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抑的过去终将作祟于现在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结束之后,在荷兰与德国交界处竖着这样一处标识:“此地乃文明世界之尽头。”的确,那时的欧洲已沦为野蛮大陆。在战争的摧毁性打击下,“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秩序、法律甚至道德在不少地方早已荡然无存,是非对错失去意义,人们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在废墟中用暴力争抢着最后几块能填饱肚子的马铃薯——这景象很难让人相信竟会发生在20世纪的欧洲。在这世界末日般的景象中,唯一尚能令人欣慰的一点是:无论如何,这场可怕的战争总算结束了,尽管是以如此可怕的方式,但它终于结束了。
  就像现在也有很多人警告核战争会带来极端可怕的结果一样,这一悲惨的境地并不是没有人预见过。雷蒙·阿隆曾把1914—1945年这个连续时段称为“第二次三十年战争”,但1890年老毛奇便曾严肃警告,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将极为可怕,“其延续以及结束的时间是无法预计的,可能是七年战争,也可能成为三十年战争”。更早一些,恩格斯在1887年就预言,德国必将卷入破坏程度极大的世界大战,可预期的结果是:“三十年战争造成的破坏将会缩短到三至四年,战争将遍及整个大陆,饥荒、瘟疫……军队及人民普遍变得野蛮,我们的贸易往来将出现无可救药的混乱,工业与信贷最终都普遍破产,古老国家将崩溃……简直不可能预计这一切将会怎样结束,谁将是战争的胜利者。”他说对了,但先知的悲剧在于:他们往往要到事后才被证明预言得多么正确。
  何谓“野蛮”?我想就是人在极端处境下抛弃那些较高的精神需求、道德、礼节(它们又不能当饭吃),只不顾一切地紧紧抓住最基本、最原始的生理需求(按马斯洛理论来说,就是只剩最底下的一层),而这些在正常的日子里,是会让自己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里莫·莱维曾说过,为了生存、思考和工作,当时他已培养了一种“古怪的无情”:“希望和无助的快速轮替,足以毁灭任何正常人。我们不正常,因为我们饥饿。那种饥饿和普通人错过一餐但会有下一餐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已附身一年的欲求,深入骨髓,全面地控制我们的行动。吃,找吃的,是第一要事;远在其后的,才是生存的其他事;更后更远的,才是对家庭的回忆和对死亡的恐惧。”
  虽然读来触目惊心,但这并不可笑,吊诡的是:也正是看起来“野蛮”而极端的求生意志,才使得“文明”能挺过战争可怕的打击从而延续下来,因为如果人类在肉体上被整体消灭,那也就谈不上文明的延续了。那时的西欧文明,的确算得上是命悬一线,民众是如此渴望那些最低的需求:食物、安全和基本保障,以至于别的都无暇顾及。1947年初,驻西德的美国占领军副司令卢修斯·克雷说:“在每天1500卡路里的共产主义者和每天1000卡路里的民主信仰者之间,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战争就是地狱”的训诫,之前并不是没人说过,但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发展到如此惨烈的程度。因为现代的全面战争要求国家投入所有资源来赢得战争,这也就意味着要彻底摧毁并榨干对手最后的一点力量,才能迫使它无条件投降。在战争中竭力主张扩大对德轰炸的英国空军司令亚瑟·哈里斯曾坦言,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并不是不小心造成的“附带损害”,相反,“本来就是我们轰炸行动的目的”。“平民目标”和“军事目标”的区分其实经常是十分模糊的,就像英国的渔船和游艇会被征用来运送战士和军事物资、苏联的拖拉机厂被改成坦克厂一样,任何一个平民也可能是敌人力量的组成部分——考虑到纳粹曾让1800万德国人(约占德国男性的一半)穿上军装,这么说不算夸张。
  正因为如此,在战后的欧洲,棘手的一点在于:几乎各方都有自己的“创伤性体验”,加害者也可能变成受害者,受害者在得到机会时又会迅速复仇而变身为加害者。各国都建构起自己在战争中所受不公的神话,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基思·罗威在《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中所说:“真相是,战争造成的道德困境谁都不能幸免。所有民族群体、所有政治信念,尽管有着天壤之别,但都兼具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身份。”只有在德国人和犹太人中,讨论这些问题是禁忌。然而在战争结束50多年后,关于德国是战争受害者的议题仍一度成为德国社会的焦点——关于当时德国城市遭受到的针对性轰炸、关于战后被强制迁移的1500万德国人,以及盟军在德国的种种暴行,以至于出现了某种“受害者崇拜”。其实,每个参战国都不缺这种记忆,就像日本也会突出自己受原子弹轰炸的受害者一面,而极力淡化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加害者形象。德国人令人可敬之处也在于此:他们并未沉浸在“我也是战争受害者”的自怜中,而是迅速有人站出来批评“这种新出现的把德国看作受害者的危险倾向”(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语),更不用说德国所受的磨难并不能抵消它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所犯下的罪孽。


  因此,人们不仅在那些年里在战场上厮杀,在战争结束之后,仍在历史叙述和记忆上撕扯。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曾说:“内战的创伤性特征之一是,敌人即使被打败,但他还在;只要他在,冲突的记忆就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战的欧洲战场,对欧洲人而言也是一场至今未消散的欧洲内战。彼此不相容的记忆、无法妥协的叙述,足以使历史学家成为一个令人感到既丰富又痛苦的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是有史以来被谈论得最多的一次战争,有关它的书籍、资料早已多到穷尽一个人的一生也看不完的地步。它继续充斥在书店、媒体版面、荧幕上,在这里,历史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成为历史,它是活生生的当下的一部分,并继续搅扰着现在。
