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多逢各大历史事件纪念节点,与之相匹配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由于当下影视剧制作不断向市场化过度倾斜,大量虚构戏说拼贴等后现代负面元素不仅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制作方面攻城略地,且隐隐趋于波及以真实为最高准则的纪录片创作领域,进而导致历史题材纪录优劣夹杂,泥沙俱下。本文拟以《历史的拐点》《阿罩雾风云》《重生》为例,浅析“真实再现”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应用及问题。
关键词:历史;真实再现;搬演;电影化;
一、真实的复制与艺术的再现——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的真实再现特色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策划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作为一部少有的佳作,一经播出,引起剧烈反响,其在历史言说与艺术化表达间的恰当权衡使得不少观众表示《历史的拐点》可看性高于历史题材电视剧,更甚者表示影视剧应该参考学习《历史的拐点》的布景、镜头、表演等元素,提高影视剧的质量,而这正是得益于该片妥善使用了“真实再现”,使影片以一种新颖的创作理念和罕见的美学形态,戏剧化却又真实的再现了兴亡浮沉的历史图景。
《历史的拐点》作为一部再现真实历史瞬间又紧扣时代脉搏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在考虑故事性的基础上,精选出若干个对中国历史转折具有重大影响性的事件,通过影像适当再现,以突破陈规的结构方式重构历史,在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历史过往的再现与见证,希冀观众可以从历史玄机中找到益于当下生存、感悟哲学与生命智慧的方式。
该片以情景再现、复原历史的方式,在展现历史图景时,一改以往同类型纪录片在表述历史时近似于历史书式的空泛扁平化表达,而是采用诗化的方式,简洁明了、单刀直入,深入历史事件的孕育时刻,直截了当得展开叙事,力求从今人视角解读古人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精心选取的历史片段在确保精神内核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配以相对客观的现代解说,再现前尘往事。纪录片《历史的拐点》对于真实感与历史感的营造不可不谓精心设计。为了让再现场景贴近历史真实,降低观众的间离感,编导严格依据历朝历代的真实服装样式来选取服装,道具场景的搭建包括桌椅、锅碗瓢盆炊具等更是严格按照真实历史资料与博物馆的出土文物来进行复原。对于历史氛围的营造,亦体现了编导的智慧。前景设计和不同天气的自然配合,通过氛围弥补表演,推动了纪录片叙事情节的发展。在纪录片画面颜色设置方面,编导更倾注了别样的用心。例如用青铜般的深色配合先秦的故事的讲述,以大漠偏黄的色彩衬托匈奴之战的苍凉之感,将淡雅简约的宋朝风格同澶渊相映衬。种种细节的精心考量,只为影像呈现尽量贴近真实,而这种真实更予以画面叙事能力的构建,从而避免了解说“篡位”这一问题。《历史的拐点》的解说极具特色,其客观冷静的文字叙述,配以精致的叙事画面呈现,彰显了该片沉稳大气的历史特色。该片同时采用了大量历史专家的评述讲解,通过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现代方式解读历史,消解了重大历史事件本身的沉重性,富于了历史纪录片充分的现代气息。同时在画面表现上,情景再现动画制作或者CG合成等手法也提升了《历史的拐点》的可看性,促进了该片审美体验的多元化。
另值得一提的是,《历史的拐点》在紧凑叙事结构的同时更兼顾到“三分钟观众收视心理”,一集25分钟的内容按3分鐘一个片段来划分,确保叙事结构紧凑、故事主线明确,并通过悬念设置、故事点和知识点相补充增加故事量等方式尽力避免叙事冗长带来的审美疲劳。就像编导在阐述中说:“叙事上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同时加入引人深思的议论。回避流水账似的历史记录,而是在夹叙夹议中,升华具有思辨性的观点。”
二、静止的呆板与僵化的再现——纪录片《阿雾罩风云》的真实再现问题
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往多热衷于呈现家国大事,以撼动社会进程走向的历史大事件为载体,构建纪录片的影像创作。这一点相较《历史的拐点》,《阿雾罩风云》则以民族地方史为叙事切入点而独树一帜。作为一部以台湾中部阿罩雾地区林氏家族宦海浮沉为主要叙事背景的纪录片,该片通过一个地方家族百年来从移民、分裂、昌盛、衰败、再起等叙事片段的构建,借地方小叙事轮廓社会大历史,从而完成该片的历史语境阐释。
