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的写照。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一篇久经传诵的佳作,被历代评论家赞为“自是千古绝作”,它给诗人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作者因而被称为“《长恨歌》主”。
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是讽喻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讥明皇迷于女色而不悟也”;第二种认为是歌颂李、杨坚贞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第三种认为是双重主题说,即“一方面对李、杨二人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另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第四种认为是作者世界观有矛盾,本为“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而作,但在具体描写中赞颂李、杨爱情的成分却占据了主导地位。
历代持爱情说的评论家多认为,诗篇中李、杨的爱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笔者也赞成爱情说,因为白居易一生中除了留下许多诗作之外,也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佳话。他与故里符离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很是感人。笔者相信,文人自身的经历大多是自己作品的最好素材。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与湘灵的恋情或许是诗人写作《长恨歌》的情感基点。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十一岁的白居易为躲避战乱离开新郑随母迁家至父亲白季庚徐州别驾任官所在地符离,在那里认识了小他四岁的东邻小姑娘湘灵,两人成了青梅竹马的玩伴。因为感情笃厚,白居易有一首题为《邻女》的诗追叙了这件事:“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然而这样的开心日子还没过几个月,白居易就不得不再次避难离开符离来到越中。
又据王拾遗的《白居易传》《白居易生活系年》及朱金城的《白居易年谱》等书可以推知,白居易在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移居符离,当白居易再次来到符离的时候他已经长成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湘灵更是出落得人见人爱。两个人一见面好像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什么,就此开始暗暗地相爱了。
三年后的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五月,白居易父亲因病卒于襄阳别驾任上。同年初冬,白居易护送家人及父亲灵柩返回符离,丁忧守礼至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因为在守丧期间按传统习俗男女间是不能相爱的,所以两人也只能暗暗来往。不知不觉,白居易为其父守丧三年,守丧期一满,白居易就立刻把与湘灵暗恋的事情告诉了母亲。不料受封建礼教影响极深的母亲却坚决反对,认为湘灵家门第低,攀不上三代均为地方官吏的白家。尽管诗人也曾努力抗争,但在那个时代毕竟母命难违,他们二人都非常痛苦。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初,29岁的白居易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将近10个月,再次恳切地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再次被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深秋,寄居符离的白居易将启程河北,与湘灵告别时,诗人写下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湘灵的依恋之情的诗作《生别离》:“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二月,白居易在长安任校书郎,需将全家由符离蛹桥迁往长安。本是愉快的事,但白居易最为痛苦的是与湘灵的离别。因而,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斩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伤心无后期。”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的婚事,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还决定移家洛阳,并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一个寒冷的冬日,白居易一家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一路上,他脑子里满是湘灵的影子。每走到一块高地前,他都要跑上高地向东眺望。天气奇寒,把泪水都冻住了,但白居易不管不顾,只是一个劲地往符离的方向眺望。他仿佛看到湘灵也站在村子西边的大土堆上一个劲地向西远望,脸上的泪水同样冻得一溜儿一溜儿的。有白居易的《寄湘灵》诗为证:“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尽管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爱情却没有因此结束。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是白居易任校书郎一职的第二年。白居易趁着游览徐州的机会,专程来到符离寻找湘灵。经打听,才知道湘灵一家早已搬家到了邯郸,但不清楚具体在邯郸什么地方。白居易急急忙忙赶往邯郸,寻遍了大街小巷,始终没有找到湘灵。他痛苦极了,于是,一首题为《冬至夜怀湘灵》的诗便由心底涌出:“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尽管诗人与湘灵之间感情诚笃深厚,但二人最终未能成婚。对诗人来说,这是非常痛苦的。痛苦的诗人不愿娶妻成婚,母亲也无可奈何。