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的语义发展及认知机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历时角度探讨汉语“奶”字各种意义派生的过程,并从认知角度分析其语义演变的机制。“奶”字各种意义之间是有语义联系的,这与意象图式所激活的转喻、隐喻、事件域认知模型、概念整合共同构成的认知机制有关。
  关键词:“奶” 义素 转喻 隐喻 事件域
  一、引言
  现代汉语“奶”的常用义项有“乳房”“乳汁”和“哺乳”,而在古代汉语中,“奶”在不同时期的义项除了“乳房”“乳汁”和“哺乳”外,还有“母亲”“乳母”“奴婢”“祖母”“对已婚妇女的称呼”等。本文从历时角度追溯“奶”字语义的演变过程,探讨其古今意义之间的联系,然后从认知角度分析其语义演变机制。“奶”的汉字形体在汉语史上有三个:嬭、妳、奶。其中“嬭”字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的《广雅·释亲》,“妳”是“嬭”的俗体字,后通作“奶”。“奶”这个字形最早出现于宋末刘渊刊行的“平水韵”。三种字形并非同时共存,在使用频率上也存在差异。根据统计,宋代以前的文献中,“妳”的使用频率是逐步下降的(魏晋16例,唐五代11例),“奶”的使用频率从出现之后就急剧上升(宋283例,明859例,清1718例,民国342例)。①
  文中例句主要来自语料库在线和北大CCL语料库,不再一一注明。
  二、“奶”的语义来源和演变
  (一)生产、产子
  “嬭”的甲骨文形状为,象女生产之形,其俗体字“”亦象女人生“小人”即婴儿之形。南朝梁《玉篇》对“嬭”的解释为:乳也,《说文解字》中“乳”义为“人及鳥生子曰乳,獣曰産”[1],可推测“乳”本义可能为生产。《康熙字典》中的“嬭”古文为“”[2],其形状象四方形里面包裹着“乳”,说明“嬭”跟“乳”的含义有关,可能是指一个女人在房子里分娩。据上推断“嬭”最初有“生产”义,不过未有其他文献佐证,有待商榷。
  (二)母亲
  由“产子”动作义引申为“生产”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母亲”。
  (1)嬭 嬭,母也。(三国魏《广雅·释亲》[3])
  (2)阿嬭 后主在襁褓中,令其鞠养,谓之乾[阿嬭] ,呼姊姊,遂为胡太后昵爱。(唐《北史》)
  (3)阿嬭 须臾复至,云:“夫人欲与,[阿嬭] 不肯。”(唐载孚《广异记》).
  (4)嬭 通于神明,今日孝感至诚,放母却活延命,更得三十二年。任将归[嬭]侍奉。(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5)奶奶:驴哥儿也,则被你可便地闪杀您这爹爹和[奶奶]。(全元曲·杂剧2)
  “奶”释为“母亲”义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时的《广雅》,如例(1),唐五代一直延续到元代都有这一用法。“母亲”义在词汇上的表现形式为“奶”“阿奶”“奶奶”等,具有一义多形的特点。“奶”仅用于书面语体,且只可用于叙述时背称,不可用于面称,使用范围较窄,如上例(4);“阿奶”既可用于较严谨的书面语体,如例(2),又可用于口语性较高的语体,如例(3),使用范围较广,且同时可用于背称和面称,也可独立指称;而“奶奶”是重叠构词,体现出亲切的口语色彩,一般用于不太严谨的口语性较高的语体,如例(5)。
  (三)乳母
  到了南北朝时期,“奶”由“母亲”义派生出“乳母”义。“母亲”意为生育婴儿的女性,“乳母”意为喂养别人婴儿的女性,两者由其共有的婴儿发生联系。对一个婴儿来说,母亲赋予其生命,乳母为其供给乳汁使其生命延续,乳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婴儿的母亲。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奶”由“母亲”义逐渐引申出“乳母”义。
  (6)姆妳 姆 [妳] 争媚,相劝以严;妮媪竞前,相谄以急。(南朝梁《宋书》)
  (7)妳媪 辅之以中宫 [妳] 媪,属之以丽色淫声,纵韝绁之娱,恣朋淫之好。(唐《北齐书》)
  (8)姓+奶 见敏求喜曰:“某亦得回,知郎君与判官故旧,必为[李奶]看年支。”(北宋《太平广记》)
  (9)奶子 这[奶子]也好不精细,眼脂儿眼角里流下来,不曾揩来。(元《朴通事》)
  (10)奶母 李[奶母]带领宋嬷嬷等几个年老人用心看守,紫鹃,袭人,晴雯等日夜相伴。(清《红楼梦》)
  “乳母”义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见例(6),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此种用法一直保留下来,如“奶媪、媪奶、姆奶、奶婆、阿奶、奶子、奶母”等。其中,“奶媪”“媪奶”“姆奶”多出现于书面语体,且唐代之后很少使用。而其后出现的“奶母”“奶子”之类则多出现于口语语体,如《朴通事》《红楼梦》等。另外,表示“乳母”义的“奶”很少独立使用,前后一般要加一个附加性的词缀(如“阿、子”等)或前加姓氏表明身份,这可能跟汉语双音节化有关。