由于《阿雾罩风云》的主要叙事时空处于清末闽浙台沿海一带,故而真实再现自然成为影片叙述的主要手法。通过影像,我们不难看出,该片在结构故事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真人真实作为素材,通过真人扮演、3D特效、动画模型及实景拍摄等方式极力复原历史原貌。特别是该片在真人扮演过程中,以静止人物的手法,戏剧重现的方式推进故事叙事。慢镜头、长镜头的运用,将原本存在隔膜或是距离的历史故事换换铺展在观众眼前,客观的镜头在影像穿梭流转间仿佛成为了观众的“导游”,从而呈现出一番极富戏剧性且全知的影像审美体验。
但就“真实再现”这一手法而言,《阿雾罩风云》亦存在些许弊端与不足。就其影像审美体验而言,该片的人物再现和戏剧扮演,过于依仗看似标新立异的“静止人物”式手法,进而导致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趋于千篇一律,不同人物间的性格并不能很好的得到区分,造成历史人物审美雷同的同时,亦显露出表演僵化和形象呆板的问题。尽管该片的演员诠释人物情绪还算到位,但因其大量的定格效果造成了人物脸谱化堆砌,最终导致演技被手法所拖累,戏剧性的饱满审美体验随着大量趋同的影像处理方式而逐渐变得单薄和死板,审美疲劳亦随之而来。另,该片的动画、特效同样存在雷同的弊端。当然,纪录片的真实再现并非要求同商业电影一般视效华丽,但由于该片真人扮演的呆板问题,造成了真人片段的叙事能里被弱化,进而导致真人扮演的审美空间为动画和特效所挤压,造成审美上原应处于“主角”地位的真人扮演被动画和特效所取代,但又因动画特效的手法雷同,进而再一次凸显了审美疲劳和影像呆板的弊病。虽然该片在细节的处理和个体化叙事方面值得称赞,但亦因上述原因造成的呆板、疲劳的审美体验而显得平庸。与此同时,缺乏叙事力的影像画面无法与具备抒情化和意象化的散文诗式的解说词相抗衡,导致解说一举占得上风,造成该片的解说存在严重的“看图说话”式弊病。一部合格的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其美学构建为防止画面为解说所绑架,极其注重事无巨细的细节局部呈现,故而影片因赋予了镜头画面视觉再现的终极意义,即让画面创造一个超越解说文本之上的叙事空间。因为画面的内容需要基于解说而存在,但又必须蕴藏更丰富的信息量,因为这样的纪录片才需要立体得“看”,而不是扁平得“听”。 但就《阿雾罩风云》而言,则完全相反。该片画面的构建可以被完全舍弃,纯“听”的方式依旧不影响影片的欣赏感受,就这一点而言,《阿雾罩风云》的“真实再现”是一次相对失败的静止的呆板和僵化的再现。
三、客观的演绎与创艺的再现——纪录片《重生》的真实再现创新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献礼纪录片《重生》,该片在真实再现领域内的创新是近年来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中为数不多的成功尝试。该片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以演员扮演与解说相配合的模式,从“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个角度,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国内外时局的变幻莫测,在旧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思想精神狂飙突进、革命救亡风起云涌的局势中着力凸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明决策以及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重生》以一段段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为基础,成功跨越了时空讲述历史故事,通过将历史和当下成功嫁接,以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中国共产党在面临每一次险境时依靠坚定革命信念从而再创奇迹,迈向辉煌的重生历程。正如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表示,“这是今天对昨天的回忆,是长河对源头的追寻,是未来对历史的叩问。”
细节,是影像创作的命门所在,无论影视剧,亦或纪录片。《重生》的成功不仅在于高屋建瓴的主题思想,更在于事无巨细的细节考量。纪录片《重生》共拍摄191场戏,呈现了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设计了162個场景,动用1291位群众演员,使用500套服装,道具占用3个大库房,足够拍3部电视剧。作为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年间(1921-1949)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当是纪录片,《重生》基本颠覆以往同题材同类型文献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总导演赵启辰的话说,“希望让这部纪录片走电影化路线,因此从不同角度靠近电影,包括创作流程、演员选择、国际化摄影团队的使用等。”