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无意中听到人们在公交车上的谈话,你能不能从说话者的语言和讨论的话题中分析出他们的性格?在读文章或故事时,你能否从文字中了解作者的个性?
签名“出卖”性格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签名能暴露一个人的阴暗面。签名字体大的人喜欢成为众人尤其是女性瞩目的中心,这种签名风格与自恋心理有关。使用这种大字体书写方式的女性,同样也非常自恋。
在众多知名人物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签名字体很大,属于难以辨认的类型。在他的手写信件里,签名总是使用大写字母,占据整个页面的很大部分,另外签一个名要花6~7秒,超过30划。有人说,特朗普签名的字母明显瘦高,上部很高,尖尖的,太像锯齿了。还有人调侃道,整个签名看上去就像是一幅地震或者心电记录图。
美国字迹专家米歇尔·德莱斯博德认为,书法的角度显示了一个人的愤怒、决心、恐惧、竞争或挑战。特朗普的签名完全没有曲线,表明他缺乏同情心,渴望权力、声望和赞美。总之,他对总统的评价是“很自负”。
另一位笔迹专家马克·赛费尔称,特朗普的名字很长,每一个字母都写出来后看起来就像是向上或向下的箭头。签名的样子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愿意把时间花在每一个字母上。对于那些需要经常签名的人来说,签名的速度非常重要,这让大家感到疑惑:为什么特朗普签名那么慢。“从特朗普的签名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具有攻击性。”赛费尔指出,“而且他喜欢非黑即白地看待事情,不太愿意妥协。”
事实的确如此。在2016年9月美国大选首场电视辩论时,当主持人问特朗普为什么看法与希拉里不同时,他直截了当地答道:“我有更好的判断,我性格也比她好,你知道吗?好多了。”在整场辩论中,特朗普留下的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我有获胜的性格”。他爱出风头,没当上总统前,热衷参加电视节目当主持人。入主白宫后,特别喜欢上头条。在上任头几天,几乎每天都必须做件大事情,即使签个行政令,都不忘签署完后,把政令在电视镜头前面显摆一下。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克南-弗拉格勒学院的心理学家从美国605家公司提交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公司账目中,采集到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签名。他们将其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后,发现首席执行官的签名写得越大,自恋狂的可能性越大。
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上,自恋定义为带有自负和漠视他人的一种自我中心的性格特质。如果没有发展到极端,自恋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包涵一种自信的积极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然而过度的自恋带来的是夸张、自满、自负、自我或自私,甚至出现严重人格分裂的表现。自恋用在一个社会团体的时候通常代表精英主义,或者对他人疾苦的冷漠或不闻不问。
心理学家介绍说,被用来分析的605个签名大部分是来自2011年7月标准普尔500强公司上交的年度报告和其他文件。标准普尔500指数追踪记录美国最具价值的5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他们将这些签名输入一个自定义编码的电脑程序里,该程序用矩形把每个签名框起来,然后测量矩形覆盖的范围。接着按首席执行官签名中的字母数来划分区域,由此将测量标准化。然后把签名大小作为签名者自恋心理的代表,发现自恋的首席执行官在经营和收购上投资更多,但分发的红利更少。遇上财务高度宽松时,过度投资问题最严重,有可能把公司搞垮。先前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簽名越大本人越自大。
“在现实中,很难直接与高管接触,并让他们进行个性测试。所以,我们使用了两个实验室测试,对比签名大小和自恋之间的联系。”主持这项研究的查尔斯·汉姆博士表示,“签名的大小只与自恋心理的阴暗面有关,而和诸如自信等自恋心理的积极面没有联系。此外,研究人员注意到签名的大小与命令性和特权感之间的关系,具有最大签名的首席财务官更有可能对公司的收益情况撒谎。”
该研究团队还分析了340名乌拉圭大学生的签名,研究结果揭示了签名的大小与社交主导性具有重要关系。有更高社交主导性的人通常喜欢成为众人的焦点,在一个团队里有占据中心位置的倾向。签名的大小并不是唯一可以证明自恋的方面,使用额外的线条或感叹号也能揭示这一点。
自恋这个字眼通常带有贬义,会造成自我认知的偏差,具体表现形式是对个人自身能力和表现会有偏高的评价,这些特质可能使他们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但是许多人认为自恋是一个好的个性特征,经常把它与史蒂夫·乔布斯联系在一起。哈姆博士指出:“我们也在寻找这种可能,然而没有发现这一点。”
乔布斯是高效自恋狂的一个教科书般的典型,为科技世界带来了艺术家的视角。他的偏执让苹果公司如同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样秘密,创建了其他人无法遇见的未来,在这一点上比上个世纪任何一个商人做的都要更好。乔布斯还有强迫症,要求手下人像自己的方式一样对细节着迷,最终滋生出苹果的着迷文化。
说话“暴露”个性
