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读曲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和手段,识谱认读教学也是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柯达伊教学法”,对“柯达伊教学法”进行“汉化”,将“柯达伊教学法”洋为中,进行本土化教学,从而加强初中生的识谱认读的能力,本文作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初中音乐;柯达伊教学法;识谱认读
一、字母简谱的“汉化”
我国现在教学中采用的简谱是数字简谱,用1、2、3、4、5、6、7七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不同音高,用0代表休止。以我在中小学执教的经验发现,用数字简谱启蒙,学生容易被数学课上的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写的音符混淆,难以理解每个音符代表的音高和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演唱过程中没有具体的音高概念。柯达伊教学法中采用字母简谱,用d ,r、m、f、sz、l、t七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高,用z代表休止。汉语拼音中没有s z这个字母,我用d、r、m、f、s、l、t七个字母代表七个不同的音高,分别按汉语拼音的发音,读dou、ruai 、mi、fa、sou、la、ti。为了和简谱接轨,用阿拉伯数字0代表休止,不用z 。为了区别高音和低音,在字母的上方加逗号表示高音,如d’、r’、m’、f’、s’、l’、t’,在字母的下方加逗号表示低音,如d ,r ,m ,f ,s ,l ,t ,。七个音符为一组,如果有比高音组更高的音,在字母后加双逗号表示,如d”、r”、m”、f”、s”、l”、t”。如果有比低音组更低的音,则加分号表示,如d ;e ;m ;f ;s ;l ;t ;。这样就可以记录高低不同的五组音。
1、提取歌曲中的主干音,转化为字母简谱
2、将视唱游戏转化为字母歌谱
“汉化”后的字母简谱由于和我们的拼音发音相同,很快的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音乐教学中最大的识谱问题在字母简谱使用后,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认识都会读,能区分音的高低,真正的解决了音乐认读的一大难关。它的缺点在于节奏的准确呈现上,在教学中作为歌曲旋律的认读部分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想进一步的细化歌曲教学还需要教师针对歌曲重难点部分进一步的练习。
二、音符读法的“汉化”
柯达伊教学法中用ta读四分音符,用ta-a读二分音符,用ti读八分音符,用tiri读十六分音符。这都是匈牙利语中的用法。为方便学生的理解,又不和音符的读法混淆,用汉语中的“长”读四分音符,采用“长 — 昂”读二分音符,用“长 — 昂— 昂— 昂”读全音符,用“短”读八分音符,用“促”读十六分音符,用“急”读三十二分音符,用“安”读附点音符,用“空”读休止符。
1、将音乐语言转化为节奏语言
以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为例:
这是一首节奏比较快的劳动号子,在教学中对于节奏的把握是重难点,当复杂节奏转化成简单的朗读时,学生不会被复杂的音符时值困扰,按照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就可以轻松的将这首歌曲的节奏问题解决。
2、不同的节奏谱中体现了不同的音乐情绪
以八年级下册《我和你》为例:
通过对节奏谱的朗读学生会发现,整体节奏是比较慢的,没有短、促、急等短时值的音符,从而可以在没有听过歌曲的情况下分析得出这是一首比较优美、抒情的歌曲。
3、通过对节奏谱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音乐节奏所带来的各种的音乐情绪
例如对比分析《军民大生产》和《我和你》:
音符的教学在“汉化”后最大的表现在于让音乐的时值变得“形象化”,长短促急带给我们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学生在认读中不会因为没有音乐基础而受困,日常的语感就将原本难以解决的节奏问题简化了。
三、音乐语言内容的“汉化”
当音乐中的认读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让本土化的民歌教学也能变得生动而有趣,可从以下3点入手:
1、学习将语言转化为音乐
柯达伊教学强调从母语入手,根据母语的音调来引入音乐。在匈牙利的小学课本中就要求孩子们根据anyam des anyam(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这句歌词,填出所提供的旋律中缺失的音来。由于熟悉母语,孩子们都能写出正确答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的母语就是普通话,强调从语言入手,可以通过朗读音调歌唱三个阶段,逐步从语言转化为音乐。比如用唐诗《春晓》作教材,先将节奏规范为四二拍,用四分和二分两种音符,写出读诗的节奏并记出来。
