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世纪最难拍成电影的小说是哪一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或者纳博科夫的《微暗之火》?品钦的《拍卖第 49 号》,或者巴勒斯的《裸体午餐》?我不会选上述作品,它们根本不具备电影性,因此没有讨论的必要。我选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读起来直白、精简而富有感性,却是一抹鬼火,将会燎到所有打算一显身手的导演的胡子。
巴兹·鲁赫曼勇敢地把胡子伸进了菲茨杰拉德的火焰。导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和《红磨坊》的他,成功地让演技本已精进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退化到摆酷、卖帅、扮深情的罗密欧与杰克的时代,进而让这部影片成为《红磨坊2》。
当然,我必须承认,在影片前半段,鲁赫曼确实予人一种华丽而忧郁的视觉体验。黛西家的公馆在一个俯拍的长镜头下,慢慢从远拉近,显得庄严气派,辽阔草地上几个人物渺小之极。盖兹比公馆里夜夜笙歌,那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在3D镜头中得到极致表现,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比肩的是香艳礼服,接踵的是名流怪客,空气里充满威士忌和烟花味道。忽然又让人觉得自己是遥远看客,从空旷宇宙投下目光,但见一个巨大万花筒向四面八方旋转绽放缤纷图景。这一切,让人想起菲茨杰拉德在随笔《爵士时代的回声》中的评论:“那是奇迹频生的年代,那是艺术的年代,那是挥霍无度的年代,那是嘲讽的年代。”(有评论者将这部电影称作美国的《小时代》,我觉得这是在赤裸裸地诽谤,转发过500次就可以提起公诉。是的,这部电影不够好,但仍不是没心没肺没智商的《小时代》可与之比拟的。)
但是,相信任何一个读过小说原著的人都会感觉到,华丽的色彩,时尚的设计,靡靡的乐曲,这些可以让智力平平的人为之陶醉,但小说原著的灵魂却在电影中奄奄一息或者从未光临过。
在歌舞场景部分,鲁赫曼仿似张艺谋附体,给观众献上一场黄金铸就的王的盛宴。离开派对,他立刻没了法子。整个故事用乏味而庸俗的方式讲出来,剧本可以直接投稿给《知音》:一个自称叫盖茨比的暴发户,发现自己初恋的贵族女孩黛西如今已嫁给贵族壮汉汤姆。盖茨比每夜举办穷奢极侈的狂欢派对,只为重见黛西一面。通过黛西的表弟,他成功约她喝下午茶。之后通奸了一个夏天。但他抱负不止于此,他要跟黛西光明磊落在一起。与戴绿帽子的丈夫摊牌后,盖茨比痛苦地发现,黛西与他的爱情没有他想的那么坚定和纯洁。狂乱中他与黛西开车飞奔,后者失手撞死路人——竟是绿帽汤姆的情妇。盖茨比背了所有黑锅,被死者丈夫开枪打死,其时他正在痴痴等待黛西的电话。他生前极尽繁华,身后却极度凄凉,除了帮他拉皮条的黛西表弟外,没有一个人参加他的葬礼。
鲁赫曼试图保持原著风味,但还是忍不住不时动手动脚。盖茨比的合作伙伴、犹太商人的臼齿饰物在小说里是袖扣而不是领带夹;盖茨比和黛西第一次约会时,钟被碰了但并未跌到地上;青年时代的盖茨比没有搭救富豪科迪而只是划船去警告他;盖茨比和汤姆这对情敌去纽约时不曾飙车,汤姆反而不时放慢车速等盖茨比,生怕他们消失;摊牌时盖茨比被激怒了但不曾动手;汤姆是在回家路上流泪而不是一看到情妇尸体就眼泪汪汪;盖茨比在最后的清晨等待中,并没有挽起袖子擦车……
这些更改令人不悦倒还无关大局,但有三处改动是不可以原谅的,菲茨杰拉德的粉丝一定会怒不可遏地向鲁赫曼吐口水。
两处在结尾,一处在开头。
电影处理盖茨比的死亡时刻的结尾可说是庸俗至极。盖茨比一直在痴等黛西电话,坚信她会打来。后来黛西表弟打来,他以为是黛西,狂喜中正要去接,却被误认他是交通肇事凶手的死者丈夫一枪击毙。他仰后倒入水池,嘴里还在喃喃叫着黛西的名字。
