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柔道战术的特点以及训练方法进行针对性研究,从而进一步归纳柔道战术在实际训练中的方法,为柔道运动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柔道战术;特点;训练方法
柔道起源于日本,是一种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本文通过对于柔道战术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能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柔道战术的特点
(一)以退为进
柔道这种格斗与其他的格斗不同之处在于,柔道讲究的是“柔”,即以退为进,在防守成功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进攻,所以必须将进攻术和防守术相结合,才能够得分,在防守住对方进攻的同时进行攻击,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进攻,那么很容易露出破绽,从而被对方一招制敌[1]。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进攻,那么很轻松的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进攻也是有效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赛况纠缠。所以要想在柔道比赛中取得先机,比如要掌握以退为进的进攻方式,学会舍身技、投技、寝技等技术,做到防守技术扎实。
(二)熟练把握
在柔道比赛中,由于柔道战术千变万化,所以无法将所有的柔道战术全部掌握,但是我们可以对特殊的柔道战术进行熟练操作,从而运用纯熟,保证在比赛中能够适应各种突发情况,还能够做到对对手下一步所使用的战术进行预判,从而快速制胜,进一步提高在柔道对战中的获胜几率。
(三)增强耐力
对于柔道队员来说,必须要增强自身耐力和体力才能够保证在比赛的过程中坚持下去。一方面,柔道队员如果因为耐力不足、体力不支,很容易出现技术破绽,从而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让对方因为破绽而一招致胜。所以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大耐力训练和体力锻炼,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对于战术特点理解和运用,保证自身的体力与耐力支撑自己不断提升。
(四)心理素质
由于柔道是考验选手耐力的运动,所以心理素质的提升对于柔道运动员来说也非常的关键。同样的,心理战术的应用在柔道比赛中可能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如果两个人的战术水平相当,也没有任何破绽,所以很容易出现双方僵持的状态,只有心理素质过硬,通过心理博弈才能够击垮对方的意志,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柔道战术训练方法
(一)增强身体素质锻炼
尽管柔道运动非常讲究对于战术的研究与应用,但是柔道队员的身体素质才是取胜的关键。只有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战术水平保持一致,才能够保证运动员将自身掌握的战术充分的运用,并且能够给对方压力。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那么战术水平再强也没有办法运用出来,反而会给对方寻找到破绽的各种有利机会。在柔道运动项目中,战术训练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增强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耐力和速度才能够保证给对方压力,从而轻松获胜[2]。可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柔道运动员的基础,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战术训练进行补充。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即使在比赛中能够抓住对方失误之处,那么也没有充分的体力而错失良机。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锻炼的意识,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自身柔道水平。
(二)扎实基本功底
柔道战术的训练与基本是分不开的,只有柔道运动员掌握了良好的基本功底,才能够在实际的战术运用中得心应手。如果运动员没有好的基本功,那么就无法正确的运用成套的战术,从而产生破绽,给对手机会。所以在柔道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保证将基本功的技能练习的如行云流水一般,这样在战术运用的过程中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不给对方任何机会,轻松的战胜对方。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基本功时,不能够因为动作枯燥而放弃,应该充分的将每一个动作和技巧都应该进行分解,从而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保证熟能生巧,从而对于技术技巧能够纯熟的应用,扎实的完善基本动作。在比賽发挥时,扎实的基本功能够提高动作的质量,攻击力能够不断的增强,所以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联系,从而完善攻击质量。最好的情况是通过不断的动作练习,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灵活运用,在比赛中做到手比脑快。
(三)战术训练应该灵活
由于柔道比赛中的战术千变万化,所以很多情况下对于固定的战术并不常见,更加的考验柔道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柔道比赛场上,如果出现雷同动作或者战术,那么运动员可以增加灵活应用的情况,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战术训练,保证在临场比赛中掌握主动权,充分的抑制对手,让对手处于被动地位。
三、结论
柔道是由柔术演变而来的,在动作技巧和战术水平方面充分的体现出了“以柔克刚”的战术特点。柔道战术的特点千变万化,所以运动员在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灵活应对,通过对于自身战术的把握和不断提高的基本功,能够促进柔道运动员的素质进行有效提升,本文针对柔道特点以及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我国柔道运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志军.浅析我国柔道专项体能训练的性质、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J].经营管理者,2017(21):410-411.