  (四)奴婢
  隋唐时期,“奶”由“乳母”义中的[地位低下]义素突显触发相似性联系引申出“奴婢”义,如例(11)。“乳母”是由封建社会中上层家庭雇佣的哺乳、喂养其婴儿的女性,地位较为低下,属于奴婢的一种,“乳母”跟“奴婢”是下位义跟上位义的关系,是由下位义到上位义的语义引申。
  (11)阿妳 后为原武县丞,在厅事,忽见老狐奴婢,诣黯再拜。云:“是大家[阿妳]。(唐载孚《广异记》)
  (五)乳房
  隋唐时期,“奶”由“乳母”义引申到“乳房”义,如例(12),触发引申的机制是“乳母跟乳房”的相关性。“乳房”是“乳母”用以哺乳的器官,“乳房”又是“乳母”身体器官的一部分,“乳母”跟“乳房”是人和其所拥有的身体器官的关系,这属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2)妳 两唇对口,一臂支头。拍搦[妳]房间,摩挲髀子上。(唐《游仙窟》)
  (六)人的乳汁;稚嫩
  隋唐时,“奶”由“乳房”义引申到乳房的分泌物“乳汁”,如例(13),这是由乳房的[生产]义素突显所触发的物体和产品相关性的引申。   (13)妳 对曰:“巨彘顾诸雏云:‘行行行,向前树阴下吃 [妳]。(唐《唐阙史》)
  (14)妳腥 皇帝亦见擒虎年登一十三岁,[妳腥]未落,有日大胸念,阿奴何愁社稷!(五代《敦煌变文选》
  “奶腥”原指乳汁的气味,后来引申为“年幼、稚嫩”义,如例(14)。这是由“奶腥”和“年幼的孩童”共有的气味的相似性联系所触发的引申。哺乳期的儿童因为经常喝奶,身上一般带有乳汁的气味。“乳汁的气味”和“年幼”之间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建立起相似性联想,这种联想一旦固定下来,就会触发由具体到抽象的词义引申机制,以有形可感的乳汁的气味喻指人的年幼。这时,词类也发生了转换,由名词转为形容词。
  (七)祖母
  北宋时期,“奶”由“母亲”义逐渐引申出“祖母”义,如例(15),是由它们共有的[上一辈][生育]的义素凸显触发相似性联系,又由“老”引申出“祖母”义。“奶”表达“祖母”义时,前面必须带有“老”字,“老”赋予“奶”以“祖母”义。“
  (15)老奶 乃黄使君之女,幼失覆荫,唯与[老奶]同居,元未从人。周益仰贞洁,郡内咸皆叹异。(北宋《太平广记》)
  (16)老妪 乃黄使君使君之女,幼失覆荫,唯与[老妪]同居,元未从人,周益仰贞洁,郡内咸皆叹异。(五代金利用《玉溪编事》)
  例(15)、(16)列举的都是黄崇嘏的故事,但北宋《太平广记》用的是“老奶”一词,五代《玉溪编事》用的是“老妪”一词。这说明北宋时期,“老奶”已经取代“老妪”,成为表达“祖母”义的普通说法。
  (八)指供食用的动物乳汁
  宋时,“奶”由唐代专指人的乳汁引申为可以食用的动物乳汁,如例(17)所示,进而可以指所有哺乳动物的乳汁。哺乳动物的乳汁功用上和人类的相同,都是用来[哺育下一代]的,其功能相似性触发了引申的可能。
  (17)柿,方顶、牛心、红柿、裨柿、[牛奶]、水柿、火珠、步檐、面柿。(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眼界在不断地拓宽,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人们逐渐发现某些动物的乳汁是可以为人所食用的。六朝时开始称可以食用的动物乳汁为“乳”如六朝小说《百喻经》:“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到了宋代,动物的乳汁也可以称作“奶”,这是由词概念外延扩大而触发的引申。
  (九)哺乳
  (18)奶 如今自那寻奶子?寻一个好妇人[奶]。(元《朴通事》)
  “奶”的“乳母”义在南北朝时期产生,“乳房”“乳汁”这一哺乳的行为所涉及的语义链中的含义在隋唐时期已经产生,不过“奶”的“哺乳”义直到元代才在文献中找到用例,如例(17)。
  (十)对已婚妇女中“正室”即“正妻”的称呼
  元代时,“奶”重叠后逐渐发展为对已婚妇女中的“正室”的称呼。
  (19)奶奶 徐能道:“财采倒不打紧,还有一事,好一个标致的[奶奶]!你哥正死了嫂嫂,房中没有个得意掌家的……(元话本《苏知县罗衫再合》)
  (20)夫职位+奶奶:道犹未了,只见小番报说道:“总兵官领了一个总兵[奶奶],一同见驾,未敢擅便,特在门外听宣。”(明《三宝太监西洋记》)