小说中完全不是这种国产言情剧的情节。盖茨比知道黛西不会打来了,他独自一人去到树林中的泳池,被死者丈夫开枪打死。他几乎可算是自杀。小说描写盖茨比临终时的段落必须摘录一下:“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一定会觉得他已经失去了那个旧日的温暖的世界,为了抱着一个梦太久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一定透过可怕的树叶仰视过一片陌生的天空而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发觉一朵玫瑰花是多么丑恶的东西,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
小说中盖茨比的葬礼也并非空无一人,盖茨比的父亲赶来了:“一个庄重的老头子,非常可怜,非常沮丧,这样暖和的九月天就裹上了一件蹩脚的长外套。他激动得眼泪不住地往下流,……不停地伸手去拉他那撮稀稀的花白胡须”。他拒绝将盖茨比的遗体运回西部故乡,他说:“杰米(盖茨比原名)一向喜欢待在东部。他是在东部上升到他这个地位的”。
我不知道导演粗鲁地删掉盖茨比的父亲出席葬礼的情节是出于什么动机。一个孤零零的老父亲和一个颓废的小青年出席盖茨比的葬礼,比过于戏剧化的空无一人有着更加深入骨髓的悲哀。凭这点,我就坚定地认为鲁赫曼是个并不精通人类情感因此也不太配得上菲茨杰拉德的粗人。
还有一处改动,那是小说的经典开头,我曾被深深打动:“我年纪还轻时,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导演直接将其简化成:“我年纪还轻时,父亲教导我不要随便对人评头论足”。这可真是点金成石。导演删去的那句话,可说是菲茨杰拉德小说哲学的精华,其中透露的不是智力优越感或财富优越感,而是饱含悲悯、兼具悲剧色彩的道德优越感,也就是作家自己说的:“基本的道德观念在人出世的时候就分配不均”。
当然,要电影完全展现经典小说的内核,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影和小说根本是两种艺术,他们的杂交通常只能结出酸涩苦口的浆果。
那些经典描写也不太可能被拍出来。你试试拍摄这段?“有一会儿工夫夕阳的余辉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她的声音使我身不由主地凑上前去屏息倾听——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或者这段:“一轮明月正照在盖茨比别墅的上面,使夜色跟先前一样美好。明月依旧,而欢声笑语已经从仍然光辉灿烂的花园里消失了。一股突然的空虚此刻好像从那些窗户和巨大的门里流出来,使主人的形象处于完全的孤立之中,他这时站在阳台上,举起一只手做出正式的告别姿势”。 好了,现在我要抛开电影,讲讲小说本身了。
菲茨杰拉德曾在随笔《崩溃》中写道:“毫无疑问,所有的人生都是一个垮掉的过程。但那些引发戏剧性场面的打击,其效果的显现并不突兀。另一种打击来自内心,那些打击,直到你无论怎么做都为时晚矣,直到你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是那样好的一个人了,你才会感觉到。第一种打击来得很快,而第二种发生时你几乎浑然不觉,却终于会冷不丁发现端倪。”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正是一个人的人生如何与内心一同垮掉的故事。黛西远不如盖茨比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尽管他也发现,“她的声音里充满金钱”(这句经典台词在电影中也被删掉了),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菲茨杰拉德对人们短暂的悲哀和片刻的欢欣没有太多兴趣,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吞噬心灵的东西,是在幻梦消逝后跟踪而来的恶浊灰尘。