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族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族从哪儿来
  贵族的特点是血统高贵,都是有世袭有谱牒的。不但财富世袭,而且身份也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读历史有一件事最清楚,就是全世界最先富起来的人是一些人上人,他们可能就算是最早的贵族了。考古学家讲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贫乏,可是人已经两极分化了。老百姓住的地方还有埋葬的地方全都在低处,洪水来了,不想当鱼鳖你就赶快上树或者上船;而贵族就不一样了,贵族住在高的地方,四周有一个很大很厚的城墙,既可以防盗贼也可以拦洪水。他们的确是人上人,住在高处不说,以后埋在祭坛上面,一个一个祭坛就像是金字塔,让人震撼。
  中国贵族金玉满堂,这个金不是黄金是青铜。商代铜器上面有族徽,这个器皿是哪一家的分得非常清楚。西周铜器有一种铭文叫策命金文,策命封赏的时候就会把天子委任状重复一遍,你爷爷你爸爸有很大的功劳,现在我要任命你,让你继承他的差事继续当他们当过的官。最后结束的地方都有一个套话,就是永佑子子孙孙,这些都是跟延续他的香火有关,因此贵族非常强调血脉相传,血统更是要纯之又纯。
  贵族很讲究姓氏。有一个姓就是带女字旁的姓,像姬姓姜姓。如果要通婚的话一定要女字旁的姓,因为普通人是没有这种姓氏的。东周以来同姓铭文有个特点,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凡说这个话的人,其实都跟他铭文讲的非常显赫的祖宗差了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再厉害的贵族传不了多少代,族要分,财要散,血缘要稀释。先头还可以说血浓于水,后来水越拆越多,和注水猪肉一样。
  东周时期距离文武周公的时代已经非常远,社会上有很多落魄公子旧王孙,他们认为当时的制度不好,于是纷纷改革。改革到秦始皇时期,用商鞅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二十等爵制下面有一个大军,今天叫劳改队,也有等级。有了这个制度,人不问出身,只要你地种得好,杀敌杀得多,可以一级一级往上爬。该杀的杀,该罚的罚,從此除了皇亲国戚谁都不是贵族。高官厚禄地位再高,那叫高官不叫贵族。
  《殷周制度论》更像一篇建国大纲
  中国超现代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官文化发达,文官制度完善,特别是有一套选官制度,从平民到高官有直通车,这是西方没有的。
  王國维的《殷周制度论》,是很有名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商周有什么不同,但更像是一篇建国大纲。不光讲学术,还宣传政治主张。他说,人类最理想的制度就是周公的制度,所谓的《周公之制》其实并不是孔子说的周公之制,而是从秦到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制度。皇权世袭加选官制,缺一不可。皇帝一定不能选,官一定要选。如果像西方那样选领导,在他看来天下就乱了。
  王国维是个了不起的学者,但是他的文化立场是保守主义的。从秦始皇以来中国的贵族是什么呢?中国史书兹兹于一姓之兴旺,秦始皇以下世袭贵族都是以朝代为断线。比如汉朝姓刘,唐朝姓李,宋朝姓赵,明朝姓朱。秦朝最短,只有十多年。汉朝最长,有四百多年。一般王朝也就一二百年,或者二三百年。
  秦始皇本姓赵。他才是原始意义上的贵族
  秦始皇号称始皇帝,皇是三皇,帝是五帝,把所有高贵的头衔集于一身,原来意义上的贵族他是最后一人。始皇赢姓,但是我们不能管他叫赢政,电视剧都是错误的。赢姓是带女字旁的姓,男人有姓但是不能加在名字前面,女人才在名字前面冠姓。大家都以为秦始皇是陕西人,但是他的祖庭却在曲阜。赢姓西迁,先入山西者为赵,后入陕甘者为秦,秦赵是同族的。赵是最初住在霍山下,也就是洪洞县的赵城镇。天水赵氏、邯郸赵氏、太原赵氏都是来源于赵城。北大汉简有一篇叫《赵政书》,可以证明秦始皇是叫赵政。这种氏,汉以来才叫姓。因此,我们只能管他叫赵政。
  跨朝代的贵族千年只有孔姓
  中国有没有跨朝代的贵族?有,只有一家,就是孔家。孔子是素王,没有王位的王,中国读书人奉他为万世师表,但是他只是一个精神贵族。
