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在钢琴创作和演奏中都有着极深的造诣。本文通过李斯特的音乐贡献、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节奏节拍,演奏技巧和踏板运用几个方面对其音乐会练习曲《轻盈》进行理解分析,充分的感受李斯特钢琴艺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艺术风格;演奏技术
一、李斯特的音乐贡献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幼年时就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九岁时就举办了人生的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1821年开始跟随车尔尼学习。分别于1823年、1824年在巴黎和伦敦演出。1823-1835年在巴黎,李斯特结识了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音乐家——柏辽兹、帕格尼尼和肖邦。柏辽兹的标题音乐对李斯特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交响乐创作中,他继承了柏辽兹主导动机贯穿和画面式描写的原则,创作了《革命交响曲》,这首作品也标志着他的标题交响乐的诞生。另外,李斯特深深折服于帕格尼尼精湛的演奏技巧,根据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随想曲改编而成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成为经典。肖邦与李斯特有着深刻的友谊,肖邦的作品也深深影响着李斯特,如《轻盈》中美妙的旋律与肖邦作品诗情画意的特点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斯特在钢琴演奏上极力追求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性的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他的这种演奏风格同样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了欧洲钢琴演奏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他因此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在钢琴作品创作中,他经常用到快速的琶音,大跳,音程的转换,颤音等演奏技巧。为了充分表现出其作品的炫技风格,李斯特创作出了三首音乐会练习曲——《悲歌》《轻盈》和《叹息》,充满诗情画意,完美展示了艺术与技巧的融合。
音乐会练习曲,是随着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练习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基础上上又加入了艺术性,提高了练习曲的音乐性。音乐会练习曲的创始人是肖邦,创作了《革命》、《黑键》、《蝴蝶》等优秀的作品,旋律优美,意境隽永。继肖邦之后,李斯特、拉赫瑪尼诺夫、德彪西等人也创作出许多音乐会练习曲。尤其是李斯特,其作品以炫技著称,被誉为“炫技大王”。他作品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给人听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至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音乐会练习曲《轻盈》
1、创作背景
1848年初,李斯特与魏玛宫廷的关系变得固定许多,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也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他创作的巅峰。这一时期,他在创作中不断进行着创新,主导主题不断发展,对“无限旋律”进行大胆尝试。《轻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旋律优美而连续,和声色彩丰富,给人以时远时近的距离感,在淡雅忧郁中又不乏明朗积极的情绪,具有较高的练习和欣赏价值。
2.曲式结构
《轻盈》是一部单三部变奏曲式,由引子和七段变奏组成,结构如图表示:
各段变奏不仅在形式方面形成对比,在表达情绪和力度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具有戏剧性的效果。例如,变奏一和变奏二,由单音主题变为双音音程的主题,具有较强的层次感,丰富了和声色彩。变奏四和变奏九,和声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骨干音的基础上加入回旋半音,展开主题,很好的表现了情感的变化与递进。从变奏六开始进入乐曲的高潮部分,由分解和弦的变奏到四组上行音阶,再到变奏七的左手演奏主题旋律,右手连续下行半音的双音,到变奏八的双音大跳以及高音区颤震音,将乐曲的情绪烘托到高潮,极大的丰富了乐曲表现力,同时也要求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术。
3.节奏节拍
练习曲《轻盈》所采用的节拍节奏整体上相对自由,但是在自由中又不乏严谨。作品采用许多组合节拍:引子采用四三拍,到变奏二进入四四拍,变奏五和变奏六衔接的第52小节采用了短暂的四九拍,第84、85小节变成四五拍以及结尾的几次节拍变换,都是作者李斯特对作品处理深度和表现力的极高追求。他在作品创作中也运用了三连音对七连音、八连音的不契合节拍。在演奏中,要充分把握节奏的准确性,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加入自由的处理,如适当加快或减慢速度,自由延长,突然休止等演奏方法,以更好的表达作品的内涵。不可忽视节拍和速度之间的依托制约性,每一种节奏型都有各自的作用和表情特点,但是孤立的节奏是没有灵魂的,应使它们融入节奏序列的整体中,才能更加完美的演绎这首作品。
