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大利拥有两名叫“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天才,一位活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罗波那洛提,另一位就是今天主角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克拉·普桑当时从法国来到罗马,观看卡拉瓦乔的作品后说:“卡拉瓦乔生来就是为了摧毁画的”。[1]
我认为把普桑的话可以理解成:“一滴墨落到纸上,从此就决定了纸的命运”。我之所以会选卡拉瓦乔,因为他是个不老的神话,是写不完的文字,有文字就会有讲不完的故事。
【关键词】:生平;主要作品;影响
一:卡拉瓦乔的生平
卡拉瓦乔活跃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天才艺术家。生于1571年9月27日(也有传说他生于1573年底),生长在米兰(也有说贝加姆地区叫卡拉瓦乔的小镇),1610年病死于埃尔科莱港。原名为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后以出生地命名。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梅里西不满11岁时移居米兰,在S·彼得扎诺画室学习。1584 年,13岁,在佩特查诺处当学徒,为期四年。1592 年,21岁,赴罗马生活,工作,到画家洛伦齐工作室当帮手。随后到格拉马提克和裘塞佩·切萨里·达阿尔比诺工作室任助手。1597年26岁,由画商引介签下合同为罗马弗朗西人圣路易教堂的康塔瑞里家族礼拜堂作画。1610 年,39歲,从那不勒坐船向北前进,期间被拒捕过,最后放行。 7月18日,被人发现死于埃尔科勒港口的海滩,8月底,罗马发布他的死讯。[2]
卡拉瓦乔是“风格主义”与“巴罗克”之间的一个特殊创造的人。有些书上常说他的脾气暴烈、好勇斗狠,动不动就抽刀拔剑。据说,他在马耳他岛曾坐过监狱,后来又越狱逃走——这大多是确实的。文艺复兴时个性解放带来的个人主义和过度的放纵,在不少人身上有过这类的恶性发展。只是对于卡拉瓦乔来说,为此而毁掉了他大有发展的天才,未免可惜。[3]卡拉瓦乔的人生可以说是圣徒兼犯罪的一生,同时代的艺术家没有人像他的人生这样波澜万丈,放荡不羁。
二:卡拉瓦乔作品
卡拉瓦乔在1593年到1598或1599年之间画的大多都是人物画和景物画,但人物画要偏多,主要是因为他深入到了平民生活当中,所以他的绘画充沛着生命力,同时又不乏美丽和亲切。他在二十四岁时住到主教家,从此结识了很多罗马的名流,当然他的才华也开始在上流社会传播开来,因此,找他画自画像的人就多一些,而且西方国家宗教观念以及信仰极强,所以在此时卡拉瓦强画宗教画生涯开始。
在卡拉瓦乔众多的画当中,笔者比较喜欢的作品是宗教画之前的画。因为他是“地痞流氓”,有哪个“地痞流氓”会画出这样神圣的作品呢?也许只有卡拉瓦乔能做到。像《弹鲁特琴的人》、《持果篮的少年》、《少年酒神》等,当然还有很多更优秀的作品。
以上这些画中,笔者比较偏爱于《少年酒神》。此时罗马的形式是非常严峻的,卡拉瓦乔就生活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中被席卷意大利半岛的传染病击中,性命堪忧,其后在医院里住了半年时间,性命才得以保全。这段濒死的经历,给卡拉瓦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彻底颠覆了他学画多年形成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在他出院之后的《病了的酒神》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实际上是卡拉瓦乔的一幅自画像,画中的酒神巴卡斯就是画家以自己为模特绘制的,此时是1954年。之后1596年的酒神巴卡斯已经完全摆脱了病容,充满了青春活力。他那英俊的容貌,健壮的臂膀,头戴葡萄叶冠,身披白色衣袍,左手优雅地捏着酒杯,杯中的红酒令人陶醉。更引人深思的是,酒神面前的案子上摆满了丰盛的各色水果,还有半瓶没喝完的葡萄酒。整个画面透露出来的气息,折射出此时的画家精神愉悦,生活富足,生命力也十分旺盛,与此前那个病恹恹的酒神,已经判若两人了。[4]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说《少年酒神》带有伦巴地的自然风(伦巴地是意大利一个少见的岩石区),[5]笔者理解的是卡拉瓦乔在原来画的风格上增添了自然自在的恢宏之意。
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是一种具有感性与激情的艺术,非常具有协调性,而且视觉效果极强,达到极完美和和谐。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锋人物,他的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光影处理富有舞台照明般的戏剧效果,用光来突出画的主要部分,构成了一种光线集中的室内光效果,深色阴影使图像的阐释具有戏剧性及选择性。[6]《少年酒神》是1596所绘制,此画暗喻着赞助人对年轻男孩的喜爱,而这个赞助人就是卡拉瓦乔的第一个赞助者——红衣主教德尔蒙特。但无论是否出于画家的本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这幅画都充斥着戏剧性。比如,粉嫩泛红的脸庞,明显就是一个半醉的市井疯狂青少年,很难相信这种带有隆重的市井风韵就是罗马神,而只有酒杯和酒瓶才能体现出酒神的韵味。
