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省中部地区乡风文明建设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建设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作为农村和农民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和动力。良好的乡风文明对于实现我国农村全方位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农业人口众多,而以长春、吉林、四平、辽源为主的中部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区域内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集、种植结构单一,在我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推进这一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我省乡风文明建设乃至东三省玉米主产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地方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地区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在确保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就业培训,鼓励、支持和推進地方乡镇企业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人均收入水平和税收收入。对于无法在本土农村进行就业安排的剩余劳动力,要通过转移的方式,将他们转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赚钱后又会反哺农村的经济发展。
  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载体,是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农村社会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凭借良好的资金支持,大力开展文化设施建设活动,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把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切实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努力扩展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综合性功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发展成为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构建组织协调机制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重心在基层,重点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我省中部地区的4个地市应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挥部门下沉到乡镇一级,持续构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强化目标意识,制订近期和远期工作计划,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实现。长春周边地区要率先探索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全覆盖。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细化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制定建设的线路图、任务书、时间表,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各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部门资源,落实项目分工,推出配套政策举措。
  搞好乡风文明建设,落实各项工作,关键在领导干部。为此,只有切实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大力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现阶段,特别要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于文化管理专业人员短缺的状况,注重从返乡农民中挖掘管理人才。要注重管理人才的选拔。管理人才的选拔要突出年轻化、专业化,多从高学历青年和城市返乡农民中选拔,他们拥有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强的执行力,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管理人员结构,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三、提倡教育优先发展,增强农民文化素质
  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起决定作用,因此,需要从思想和科学两方面加强对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乡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同时,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乐善好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品质,积极利用这一财富,引导农民继承优秀文化。举行如“好儿媳”“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评选和表彰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推广和宣传。加强对媒体的规范,利用其优秀的宣传内容推动乡风建设。
  二是科学教育。农民的素质是文明乡风的体现,也是推动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我省中部地区农民普遍缺乏基础科学教育。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以农民需要为依据,建立针对农民的培训机构。一方面是提高农民在某方面的技艺,增强其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是规范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建立科普站、免费法律咨询站等,举办科普活动和法律人士下乡活动等,免费为农民提供服务,提高农民的科学和法律素养;积极利用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以及农村的精英分子,壮大科普和法制建设的业余队伍;加强关于农民、农村等各方面的法律建设。
  四、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营造乡风文明氛围
  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文明乡风的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繁荣新农村文化事业。
  一是发挥我省中部地区农村民间文化种类繁多、文化底蕴独特的优势。搭建活动载体,促进以家庭、村镇、乡企为单位的文化形成、创建文化中心的活动,重视发展特色民间艺术文化,在满族秧歌、剪纸等方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新闻媒体和文化部门的宣传,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发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的农村文化。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规范娱乐方式。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
  五、净化农村社会风气,营造文明社会风尚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农村地区发展的众多层面,建设工作内容涵盖面广,这就要求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时必须要有导向性和主基调。
  一是弘扬传统美德。树立先进典范,提高农民的整体道德水准,提高农村地区乡风文明程度、破解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二者不易兼得的难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扣群众思想脉搏,侧重点要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借助于传统节日重塑农村传统美德,大力倡导基层营造传统节日气氛,让人们在走亲访友之中学习和践行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境界,达到在农村地区弘扬传统美德的效果。
  二是培养农民文明的文化娱乐方式。加大对农村地区文体娱乐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集中建设村民文化广场、农村书屋等农民休闲生活场所,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倡导农民群众参与富有精神文化内涵的文化娱乐活动,减少“打扑克搓麻将”等低俗消遣形式。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引导农民优化消费结构,培养农民阅读、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在整体生活消费中的比重。
  三是惩治歪风恶习。歪风恶习是乡风文明建设不足的显著表现,要将其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点和主攻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对待,引导与惩戒相辅实施。对只涉及个人层面、不会对农村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些情况主要采取引导管理的方式进行纠正,对在社会层面形成巨大影响的歪风恶习要加大打击力度,设置多样化的惩治方法,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约束和警诫作用,增强村民对约束机制的认同感,培养遵纪守法意识。组织专门的人力进行动态监管,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歪风恶习进行引导、惩戒和治理。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柳   絮
其他文献
文中就如何搞好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充分论证和全面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镇赉县正式脱贫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后,镇赉县委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不松勁,确保扶贫政策不变、帮扶力量不减、脱贫责任不卸,扎实做好脱贫摘帽“后半篇文章”。  持续夯实帮扶责任,种好“责任田”。坚持以党的领导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深化拓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十项行动”,重点抓实抓强阵地、队伍、机制、载体等农村党建关键要素,把党建任务按项目、责任进行细化落实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结合实际抓实抓牢,务实求变,接续创新,才能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深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要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组织工作的职责所在、责任所系。要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夯实基层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目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剩下的大多是贫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镇赉县坚持因地制宜谋划扶贫产业,集中财力打造产业集群,投入整合资金2.5亿元,建设4个大型肉牛养殖扶贫基地,探索创建了“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扶贫推进中的一系列难题,取得良好效果。  合作化带动,破解产业项目覆盖难。发展产业项目,受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影响较大。针对分户实施“小散弱”项目监管难度大、收益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