  “奶奶”作为对已婚妇女中“正室”的称呼要晚于“姨奶”。“姨”有一义项为“妾”[4],“姨奶”最初是并列短语,义为“妾”和“乳母”。之后,“奶”义逐渐虚化,弱读为轻声,“姨奶”在南宋作为表“妾”义的词使用并固定下来,如南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又置偏房姨奶侍婢,朝欢暮乐”。而“奶奶”作为对已婚妇女的称呼,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元朝,既可独立指称,前面又可添加一些修饰性成分,这些修饰性成分多是用来进一步表明身份,如例(20)。据查阅,宋时对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称呼都可为“娘子”,对已婚女子的称呼如南宋话本《错斩崔宁》,“姐告道:‘大[娘子]又贤慧,却如何肯起这样歹心!’”对未婚女子的称呼如南宋话本《碾玉观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诏说出女孩儿一件本事来”。到了元代,“娘子”只能指对未婚女子的称呼,元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小[娘子],我教你嫁范二郎,你要也不要?’女孩儿笑道……”为了满足人们对一般已婚妇女称呼的需要,必须另找一词来表示,这是“奶奶”产生的社会条件。
  “奶”从三国到元代的文献中都有表示“母亲”义的用法,“姨奶”表“妾”义在南宋时已经产生,“姨”既可表示父亲的侧室,又表示母亲的姐妹。由于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存有媵娣制婚姻,因此表“母亲”义的“奶”有可能作为比“姨”地位更高的父亲的正室的称呼。
  三、“奶”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
  “奶”的语义演变路径:
  (一)意象图式激活的转喻认知机制作用下的语义演变
  意象图式是介于感觉和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转喻机制的扩展和转换,就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5]。Lakoff总结了7类意象图式: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等。根据Lakoff的观点,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理想化认知模型)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6]。意象图式可激活相关关系的转喻,从而完成语义演变。
  “奶”由“母亲”义引申到“乳母”义,是由连接图式和中心—边缘图式激活的转喻。母亲是生育婴儿的女性,生育之前与婴儿共用一个身体,从空间距离上来说较近;乳母只是雇用来喂养婴儿的女性,空间距离较远。乳母和母亲由婴儿发生联系,在连接图式的作用下,在头脑中构成关于母亲、婴儿、乳母三者之间空间距离的联想,从而激活了“中心—边缘”图式。对婴儿来说,母亲是中心,乳母是边缘,在“中心—边缘”图式的作用下引发由“母亲”义到“乳母”义的转喻。   “奶”由“乳母”义引申出“奴婢”义,是上下图式激活的转喻。由于乳母地位较为低下,依附较高社会阶层家庭为其服务,属于奴婢阶层。“乳母”和“奴婢”共有的地位低下,属性突显触发它们的上下义联系,进而在人们的心理认知空间中构建起上下图式,激活上下义之间的转喻。“奶”的语义从较低位的具体下义范畴向较高位的抽象上义范畴发生转变。
  “奶”由“乳母”义引申到“乳房”义,是由突显属性和连接图式共同引发的由整体到部分的转喻。一个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那些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乳母和乳房相比,乳母比乳房突显,因为乳房属于妇女的隐秘部位一般不予示人。连接图式触发乳母和乳房之间的联系从而激活“整体—部分”图式,在整体突显属性作用下发生由整体到部分的转喻。
  “奶”从“乳房”到“乳汁”,是由容器图式和突显属性共同激活的一种转喻现象。我们可将乳房看作容器,乳汁看作容器内的东西,乳房和乳汁同在“容器-内容”认知框架内。乳汁是乳房的产品,乳房的形体较大而乳汁只是滴状的液体。在认知上,大的物体比小的更易突显,更符合人们的认知焦点和习惯,因而发生由“乳房”向“乳汁”的转喻,
  (二)隐喻认知机制作用下的语义演变
  实体隐喻是人类把对物体和物质经验的词语用于谈论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事件、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概念,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视为实体而使其变得有形[7]。
  “奶腥”由“乳汁的气味”义引申出比喻义“年幼、稚嫩”,属于实体隐喻。乳汁及其气味在视觉和嗅觉上都是可感知的,而年幼是不可直观感知的抽象概念。人在幼儿时期因哺乳而沾染上奶腥味,奶腥味逐渐成为从气味上辨别幼儿的特征。久而久之,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起将“年幼”和“奶腥气”连接在一起的联想空间,从而将具体可感的“奶腥”的概念投射到抽象的“年幼、稚嫩”的概念上,“年幼、稚嫩”的概念由“奶腥”而得到认知。