如果无意中听到人们在公交车上的谈话,你能不能从说话者的语言和讨论的话题中分析出他们的性格。在读文章或故事时,你能否从文字中了解作者的个性。我们常常听到用来提醒外向型性格者的一句话:“谨慎地选择你的话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本身显现出来的意义有可能远远超过我们说的话、发的邮件、写的博客和更新的推特。
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在调查中得分高的人,确实比他们的伙伴更外向,也更加八卦。这些外向性格的人,平时说话的速度往往会比内向型性格者更快。至于性格外向的女性(不是男性),她们通常更喜欢群聊,谈论别人,而内向的人(但不包括妇女)乐意花更多的时间谈论自己。
几年前,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让40名志愿者参与一个试验:让他们浏览不同社交状况的照片,然后大声地将其描述出来。结果发现,性格外向者使用的语言更加抽象和散漫,而性格内向者描述事物都比较细致具体。例如,在评论一篇文章时,前者说“这是篇好文章”,而后者讲的是“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 。
另一些心理研究表明,内向的人倾向于引用更多的文章,用以定义或特指某个个体事物或事件,更多的谨慎使用“也许”“或许”等不确走词语和更可量化的术语,其中包括特定的数字。例如,在肚子饿了时,外向型性格者会说:“让我们去找点吃的。”内向型性格者则说:“或许我们可以去搞个三明治。” 语言折射出性格特征。以性格外向者为例,大多数人更爱喝酒、睡觉,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每一次开口说话,语言直白干脆,自发性强,比性格内向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在书面语中也是如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雅各布·赫什教授和乔丹·彼得森教授要求学生写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目标,他们发现那些得分较高者比较外向,常常会更多地提及关系和意义,是“社会活动的探险家”。
“这不仅仅是外向和内向的问题,他们的书面语言都暴露了各自的性格:是否非常开放(感觉更加自由),是否非常神经质(高度紧张,或者称作情绪高度焦虑),是否非常有责任心(勤奋的学生会说更多的话,谈及与成就、工作相关的话题)。”赫什教授举例道,“比如,神经症患者说‘我带着一种可怕的悲伤’,而豁达者说‘你只需要别人倾听’,有责任心的人则说‘我们可以做这件事’。”
2010年,德国心理学家请100多名学生参与一项实验,研究人员提供了“飞机失事”“同伴”“烟花爆竹”“中世纪”和“超市”5组关键词,要求他们写一篇包含这些词语的短篇故事。结果发现豁达的人写出的故事更有创意,而随和者所写的包含着更多的社会氛围,具有亲和力。心理学家还向另一组参与者展示这些故事,并要求他们评估作者的特质时,他们做得也相当不错,至少在判断开放性和随和性方面都很准确。这个实验很有意思,让人们对开放性、愉悦性的特点有所了解。
当很多人在一起聊天时,情况又会怎样呢?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同一个房间安排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他们可能会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比如“我要找一个公寓,因为我的室友要把我逼疯了”。但是性格外向者坐在一起聊天时,交谈的话题覆盖范围就变得更加广泛,其中不乏“乐趣谈话”,例如“我喜欢跑步”“斯坦贝克(20世纪美国作家)的作品太棒了”。这与大多数人的认知是一致的,外向型性格者在生活中往往更侧重于简单地享受生活。
近年來,随着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人们经常发邮件、写博客和更新推特。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团队在对近700个包含数十万字的博客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人们使用的词语和他们自我评估的个性相符。如那些认为自己更随和的人较少用脏话。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把个性特质追踪到了具体词汇上。注意到开放性得分更高的人爱用“墨水”这个词,倾向于用文字来表达,而外向的人更倾向于说“喝酒”这个词。
另一项对推特的研究表明,性格外向者往往会提及积极的情绪和社会情境,常常说“我们很开心”。而神经质得分较高(或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倾向于在推特上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我”作为句子主语和宾语,爱说“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最使研究团队难以相信的是,志愿者只需要阅读陌生人的微博,就能够准确猜出对方的性格,知道他们究竟是神经质还是容易相处,这足以说明性格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一致。事实上,研究人员会不由自主地通过语言(连数字标签也不放过),来解读所遇到的人的个性。倾向于认为邮箱地址中包含更多数字的人不是那么认真,幽默的邮箱地址更有可能属于外向型的人,尽管这种判断并不一定准确。