叙述它们时,菲茨杰拉德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就如柯勒律治的诗说的那样,他用望远镜来观察自己的心灵,看上去好像乱糟糟的,他却看到了一个宇宙。他给意识增添了宇宙内不为人知的东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许是菲茨杰拉德最投身其中的一部小说。我大胆猜测,他一个人在里面分饰四角。故事的讲述者、黛西的表弟有他的影子,前者在亲属资助下就读私立寄宿学校的经历与他吻合,不无悲伤与高尚的道德观也与他如出一辙;盖茨比当然更是他自己的化身。和盖茨比一样,菲茨杰拉德也当过兵,爱上一个法官的女儿泽尔达,退伍后做了铁路广告公司文案,被女友悔婚。他在沮丧绝望中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书只卖了一周,销量就过了两万册。随后他只用了三天,就娶到了泽尔达。此外,在1932年作者的随笔《我遗失的城市》中,他干脆想象自己被愤怒枪手谋杀的消息登上《每日新闻》;汤姆也有菲茨杰拉德的影子。在写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泽尔达与一个年轻英俊的法国飞行员坠入爱河,一度想离开他,这让他非常痛苦,而他的朋友海明威则称,“菲茨杰拉德想把这些事情写入他的小说里去”;甚至死者的倒霉丈夫也有他的影子。在被泽尔达悔婚后,菲茨杰拉德做过一段时间的汽车修理工,这跟死者丈夫的职业一模一样。
因此,菲茨杰拉德讲述的可能是自己看着自己与自己的妻子偷情,再被自己打死的故事。这种故事,你叫鲁赫曼这种粗人如何把握?
评论家多注意到菲茨杰拉德的爵士时代气息与固执的时间感,却很少发现他经常将现实时间与小说时间偷天换日。他仿佛在一间挂满了日历和挂钟的房间里写作,四面的墙上布满记忆的水珠,犹如时间凝固的眼泪——“在灵魂的真正黑夜里,日复一日,永远是凌晨三点钟。”
读菲茨杰拉德的小说,我们实在无法不怀有绝对的人生如梦之感。这种感觉也精妙浓缩在菲茨杰拉德的墓志铭——也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束语之中:“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So we bea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责任编辑/卢春燕
巴兹·鲁赫曼勇敢地把胡子伸进了菲茨杰拉德的火焰。导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和《红磨坊》的他,成功地让演技本已精进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退化到摆酷、卖帅、扮深情的罗密欧与杰克的时代,进而让这部影片成为《红磨坊2》。
当然,我必须承认,在影片前半段,鲁赫曼确实予人一种华丽而忧郁的视觉体验。黛西家的公馆在一个俯拍的长镜头下,慢慢从远拉近,显得庄严气派,辽阔草地上几个人物渺小之极。盖兹比公馆里夜夜笙歌,那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在3D镜头中得到极致表现,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比肩的是香艳礼服,接踵的是名流怪客,空气里充满威士忌和烟花味道。忽然又让人觉得自己是遥远看客,从空旷宇宙投下目光,但见一个巨大万花筒向四面八方旋转绽放缤纷图景。这一切,让人想起菲茨杰拉德在随笔《爵士时代的回声》中的评论:“那是奇迹频生的年代,那是艺术的年代,那是挥霍无度的年代,那是嘲讽的年代。”(有评论者将这部电影称作美国的《小时代》,我觉得这是在赤裸裸地诽谤,转发过500次就可以提起公诉。是的,这部电影不够好,但仍不是没心没肺没智商的《小时代》可与之比拟的。)
但是,相信任何一个读过小说原著的人都会感觉到,华丽的色彩,时尚的设计,靡靡的乐曲,这些可以让智力平平的人为之陶醉,但小说原著的灵魂却在电影中奄奄一息或者从未光临过。