[2]李志强.谈促进柔道技术训练水平发展的主要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7(24):416.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柔道战术;特点;训练方法
柔道起源于日本,是一种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本文通过对于柔道战术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能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柔道战术的特点
(一)以退为进
柔道这种格斗与其他的格斗不同之处在于,柔道讲究的是“柔”,即以退为进,在防守成功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进攻,所以必须将进攻术和防守术相结合,才能够得分,在防守住对方进攻的同时进行攻击,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进攻,那么很容易露出破绽,从而被对方一招制敌[1]。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进攻,那么很轻松的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进攻也是有效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赛况纠缠。所以要想在柔道比赛中取得先机,比如要掌握以退为进的进攻方式,学会舍身技、投技、寝技等技术,做到防守技术扎实。
(二)熟练把握
在柔道比赛中,由于柔道战术千变万化,所以无法将所有的柔道战术全部掌握,但是我们可以对特殊的柔道战术进行熟练操作,从而运用纯熟,保证在比赛中能够适应各种突发情况,还能够做到对对手下一步所使用的战术进行预判,从而快速制胜,进一步提高在柔道对战中的获胜几率。
(三)增强耐力
对于柔道队员来说,必须要增强自身耐力和体力才能够保证在比赛的过程中坚持下去。一方面,柔道队员如果因为耐力不足、体力不支,很容易出现技术破绽,从而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让对方因为破绽而一招致胜。所以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大耐力训练和体力锻炼,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对于战术特点理解和运用,保证自身的体力与耐力支撑自己不断提升。
(四)心理素质
由于柔道是考验选手耐力的运动,所以心理素质的提升对于柔道运动员来说也非常的关键。同样的,心理战术的应用在柔道比赛中可能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如果两个人的战术水平相当,也没有任何破绽,所以很容易出现双方僵持的状态,只有心理素质过硬,通过心理博弈才能够击垮对方的意志,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柔道战术训练方法
(一)增强身体素质锻炼
尽管柔道运动非常讲究对于战术的研究与应用,但是柔道队员的身体素质才是取胜的关键。只有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战术水平保持一致,才能够保证运动员将自身掌握的战术充分的运用,并且能够给对方压力。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那么战术水平再强也没有办法运用出来,反而会给对方寻找到破绽的各种有利机会。在柔道运动项目中,战术训练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增强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耐力和速度才能够保证给对方压力,从而轻松获胜[2]。可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柔道运动员的基础,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战术训练进行补充。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即使在比赛中能够抓住对方失误之处,那么也没有充分的体力而错失良机。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锻炼的意识,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自身柔道水平。
(二)扎实基本功底
柔道战术的训练与基本是分不开的,只有柔道运动员掌握了良好的基本功底,才能够在实际的战术运用中得心应手。如果运动员没有好的基本功,那么就无法正确的运用成套的战术,从而产生破绽,给对手机会。所以在柔道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保证将基本功的技能练习的如行云流水一般,这样在战术运用的过程中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不给对方任何机会,轻松的战胜对方。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基本功时,不能够因为动作枯燥而放弃,应该充分的将每一个动作和技巧都应该进行分解,从而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保证熟能生巧,从而对于技术技巧能够纯熟的应用,扎实的完善基本动作。在比賽发挥时,扎实的基本功能够提高动作的质量,攻击力能够不断的增强,所以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联系,从而完善攻击质量。最好的情况是通过不断的动作练习,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灵活运用,在比赛中做到手比脑快。
(三)战术训练应该灵活
由于柔道比赛中的战术千变万化,所以很多情况下对于固定的战术并不常见,更加的考验柔道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柔道比赛场上,如果出现雷同动作或者战术,那么运动员可以增加灵活应用的情况,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身的战术训练,保证在临场比赛中掌握主动权,充分的抑制对手,让对手处于被动地位。
三、结论
柔道是由柔术演变而来的,在动作技巧和战术水平方面充分的体现出了“以柔克刚”的战术特点。柔道战术的特点千变万化,所以运动员在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灵活应对,通过对于自身战术的把握和不断提高的基本功,能够促进柔道运动员的素质进行有效提升,本文针对柔道特点以及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我国柔道运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志军.浅析我国柔道专项体能训练的性质、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J].经营管理者,2017(21):410-411.
[2]李志强.谈促进柔道技术训练水平发展的主要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7(24):416.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