直至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诗人37岁时,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下,白居易才娶杨虞卿的从妹为妻。虽然婚后夫妻感情和睦,但诗人对湘灵的怀恋之情始终难以忘怀,以至后来还常常想起,时时提说。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诗人蒙冤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途中,遇见了漂泊无依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这一年,湘灵40岁了,仍未嫁人。白居易也44岁了,容易怀旧的他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按照惯例,被贬之人在被贬的诏书下达后,第二天就必须启程赴任。白居易匆匆离家,连妻儿都没来得及带,但是湘灵当年送给他的那双鞋却带在身边。这年夏天翻晒衣物的时候,白居易还特地把这双鞋子拿出来晒太阳。看到这双满含着湘灵心血的鞋子,白居易百感交集,于是又写下了寄托自己悲苦孤寂的诗篇《感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字里行间对湘灵的无限思恋,可见诗人与湘灵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因无法结合而造成的痛苦又是多么沉痛。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白居易50岁。这一年,他好事连连。夏天他由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妻杨氏封弘农县君,十月他又转中书舍人。直到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白居53岁在杭州刺史任满回京途中,经过符离看到旧村已成废墟,湘灵亦不知去向时,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苦苦长恋才画下了无奈的句号。
纵观白居易写下的寄托相思之苦的诗作以及长达35年的情感历程,可以看出诗人对这段恋情一生一世是难以忘怀的。正是由于这一深沉的情感积淀才使得他写出了千古传诵的长篇爱情诗作《长恨歌》,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首作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的长篇叙事诗,诗作前半部分把唐明皇塑造为一个爱情悲剧的男主角,运用大量的篇幅叙写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以及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相思之苦,后半部分运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巧妙构思出“仙山觅魂”的情节,以杨贵妃为主角倾诉她对唐明皇的刻骨相思。特别是马嵬坡事变后,唐明皇对杨贵妃刻骨铭心的思恋和悲苦情怀,与诗人对湘灵苦苦长恋之情极为相似。诗人这样安排诗篇结构,目的在于歌颂李、杨二人坚贞执著的爱情故事,为二人的不幸遭遇洒下一掬同情的热泪,同时也唱出自己胸中久积难释的感伤之情。
可以说,《长恨歌》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爱情悲剧,抒写自己一生与湘灵相爱却不能喜结连理的悲苦恋情的诗篇。
(作者单位:甘肃省清水县第一中学)
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是讽喻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讥明皇迷于女色而不悟也”;第二种认为是歌颂李、杨坚贞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第三种认为是双重主题说,即“一方面对李、杨二人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另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第四种认为是作者世界观有矛盾,本为“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而作,但在具体描写中赞颂李、杨爱情的成分却占据了主导地位。
历代持爱情说的评论家多认为,诗篇中李、杨的爱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笔者也赞成爱情说,因为白居易一生中除了留下许多诗作之外,也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佳话。他与故里符离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很是感人。笔者相信,文人自身的经历大多是自己作品的最好素材。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与湘灵的恋情或许是诗人写作《长恨歌》的情感基点。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十一岁的白居易为躲避战乱离开新郑随母迁家至父亲白季庚徐州别驾任官所在地符离,在那里认识了小他四岁的东邻小姑娘湘灵,两人成了青梅竹马的玩伴。因为感情笃厚,白居易有一首题为《邻女》的诗追叙了这件事:“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然而这样的开心日子还没过几个月,白居易就不得不再次避难离开符离来到越中。
又据王拾遗的《白居易传》《白居易生活系年》及朱金城的《白居易年谱》等书可以推知,白居易在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移居符离,当白居易再次来到符离的时候他已经长成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湘灵更是出落得人见人爱。两个人一见面好像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什么,就此开始暗暗地相爱了。
