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正在进行风机试吊装,突然起重机吊臂根部发生断裂,当场造成5死1伤的事故。而这台出事的起重机正是由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01157.HK)制造的,型号为QUY1000,是中联重科目前唯一一台交付使用的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
虽然,事故的调查还没有最终的结论,尚不清楚是起重机自身故障导致的,还是现场操作不当导致的,但是,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杆企业的中联重科,近几年超大吨履带式起重机研发制造“大跃进”或将减速。
当然,事故的发生也敲响了起重机行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警钟,将会促进行业内的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起重机的安全系数。
事故待最终结论
据了解,发生事故的起重機今年4月才交付上海至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至圣工程),后由其租赁给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公司(下称:天信建设)使用。
根据华锐风电提供的事发现场的报告,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吊车开始起钩做静态试验,机舱离地时吊车显示起重重量为318吨,其中机舱自身重量270吨,吊具及支架为48吨,此时吊车额定起吊重量为360吨。
至圣工程内部人士对记者称,静态试验是指把风机吊起来之后,测试一下,看起重机的平衡性是否有问题,也是为10月11日正式调装做装备。
“从事故现场照片看,起重机行驶的路面没有塌陷,路基也没有问题;当时载重量显示为318吨,也没有超过当时工旷条件下的额定起重量360吨,而最大起重量为1000吨,当时的负载也只到额定的80%左右;而起重机的操作人员也是至圣工程的员工,也是在行业中工作了10年以年的专业人员,从事过核电、风电等行业的调装工作。”上述内部人士说道。
至圣工程一家具有二级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也从事履带吊车的相关租赁业务。上述人士表示,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太清楚,“已有公安局的人员找我们了解了情况”,公司正在等待最终的事故调查结论。
中联重科投资者关系部有关人士也说,事故还在调查中,需要第三方来认证,首先是要把事故前后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事故的原因将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威调查结论。
据悉,事故发生后,中联重科迅速组织事故处理小组赶赴酒泉,配合政府进行调查并协助客户处理善后事宜。同时,华锐风电正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善后事宜。
至圣工程内部人士称,起重机现在已经损坏无法使用了,中联重科方面也没有与该公司接触,也在等最终调查结果。
“标杆”起重机出事
据悉,出事的履带起重机的型号为QUY1000。至圣工程内部人士说,这台履带吊车是去年与中联重工签订购机合同的,今年4月才交付使用了,后由其租赁给天信建设,截止事故发生时还只使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中联重科官方网站上的资料显示,该机是目前国内核电建设领域首台交付客户使用的1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它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机械研究中心与中联重科合作研发的。该机于2009年9月28日下线,去年5月19日,中联重科与至圣工程在长沙举行QUY1000履带式起重机交车仪式。
大连理工大学官方网站上曾撰文指出,QUY1000性能堪比国外同类产品,而价格却要便宜约3000万元。
据了解,中联重科自2004年进入履带式起重机领域至今,已开发出50吨至1000吨共10个型号的全系列产品并全部实现销售,目前,该公司还在向超大吨位领域拓展,正在研发1600吨和2600吨起重机。
近几年,中联重科新品研发新品可谓“大跃进”。2004年推出当时国内最大吨位200吨履带起重机用了2年半时间,2006年推出当时国内最大吨位600吨履带起重机用了2年时间,而2009又推出国内最大吨位1000吨履带起重机只用了1年半时间。
此次断裂的QUY1000载重1000吨,而千吨级起重机被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视为标杆性产品,各家行业巨头纷纷争上高吨位产品,即所谓“追标”,以示自身行业地位。
其实,国内生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历史并不长。2006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中国首台大吨位400吨履带式起重机,随后中联重科等企业也开始跟进冲刺高吨位。目前,国内能够制造千吨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厂家只有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抚挖四家。
但是,履带式起重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市场容量较小,超大吨位产品需求则更小,不过, “各家企业都纷纷宣布自己具有生产大吨位产品的能力,并且吨位不断刷新,以此吸引市场,宣示实力。
“跨越式发展”下的安全隐忧
据机械行业一位研究人员分析,目前,尚不清楚是机械故障导致事故发生还是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不同的事故原因对中联重科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事故是起重机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中联重科将不得不加强旗下起重机产品的质量管理,同时也会对起重机销售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果事故原因是操作不当,则对中联重科的影响较为轻微,不会对其产品与销售产生冲击。
研究人员称,此次事故发生后,会对中联重科超大吨位领域的起重机研发带来影响,公司会重新考虑和设计新机型,调整相应的方案和计划,从而减缓研发进程,以求安全性的更大保障。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家宸称,目前国内的起重机行业安全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主要存在于起重机的管理、维修等方面。目前在起重机的生产使用中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往往造成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
“此事故对起重机行业的影响也有待观察。但是整体而言,事故不会对起重机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起重机市场具有刚性需求的属性,其市场需求变化取决于基础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不会因为一起事故发生波动。当然,事故的发生敲响了起重机行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警钟,将会促进行业内的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起重机的安全系数。 ”谢家宸说道。