4.演奏技巧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是多样化的:既有雷鸣般的辉煌响亮,又有喷泉般的玲珑剔透、轻盈敏感;既有完全属于钢琴化的“音响展示”,又有管弦乐队多层次的交响性效果。音乐会练习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作品,而《轻盈》又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典型之作。因此,要弹好这首作品,首先要掌握好其精湛的演奏技巧。
《轻盈》这首作品的触键方法非常重要,要表现出时远时近的游离感,要求指尖稍竖起来一些,手腕微微提起,但声音必须是很有质感的,不论强弱都不可发虚。整首曲子速度比较快,所以必须要求整个手臂在演奏过程中的放松,大臂的力量要直通指尖,指尖的力量要集中,力量均匀,演奏出旋律线的推动感。
5.踏板的运用
踏板的运用是一门艺术。李斯特的作品不仅以“炫技”著称,也给人们带来一场听觉盛宴。除了手指的技巧以外,踏板的运用也十分讲究。在练习曲《轻盈》中,踏板的运用很多,不论是手指的快速跑动部分,两手的交替部分,还是音程的跳跃,都要用到踏板。我们要在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色彩要求的基础上,使手指和踏板充分配合,追求完美的音响效果。例如在作品引子部分,踏板的使用不需要过多,一开始的时候可以不使用踏板,随着乐句的渐强适当加入,以演奏出循序渐进的感觉。第一段主题部分,要注意踏板不可模糊音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使用踏板,在用手指手腕连接效果更好的地方可以不使用踏板,避免使用过多给人以模糊拉杂的感觉。六度音程变奏部分,因为双音变奏加深了主题的层次,加强了和声力量,加上双音的跨度较大,踏板可以较变奏一踩的稍长一些,在每小节的第三拍松开,下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踩下,这样既和第一段主题形成了对比又加强了乐句的歌唱性。变奏三左手三连音对右手多连音的跑动,可以跟随左手和声以及乐句的连线使用踏板,不要影响右手旋律纤细精致又带有朦胧的感觉。变奏四高潮部分,57小节开始的三组上行半音,可随着乐句的渐强加入踏板,同时要注意左手的和声,既要连续地充满激情又不要模糊音响。变奏六中的华彩瞬间,踏板可以一直踩到底,充分演奏出极度的兴奋之感,然后在进入终止句的时候松开踏板,随着左右手的和弦再次踩下,余音缭绕,令人回味。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闫铮.浅析钢琴之王李斯特音乐风格及作品[J].音乐大观,2012(2).
[3]李响.论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闫佳妮.论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J].山西师大学报,2013(S4).
【摘要】: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在钢琴创作和演奏中都有着极深的造诣。本文通过李斯特的音乐贡献、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节奏节拍,演奏技巧和踏板运用几个方面对其音乐会练习曲《轻盈》进行理解分析,充分的感受李斯特钢琴艺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艺术风格;演奏技术
一、李斯特的音乐贡献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幼年时就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九岁时就举办了人生的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1821年开始跟随车尔尼学习。分别于1823年、1824年在巴黎和伦敦演出。1823-1835年在巴黎,李斯特结识了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音乐家——柏辽兹、帕格尼尼和肖邦。柏辽兹的标题音乐对李斯特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交响乐创作中,他继承了柏辽兹主导动机贯穿和画面式描写的原则,创作了《革命交响曲》,这首作品也标志着他的标题交响乐的诞生。另外,李斯特深深折服于帕格尼尼精湛的演奏技巧,根据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随想曲改编而成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成为经典。肖邦与李斯特有着深刻的友谊,肖邦的作品也深深影响着李斯特,如《轻盈》中美妙的旋律与肖邦作品诗情画意的特点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斯特在钢琴演奏上极力追求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性的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他的这种演奏风格同样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了欧洲钢琴演奏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他因此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在钢琴作品创作中,他经常用到快速的琶音,大跳,音程的转换,颤音等演奏技巧。为了充分表现出其作品的炫技风格,李斯特创作出了三首音乐会练习曲——《悲歌》《轻盈》和《叹息》,充满诗情画意,完美展示了艺术与技巧的融合。