《重生》的故事纪录片完全采用情景重现的模式,通过174位“特型演员”再现174位真实历史人物的方式,引领观众以全知视角感受这一段伟大的历史往事。影片在筹备初期便定下了全演员实景出演的模式,通过“特型演员”形神兼备的演出,在现历史辉煌图景。此外,纪录片《重生》所涉及的服化道亦凝聚了导演的用心,每一件出现在镜头里的器具都高度尊重并还原历史。为了努力使作品看上去更像一部电影,导演予以纪录片创作极大的电影化思维。情景再现不仅是作品的基础也是重点,而且镜头画面的质量呈现更需要细细考究。整体力求纪录片凸显更丰富的电影语言,场面运用更极致的走位和镜头调度,演员表现更扎实的表演,叙事呈现更缜密的悬念铺排。影片中呈现的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公馆,是由浙江横店影视城的一处实景原样改建的。史料中《新青年》的编辑部在陈独秀公馆的地下室,由横店实景没有地下室,剧组的美术师就通过人工搭建一堵很高的围墙从而建造了一个位于地上的“地下室”。剧组甚至通过测量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陈独秀寓所和国民党办公的渔阳里44号之间的实际距离,设计了一个从国民党办公室到陈独秀寓所的穿梭镜头,从而将历史在这一瞬间巧妙连接。而至于《新青年》杂志,则是由剧组根据图书馆原杂志进行的1:1复制还原而成,每一件经手的道具都经得起观众按下暂停键检验。对于纪录片历史感的诉求,《重生》一改以往做旧、昏黄、蒙以尘雾的历史感营造手法,而是以艳丽丰富的色彩、鲜活生动的场景,给予纪录片独特的浪漫清新、激情飞扬的精神内核,促使《重生》成为一次观众群体性的记忆怀旧。值得一提的是,《重生》剧组的专业性不仅在于汇集了国内各领域的一流专家,更邀请美剧《纸牌屋》第三季摄影指导、掌机参与拍摄。经导演和《纸牌屋》团队商量,最终给予该片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全片使用闪回与柔光的方式拍摄。高亮度都做过曝处理。通过全程柔光以及过曝处理高亮度的拍摄方式,让每位重大历史人物身上自带光环,从而借高反差营造出一种唯美浪美的感觉,同时在暗部留有具备叙事属性的细节,确保影像叙事能力。正如导演所说,“即使表现一些严酷的场面,在加柔光镜后,能更加突出回忆基调,哪怕是残酷的回忆。”因此,《重生》才能通过极具叙事力的画面,成功防止了画面被解说所绑架这一问题的出现,真正做到了立体得“看”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
另,《重生》也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穿插剪接等手法,以情感为基础来选择素材,在叙事的基础上运用特效技术并保留演员大量情感丰富的片段,加强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和故事表现力,丰富了观众的感官刺激,增添纪录片的可看性。以至于不少观众看完后纷纷反馈,“画面太美,颜值太高”。可见《重生》不仅牢牢把握住特殊历史主题的严肃性和主旋律性,更充分结合了当今市场最前沿的影像宣传的规律性,赋予纪录片最接地气的市场化考量。
四.结语
纵观上述三部历史题材纪录片,三者不约而同的都使用了真实再现作为其叙事的手段。但由于三部影片的创作一致存在差距,故而导致真实再现的创新和使用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差异。《阿罩雾风云》因其真实再现的克制使用,(其标新立异的静止人物的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是真人扮演的克制和真实再现的约束性表达)从而导致影片的客观表达削减,艺术呈现受限;《历史的拐点》以真实再现一贯采用的模式进行中规中矩的艺术呈现,虽无甚亮色,但也因其艺术与真实恰到好处的平衡,创制了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佳作;而《重生》则以其独到的艺术审美,胆大的创新模式和世界化的视角考量,将真实再现做了一次真实可控范围内的进一步创新,从而成就了一部兼具纪实、艺术乃至市场的符合新时代审美艺术思潮的精品。中国纪录片发展至今,关于真实再现的手段和尺度问题从未停止争论。但无论何种言说,归根结底,都需要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良性发展和更进一步拓宽艺术探索范围乃至商业市场领域而服务,如此,才有纪录片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学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Hobsbawm)著, 2002
[2]邹举,张英笑.历史叙事的“事件路径”——谈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的创新[J].当代电视,2017(12):25-26.