  (三)事件域认知模型认知机制下的语义演变
  人们在对事件域中各个行为要素和事体要素认识的基础上会形成知识块储存于大脑之中,知识块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交错牵涉,在思维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转喻现象,这就是事件域认知模型。一个基本的事件域包括行为和事体两大核心要素。事件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层级关系,一个事件包括动作要素和事体要素,这是第一层级;动作和事体这两个要素包括很多子要素,这是第二层级;各个子要素包括很多典型信息,如特征和分类信息,这是第三层级[8]。
  “奶”的“母亲”义是如何由本义“生产”得来的,可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的事体命名机制来解释。母亲内部行为义素包括[+生育],事体义素包括[+亲属]、[+直系]、[+长辈]、[+女性]。动态性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能直接产生一定的后果。动态性行为相对于静态背景来说是突显的图形,必然能引起人们较多的注意力,这类行为对概念结构的形成有基础性作用[10]。给事物或人分类时不可避免地要依据某一特征来命名,而用较为突显的特征命名事物,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较好的交际效果。“母亲”已然的行为义素为[+生育],其余义素相对于这种动态行为来说自动成为静态背景,自然要用其行为义素[+生育]来命名“母亲”了,当时表生育概念的词为“奶”,因而逐渐发展出用“奶”表“母亲”的用法。
  “奶”由专指人的乳汁引申到指供食用的动物乳汁,进而可以指所有哺乳动物的乳汁。在“哺乳”这一事件域中,第一层级事体要素包括哺乳者、被哺乳者、乳房、乳汁。第二层级事体要素“乳汁”包括人类的乳汁和动物的乳汁。随着人们认知事体的范围变大、认知视角上移,会产生由下一层级向上一层级转化的转喻现象,“奶”由第二层级的专指人类的乳汁向第一层级所有哺乳动物的乳汁引申。
  由“奶”的“乳房”义引申到“哺乳”义,同样可用事件域认知模型来解释。在事件域之内的成员可以互指,可以用个别事体“哺乳器官”来转指整个事件域“哺乳”,因为在事体要素中,“哺乳”同“乳房”的关系最为密切,乳房是哺乳活动赖以进行的工具。
  (四)概念整合认知机制作用下的语义演变
  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词语的意义不完全是通过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组合方式而获得的,而常是通过互相作用,激活相关认知域,进行整合而获得的[10]。
  “奶”由表“母亲”义的“奶”和表“妾”义的“姨奶”联合引申为“正妻”,可由认知语义学中的整合观来解释。“奶奶”中前一个“奶”来自表“母亲”义的“奶”,激活亲属认知域;后一个“奶”来自表“妾”义的“姨奶”,激活配偶认知域。前后两个“奶”的概念义在亲属认知域和配偶认知域共同作用下相互整合,激活配偶认知域中新的含义,表示对“正妻”的称呼。
  以上语义演变,“奶”从“母亲”义发展到“乳母、祖母、正妻”义,由“乳母”义发展到“奴婢、乳房”义,由“乳房”义发展到“乳汁、哺乳”义,“乳汁”义发展到“年幼、稚嫩”义。符合Heine 等(1991)所提的范畴隐喻的斜坡(cline: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11],也是语义泛化的基本序列。由人到物再到性质,这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基本顺序。人们的认知视角总是先从关注、认识自身开始,然后再扩大到自身所生活的环境,随着对自身和所生活环境的熟悉,再逐步探究自身和自然界的性质状态。
  四、结语
  本文基于汉语的历史文献资料来探讨“奶”的语义来源及演变,并从认知角度探讨了这种演变的机制。人类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同义素突显以及人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有关系;在认知上,这种语义演变是由意象图式激活的转喻、隐喻、事件域认知模型、概念整合共同构成的认知机制推动而进行的。
  注释:
  ①“嬭”字在语料库中只收录于《大藏经》中,年代难以判定,因