音乐会练习曲,是随着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练习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基础上上又加入了艺术性,提高了练习曲的音乐性。音乐会练习曲的创始人是肖邦,创作了《革命》、《黑键》、《蝴蝶》等优秀的作品,旋律优美,意境隽永。继肖邦之后,李斯特、拉赫瑪尼诺夫、德彪西等人也创作出许多音乐会练习曲。尤其是李斯特,其作品以炫技著称,被誉为“炫技大王”。他作品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给人听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至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音乐会练习曲《轻盈》
1、创作背景
1848年初,李斯特与魏玛宫廷的关系变得固定许多,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也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他创作的巅峰。这一时期,他在创作中不断进行着创新,主导主题不断发展,对“无限旋律”进行大胆尝试。《轻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旋律优美而连续,和声色彩丰富,给人以时远时近的距离感,在淡雅忧郁中又不乏明朗积极的情绪,具有较高的练习和欣赏价值。
2.曲式结构
《轻盈》是一部单三部变奏曲式,由引子和七段变奏组成,结构如图表示:
各段变奏不仅在形式方面形成对比,在表达情绪和力度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具有戏剧性的效果。例如,变奏一和变奏二,由单音主题变为双音音程的主题,具有较强的层次感,丰富了和声色彩。变奏四和变奏九,和声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骨干音的基础上加入回旋半音,展开主题,很好的表现了情感的变化与递进。从变奏六开始进入乐曲的高潮部分,由分解和弦的变奏到四组上行音阶,再到变奏七的左手演奏主题旋律,右手连续下行半音的双音,到变奏八的双音大跳以及高音区颤震音,将乐曲的情绪烘托到高潮,极大的丰富了乐曲表现力,同时也要求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术。
3.节奏节拍
练习曲《轻盈》所采用的节拍节奏整体上相对自由,但是在自由中又不乏严谨。作品采用许多组合节拍:引子采用四三拍,到变奏二进入四四拍,变奏五和变奏六衔接的第52小节采用了短暂的四九拍,第84、85小节变成四五拍以及结尾的几次节拍变换,都是作者李斯特对作品处理深度和表现力的极高追求。他在作品创作中也运用了三连音对七连音、八连音的不契合节拍。在演奏中,要充分把握节奏的准确性,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加入自由的处理,如适当加快或减慢速度,自由延长,突然休止等演奏方法,以更好的表达作品的内涵。不可忽视节拍和速度之间的依托制约性,每一种节奏型都有各自的作用和表情特点,但是孤立的节奏是没有灵魂的,应使它们融入节奏序列的整体中,才能更加完美的演绎这首作品。
4.演奏技巧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是多样化的:既有雷鸣般的辉煌响亮,又有喷泉般的玲珑剔透、轻盈敏感;既有完全属于钢琴化的“音响展示”,又有管弦乐队多层次的交响性效果。音乐会练习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作品,而《轻盈》又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典型之作。因此,要弹好这首作品,首先要掌握好其精湛的演奏技巧。
《轻盈》这首作品的触键方法非常重要,要表现出时远时近的游离感,要求指尖稍竖起来一些,手腕微微提起,但声音必须是很有质感的,不论强弱都不可发虚。整首曲子速度比较快,所以必须要求整个手臂在演奏过程中的放松,大臂的力量要直通指尖,指尖的力量要集中,力量均匀,演奏出旋律线的推动感。
5.踏板的运用
踏板的运用是一门艺术。李斯特的作品不仅以“炫技”著称,也给人们带来一场听觉盛宴。除了手指的技巧以外,踏板的运用也十分讲究。在练习曲《轻盈》中,踏板的运用很多,不论是手指的快速跑动部分,两手的交替部分,还是音程的跳跃,都要用到踏板。我们要在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色彩要求的基础上,使手指和踏板充分配合,追求完美的音响效果。例如在作品引子部分,踏板的使用不需要过多,一开始的时候可以不使用踏板,随着乐句的渐强适当加入,以演奏出循序渐进的感觉。第一段主题部分,要注意踏板不可模糊音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使用踏板,在用手指手腕连接效果更好的地方可以不使用踏板,避免使用过多给人以模糊拉杂的感觉。六度音程变奏部分,因为双音变奏加深了主题的层次,加强了和声力量,加上双音的跨度较大,踏板可以较变奏一踩的稍长一些,在每小节的第三拍松开,下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踩下,这样既和第一段主题形成了对比又加强了乐句的歌唱性。变奏三左手三连音对右手多连音的跑动,可以跟随左手和声以及乐句的连线使用踏板,不要影响右手旋律纤细精致又带有朦胧的感觉。变奏四高潮部分,57小节开始的三组上行半音,可随着乐句的渐强加入踏板,同时要注意左手的和声,既要连续地充满激情又不要模糊音响。变奏六中的华彩瞬间,踏板可以一直踩到底,充分演奏出极度的兴奋之感,然后在进入终止句的时候松开踏板,随着左右手的和弦再次踩下,余音缭绕,令人回味。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闫铮.浅析钢琴之王李斯特音乐风格及作品[J].音乐大观,2012(2).
[3]李响.论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闫佳妮.论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J].山西师大学报,2013(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