每次说话、书写或发推特,多少都会显露一些关于自己个性的东西,的确有点令人不安,尤其是对喜欢保持自己个性神秘感的低调者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提供了一个极好机会,可以借此改变别人对你的刻板印象。在工作面试或男女交友早期的约会等某些场合,仅仅通过改变使用的语言,就能将自己尽可能塑造成为一个理想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签名“出卖”性格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签名能暴露一个人的阴暗面。签名字体大的人喜欢成为众人尤其是女性瞩目的中心,这种签名风格与自恋心理有关。使用这种大字体书写方式的女性,同样也非常自恋。
在众多知名人物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签名字体很大,属于难以辨认的类型。在他的手写信件里,签名总是使用大写字母,占据整个页面的很大部分,另外签一个名要花6~7秒,超过30划。有人说,特朗普签名的字母明显瘦高,上部很高,尖尖的,太像锯齿了。还有人调侃道,整个签名看上去就像是一幅地震或者心电记录图。
美国字迹专家米歇尔·德莱斯博德认为,书法的角度显示了一个人的愤怒、决心、恐惧、竞争或挑战。特朗普的签名完全没有曲线,表明他缺乏同情心,渴望权力、声望和赞美。总之,他对总统的评价是“很自负”。
另一位笔迹专家马克·赛费尔称,特朗普的名字很长,每一个字母都写出来后看起来就像是向上或向下的箭头。签名的样子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愿意把时间花在每一个字母上。对于那些需要经常签名的人来说,签名的速度非常重要,这让大家感到疑惑:为什么特朗普签名那么慢。“从特朗普的签名可以看出,这个人非常具有攻击性。”赛费尔指出,“而且他喜欢非黑即白地看待事情,不太愿意妥协。”
事实的确如此。在2016年9月美国大选首场电视辩论时,当主持人问特朗普为什么看法与希拉里不同时,他直截了当地答道:“我有更好的判断,我性格也比她好,你知道吗?好多了。”在整场辩论中,特朗普留下的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我有获胜的性格”。他爱出风头,没当上总统前,热衷参加电视节目当主持人。入主白宫后,特别喜欢上头条。在上任头几天,几乎每天都必须做件大事情,即使签个行政令,都不忘签署完后,把政令在电视镜头前面显摆一下。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克南-弗拉格勒学院的心理学家从美国605家公司提交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公司账目中,采集到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签名。他们将其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后,发现首席执行官的签名写得越大,自恋狂的可能性越大。
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上,自恋定义为带有自负和漠视他人的一种自我中心的性格特质。如果没有发展到极端,自恋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包涵一种自信的积极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然而过度的自恋带来的是夸张、自满、自负、自我或自私,甚至出现严重人格分裂的表现。自恋用在一个社会团体的时候通常代表精英主义,或者对他人疾苦的冷漠或不闻不问。
心理学家介绍说,被用来分析的605个签名大部分是来自2011年7月标准普尔500强公司上交的年度报告和其他文件。标准普尔500指数追踪记录美国最具价值的5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他们将这些签名输入一个自定义编码的电脑程序里,该程序用矩形把每个签名框起来,然后测量矩形覆盖的范围。接着按首席执行官签名中的字母数来划分区域,由此将测量标准化。然后把签名大小作为签名者自恋心理的代表,发现自恋的首席执行官在经营和收购上投资更多,但分发的红利更少。遇上财务高度宽松时,过度投资问题最严重,有可能把公司搞垮。先前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簽名越大本人越自大。
“在现实中,很难直接与高管接触,并让他们进行个性测试。所以,我们使用了两个实验室测试,对比签名大小和自恋之间的联系。”主持这项研究的查尔斯·汉姆博士表示,“签名的大小只与自恋心理的阴暗面有关,而和诸如自信等自恋心理的积极面没有联系。此外,研究人员注意到签名的大小与命令性和特权感之间的关系,具有最大签名的首席财务官更有可能对公司的收益情况撒谎。”
该研究团队还分析了340名乌拉圭大学生的签名,研究结果揭示了签名的大小与社交主导性具有重要关系。有更高社交主导性的人通常喜欢成为众人的焦点,在一个团队里有占据中心位置的倾向。签名的大小并不是唯一可以证明自恋的方面,使用额外的线条或感叹号也能揭示这一点。
自恋这个字眼通常带有贬义,会造成自我认知的偏差,具体表现形式是对个人自身能力和表现会有偏高的评价,这些特质可能使他们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但是许多人认为自恋是一个好的个性特征,经常把它与史蒂夫·乔布斯联系在一起。哈姆博士指出:“我们也在寻找这种可能,然而没有发现这一点。”
乔布斯是高效自恋狂的一个教科书般的典型,为科技世界带来了艺术家的视角。他的偏执让苹果公司如同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样秘密,创建了其他人无法遇见的未来,在这一点上比上个世纪任何一个商人做的都要更好。乔布斯还有强迫症,要求手下人像自己的方式一样对细节着迷,最终滋生出苹果的着迷文化。
说话“暴露”个性
如果无意中听到人们在公交车上的谈话,你能不能从说话者的语言和讨论的话题中分析出他们的性格。在读文章或故事时,你能否从文字中了解作者的个性。我们常常听到用来提醒外向型性格者的一句话:“谨慎地选择你的话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本身显现出来的意义有可能远远超过我们说的话、发的邮件、写的博客和更新的推特。