[3]陈红梅.史诗风格历史纪录片的影像建构及审美价值[J].当代电视,2020(08):50-58.
关键词:历史;真实再现;搬演;电影化;
一、真实的复制与艺术的再现——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的真实再现特色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策划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作为一部少有的佳作,一经播出,引起剧烈反响,其在历史言说与艺术化表达间的恰当权衡使得不少观众表示《历史的拐点》可看性高于历史题材电视剧,更甚者表示影视剧应该参考学习《历史的拐点》的布景、镜头、表演等元素,提高影视剧的质量,而这正是得益于该片妥善使用了“真实再现”,使影片以一种新颖的创作理念和罕见的美学形态,戏剧化却又真实的再现了兴亡浮沉的历史图景。
《历史的拐点》作为一部再现真实历史瞬间又紧扣时代脉搏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在考虑故事性的基础上,精选出若干个对中国历史转折具有重大影响性的事件,通过影像适当再现,以突破陈规的结构方式重构历史,在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历史过往的再现与见证,希冀观众可以从历史玄机中找到益于当下生存、感悟哲学与生命智慧的方式。
该片以情景再现、复原历史的方式,在展现历史图景时,一改以往同类型纪录片在表述历史时近似于历史书式的空泛扁平化表达,而是采用诗化的方式,简洁明了、单刀直入,深入历史事件的孕育时刻,直截了当得展开叙事,力求从今人视角解读古人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精心选取的历史片段在确保精神内核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配以相对客观的现代解说,再现前尘往事。纪录片《历史的拐点》对于真实感与历史感的营造不可不谓精心设计。为了让再现场景贴近历史真实,降低观众的间离感,编导严格依据历朝历代的真实服装样式来选取服装,道具场景的搭建包括桌椅、锅碗瓢盆炊具等更是严格按照真实历史资料与博物馆的出土文物来进行复原。对于历史氛围的营造,亦体现了编导的智慧。前景设计和不同天气的自然配合,通过氛围弥补表演,推动了纪录片叙事情节的发展。在纪录片画面颜色设置方面,编导更倾注了别样的用心。例如用青铜般的深色配合先秦的故事的讲述,以大漠偏黄的色彩衬托匈奴之战的苍凉之感,将淡雅简约的宋朝风格同澶渊相映衬。种种细节的精心考量,只为影像呈现尽量贴近真实,而这种真实更予以画面叙事能力的构建,从而避免了解说“篡位”这一问题。《历史的拐点》的解说极具特色,其客观冷静的文字叙述,配以精致的叙事画面呈现,彰显了该片沉稳大气的历史特色。该片同时采用了大量历史专家的评述讲解,通过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现代方式解读历史,消解了重大历史事件本身的沉重性,富于了历史纪录片充分的现代气息。同时在画面表现上,情景再现动画制作或者CG合成等手法也提升了《历史的拐点》的可看性,促进了该片审美体验的多元化。
另值得一提的是,《历史的拐点》在紧凑叙事结构的同时更兼顾到“三分钟观众收视心理”,一集25分钟的内容按3分鐘一个片段来划分,确保叙事结构紧凑、故事主线明确,并通过悬念设置、故事点和知识点相补充增加故事量等方式尽力避免叙事冗长带来的审美疲劳。就像编导在阐述中说:“叙事上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同时加入引人深思的议论。回避流水账似的历史记录,而是在夹叙夹议中,升华具有思辨性的观点。”
二、静止的呆板与僵化的再现——纪录片《阿雾罩风云》的真实再现问题
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往多热衷于呈现家国大事,以撼动社会进程走向的历史大事件为载体,构建纪录片的影像创作。这一点相较《历史的拐点》,《阿雾罩风云》则以民族地方史为叙事切入点而独树一帜。作为一部以台湾中部阿罩雾地区林氏家族宦海浮沉为主要叙事背景的纪录片,该片通过一个地方家族百年来从移民、分裂、昌盛、衰败、再起等叙事片段的构建,借地方小叙事轮廓社会大历史,从而完成该片的历史语境阐释。
由于《阿雾罩风云》的主要叙事时空处于清末闽浙台沿海一带,故而真实再现自然成为影片叙述的主要手法。通过影像,我们不难看出,该片在结构故事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真人真实作为素材,通过真人扮演、3D特效、动画模型及实景拍摄等方式极力复原历史原貌。特别是该片在真人扮演过程中,以静止人物的手法,戏剧重现的方式推进故事叙事。慢镜头、长镜头的运用,将原本存在隔膜或是距离的历史故事换换铺展在观众眼前,客观的镜头在影像穿梭流转间仿佛成为了观众的“导游”,从而呈现出一番极富戏剧性且全知的影像审美体验。