在歌舞场景部分,鲁赫曼仿似张艺谋附体,给观众献上一场黄金铸就的王的盛宴。离开派对,他立刻没了法子。整个故事用乏味而庸俗的方式讲出来,剧本可以直接投稿给《知音》:一个自称叫盖茨比的暴发户,发现自己初恋的贵族女孩黛西如今已嫁给贵族壮汉汤姆。盖茨比每夜举办穷奢极侈的狂欢派对,只为重见黛西一面。通过黛西的表弟,他成功约她喝下午茶。之后通奸了一个夏天。但他抱负不止于此,他要跟黛西光明磊落在一起。与戴绿帽子的丈夫摊牌后,盖茨比痛苦地发现,黛西与他的爱情没有他想的那么坚定和纯洁。狂乱中他与黛西开车飞奔,后者失手撞死路人——竟是绿帽汤姆的情妇。盖茨比背了所有黑锅,被死者丈夫开枪打死,其时他正在痴痴等待黛西的电话。他生前极尽繁华,身后却极度凄凉,除了帮他拉皮条的黛西表弟外,没有一个人参加他的葬礼。
鲁赫曼试图保持原著风味,但还是忍不住不时动手动脚。盖茨比的合作伙伴、犹太商人的臼齿饰物在小说里是袖扣而不是领带夹;盖茨比和黛西第一次约会时,钟被碰了但并未跌到地上;青年时代的盖茨比没有搭救富豪科迪而只是划船去警告他;盖茨比和汤姆这对情敌去纽约时不曾飙车,汤姆反而不时放慢车速等盖茨比,生怕他们消失;摊牌时盖茨比被激怒了但不曾动手;汤姆是在回家路上流泪而不是一看到情妇尸体就眼泪汪汪;盖茨比在最后的清晨等待中,并没有挽起袖子擦车……
这些更改令人不悦倒还无关大局,但有三处改动是不可以原谅的,菲茨杰拉德的粉丝一定会怒不可遏地向鲁赫曼吐口水。
两处在结尾,一处在开头。
电影处理盖茨比的死亡时刻的结尾可说是庸俗至极。盖茨比一直在痴等黛西电话,坚信她会打来。后来黛西表弟打来,他以为是黛西,狂喜中正要去接,却被误认他是交通肇事凶手的死者丈夫一枪击毙。他仰后倒入水池,嘴里还在喃喃叫着黛西的名字。
小说中完全不是这种国产言情剧的情节。盖茨比知道黛西不会打来了,他独自一人去到树林中的泳池,被死者丈夫开枪打死。他几乎可算是自杀。小说描写盖茨比临终时的段落必须摘录一下:“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一定会觉得他已经失去了那个旧日的温暖的世界,为了抱着一个梦太久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一定透过可怕的树叶仰视过一片陌生的天空而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发觉一朵玫瑰花是多么丑恶的东西,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
小说中盖茨比的葬礼也并非空无一人,盖茨比的父亲赶来了:“一个庄重的老头子,非常可怜,非常沮丧,这样暖和的九月天就裹上了一件蹩脚的长外套。他激动得眼泪不住地往下流,……不停地伸手去拉他那撮稀稀的花白胡须”。他拒绝将盖茨比的遗体运回西部故乡,他说:“杰米(盖茨比原名)一向喜欢待在东部。他是在东部上升到他这个地位的”。
我不知道导演粗鲁地删掉盖茨比的父亲出席葬礼的情节是出于什么动机。一个孤零零的老父亲和一个颓废的小青年出席盖茨比的葬礼,比过于戏剧化的空无一人有着更加深入骨髓的悲哀。凭这点,我就坚定地认为鲁赫曼是个并不精通人类情感因此也不太配得上菲茨杰拉德的粗人。
还有一处改动,那是小说的经典开头,我曾被深深打动:“我年纪还轻时,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导演直接将其简化成:“我年纪还轻时,父亲教导我不要随便对人评头论足”。这可真是点金成石。导演删去的那句话,可说是菲茨杰拉德小说哲学的精华,其中透露的不是智力优越感或财富优越感,而是饱含悲悯、兼具悲剧色彩的道德优越感,也就是作家自己说的:“基本的道德观念在人出世的时候就分配不均”。
当然,要电影完全展现经典小说的内核,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影和小说根本是两种艺术,他们的杂交通常只能结出酸涩苦口的浆果。