三:影响
在文章的摘要当中,笔者提到过普桑对卡拉瓦乔的“赞誉”,我认为其实他并不是摧毁画的,而是他并没有按照药方抓药,只是选择了跟随自己的个性。反对矫饰主义,回归到“伦巴地的自然风”。而且为了展现自己强烈的艺术感,深入平民,不畏粗俗,而且在平民中看到了炙热的青春,充沛的生命力,美好的事物,还把当时市井疯狂的醉酒少年化为神话人物,又把市井中通俗的一面转化为宗教题材。而且他的画当中的明暗效果带给人一种神妙感,是一种新颖的绘画方式。这种被称之为为卡拉瓦乔主义的风格,之后开启了欧洲巴洛克艺术。对卡拉瓦乔主义风格,还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如鲁本斯,伦勃朗等,他们的画中无不体现着卡拉瓦乔主义主义风格。
小结:
“没有他就没有里贝拉、弗美尔、拉图尔和伦勃朗。没有他,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和马内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7]“他没有好死,就如他没有好活过”,平庸中散发着光与影、明与暗、爱与恨、神圣与罪恶、创造与毁灭、生与死。一颗璀璨的明星陨落了,这是他人从未见过的“辉煌”,但这颗星划过天际时耀眼的光芒却永远被人铭记。
注释:
[1]何政广著,《卡拉瓦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2页。
[2]何政广著,《卡拉瓦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68页。
[3]迟轲著,《西方美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1月北京第12次印刷,第91页。
[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12/20/19519242_519926528.shtml,360个人图书馆,《伟大的卡拉瓦乔:艺术家 圣徒 浪子 犯罪 疯子》。
何政广著《卡拉瓦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23页。
[5]马晓琳著,《西方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2012年9月第2次印刷 ,第142页。
[6]海因里希·尔林著,潘耀昌,陈平译,《古典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 109页。
我认为把普桑的话可以理解成:“一滴墨落到纸上,从此就决定了纸的命运”。我之所以会选卡拉瓦乔,因为他是个不老的神话,是写不完的文字,有文字就会有讲不完的故事。
【关键词】:生平;主要作品;影响
一:卡拉瓦乔的生平
卡拉瓦乔活跃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天才艺术家。生于1571年9月27日(也有传说他生于1573年底),生长在米兰(也有说贝加姆地区叫卡拉瓦乔的小镇),1610年病死于埃尔科莱港。原名为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后以出生地命名。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梅里西不满11岁时移居米兰,在S·彼得扎诺画室学习。1584 年,13岁,在佩特查诺处当学徒,为期四年。1592 年,21岁,赴罗马生活,工作,到画家洛伦齐工作室当帮手。随后到格拉马提克和裘塞佩·切萨里·达阿尔比诺工作室任助手。1597年26岁,由画商引介签下合同为罗马弗朗西人圣路易教堂的康塔瑞里家族礼拜堂作画。1610 年,39歲,从那不勒坐船向北前进,期间被拒捕过,最后放行。 7月18日,被人发现死于埃尔科勒港口的海滩,8月底,罗马发布他的死讯。[2]
卡拉瓦乔是“风格主义”与“巴罗克”之间的一个特殊创造的人。有些书上常说他的脾气暴烈、好勇斗狠,动不动就抽刀拔剑。据说,他在马耳他岛曾坐过监狱,后来又越狱逃走——这大多是确实的。文艺复兴时个性解放带来的个人主义和过度的放纵,在不少人身上有过这类的恶性发展。只是对于卡拉瓦乔来说,为此而毁掉了他大有发展的天才,未免可惜。[3]卡拉瓦乔的人生可以说是圣徒兼犯罪的一生,同时代的艺术家没有人像他的人生这样波澜万丈,放荡不羁。
二:卡拉瓦乔作品
卡拉瓦乔在1593年到1598或1599年之间画的大多都是人物画和景物画,但人物画要偏多,主要是因为他深入到了平民生活当中,所以他的绘画充沛着生命力,同时又不乏美丽和亲切。他在二十四岁时住到主教家,从此结识了很多罗马的名流,当然他的才华也开始在上流社会传播开来,因此,找他画自画像的人就多一些,而且西方国家宗教观念以及信仰极强,所以在此时卡拉瓦强画宗教画生涯开始。
在卡拉瓦乔众多的画当中,笔者比较喜欢的作品是宗教画之前的画。因为他是“地痞流氓”,有哪个“地痞流氓”会画出这样神圣的作品呢?也许只有卡拉瓦乔能做到。像《弹鲁特琴的人》、《持果篮的少年》、《少年酒神》等,当然还有很多更优秀的作品。
