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印度洋脊14°E—25°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

来源 :热带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高精度船载多波束测深及重力数据研究了超慢速西南印度洋脊14°E—25°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首先采用滤波的方法将原始地形数据分为短波长地形(波长小于20km)和长波长地形(波长大于20km).然后利用长波长地形剖面获得洋中脊裂谷的深度,利用短波长地形剖面和坡度来识别正断层,并计算出岩浆作用在整个扩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即M值.同时从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中去除海底地形、参考莫霍面以及板块冷却等重力效应,获取能够表征相对洋壳厚度的剩余地幔布格重力异常(Residual Mantle Bouguer Anomaly,RMBA).最后在垂直于洋脊的剖面上以10km宽的窗口计算出一系列窗口内的M值、平均RMBA值以及断层的垂直断距,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脊14°E—25°E区域,岩浆率M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明显,裂谷深度呈现较强的两翼不对称性,裂谷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脊轴附近的平均M值.区域性的平均构造拉伸率(即1-M)处于20%~50%之间,南翼整体处于较强的拉伸状态.统计结果表明,在岩浆作用较强的时期,M值偏大,通常产生较厚的洋壳以及断距较小的断层.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SiO2涂层对BaSi2O2N2∶ Eu2蓝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包覆的BaSi2O2N2∶Eu2+蓝绿色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镀膜量为6wt%,当
本文旨在对“批判美学”这个概念进行新的阐述。文章追溯了半个世纪以来对“批判美学”的界定,认为这些界定存在着对艺术抽离的缺陷。结构主义的兴起使得这种作为概念美学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来到芜湖才知道,芜湖无湖。它的水泽氤氲全凭大片的湿地和那条日夜流淌、继而涌入长江主干流的清弋江。美丽的江流在一个叫西河的地方拐了一个弯儿,于是,600多年前这里有了渡口,有了小船,有了艄公。不知哪个文人墨客哪年题写的“西河渡”三个大字,于今还留在岸边的石壁上。小河流淌,人类繁衍,一个小镇诞生了。难得而神奇的是,600多年来,西河古镇的古朴民俗、风情生态得以保留延续,被今人们写进了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
期刊
“民俗学是走出来的学问” ,这话越来越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同。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乡土远野走来 ,(他创办的《乡土研究》及早期著作《远野物语》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1梭罗在谈到一些至极的美好时,多次这样形容“:像黎明一样美好。”150年之后,在羊狮慕大峡谷,一个春雨之夜,听闻此言,我心尖儿起了颤动。心灵和心灵的相契之好,莫过于越过漫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在杭州艺专读书时,学习过三年素描,但到中大艺术系旁听时,最初几张作业,常急得汗流浃背,自惭手拙。在这种情况下,在方法步骤上,我有两大转变:一是由重视色调转变为重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