2、将普通话中的声调转化为音乐
然后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每一个字的音调,字里行间的音调走向以及诗歌诵读的节奏形态。
3、根据语感用字母谱记录音调的走向
先根据声调和字词的语感结合,把《春晓》的头一句 用dou、ruai、 mi、 sou四个音进行唱读, 然后在一些字上用八分音符记录出音调的走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首歌曲:
演唱时要学生注意音乐和语言的声调相契合,写连线的地方,要求他们按日常说话的音调演唱,由 sou自然的滑向 mi,而不要像钢琴上那样从 sou直接跳到 mi,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语言发音习惯,学生也容易理解和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会顺其自然的学会唱各种不同的发音,为准确的演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石。
4、民歌教学的进一步本土化
当学生达到一定识谱程度,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用普通话演唱的民歌之后,可以学习用地方方言唱家乡的民歌,仍然采用上述的三个步骤。先用民歌原本的节奏为歌词写好节奏,再用熟悉的方言朗读,最后按民歌的曲谱演唱。 以《打支山歌过横排》为例:
学生掌握了节奏、声调、用普通话朗读之后进一步用方言朗读,并通过听记识读了乐谱,音乐母语的民族化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达成。在循序渐进的掌握音乐母语的过程中,学生既不会因为无法识读乐谱而感到困难,也不会因为音调节奏而忽视音乐母语的民族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原本困难的方言民歌变得简单有趣了起来。
音乐和话语都是人的行为方式,都利用声音来表情达意,抒发情感。 话语内容主要用文字记录,音乐用乐谱记录。一个有话语能力的人,他不能识文断字那他就是文盲。同样道理,不认识乐谱、没有读写乐谱能力的人是谱盲。乐谱读写能力的加强,就像系统升级,使学生体验音乐的范围更广阔,理解得更透彻,更能完善学生的心智,拓宽音乐的视野。通过“汉化”柯达伊教学法教会学生识谱的最基本方法,可以顺利地完成音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热情有能力走进音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亚雄.《音乐的認读听写》[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勇. 《柯达伊教育理念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 《音乐探索》
关键词:初中音乐;柯达伊教学法;识谱认读
一、字母简谱的“汉化”
我国现在教学中采用的简谱是数字简谱,用1、2、3、4、5、6、7七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不同音高,用0代表休止。以我在中小学执教的经验发现,用数字简谱启蒙,学生容易被数学课上的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写的音符混淆,难以理解每个音符代表的音高和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演唱过程中没有具体的音高概念。柯达伊教学法中采用字母简谱,用d ,r、m、f、sz、l、t七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高,用z代表休止。汉语拼音中没有s z这个字母,我用d、r、m、f、s、l、t七个字母代表七个不同的音高,分别按汉语拼音的发音,读dou、ruai 、mi、fa、sou、la、ti。为了和简谱接轨,用阿拉伯数字0代表休止,不用z 。为了区别高音和低音,在字母的上方加逗号表示高音,如d’、r’、m’、f’、s’、l’、t’,在字母的下方加逗号表示低音,如d ,r ,m ,f ,s ,l ,t ,。七个音符为一组,如果有比高音组更高的音,在字母后加双逗号表示,如d”、r”、m”、f”、s”、l”、t”。如果有比低音组更低的音,则加分号表示,如d ;e ;m ;f ;s ;l ;t ;。这样就可以记录高低不同的五组音。
1、提取歌曲中的主干音,转化为字母简谱
2、将视唱游戏转化为字母歌谱
“汉化”后的字母简谱由于和我们的拼音发音相同,很快的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音乐教学中最大的识谱问题在字母简谱使用后,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认识都会读,能区分音的高低,真正的解决了音乐认读的一大难关。它的缺点在于节奏的准确呈现上,在教学中作为歌曲旋律的认读部分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想进一步的细化歌曲教学还需要教师针对歌曲重难点部分进一步的练习。
二、音符读法的“汉化”