但就“真实再现”这一手法而言,《阿雾罩风云》亦存在些许弊端与不足。就其影像审美体验而言,该片的人物再现和戏剧扮演,过于依仗看似标新立异的“静止人物”式手法,进而导致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趋于千篇一律,不同人物间的性格并不能很好的得到区分,造成历史人物审美雷同的同时,亦显露出表演僵化和形象呆板的问题。尽管该片的演员诠释人物情绪还算到位,但因其大量的定格效果造成了人物脸谱化堆砌,最终导致演技被手法所拖累,戏剧性的饱满审美体验随着大量趋同的影像处理方式而逐渐变得单薄和死板,审美疲劳亦随之而来。另,该片的动画、特效同样存在雷同的弊端。当然,纪录片的真实再现并非要求同商业电影一般视效华丽,但由于该片真人扮演的呆板问题,造成了真人片段的叙事能里被弱化,进而导致真人扮演的审美空间为动画和特效所挤压,造成审美上原应处于“主角”地位的真人扮演被动画和特效所取代,但又因动画特效的手法雷同,进而再一次凸显了审美疲劳和影像呆板的弊病。虽然该片在细节的处理和个体化叙事方面值得称赞,但亦因上述原因造成的呆板、疲劳的审美体验而显得平庸。与此同时,缺乏叙事力的影像画面无法与具备抒情化和意象化的散文诗式的解说词相抗衡,导致解说一举占得上风,造成该片的解说存在严重的“看图说话”式弊病。一部合格的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其美学构建为防止画面为解说所绑架,极其注重事无巨细的细节局部呈现,故而影片因赋予了镜头画面视觉再现的终极意义,即让画面创造一个超越解说文本之上的叙事空间。因为画面的内容需要基于解说而存在,但又必须蕴藏更丰富的信息量,因为这样的纪录片才需要立体得“看”,而不是扁平得“听”。 但就《阿雾罩风云》而言,则完全相反。该片画面的构建可以被完全舍弃,纯“听”的方式依旧不影响影片的欣赏感受,就这一点而言,《阿雾罩风云》的“真实再现”是一次相对失败的静止的呆板和僵化的再现。
三、客观的演绎与创艺的再现——纪录片《重生》的真实再现创新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献礼纪录片《重生》,该片在真实再现领域内的创新是近年来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中为数不多的成功尝试。该片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以演员扮演与解说相配合的模式,从“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个角度,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国内外时局的变幻莫测,在旧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思想精神狂飙突进、革命救亡风起云涌的局势中着力凸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明决策以及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重生》以一段段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为基础,成功跨越了时空讲述历史故事,通过将历史和当下成功嫁接,以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中国共产党在面临每一次险境时依靠坚定革命信念从而再创奇迹,迈向辉煌的重生历程。正如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表示,“这是今天对昨天的回忆,是长河对源头的追寻,是未来对历史的叩问。”
细节,是影像创作的命门所在,无论影视剧,亦或纪录片。《重生》的成功不仅在于高屋建瓴的主题思想,更在于事无巨细的细节考量。纪录片《重生》共拍摄191场戏,呈现了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设计了162個场景,动用1291位群众演员,使用500套服装,道具占用3个大库房,足够拍3部电视剧。作为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年间(1921-1949)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当是纪录片,《重生》基本颠覆以往同题材同类型文献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总导演赵启辰的话说,“希望让这部纪录片走电影化路线,因此从不同角度靠近电影,包括创作流程、演员选择、国际化摄影团队的使用等。”《重生》的故事纪录片完全采用情景重现的模式,通过174位“特型演员”再现174位真实历史人物的方式,引领观众以全知视角感受这一段伟大的历史往事。影片在筹备初期便定下了全演员实景出演的模式,通过“特型演员”形神兼备的演出,在现历史辉煌图景。