  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塞都曾说过,被压抑的过去终将会作祟于现在。的确,如果没有现实中的和解,那人们只会记住那些有毒的历史或对自己有利的记忆,而正如基思·罗威所言:“试图忘记过去只会引起愤恨,最终引起对事实的危险歪曲。歪曲事实比事实本身要危险得多。”1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说得明白:“我们把什么作为未来的目标,取决于对往昔的意义的制定。”从这一点上说,现在之所以能够这样坦率地谈论那段令人难堪的历史,是因为如今已有了一个决心走出这一历史困境的全新欧洲。
  (小森林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1期,王 青图)
其他文献
“The Last Book(最后的书)”是我的私人拍摄专题,开始于2011年。沃克·柏西(影迷)  在过去5年,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纸质书的印刷和消耗量越来越少。我已经60岁了,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不曾预料到会有这一天。我能做的,就是在纸质书籍可能最终消亡前,想尽办法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人们在公共空间中阅读的历史。  当人们阅读的时候,沉浸于书中的广阔天地,将自己与周遭隔离,多么美妙。可惜
期刊
平安夜,我与妻子在一家餐馆用餐,其间我们一起回顾一年来走过的时光。  我不由自主地抱怨起那些不如意的日子。  而妻子却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旁边的一棵圣诞树,圣诞树上装饰着美丽的彩灯。  我看她对我的抱怨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便转换了话题:  “这棵圣诞树上的彩灯很漂亮!”  “是啊,不过如果你仔细观看,你一定能发现那只烧焦的电灯泡。我以为,你回顾这一年时,应该多想一想那些美满如意的时日,可惜你却选择死死地
期刊
我住的街巷里,隔壁有一家人,男主人是个主管官员,逢年过节,他家总是门庭若市。  有一年秋天,男主人因事被免职了,接他位子的后任,刚好住在斜对门。  到了中秋的时候,进出这条巷子送礼的人,照旧很多。  有一天,前任主管最小的孩子站在门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平日来家里送礼的熟人,他们手里提着东西,走向斜对门那边去了。  孩子天真无邪,大声叫着说:“伯伯,我们住在这里,你走错了。”弄得客人好尴尬,只冲着孩
期刊
国外艺术博客“无聊的熊猫”近日发布了一组从全球征集的、看似难以置信却真实的照片,记录了难得的瞬间和大自然的神奇。其中包括扁豆状的浮云、被腐蚀悬空的木质电线杆和动画效果的雕塑等。
期刊
青埂峰下,一僧一道告诫灵性已通、凡心正炽的顽石:“凡间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顽石曰:“我要去。”  ——阿白《枕边书》  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6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却又收回手。  ——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  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他望向我的目光。  ——电影《爱在黎明破
期刊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说过:“我们研究物理的每天都在与时间打交道,但千万别问我什么是时间,它难得让人无法思考。”  最近,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一家咖啡店的墙壁上,有一段随意书就的话,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时间是大自然使万物免于同时发生的一种手段。”  这或许是关于时间的最好定义。在大部分历史时期中,时间被比作川流不息的江河,即使在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的眼里,时间也是匀速流动的。随着爱因斯坦相对
期刊
2013年6月,多瑙河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彼时我与朋友正打算从布达佩斯出发去萨尔茨堡,然后就听说洪水来了。从电视上看,萨尔茨堡的街道上已经可以划船。  过了几天,等到水退的消息,我们匆匆买了张从维也纳到慕尼黑的票就上了火车。不坐飞机,原因之一是票价差异。当时,这段旅程的机票要100欧元一张,火车票才32欧元。原因之二则是因为对奥铁(奥地利联邦铁路公司简称,下同)和德铁(德国联邦铁路公司简称,
期刊
走在街头,你要格外当心,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到脚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这些作品出自粉笔画艺术大师David Zinn之手,自1987年起,他便用手中的粉笔开始了创作。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或坐在躺椅上看书,或在街头清扫落叶,自得其乐,完全融入周围环境之中。David Zinn用粉笔创造出了梦幻王国。
期刊
我曾经有个非常怪异的习惯——只用钢笔写字,就算用钢笔也必须使用笔尖非常细的才行,似乎只有那样的笔才能充分表达我澄澈的感情。有一回,在东京大学留学的一位禅师知道我喜欢细笔尖的钢笔,便到文具店买了一支给我。怀着感恩之情,我用那支笔写了许多文章。到了巴黎后,我在当地发现有许多那样的钢笔,于是买了一支回来。  但是从我有了两支钢笔的那一天起,我再次拿起禅师送给我的细钢笔时,对它已没有之前的那种珍惜与感激之
期刊
我很像我的母亲  ——清瘦、细手指  眼下是黑的眼袋  躯体内,一颗沉重的心  充满焦虑;  头脑中,尽是我承担不了的想法。  但对外,是我的笑脸  我和母亲一模一样  她的泪水滚动在我的眼睛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