虽然,事故的调查还没有最终的结论,尚不清楚是起重机自身故障导致的,还是现场操作不当导致的,但是,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杆企业的中联重科,近几年超大吨履带式起重机研发制造“大跃进”或将减速。
当然,事故的发生也敲响了起重机行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警钟,将会促进行业内的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起重机的安全系数。
事故待最终结论
据了解,发生事故的起重機今年4月才交付上海至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至圣工程),后由其租赁给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公司(下称:天信建设)使用。
根据华锐风电提供的事发现场的报告,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吊车开始起钩做静态试验,机舱离地时吊车显示起重重量为318吨,其中机舱自身重量270吨,吊具及支架为48吨,此时吊车额定起吊重量为360吨。
至圣工程内部人士对记者称,静态试验是指把风机吊起来之后,测试一下,看起重机的平衡性是否有问题,也是为10月11日正式调装做装备。
“从事故现场照片看,起重机行驶的路面没有塌陷,路基也没有问题;当时载重量显示为318吨,也没有超过当时工旷条件下的额定起重量360吨,而最大起重量为1000吨,当时的负载也只到额定的80%左右;而起重机的操作人员也是至圣工程的员工,也是在行业中工作了10年以年的专业人员,从事过核电、风电等行业的调装工作。”上述内部人士说道。
至圣工程一家具有二级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也从事履带吊车的相关租赁业务。上述人士表示,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太清楚,“已有公安局的人员找我们了解了情况”,公司正在等待最终的事故调查结论。
中联重科投资者关系部有关人士也说,事故还在调查中,需要第三方来认证,首先是要把事故前后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事故的原因将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威调查结论。
据悉,事故发生后,中联重科迅速组织事故处理小组赶赴酒泉,配合政府进行调查并协助客户处理善后事宜。同时,华锐风电正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善后事宜。
至圣工程内部人士称,起重机现在已经损坏无法使用了,中联重科方面也没有与该公司接触,也在等最终调查结果。
“标杆”起重机出事
据悉,出事的履带起重机的型号为QUY1000。至圣工程内部人士说,这台履带吊车是去年与中联重工签订购机合同的,今年4月才交付使用了,后由其租赁给天信建设,截止事故发生时还只使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中联重科官方网站上的资料显示,该机是目前国内核电建设领域首台交付客户使用的1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它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机械研究中心与中联重科合作研发的。该机于2009年9月28日下线,去年5月19日,中联重科与至圣工程在长沙举行QUY1000履带式起重机交车仪式。
大连理工大学官方网站上曾撰文指出,QUY1000性能堪比国外同类产品,而价格却要便宜约3000万元。
据了解,中联重科自2004年进入履带式起重机领域至今,已开发出50吨至1000吨共10个型号的全系列产品并全部实现销售,目前,该公司还在向超大吨位领域拓展,正在研发1600吨和2600吨起重机。
近几年,中联重科新品研发新品可谓“大跃进”。2004年推出当时国内最大吨位200吨履带起重机用了2年半时间,2006年推出当时国内最大吨位600吨履带起重机用了2年时间,而2009又推出国内最大吨位1000吨履带起重机只用了1年半时间。
此次断裂的QUY1000载重1000吨,而千吨级起重机被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视为标杆性产品,各家行业巨头纷纷争上高吨位产品,即所谓“追标”,以示自身行业地位。
其实,国内生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历史并不长。2006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中国首台大吨位400吨履带式起重机,随后中联重科等企业也开始跟进冲刺高吨位。目前,国内能够制造千吨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厂家只有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抚挖四家。
但是,履带式起重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市场容量较小,超大吨位产品需求则更小,不过, “各家企业都纷纷宣布自己具有生产大吨位产品的能力,并且吨位不断刷新,以此吸引市场,宣示实力。
“跨越式发展”下的安全隐忧
据机械行业一位研究人员分析,目前,尚不清楚是机械故障导致事故发生还是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不同的事故原因对中联重科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事故是起重机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中联重科将不得不加强旗下起重机产品的质量管理,同时也会对起重机销售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果事故原因是操作不当,则对中联重科的影响较为轻微,不会对其产品与销售产生冲击。
研究人员称,此次事故发生后,会对中联重科超大吨位领域的起重机研发带来影响,公司会重新考虑和设计新机型,调整相应的方案和计划,从而减缓研发进程,以求安全性的更大保障。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家宸称,目前国内的起重机行业安全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主要存在于起重机的管理、维修等方面。目前在起重机的生产使用中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往往造成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
“此事故对起重机行业的影响也有待观察。但是整体而言,事故不会对起重机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起重机市场具有刚性需求的属性,其市场需求变化取决于基础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不会因为一起事故发生波动。当然,事故的发生敲响了起重机行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警钟,将会促进行业内的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起重机的安全系数。 ”谢家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