  此不做统计。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魏]张揖.广雅[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4]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
  177-179.
  [6]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win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293.
  [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241.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245.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
  309.
  [11]Bernd Heine,Ulrike Claudi&Friederike Hnnerm-eyer.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张琳琳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1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吸入普米克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自拟方
摘 要: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认知负荷超出容量会影响学习,而将认知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则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词汇系统具有开放、庞杂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降低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增加有效认知负荷,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认知负荷 信息化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引言  词汇是构
摘要:“反义同词”,指共时同一个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普遍存在。本文对汉语中的反义同词现象进行分析,旨在对产生该现象的诸多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解决语言实践中的理解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义同词汉语成因  一、引言  黑格尔曾说:“德语中有些字非常奇特,不仅有不同的意义,而且有相反的意义,以至于使人在那里不能不看到语言的思辨精神。”(黑格尔,1974) 德语字典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主要症状是流泪,本人于2001年9月-2002年9月间,用在泪道探通术后注入金霉素眼膏的方法,治疗泪道阻塞2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水肿的有效方法。方法:以疏肝调气、祛风通络法为主自拟组方,随症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48例,10d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4个疗程,随访半年评价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1例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2月-2004年2月收治的220名W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结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为多种病因所致的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不同程度的浮肿和高血压等,病
目的:探讨大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口服大黄免煎饮片(从小剂量开始,到每日用量3-9g)和心痛定,对照组单服心痛定,疗程均为6-8周,观察患者血脂,尿白细胞介素-6及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