师帮忙的或想找老师聊聊的,我24小时在线”。
临走时,我叮嘱家长要改变沟通的方式,对叛逆期的少年要格外“精心”,建议每次说话不要超过15个字,无需反复强调,坚持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和谐共处原则。同时,请他同组的伙伴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同学间的情意。
为了缓和父母关系,我在班级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疫情期间我和父母的快乐生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拍摄一段疫情期间的家庭生活视频。同时,精心和他们小组就本次作业做好课前演讲,想着借机鼓励到那个孤独的灵魂。
已经很少发短消息的我最近一个月来隔三岔五的会发些消息给他,想着见字如面,或许会有回响。偶尔会在小组群看到他一闪而过的打卡,尽管只是短暂的停留,我也马上点赞,哪怕有一丝传递暖意的机会,我也不会错过。
一周后,我决定以 “那触动心灵的瞬间——我与父母的故事”为主题举行班会,一来想着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也想着或许能在感化中焐热小宇那块渐趋冰凉的心地;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小宇的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出席,当时妈妈拍摄了一段小宇给爷爷夹菜、收拾房间的视频,配以妈妈声情并茂的演说,同学们纷纷点赞……
我期盼着,通过这些活动,借机慢慢拉拢两颗己渐行渐远的心灵,能让小宇和爸爸妈妈有新的开局。
就在前两天,我发现他主动邀请加我好友,昨天上课居然打开了摄像头……
有一句歌词这样写道“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我告诉自己要继续坚持,坚持与小宇父母的交流、坚持与小宇小组的努力、坚持短信文字中传递的力量。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感悟反思: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就是一種无痕似有痕,无绪似有绪,有韵却无韵,有香却无香的自然之道吗?问题少年,家庭关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情去维系,转变的过程是漫长的,甚或是艰辛的,但见到曙光就意味着希望。当我们真正将一份责任融于教育生命成长之中,便会发现,深处,会有不见不散、不离不弃的最爱。这份最爱,终会在岁月中隽永成星辰,熠熠生辉。
我决定打电话和他聊聊,听听小宇的解释。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反复测试,无果。我转战来到小组群添加小宇的微信,满怀期待地按下“添加到通讯录”,瞬间蹦出来的是“对方拒绝接收你的消息”。
毕竟受到这样的礼遇还是挺扎心的!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开始翻阅线上学习以来关于小宇的点点滴滴。第一次与小宇的父母联系,妈妈给我的反馈是“在家习惯很不好,爸爸训斥他,他就异常暴躁,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上课也是三心二意,很不自觉,常打游戏”,第二次是“我们在家,他不出房门的,都是老人给送饭”“开始沉迷手机游戏,给他停机了”……
我决定去看看这个孩子。
刚进家门,故事的主角把房门一关,置身事外,也将我拒之门外……
“你这样很没礼貌的!老师来啦你要出来的啊……”妈妈大声喊道。
老实说,小宇算不上班级最调皮、最叛逆的学生,但也算是个性十足的孩子。犹记得第一次注意到小宇是在入学教育周汇报演出时,其它学生都在较为“规矩”地列队,唯独他一个人瘫坐在草坪上,丝毫看不出教育的成果。班主任的职业习惯不允许我对此视而不见,于是,我就随口问了他一句:“你还有其它兄妹吗?”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是独生子,如此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娇惯了些,没有想到,孩子一句话却使我当场愣住。“可能有吧!”就这样,在其它同学强忍压制后仍爆发出的大笑声中,这次尴尬的谈话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妈妈恨铁不成钢,开始历数孩子的众多罪过,诸如父母说话他就烦,和父母抬扛,继而冷战,以不学习相抗衡,将所有人打入了“黑名单”,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议……
此时,有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我迫切地想走进这个孩子。我起身轻叩房门,“小宇,我今天就是专程来看你的,你能打开房门看看老师吗?”终于在好一阵沉默后,房门缓缓打开,“他们让俩来训斥我的吧,他们就这能耐,本来就嫌弃我,还准备生个小的”“一天嘴巴就放在我身上,烦死啦”“我就是不搞学习,看他们能把我怎样……”他越说越生气,越说越激动,声泪俱下,但明显感受到那种被浓浓气氛压抑后喷发出的快感。整个过程多是他说我听,半小时后情绪终于趋于平静。
“老师能帮你吗,如果什么时候需要老师帮忙的或想找老师聊聊的,我24小时在线”。
临走时,我叮嘱家长要改变沟通的方式,对叛逆期的少年要格外“精心”,建议每次说话不要超过15个字,无需反复强调,坚持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和谐共处原则。同时,请他同组的伙伴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同学间的情意。
为了缓和父母关系,我在班级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疫情期间我和父母的快乐生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拍摄一段疫情期间的家庭生活视频。同时,精心和他们小组就本次作业做好课前演讲,想着借机鼓励到那个孤独的灵魂。
已经很少发短消息的我最近一个月来隔三岔五的会发些消息给他,想着见字如面,或许会有回响。偶尔会在小组群看到他一闪而过的打卡,尽管只是短暂的停留,我也马上点赞,哪怕有一丝传递暖意的机会,我也不会错过。
一周后,我决定以 “那触动心灵的瞬间——我与父母的故事”为主题举行班会,一来想着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也想着或许能在感化中焐热小宇那块渐趋冰凉的心地;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小宇的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出席,当时妈妈拍摄了一段小宇给爷爷夹菜、收拾房间的视频,配以妈妈声情并茂的演说,同学们纷纷点赞……
我期盼着,通过这些活动,借机慢慢拉拢两颗己渐行渐远的心灵,能让小宇和爸爸妈妈有新的开局。
就在前两天,我发现他主动邀请加我好友,昨天上课居然打开了摄像头……
有一句歌词这样写道“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我告诉自己要继续坚持,坚持与小宇父母的交流、坚持与小宇小组的努力、坚持短信文字中传递的力量。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感悟反思: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就是一種无痕似有痕,无绪似有绪,有韵却无韵,有香却无香的自然之道吗?问题少年,家庭关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情去维系,转变的过程是漫长的,甚或是艰辛的,但见到曙光就意味着希望。当我们真正将一份责任融于教育生命成长之中,便会发现,深处,会有不见不散、不离不弃的最爱。这份最爱,终会在岁月中隽永成星辰,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