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发挥个人能动性与学习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掌握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独立尝试、独立探究、独立实践,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手段获取教材知识,并不断扩充个人知识架构,进而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习已不仅仅是学生的一项任务,而成为了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通过学习可以增强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本领,从而为他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仍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讲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学生来说,不但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终身发展的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在实践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1.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也和他人一样的有地位、一样的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佳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3.需要是人基本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内驱力。有需要才能有追求,有了对地理事物认知的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内驱力能把学生的心理内部的精神力量充分地调动起来,有效而持久地投入学习。有了这种力量,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去追求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希望获取知识,希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成功的内在需求,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获取知识,并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尽可能的各种条件,以学生的这种内需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突破常规,开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 人。
1.鼓励性评价,保护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新思维表现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并在语言上不自觉的压抑或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其结果只能培养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成为勇于尝试和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和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在一种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一些稍从即逝的心气、独特的想法,给与鼓励和表扬,学生只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其创造性思维才会得以发展。
2.手段多样化,刺激思维。“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应该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据此,尝试开展了课堂讨论,组织课堂竞赛,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地理板图,在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操作地理模型,上讲台指图,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看地理录像片,使学生能形象地观察到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努力探究地理科学知识的奥秘。
3.打破定势,引导思维。长期以来的思维形式是求同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闭塞,甚至机械学习,死记硬背,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打破定势,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鼓励学生多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应时刻注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让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不但要踊跃回答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看法,更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脑筋动起来,比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提出反面问题,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紧迫感,激励自己努力地解决问题;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解决了疑问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感性的认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形成的过程。地理思想就是指人们对于地理事物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认识。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对地理规律进行高度的总结。它指引着人们地理思维的发展方向,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理思维的可行性。中学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基本地理观念。地理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都形成基本的地理观念、是否并养成了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只有学生做到这两点,才证明地理教学是合格的,也只有这样才代表中学地理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对于社会和人民事业是有价值的。我们认为当前地理教学工作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地理观念。
五、观察指导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观察时要运用学过的知识多加思考,勤作笔记,教会他们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建立或扩大知识结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请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江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矿产资源时,则举出大量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多种文具等,大到战斗武器、交通运输工具,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矿产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有兴趣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多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习已不仅仅是学生的一项任务,而成为了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通过学习可以增强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本领,从而为他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仍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讲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学生来说,不但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终身发展的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在实践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1.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也和他人一样的有地位、一样的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佳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3.需要是人基本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内驱力。有需要才能有追求,有了对地理事物认知的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内驱力能把学生的心理内部的精神力量充分地调动起来,有效而持久地投入学习。有了这种力量,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去追求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希望获取知识,希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成功的内在需求,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获取知识,并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尽可能的各种条件,以学生的这种内需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突破常规,开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 人。
1.鼓励性评价,保护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新思维表现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并在语言上不自觉的压抑或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其结果只能培养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成为勇于尝试和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和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在一种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一些稍从即逝的心气、独特的想法,给与鼓励和表扬,学生只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其创造性思维才会得以发展。
2.手段多样化,刺激思维。“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应该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据此,尝试开展了课堂讨论,组织课堂竞赛,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地理板图,在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操作地理模型,上讲台指图,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看地理录像片,使学生能形象地观察到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努力探究地理科学知识的奥秘。
3.打破定势,引导思维。长期以来的思维形式是求同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闭塞,甚至机械学习,死记硬背,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打破定势,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鼓励学生多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应时刻注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让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不但要踊跃回答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看法,更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脑筋动起来,比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提出反面问题,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紧迫感,激励自己努力地解决问题;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解决了疑问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感性的认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形成的过程。地理思想就是指人们对于地理事物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认识。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对地理规律进行高度的总结。它指引着人们地理思维的发展方向,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理思维的可行性。中学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基本地理观念。地理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都形成基本的地理观念、是否并养成了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只有学生做到这两点,才证明地理教学是合格的,也只有这样才代表中学地理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对于社会和人民事业是有价值的。我们认为当前地理教学工作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地理观念。
五、观察指导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观察时要运用学过的知识多加思考,勤作笔记,教会他们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建立或扩大知识结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请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江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矿产资源时,则举出大量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多种文具等,大到战斗武器、交通运输工具,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矿产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有兴趣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多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