此外,纪录片《重生》所涉及的服化道亦凝聚了导演的用心,每一件出现在镜头里的器具都高度尊重并还原历史。为了努力使作品看上去更像一部电影,导演予以纪录片创作极大的电影化思维。情景再现不仅是作品的基础也是重点,而且镜头画面的质量呈现更需要细细考究。整体力求纪录片凸显更丰富的电影语言,场面运用更极致的走位和镜头调度,演员表现更扎实的表演,叙事呈现更缜密的悬念铺排。影片中呈现的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公馆,是由浙江横店影视城的一处实景原样改建的。史料中《新青年》的编辑部在陈独秀公馆的地下室,由横店实景没有地下室,剧组的美术师就通过人工搭建一堵很高的围墙从而建造了一个位于地上的“地下室”。剧组甚至通过测量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陈独秀寓所和国民党办公的渔阳里44号之间的实际距离,设计了一个从国民党办公室到陈独秀寓所的穿梭镜头,从而将历史在这一瞬间巧妙连接。而至于《新青年》杂志,则是由剧组根据图书馆原杂志进行的1:1复制还原而成,每一件经手的道具都经得起观众按下暂停键检验。对于纪录片历史感的诉求,《重生》一改以往做旧、昏黄、蒙以尘雾的历史感营造手法,而是以艳丽丰富的色彩、鲜活生动的场景,给予纪录片独特的浪漫清新、激情飞扬的精神内核,促使《重生》成为一次观众群体性的记忆怀旧。值得一提的是,《重生》剧组的专业性不仅在于汇集了国内各领域的一流专家,更邀请美剧《纸牌屋》第三季摄影指导、掌机参与拍摄。经导演和《纸牌屋》团队商量,最终给予该片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全片使用闪回与柔光的方式拍摄。高亮度都做过曝处理。通过全程柔光以及过曝处理高亮度的拍摄方式,让每位重大历史人物身上自带光环,从而借高反差营造出一种唯美浪美的感觉,同时在暗部留有具备叙事属性的细节,确保影像叙事能力。正如导演所说,“即使表现一些严酷的场面,在加柔光镜后,能更加突出回忆基调,哪怕是残酷的回忆。”因此,《重生》才能通过极具叙事力的画面,成功防止了画面被解说所绑架这一问题的出现,真正做到了立体得“看”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
另,《重生》也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穿插剪接等手法,以情感为基础来选择素材,在叙事的基础上运用特效技术并保留演员大量情感丰富的片段,加强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和故事表现力,丰富了观众的感官刺激,增添纪录片的可看性。以至于不少观众看完后纷纷反馈,“画面太美,颜值太高”。可见《重生》不仅牢牢把握住特殊历史主题的严肃性和主旋律性,更充分结合了当今市场最前沿的影像宣传的规律性,赋予纪录片最接地气的市场化考量。
四.结语
纵观上述三部历史题材纪录片,三者不约而同的都使用了真实再现作为其叙事的手段。但由于三部影片的创作一致存在差距,故而导致真实再现的创新和使用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差异。《阿罩雾风云》因其真实再现的克制使用,(其标新立异的静止人物的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是真人扮演的克制和真实再现的约束性表达)从而导致影片的客观表达削减,艺术呈现受限;《历史的拐点》以真实再现一贯采用的模式进行中规中矩的艺术呈现,虽无甚亮色,但也因其艺术与真实恰到好处的平衡,创制了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佳作;而《重生》则以其独到的艺术审美,胆大的创新模式和世界化的视角考量,将真实再现做了一次真实可控范围内的进一步创新,从而成就了一部兼具纪实、艺术乃至市场的符合新时代审美艺术思潮的精品。中国纪录片发展至今,关于真实再现的手段和尺度问题从未停止争论。但无论何种言说,归根结底,都需要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良性发展和更进一步拓宽艺术探索范围乃至商业市场领域而服务,如此,才有纪录片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学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Hobsbawm)著, 2002
[2]邹举,张英笑.历史叙事的“事件路径”——谈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的创新[J].当代电视,2017(12):25-26.
[3]陈红梅.史诗风格历史纪录片的影像建构及审美价值[J].当代电视,2020(08):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