以上这些画中,笔者比较偏爱于《少年酒神》。此时罗马的形式是非常严峻的,卡拉瓦乔就生活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中被席卷意大利半岛的传染病击中,性命堪忧,其后在医院里住了半年时间,性命才得以保全。这段濒死的经历,给卡拉瓦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彻底颠覆了他学画多年形成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在他出院之后的《病了的酒神》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实际上是卡拉瓦乔的一幅自画像,画中的酒神巴卡斯就是画家以自己为模特绘制的,此时是1954年。之后1596年的酒神巴卡斯已经完全摆脱了病容,充满了青春活力。他那英俊的容貌,健壮的臂膀,头戴葡萄叶冠,身披白色衣袍,左手优雅地捏着酒杯,杯中的红酒令人陶醉。更引人深思的是,酒神面前的案子上摆满了丰盛的各色水果,还有半瓶没喝完的葡萄酒。整个画面透露出来的气息,折射出此时的画家精神愉悦,生活富足,生命力也十分旺盛,与此前那个病恹恹的酒神,已经判若两人了。[4]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说《少年酒神》带有伦巴地的自然风(伦巴地是意大利一个少见的岩石区),[5]笔者理解的是卡拉瓦乔在原来画的风格上增添了自然自在的恢宏之意。
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是一种具有感性与激情的艺术,非常具有协调性,而且视觉效果极强,达到极完美和和谐。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锋人物,他的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光影处理富有舞台照明般的戏剧效果,用光来突出画的主要部分,构成了一种光线集中的室内光效果,深色阴影使图像的阐释具有戏剧性及选择性。[6]《少年酒神》是1596所绘制,此画暗喻着赞助人对年轻男孩的喜爱,而这个赞助人就是卡拉瓦乔的第一个赞助者——红衣主教德尔蒙特。但无论是否出于画家的本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这幅画都充斥着戏剧性。比如,粉嫩泛红的脸庞,明显就是一个半醉的市井疯狂青少年,很难相信这种带有隆重的市井风韵就是罗马神,而只有酒杯和酒瓶才能体现出酒神的韵味。
三:影响
在文章的摘要当中,笔者提到过普桑对卡拉瓦乔的“赞誉”,我认为其实他并不是摧毁画的,而是他并没有按照药方抓药,只是选择了跟随自己的个性。反对矫饰主义,回归到“伦巴地的自然风”。而且为了展现自己强烈的艺术感,深入平民,不畏粗俗,而且在平民中看到了炙热的青春,充沛的生命力,美好的事物,还把当时市井疯狂的醉酒少年化为神话人物,又把市井中通俗的一面转化为宗教题材。而且他的画当中的明暗效果带给人一种神妙感,是一种新颖的绘画方式。这种被称之为为卡拉瓦乔主义的风格,之后开启了欧洲巴洛克艺术。对卡拉瓦乔主义风格,还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如鲁本斯,伦勃朗等,他们的画中无不体现着卡拉瓦乔主义主义风格。
小结:
“没有他就没有里贝拉、弗美尔、拉图尔和伦勃朗。没有他,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和马内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7]“他没有好死,就如他没有好活过”,平庸中散发着光与影、明与暗、爱与恨、神圣与罪恶、创造与毁灭、生与死。一颗璀璨的明星陨落了,这是他人从未见过的“辉煌”,但这颗星划过天际时耀眼的光芒却永远被人铭记。
注释:
[1]何政广著,《卡拉瓦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2页。
[2]何政广著,《卡拉瓦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68页。
[3]迟轲著,《西方美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1月北京第12次印刷,第91页。
[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12/20/19519242_519926528.shtml,360个人图书馆,《伟大的卡拉瓦乔:艺术家 圣徒 浪子 犯罪 疯子》。
何政广著《卡拉瓦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23页。
[5]马晓琳著,《西方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2012年9月第2次印刷 ,第142页。
[6]海因里希·尔林著,潘耀昌,陈平译,《古典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 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