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现象也渐渐凸现:德育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德育过程脱离青少年主体性;德育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现实,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只能凭借虚幻的想像,这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使受教育者失去自信,并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中学德育该如何应对,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适应,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德育目标应回归生活实际,以人为本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是实现了德育目标。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落实到学校和学生身上更是具体的。
新的课程标准是要把学校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德育教育的来源和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静态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的、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全面的、动态的德育教育,让以往的单向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变成一个讨论性的、对话性的、分享性的德育教育,让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德育教育变成一个全程开放的德育教育。
美国把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建立在“六大支柱上”: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的方式处理愤怒和争执;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诿过失,倾听他人意见;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相对来说,这样的德育目标是具体而实在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二、德育过程应强调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
中小学德育是在实施课程的教育实践中完成的。课程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最有效载体和途径,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树立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意义在于教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德育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德育只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有源头活水,才会生生不息。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新课程倡导“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学生是社会的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育人资源:淳朴的校风、优美的校园是学校资源,勤勉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资源,优良的学风、学生的精英是学生资源,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区资源,网络上广阔的天地是用之不竭的信息化资源,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是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大有作为的阵地和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如何更好地强化课程意识,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发、整合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发挥课程资源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三、德育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反思意识
教育必须传递生命的信息。德育旨在通过教育传递生命信息,完善人格修养,最终使人形成高尚的道德信仰、信念、情感、情操,在道德实践中充分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也就是说,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必须体现在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识自觉和自我反思自觉。这是实现中小学德育目标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忽视甚至无视中学生鲜活生命的行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中学生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忽视甚至无视他们灵魂深处的喜、怒、哀、乐,从而一味地凭主观想象、不切实际开展德育工作,导致了学校德育过程中只注意形式,不注意教育主体,只注重简单生硬的、教条主义的灌输,从而使本来极富生机和灵性的德育成为一种游离于学生主体的精神之外的生硬性附加,而无法与生命价值提升水乳交融。可以想象,这种情景下的德育只会遭到学生的消极抵触。
新的课程目标指出学生是教育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强调、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的能力和动力,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强化反思意识和主体意识,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德育工作,反思现有德育中的弊端,增强针对性,突出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感悟性,强调心理内化,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思路,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中学生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情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如果不能时时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始终意识不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可避免会走老路、弯路。
四、增强民主意识
德育在于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并在人格平等的原则上,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重每一个的发展权利,以民主教育的原则培养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道德价值判断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在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中不可缺少的政治素养。
由于多种原因,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不能很好地摆正,有人戏称为“猫和老鼠”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多,关爱少;强调听话,扼杀个性;师生亲情无法诉说,同学真情无处落脚,团队精神无从谈起。教师对学生重管轻理,重制轻导,缺乏人文关怀。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倡导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我们 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理解、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实现师生的相互关爱,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后进学生群体,关注情感,关注生命,关注个性,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德育工作是一个培养接班人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研究新情况,采取艺术化的德育工作方法,结合社会形势,紧密联系实际,充分挖掘鲜活的、符合学生心理接受水平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功能,真正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
【苗培田,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中堡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冬 晴
一、德育目标应回归生活实际,以人为本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是实现了德育目标。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落实到学校和学生身上更是具体的。
新的课程标准是要把学校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德育教育的来源和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静态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的、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全面的、动态的德育教育,让以往的单向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变成一个讨论性的、对话性的、分享性的德育教育,让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德育教育变成一个全程开放的德育教育。
美国把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建立在“六大支柱上”: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的方式处理愤怒和争执;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诿过失,倾听他人意见;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相对来说,这样的德育目标是具体而实在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二、德育过程应强调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
中小学德育是在实施课程的教育实践中完成的。课程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最有效载体和途径,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树立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意义在于教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德育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德育只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有源头活水,才会生生不息。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新课程倡导“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学生是社会的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育人资源:淳朴的校风、优美的校园是学校资源,勤勉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资源,优良的学风、学生的精英是学生资源,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区资源,网络上广阔的天地是用之不竭的信息化资源,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是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大有作为的阵地和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如何更好地强化课程意识,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发、整合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发挥课程资源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三、德育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反思意识
教育必须传递生命的信息。德育旨在通过教育传递生命信息,完善人格修养,最终使人形成高尚的道德信仰、信念、情感、情操,在道德实践中充分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也就是说,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必须体现在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识自觉和自我反思自觉。这是实现中小学德育目标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忽视甚至无视中学生鲜活生命的行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中学生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忽视甚至无视他们灵魂深处的喜、怒、哀、乐,从而一味地凭主观想象、不切实际开展德育工作,导致了学校德育过程中只注意形式,不注意教育主体,只注重简单生硬的、教条主义的灌输,从而使本来极富生机和灵性的德育成为一种游离于学生主体的精神之外的生硬性附加,而无法与生命价值提升水乳交融。可以想象,这种情景下的德育只会遭到学生的消极抵触。
新的课程目标指出学生是教育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强调、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的能力和动力,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强化反思意识和主体意识,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德育工作,反思现有德育中的弊端,增强针对性,突出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感悟性,强调心理内化,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思路,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中学生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情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如果不能时时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始终意识不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可避免会走老路、弯路。
四、增强民主意识
德育在于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并在人格平等的原则上,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重每一个的发展权利,以民主教育的原则培养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道德价值判断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在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中不可缺少的政治素养。
由于多种原因,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不能很好地摆正,有人戏称为“猫和老鼠”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多,关爱少;强调听话,扼杀个性;师生亲情无法诉说,同学真情无处落脚,团队精神无从谈起。教师对学生重管轻理,重制轻导,缺乏人文关怀。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倡导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我们 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理解、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实现师生的相互关爱,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后进学生群体,关注情感,关注生命,关注个性,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德育工作是一个培养接班人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研究新情况,采取艺术化的德育工作方法,结合社会形势,紧密联系实际,充分挖掘鲜活的、符合学生心理接受水平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功能,真正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
【苗培田,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中堡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冬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