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蔬菜专业为依托开展创业教育。从课堂教育、实训平台和创业实践三个方面对涉农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课程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中职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涉农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但是中职农业院校招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劣势,优质生源少。毕业生就业率虽较高但是质量低、不稳定。因此,中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涉农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达到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一、涉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据目前了解,很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缺乏工匠精神和探索能力,心比较浮躁,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已就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提升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涉农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和成熟的教学经验,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通过教师的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另外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对接有差距,培养目标很难实现,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同时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导。
二、创新涉农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岗位化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我是农场主”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构建新的实训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以适应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训教学体系。
(1)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
创业型人才应具备创造力,技术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等。这些能力将有助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中提到“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2)创新课程体系
从创新创业角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面构建中职涉农专业课程体系,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在模式构建中,校企双方共同为主体,不断深入拓展“做、学、教”一体化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采取多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控人才培养的模式质量。
(3)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持续地校企合作,系统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涉农行业对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及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逐步探索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专业技能获得——创新创业实习实践为主线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构建“岗位化渐进式—我是农场主”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确立“做,然后知不足”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中创”、“创中学”,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教育切入口。涉农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从而形成完整的能力培养阶梯,其探究过程如下:
3.1丰富实践型课堂教育
以果蔬花卉专业蔬菜方向为例,结合基地教学,以“我是农场主”为主题,以三个学年的理论实训学习内容设计。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农场主,以及如何负责农场运营和管理。再由专业教师考虑当地的生产季节,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等创业需要的素质。
实训教学第一阶段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积累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如何规划。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如芽苗菜生产、瓜类生产。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营销技能,主要开设蔬菜方向等专业课程。可做的项目有育苗、“一米阳光”和优质蔬菜产品生产等。第三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开设相关综合实践类和创业实战类课程,如农业服务、电子商务。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让递进式人才培养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2创建学生体验型创业实践项目
通过“岗位化渐进式—我是农场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现适合创业的学生,针对果蔬专业的创业岗位设计“一米阳光”阳台菜园体验型创业实训项目。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当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时,其支持的力度随之递减,最终实现学生独立创业。
3.3加强创业师资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师资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新知识,对创新创业教育要有系统的认识,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与变化。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创业创新知识指导。”
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阶段离不开有经验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教师才能为学生的创业方案进行可行性判断并提供帮助。
四、 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创业创新大赛获奖 我校的“一米阳光”阳台菜园项目参加了2015年“蓝天国际杯”第一季创业大赛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这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锻炼创业能力、储备创业知识和经验、转变观念的宝贵机会。
毕业生创业意识提升
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看出我校涉农专业15级学生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都具有了创业意识,近1/5的学生创业意识得到了提升。另外我校09级高召晨、10级王甜甜等多位学生毕业后已创业,创业模式教育改革已在我校初见成效。
五、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我国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采用实践性课堂,教育创业型实践平台和体验型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对涉农行业模式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我校关于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继续完善和深入。
参 考 文 献
[1]张亚分,卢凤君,寇光涛.涉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机制研究——以教授工作站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7(05):68-70.
[2]陆建根,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江苏科技信息,2009,(8)
[3]陈兴华,院校电子创新创业教育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与研究,2019,298(25)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涉农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但是中职农业院校招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劣势,优质生源少。毕业生就业率虽较高但是质量低、不稳定。因此,中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涉农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达到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一、涉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据目前了解,很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缺乏工匠精神和探索能力,心比较浮躁,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已就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提升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涉农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和成熟的教学经验,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通过教师的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另外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对接有差距,培养目标很难实现,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同时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导。
二、创新涉农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岗位化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我是农场主”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构建新的实训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以适应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训教学体系。
(1)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
创业型人才应具备创造力,技术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等。这些能力将有助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中提到“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2)创新课程体系
从创新创业角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面构建中职涉农专业课程体系,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在模式构建中,校企双方共同为主体,不断深入拓展“做、学、教”一体化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采取多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控人才培养的模式质量。
(3)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持续地校企合作,系统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涉农行业对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及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逐步探索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专业技能获得——创新创业实习实践为主线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构建“岗位化渐进式—我是农场主”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确立“做,然后知不足”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中创”、“创中学”,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教育切入口。涉农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从而形成完整的能力培养阶梯,其探究过程如下:
3.1丰富实践型课堂教育
以果蔬花卉专业蔬菜方向为例,结合基地教学,以“我是农场主”为主题,以三个学年的理论实训学习内容设计。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农场主,以及如何负责农场运营和管理。再由专业教师考虑当地的生产季节,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等创业需要的素质。
实训教学第一阶段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积累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如何规划。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如芽苗菜生产、瓜类生产。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营销技能,主要开设蔬菜方向等专业课程。可做的项目有育苗、“一米阳光”和优质蔬菜产品生产等。第三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开设相关综合实践类和创业实战类课程,如农业服务、电子商务。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让递进式人才培养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2创建学生体验型创业实践项目
通过“岗位化渐进式—我是农场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现适合创业的学生,针对果蔬专业的创业岗位设计“一米阳光”阳台菜园体验型创业实训项目。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当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时,其支持的力度随之递减,最终实现学生独立创业。
3.3加强创业师资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师资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新知识,对创新创业教育要有系统的认识,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与变化。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创业创新知识指导。”
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阶段离不开有经验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教师才能为学生的创业方案进行可行性判断并提供帮助。
四、 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创业创新大赛获奖 我校的“一米阳光”阳台菜园项目参加了2015年“蓝天国际杯”第一季创业大赛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这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锻炼创业能力、储备创业知识和经验、转变观念的宝贵机会。
毕业生创业意识提升
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看出我校涉农专业15级学生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都具有了创业意识,近1/5的学生创业意识得到了提升。另外我校09级高召晨、10级王甜甜等多位学生毕业后已创业,创业模式教育改革已在我校初见成效。
五、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我国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采用实践性课堂,教育创业型实践平台和体验型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对涉农行业模式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我校关于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继续完善和深入。
参 考 文 献
[1]张亚分,卢凤君,寇光涛.涉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机制研究——以教授工作站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7(05):68-70.
[2]陆建根,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江苏科技信息,2009,(8)
[3]陈兴华,院校电子创新创业教育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与研究,2019,2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