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壮大,在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暴露出体制不顺、效率不高、资源浪费、活动松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途径,以此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制度化建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志愿服务 项目化管理
在我国,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数量,还是形式,高校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逐渐成为中坚力量,其社会地位变得日益重要。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志愿者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到位,将会进一步制约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化管理,可以健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可以对志愿者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并且可以推进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展开。
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重视度不够。对于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来说,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短、平、快,并且临时性服务活动比较多,准备时间比较短[1];主题性服务活动偏多,志愿者反应比较平淡;学生参与程度低,服务活动结束快。在这种情况下,在青年志愿服务管理方面,导致高校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中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缺乏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缺少明确的管理对象,在体制结构上表现较为松散,管理力度较小。
1.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缺乏系统性。由于高校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科学规划,各级各类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准确定位,高校不能有效整合各级学生会和各社团之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各级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导致各级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造成千遍一律、重复雷同,不分学院、年级、专业,尽管志愿服务活动很多、投入不少,但缺乏特色,缺乏精品,缺乏品牌。
1.3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忽视学生专业训练。目前,高校各种类型志愿服务活动种类繁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活动的专业指导不够,大部分活动层次较低,特别是随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面的扩大、规模的增长,学生志愿者几乎没有任何专业训练,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不强,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薄,活动质量较差,对学生的影响力比较有限,这也就导致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主动性不高,青年志愿者“流失率”高等状况的发生。
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2.1 优化资源配置,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动力。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实施项目化管理,因此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学生志愿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减少活动重复及活动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2.2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中,并且结合了高校的实际情况,同时有利于高校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的策划人、负责人提出新的要求,进而避免服务内容撞车、服务地点撞车等问题。
2.3 激活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便于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推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一方面适应当代大学生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4 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机制,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3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高校通过项目化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管理,就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活动视为“项目”:通过对项目进行申报、审批、运作、检查、验收等程序,进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管理[2]。
3.1 引入招投标制度,开展项目立项。在程序设计方面,对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来说,首先需要对招标项目设计进行审定,编制招标项目文件,然后对招标事项进行公开,最后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3.2 推行检查监督制度,对项目跟踪管理。通过监督机制,一方面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与高校进行交流沟通、互动。
3.3 实行评优激励制度,实现目标强化管理。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实施结束后,高校需要召开青年志愿者项目总结评优会,根据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总结情况进行评比。
3.4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源合理配置。资金审批和管理是项目化管理中实现项目激励和控制的有力手段,通过加大对精品活动的资金支持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活动质量,通过规范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资金使用标准实现节约、规范支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娜娜.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2012.
[2]谭秋云.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的问题與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5).
[3]刘宏涛.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课题编号:ZMYB2014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秋华(1980-),女,重庆忠县人,讲师,硕士,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主要从事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 志愿服务 项目化管理
在我国,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数量,还是形式,高校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逐渐成为中坚力量,其社会地位变得日益重要。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志愿者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到位,将会进一步制约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化管理,可以健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可以对志愿者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并且可以推进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展开。
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重视度不够。对于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来说,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短、平、快,并且临时性服务活动比较多,准备时间比较短[1];主题性服务活动偏多,志愿者反应比较平淡;学生参与程度低,服务活动结束快。在这种情况下,在青年志愿服务管理方面,导致高校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中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缺乏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缺少明确的管理对象,在体制结构上表现较为松散,管理力度较小。
1.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缺乏系统性。由于高校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科学规划,各级各类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准确定位,高校不能有效整合各级学生会和各社团之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各级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导致各级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造成千遍一律、重复雷同,不分学院、年级、专业,尽管志愿服务活动很多、投入不少,但缺乏特色,缺乏精品,缺乏品牌。
1.3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忽视学生专业训练。目前,高校各种类型志愿服务活动种类繁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活动的专业指导不够,大部分活动层次较低,特别是随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面的扩大、规模的增长,学生志愿者几乎没有任何专业训练,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不强,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薄,活动质量较差,对学生的影响力比较有限,这也就导致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主动性不高,青年志愿者“流失率”高等状况的发生。
2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2.1 优化资源配置,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动力。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实施项目化管理,因此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学生志愿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减少活动重复及活动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2.2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中,并且结合了高校的实际情况,同时有利于高校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的策划人、负责人提出新的要求,进而避免服务内容撞车、服务地点撞车等问题。
2.3 激活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便于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推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一方面适应当代大学生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4 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机制,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3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高校通过项目化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管理,就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活动视为“项目”:通过对项目进行申报、审批、运作、检查、验收等程序,进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管理[2]。
3.1 引入招投标制度,开展项目立项。在程序设计方面,对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来说,首先需要对招标项目设计进行审定,编制招标项目文件,然后对招标事项进行公开,最后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3.2 推行检查监督制度,对项目跟踪管理。通过监督机制,一方面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与高校进行交流沟通、互动。
3.3 实行评优激励制度,实现目标强化管理。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实施结束后,高校需要召开青年志愿者项目总结评优会,根据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总结情况进行评比。
3.4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源合理配置。资金审批和管理是项目化管理中实现项目激励和控制的有力手段,通过加大对精品活动的资金支持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活动质量,通过规范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资金使用标准实现节约、规范支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娜娜.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2012.
[2]谭秋云.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的问题與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5).
[3]刘宏涛.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课题编号:ZMYB2014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秋华(1980-),女,重庆忠县人,讲师,硕士,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主要从事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