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文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促进作用。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主动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特殊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为了加强人在生活中的表达能力,让其表达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而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如果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只通过手语来表达,聋哑学生语言系统就得不到发展,这样对于他们的社会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适应能力低,甚至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让这一特殊的群体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是自身教学的需要,更是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于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存在的视觉、感觉以及大脑产生障碍的因素有关身体差异,还有部分听力损伤的学生,学生心理状态不同,语言发展情况和推理能力差距较大。通过语文教学能够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更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带来方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需要语文作为基础,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够为学生学习整体提升带来良好的效果。
二、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相对来说不合理,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偏差
在语文课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本上,但是聋哑学生的教材与普校的教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教材的制定不符合特殊教育的要求,和这些特殊的学生经历出入很大,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在课本上一部分內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来说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不利于聋哑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缺乏针对性的语言教育
对于聋哑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和普通学生的教育相提并论。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其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导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能像普通学生一样很快掌握拼音、写字的基础顺序等。这就导致这些特殊的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教育节奏。在现在的聋哑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导致聋哑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使其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之后的学习。
三、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生活情境导入,深化特殊学生的具体认知
语文教师要重视特殊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创新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主动诠释体验式教学的优势。首先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烈,教师利用影像资料完成生活课程的导入工作,结合课本内容播放音乐,主动阐述一些小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学习中。其次,特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周围大部分事物认知不够严谨,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强化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以《秋天的雨》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一幅绵绵秋雨的景象,展示一些秋雨的景象,展示的时候,也要播放相应的歌曲,尽量给予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在这种生活化环境中,学生自然进入其中,主动回忆、想象,现实生活中的秋景是什么样?而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到秋天的田野、菊花和树木,明确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等手法的运用特点,并且在朗读的时候,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体会到现实秋天的美景、美物,对大自然抱有崇高的向往之情。
(二)注重教学中的积累
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程度、不同特殊类型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举一反三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存在先天视听问题的学生以及语言障碍的学生,在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对一些词语、短语以及短句进行长期累积,这需要较长时间的累积并且不能随意停止,方能获得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通过与生活建立起联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重视个体的差距,逐一进行教授,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重视之前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加深学习印象,为学生筑牢学习基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融入新的内容,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提高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取得教学的良好成效。
(三)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类的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当下的社会要求,通过自身的实践能力去独立学习和生活。为了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感受和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活动,给予孩子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将音乐和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趣味性。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的人、事,将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理论性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实验中,加强特殊儿童和人的双向互动。例如带着孩子们一同去附近公园春游;或者是在助残日、儿童节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活动中体会到人与人相互交流时的感受,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为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中的有效应用,既能体现特殊学生的主体性,又符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军.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30.
[2]沈泽花.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J].智力,2020(11):11-12.
[3]董雁鸿.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黑河教育,2019(08):85-86.
[4]刘明超.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66-67.
[5]曾卉.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05):105.
(内蒙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为了加强人在生活中的表达能力,让其表达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而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如果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只通过手语来表达,聋哑学生语言系统就得不到发展,这样对于他们的社会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适应能力低,甚至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让这一特殊的群体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是自身教学的需要,更是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于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存在的视觉、感觉以及大脑产生障碍的因素有关身体差异,还有部分听力损伤的学生,学生心理状态不同,语言发展情况和推理能力差距较大。通过语文教学能够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更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带来方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需要语文作为基础,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够为学生学习整体提升带来良好的效果。
二、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相对来说不合理,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偏差
在语文课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本上,但是聋哑学生的教材与普校的教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教材的制定不符合特殊教育的要求,和这些特殊的学生经历出入很大,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在课本上一部分內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来说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不利于聋哑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缺乏针对性的语言教育
对于聋哑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和普通学生的教育相提并论。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其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导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能像普通学生一样很快掌握拼音、写字的基础顺序等。这就导致这些特殊的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教育节奏。在现在的聋哑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导致聋哑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使其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之后的学习。
三、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生活情境导入,深化特殊学生的具体认知
语文教师要重视特殊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创新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主动诠释体验式教学的优势。首先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烈,教师利用影像资料完成生活课程的导入工作,结合课本内容播放音乐,主动阐述一些小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学习中。其次,特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周围大部分事物认知不够严谨,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强化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以《秋天的雨》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一幅绵绵秋雨的景象,展示一些秋雨的景象,展示的时候,也要播放相应的歌曲,尽量给予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在这种生活化环境中,学生自然进入其中,主动回忆、想象,现实生活中的秋景是什么样?而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到秋天的田野、菊花和树木,明确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等手法的运用特点,并且在朗读的时候,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体会到现实秋天的美景、美物,对大自然抱有崇高的向往之情。
(二)注重教学中的积累
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程度、不同特殊类型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举一反三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存在先天视听问题的学生以及语言障碍的学生,在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对一些词语、短语以及短句进行长期累积,这需要较长时间的累积并且不能随意停止,方能获得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通过与生活建立起联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重视个体的差距,逐一进行教授,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重视之前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加深学习印象,为学生筑牢学习基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融入新的内容,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提高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取得教学的良好成效。
(三)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类的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当下的社会要求,通过自身的实践能力去独立学习和生活。为了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感受和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活动,给予孩子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将音乐和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趣味性。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的人、事,将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理论性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实验中,加强特殊儿童和人的双向互动。例如带着孩子们一同去附近公园春游;或者是在助残日、儿童节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活动中体会到人与人相互交流时的感受,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为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中的有效应用,既能体现特殊学生的主体性,又符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军.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30.
[2]沈泽花.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J].智力,2020(11):11-12.
[3]董雁鸿.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黑河教育,2019(08):85-86.
[4]刘明超.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66-67.
[5]曾卉.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05):105.
(内蒙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