柯达伊教学法中用ta读四分音符,用ta-a读二分音符,用ti读八分音符,用tiri读十六分音符。这都是匈牙利语中的用法。为方便学生的理解,又不和音符的读法混淆,用汉语中的“长”读四分音符,采用“长 — 昂”读二分音符,用“长 — 昂— 昂— 昂”读全音符,用“短”读八分音符,用“促”读十六分音符,用“急”读三十二分音符,用“安”读附点音符,用“空”读休止符。
1、将音乐语言转化为节奏语言
以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为例:
这是一首节奏比较快的劳动号子,在教学中对于节奏的把握是重难点,当复杂节奏转化成简单的朗读时,学生不会被复杂的音符时值困扰,按照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就可以轻松的将这首歌曲的节奏问题解决。
2、不同的节奏谱中体现了不同的音乐情绪
以八年级下册《我和你》为例:
通过对节奏谱的朗读学生会发现,整体节奏是比较慢的,没有短、促、急等短时值的音符,从而可以在没有听过歌曲的情况下分析得出这是一首比较优美、抒情的歌曲。
3、通过对节奏谱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音乐节奏所带来的各种的音乐情绪
例如对比分析《军民大生产》和《我和你》:
音符的教学在“汉化”后最大的表现在于让音乐的时值变得“形象化”,长短促急带给我们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学生在认读中不会因为没有音乐基础而受困,日常的语感就将原本难以解决的节奏问题简化了。
三、音乐语言内容的“汉化”
当音乐中的认读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让本土化的民歌教学也能变得生动而有趣,可从以下3点入手:
1、学习将语言转化为音乐
柯达伊教学强调从母语入手,根据母语的音调来引入音乐。在匈牙利的小学课本中就要求孩子们根据anyam des anyam(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这句歌词,填出所提供的旋律中缺失的音来。由于熟悉母语,孩子们都能写出正确答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的母语就是普通话,强调从语言入手,可以通过朗读音调歌唱三个阶段,逐步从语言转化为音乐。比如用唐诗《春晓》作教材,先将节奏规范为四二拍,用四分和二分两种音符,写出读诗的节奏并记出来。
2、将普通话中的声调转化为音乐
然后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每一个字的音调,字里行间的音调走向以及诗歌诵读的节奏形态。
3、根据语感用字母谱记录音调的走向
先根据声调和字词的语感结合,把《春晓》的头一句 用dou、ruai、 mi、 sou四个音进行唱读, 然后在一些字上用八分音符记录出音调的走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首歌曲:
演唱时要学生注意音乐和语言的声调相契合,写连线的地方,要求他们按日常说话的音调演唱,由 sou自然的滑向 mi,而不要像钢琴上那样从 sou直接跳到 mi,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语言发音习惯,学生也容易理解和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会顺其自然的学会唱各种不同的发音,为准确的演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石。
4、民歌教学的进一步本土化
当学生达到一定识谱程度,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用普通话演唱的民歌之后,可以学习用地方方言唱家乡的民歌,仍然采用上述的三个步骤。先用民歌原本的节奏为歌词写好节奏,再用熟悉的方言朗读,最后按民歌的曲谱演唱。 以《打支山歌过横排》为例:
学生掌握了节奏、声调、用普通话朗读之后进一步用方言朗读,并通过听记识读了乐谱,音乐母语的民族化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达成。在循序渐进的掌握音乐母语的过程中,学生既不会因为无法识读乐谱而感到困难,也不会因为音调节奏而忽视音乐母语的民族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原本困难的方言民歌变得简单有趣了起来。
音乐和话语都是人的行为方式,都利用声音来表情达意,抒发情感。 话语内容主要用文字记录,音乐用乐谱记录。一个有话语能力的人,他不能识文断字那他就是文盲。同样道理,不认识乐谱、没有读写乐谱能力的人是谱盲。乐谱读写能力的加强,就像系统升级,使学生体验音乐的范围更广阔,理解得更透彻,更能完善学生的心智,拓宽音乐的视野。通过“汉化”柯达伊教学法教会学生识谱的最基本方法,可以顺利地完成音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热情有能力走进音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亚雄.《音乐的認读听写》[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勇. 《柯达伊教育理念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 《音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