那些经典描写也不太可能被拍出来。你试试拍摄这段?“有一会儿工夫夕阳的余辉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她的声音使我身不由主地凑上前去屏息倾听——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或者这段:“一轮明月正照在盖茨比别墅的上面,使夜色跟先前一样美好。明月依旧,而欢声笑语已经从仍然光辉灿烂的花园里消失了。一股突然的空虚此刻好像从那些窗户和巨大的门里流出来,使主人的形象处于完全的孤立之中,他这时站在阳台上,举起一只手做出正式的告别姿势”。 好了,现在我要抛开电影,讲讲小说本身了。
菲茨杰拉德曾在随笔《崩溃》中写道:“毫无疑问,所有的人生都是一个垮掉的过程。但那些引发戏剧性场面的打击,其效果的显现并不突兀。另一种打击来自内心,那些打击,直到你无论怎么做都为时晚矣,直到你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是那样好的一个人了,你才会感觉到。第一种打击来得很快,而第二种发生时你几乎浑然不觉,却终于会冷不丁发现端倪。”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正是一个人的人生如何与内心一同垮掉的故事。黛西远不如盖茨比的梦想——并不是由于她本人的过错,尽管他也发现,“她的声音里充满金钱”(这句经典台词在电影中也被删掉了),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菲茨杰拉德对人们短暂的悲哀和片刻的欢欣没有太多兴趣,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吞噬心灵的东西,是在幻梦消逝后跟踪而来的恶浊灰尘。叙述它们时,菲茨杰拉德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就如柯勒律治的诗说的那样,他用望远镜来观察自己的心灵,看上去好像乱糟糟的,他却看到了一个宇宙。他给意识增添了宇宙内不为人知的东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许是菲茨杰拉德最投身其中的一部小说。我大胆猜测,他一个人在里面分饰四角。故事的讲述者、黛西的表弟有他的影子,前者在亲属资助下就读私立寄宿学校的经历与他吻合,不无悲伤与高尚的道德观也与他如出一辙;盖茨比当然更是他自己的化身。和盖茨比一样,菲茨杰拉德也当过兵,爱上一个法官的女儿泽尔达,退伍后做了铁路广告公司文案,被女友悔婚。他在沮丧绝望中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书只卖了一周,销量就过了两万册。随后他只用了三天,就娶到了泽尔达。此外,在1932年作者的随笔《我遗失的城市》中,他干脆想象自己被愤怒枪手谋杀的消息登上《每日新闻》;汤姆也有菲茨杰拉德的影子。在写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泽尔达与一个年轻英俊的法国飞行员坠入爱河,一度想离开他,这让他非常痛苦,而他的朋友海明威则称,“菲茨杰拉德想把这些事情写入他的小说里去”;甚至死者的倒霉丈夫也有他的影子。在被泽尔达悔婚后,菲茨杰拉德做过一段时间的汽车修理工,这跟死者丈夫的职业一模一样。
因此,菲茨杰拉德讲述的可能是自己看着自己与自己的妻子偷情,再被自己打死的故事。这种故事,你叫鲁赫曼这种粗人如何把握?
评论家多注意到菲茨杰拉德的爵士时代气息与固执的时间感,却很少发现他经常将现实时间与小说时间偷天换日。他仿佛在一间挂满了日历和挂钟的房间里写作,四面的墙上布满记忆的水珠,犹如时间凝固的眼泪——“在灵魂的真正黑夜里,日复一日,永远是凌晨三点钟。”
读菲茨杰拉德的小说,我们实在无法不怀有绝对的人生如梦之感。这种感觉也精妙浓缩在菲茨杰拉德的墓志铭——也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束语之中:“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So we bea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责任编辑/卢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