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在调查中得分高的人,确实比他们的伙伴更外向,也更加八卦。这些外向性格的人,平时说话的速度往往会比内向型性格者更快。至于性格外向的女性(不是男性),她们通常更喜欢群聊,谈论别人,而内向的人(但不包括妇女)乐意花更多的时间谈论自己。
几年前,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让40名志愿者参与一个试验:让他们浏览不同社交状况的照片,然后大声地将其描述出来。结果发现,性格外向者使用的语言更加抽象和散漫,而性格内向者描述事物都比较细致具体。例如,在评论一篇文章时,前者说“这是篇好文章”,而后者讲的是“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 。
另一些心理研究表明,内向的人倾向于引用更多的文章,用以定义或特指某个个体事物或事件,更多的谨慎使用“也许”“或许”等不确走词语和更可量化的术语,其中包括特定的数字。例如,在肚子饿了时,外向型性格者会说:“让我们去找点吃的。”内向型性格者则说:“或许我们可以去搞个三明治。” 语言折射出性格特征。以性格外向者为例,大多数人更爱喝酒、睡觉,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每一次开口说话,语言直白干脆,自发性强,比性格内向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在书面语中也是如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雅各布·赫什教授和乔丹·彼得森教授要求学生写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目标,他们发现那些得分较高者比较外向,常常会更多地提及关系和意义,是“社会活动的探险家”。
“这不仅仅是外向和内向的问题,他们的书面语言都暴露了各自的性格:是否非常开放(感觉更加自由),是否非常神经质(高度紧张,或者称作情绪高度焦虑),是否非常有责任心(勤奋的学生会说更多的话,谈及与成就、工作相关的话题)。”赫什教授举例道,“比如,神经症患者说‘我带着一种可怕的悲伤’,而豁达者说‘你只需要别人倾听’,有责任心的人则说‘我们可以做这件事’。”
2010年,德国心理学家请100多名学生参与一项实验,研究人员提供了“飞机失事”“同伴”“烟花爆竹”“中世纪”和“超市”5组关键词,要求他们写一篇包含这些词语的短篇故事。结果发现豁达的人写出的故事更有创意,而随和者所写的包含着更多的社会氛围,具有亲和力。心理学家还向另一组参与者展示这些故事,并要求他们评估作者的特质时,他们做得也相当不错,至少在判断开放性和随和性方面都很准确。这个实验很有意思,让人们对开放性、愉悦性的特点有所了解。
当很多人在一起聊天时,情况又会怎样呢?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同一个房间安排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他们可能会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比如“我要找一个公寓,因为我的室友要把我逼疯了”。但是性格外向者坐在一起聊天时,交谈的话题覆盖范围就变得更加广泛,其中不乏“乐趣谈话”,例如“我喜欢跑步”“斯坦贝克(20世纪美国作家)的作品太棒了”。这与大多数人的认知是一致的,外向型性格者在生活中往往更侧重于简单地享受生活。
近年來,随着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人们经常发邮件、写博客和更新推特。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团队在对近700个包含数十万字的博客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人们使用的词语和他们自我评估的个性相符。如那些认为自己更随和的人较少用脏话。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把个性特质追踪到了具体词汇上。注意到开放性得分更高的人爱用“墨水”这个词,倾向于用文字来表达,而外向的人更倾向于说“喝酒”这个词。
另一项对推特的研究表明,性格外向者往往会提及积极的情绪和社会情境,常常说“我们很开心”。而神经质得分较高(或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倾向于在推特上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我”作为句子主语和宾语,爱说“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最使研究团队难以相信的是,志愿者只需要阅读陌生人的微博,就能够准确猜出对方的性格,知道他们究竟是神经质还是容易相处,这足以说明性格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一致。事实上,研究人员会不由自主地通过语言(连数字标签也不放过),来解读所遇到的人的个性。倾向于认为邮箱地址中包含更多数字的人不是那么认真,幽默的邮箱地址更有可能属于外向型的人,尽管这种判断并不一定准确。
每次说话、书写或发推特,多少都会显露一些关于自己个性的东西,的确有点令人不安,尤其是对喜欢保持自己个性神秘感的低调者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提供了一个极好机会,可以借此改变别人对你的刻板印象。在工作面试或男女交友早期的约会等某些场合,仅仅通过改变使用的语言,就能将自己尽可能塑造成为一个理想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