三年后的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五月,白居易父亲因病卒于襄阳别驾任上。同年初冬,白居易护送家人及父亲灵柩返回符离,丁忧守礼至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因为在守丧期间按传统习俗男女间是不能相爱的,所以两人也只能暗暗来往。不知不觉,白居易为其父守丧三年,守丧期一满,白居易就立刻把与湘灵暗恋的事情告诉了母亲。不料受封建礼教影响极深的母亲却坚决反对,认为湘灵家门第低,攀不上三代均为地方官吏的白家。尽管诗人也曾努力抗争,但在那个时代毕竟母命难违,他们二人都非常痛苦。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初,29岁的白居易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将近10个月,再次恳切地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再次被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深秋,寄居符离的白居易将启程河北,与湘灵告别时,诗人写下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湘灵的依恋之情的诗作《生别离》:“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二月,白居易在长安任校书郎,需将全家由符离蛹桥迁往长安。本是愉快的事,但白居易最为痛苦的是与湘灵的离别。因而,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斩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伤心无后期。”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的婚事,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还决定移家洛阳,并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一个寒冷的冬日,白居易一家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一路上,他脑子里满是湘灵的影子。每走到一块高地前,他都要跑上高地向东眺望。天气奇寒,把泪水都冻住了,但白居易不管不顾,只是一个劲地往符离的方向眺望。他仿佛看到湘灵也站在村子西边的大土堆上一个劲地向西远望,脸上的泪水同样冻得一溜儿一溜儿的。有白居易的《寄湘灵》诗为证:“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尽管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爱情却没有因此结束。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是白居易任校书郎一职的第二年。白居易趁着游览徐州的机会,专程来到符离寻找湘灵。经打听,才知道湘灵一家早已搬家到了邯郸,但不清楚具体在邯郸什么地方。白居易急急忙忙赶往邯郸,寻遍了大街小巷,始终没有找到湘灵。他痛苦极了,于是,一首题为《冬至夜怀湘灵》的诗便由心底涌出:“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尽管诗人与湘灵之间感情诚笃深厚,但二人最终未能成婚。对诗人来说,这是非常痛苦的。痛苦的诗人不愿娶妻成婚,母亲也无可奈何。直至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诗人37岁时,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下,白居易才娶杨虞卿的从妹为妻。虽然婚后夫妻感情和睦,但诗人对湘灵的怀恋之情始终难以忘怀,以至后来还常常想起,时时提说。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诗人蒙冤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途中,遇见了漂泊无依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这一年,湘灵40岁了,仍未嫁人。白居易也44岁了,容易怀旧的他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按照惯例,被贬之人在被贬的诏书下达后,第二天就必须启程赴任。白居易匆匆离家,连妻儿都没来得及带,但是湘灵当年送给他的那双鞋却带在身边。这年夏天翻晒衣物的时候,白居易还特地把这双鞋子拿出来晒太阳。看到这双满含着湘灵心血的鞋子,白居易百感交集,于是又写下了寄托自己悲苦孤寂的诗篇《感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字里行间对湘灵的无限思恋,可见诗人与湘灵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因无法结合而造成的痛苦又是多么沉痛。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白居易50岁。这一年,他好事连连。夏天他由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妻杨氏封弘农县君,十月他又转中书舍人。直到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白居53岁在杭州刺史任满回京途中,经过符离看到旧村已成废墟,湘灵亦不知去向时,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苦苦长恋才画下了无奈的句号。
纵观白居易写下的寄托相思之苦的诗作以及长达35年的情感历程,可以看出诗人对这段恋情一生一世是难以忘怀的。正是由于这一深沉的情感积淀才使得他写出了千古传诵的长篇爱情诗作《长恨歌》,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首作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的长篇叙事诗,诗作前半部分把唐明皇塑造为一个爱情悲剧的男主角,运用大量的篇幅叙写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以及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相思之苦,后半部分运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巧妙构思出“仙山觅魂”的情节,以杨贵妃为主角倾诉她对唐明皇的刻骨相思。特别是马嵬坡事变后,唐明皇对杨贵妃刻骨铭心的思恋和悲苦情怀,与诗人对湘灵苦苦长恋之情极为相似。诗人这样安排诗篇结构,目的在于歌颂李、杨二人坚贞执著的爱情故事,为二人的不幸遭遇洒下一掬同情的热泪,同时也唱出自己胸中久积难释的感伤之情。
可以说,《长恨歌》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爱情悲剧,抒写自己一生与湘灵相爱却不能喜结连理的悲苦恋情的诗篇。
(作者单位:甘肃省清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