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内涵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tg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正逐步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推向农村广阔天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强大且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担负起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
  一、在培育对象上突出精准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有针对性地对有潜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对象进行重点培育。主要有以下三种重点培育对象:
  一是扎根农村的本土人才。农村本土中青年农民的优势在于,植根于农村,对农业生产规律、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气候变化能较好把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群体。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这支已经融入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和高素质农民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对象。要为他们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机会和平台,引导他们积累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改变他们保守陈旧的农业经营思想和观念,成功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返乡创业的能人贤达。返乡创业能人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源积累,有开放的理念,有准确的市场判断力和科学的经营能力,且充满浓厚的乡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来源。要大力支持与鼓励返乡创业的能人贤达。了解他们的创业愿望,评估他们的创业潜能,对他们加强农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指导,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的整合优势,从创业环境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帮助他们实现顺利高效创业,成功进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是立志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新思想、新观念,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吸收新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是可以迅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骨干人才。要用制度保障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前途和经济待遇,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选择农科专业,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农业基础理论、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并提供充分的参与农业实践活动的锻炼机会,促使他们志愿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在培育内容上强化科学性
  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主要表现在三点,即:富有职业农民精神;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素养;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与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重点从这三个维度来科学设置培育内容。
  (一)要培育职业农民精神
  1.要厚植爱农情怀。以人文素养为基础,加强理想信念、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等教育,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先进事跡、社会贡献的宣传力度,有效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一批“脚踩土地、心有梦想”的新型职业农民。
  2.要培植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要赋予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强化扶智、扶志,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将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3.要深植先进理念。通过加强对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的宣传推介,改变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政策观念淡薄、生活方式保守、市场意识淡化等问题,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更加科学地认知这一职业的时代内涵,更加主动地关注自身综合素养和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要培育职业农民素养
  1.要培育市场行家。作为市场主体,新型职业农民要掌握市场规律,懂得如何创造市场竞争力;要有市场风险意识、品牌塑造意识和成本核算意识;要提升对国内国际市场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提升将农业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促进商流体系深入农村市场的能力;提升用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的能力等。
  2.要培育经营能人。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是新型职业农民谋发展、促富裕的根本能力。要加强对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管控、信息技术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安全高效经营的能力,提升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不断创新拓展的能力等。
  3.要培育政策内行。要加强对涉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了解产业扶持、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政策文件的深刻领会。全面了解国家“三农”发展的最新要求和重点工作。提升用好各项政策工具的能力,发挥好政策指导行动的作用力,做政策上的明白人。
  (三)要培育职业农民技能
  1.要熟悉农业基本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需清楚当地适合种什么与不适合种什么。既要懂自然规律把握天气变化,又要懂生态规律把握土质状况。既要有农业风险的预判和识别技巧,又要有农业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能力,尤其要具备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知识和能力。
  2.要掌握农业先进科技。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掌握种植养殖技术,还要具备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的应用操作能力;要掌握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具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智慧农业的能力;要加强对种业核心关键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的关注,具备成为农业技术使用者和推广者的能力。
  3.要提升农业产业化能力。要拓展其农业产业化视野,增强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增强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增强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风险共担的能力。
  三、在培育方式上提高实效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以提高实效性为目标,设计实用的培育内容、符合需求的培育方式,采取被接受度高的手段。
  要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运用相结合。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训”的现状,减少假、大、空的理论教育,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理论教育应注重系统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提升综合素养。在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知识与培育上下功夫,如经营管理、创业指导、信息传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实践训练应以锻炼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为目的,重点加强高端农业机械操作、农情预报预警、智慧气象、智慧农业等切实需要的、针对性强的实操技能培训。
  要坚持短期培训与系统教育相结合。坚持需求导向,将短期培训和系统教育相结合,既满足个性化需求又满足同质化需求。短期培训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发展的多元诉求或不同地区的特定需求施行分类教育。针对不同的目标类型,如生产经营型、农业服务型、技能操作型等实施个性化教育。系统培训重点围绕专业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提升,以资格等级认定管理为目标,通过整合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供相对长期的系统化专业培训。
  要坚持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训相结合。着眼于最易被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坚持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线上培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实现农业科教云平台的落地对接、推广应用,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提供灵活便捷的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全程跟踪指导等一站式服务;线下教育除了组织集中理论学习,还要加强推广政企合作、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等模式,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选择一批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实地训练,提高培训实效。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研究中心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公共治理、金融经济)
其他文献
河南延津,一粒小麦天下知。今日,对于延津人来说,小麦已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粮食,更是让他们扬眉吐气的出彩招牌。多少年来,延津人民与天地相争相和,治理延津土、用好延津水
6月1日一大早,河南省沈丘县卞路口乡南郭庄村的文化广场上就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村里隆重举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和“好村民、好婆婆、好媳妇”表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特别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各个行业以提升党组织的工作质量为着力点,纷纷强化企业、农村、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动效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要求与决策,团结动员群众,持续发力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阅读《民间法哲学论:一种中国特色法哲学建构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后,“应当正视民间法”的念头蹦了出来。研读该著后,对民间法的认识,或多或少经历了由“感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这表明,我国进入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社会。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全国农业发展形势。如何在新发展理念下加快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格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强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模式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促进学生资源共享、加强学术交流互助、提高群体学术素养的重要
刘忠华是一位躬耕于潇湘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其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些年来,因其人生阅历的丰满而出现诗歌创作的井喷现象,在各类大型期刊上相继推出系列组诗
马克思文化思想作为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文化问题的求解和社会发展的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莱茵报》时期作为马克思开始接触社会现实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对于他一生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郑州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及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乘势而上开新局,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在中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郑州担当”。  一、郑州之谋  “君子行,谋定而后动。”郑州发展之谋,可从郑州市国
一、引 言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再一次确立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谓乡村振兴,就是指乡村地区的全面振兴,即到2050年,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远大目标,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面貌,让中国农村面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然而,乡村振兴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发展振兴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如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