  在贵族底下有平民。人分三六九等,从来就不平等。统治者说既然不平等,当然得分高低贵贱,重要的是长幼尊卑有秩序。这种秩序孔子叫礼,秦始皇叫法。
  印度有四大种姓,僧侣、武士、平民、贱民。身份是固定的,生下来是哪一种,世世代代就是哪一种。中国跟印度不一样,我们的四民秩序是士、农、工、商。士早先是武士后来是文士,文士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高不是读书本身有多高,而是读书才能做官,除了皇上他们就是当时的成功人士、人上人。农地位也在工商之上,很多读书人都是从农村来的,上层和下层有流动。和尚、道士不从事生产,处于社会边缘,没有特殊地位。传统中国优点是世俗程度高,没有教皇,只有皇帝;没有小贵族,只有皇亲国戚,赐给他们食邑,让他们做一个不问政事的藩王。权力高度集中,国家大一统,民族多元化,宗教多元化,阶层有流动,下层有文化。
  抗战时候咱们唱的是“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工农兵学商对官而言,全都是平民百姓。
  ——龙源期刊网
其他文献
民国年间的初小教材,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开始谈革命、共和、民主和自由,而且谈得很专业。看到这样的教材,一半欣慰一半惭愧:欣慰的是,九十年前中国的小学教育水平已经很高了,我们的起点并不低;惭愧的是,九十年前小孩子都懂的常识,现在一群社会精英还搞不清楚!  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是真正的现代教育,和全球价值观同步。从小学一年级就培养公民,拒绝儒棍式的“顺民”,这是评价国家品质的一个重要考量。课本脱胎于几千
期刊
人生几乎每一步都面临抉择。抉择是人生的方向盘和制动器。一般抉择会决定一时一事,关键、重要的抉择则会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因而每个人都力图牢牢抓住抉择的权柄,防止抉择失控、失误,争取抉择的自主、正确、如愿。  抉择的权柄并非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有时会掌握在父母手中,有时会掌握在君王手中,有时会掌握在上司手中,甚至有时又可能掌握在意想不到的人手中……  赐名与择校  董仲舒儿时抉择的权柄如普通人一样
期刊
清明时,偶遇一江南古镇,镇中古戏台停用已久,青砖铺地、朱漆斑驳,细雨蒙蒙中锣鼓喧天已是前尘云烟。想起有朋友感慨,经济发展了,反而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土戏了。戏曲被移栽进了现代化的剧场,场面更美、环境更舒适,坐在台下的观众,也跟欣赏交响乐一般正襟危坐,没有茶水零嘴、没有唠嗑戏谑。  不知何时开始,中国戏曲特有的泥土味儿,似乎淡了。  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副文化的中国戏曲,剧种流派种
期刊
在山西太原的晋祠完好地保存着一块碑——《晋祠铭》。  这是一块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亲自书写的御制御书,它还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行书碑,因而在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  中国有立碑的传统,征战凯旋,歌功颂德,都要撰写文章并刻在石头上,以求永恒。李世民在征战高丽的回途当中,专门到唐朝的龙兴之地晋阳来修养。时为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李世
期刊
南宋诗人陆游虽然对儿子说过“汝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写诗不能光靠读书,还要社会实践,靠实地观察以及长年累月的人生感悟积累。然而,这不是说读书本身对于写诗就不重要了,其实,陆游本人就是个“书虫”,他刻苦阅读了大量书籍,接触了海量的文本,才培养了满腹的才华,为写出精彩的诗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于陆游的读书生活,他自己有生动而翔实的描写,这篇文章被后人名为《陆游书巢》,出自陆游的《渭南文集》,读来颇
期刊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优秀的人总能看到比自己更好的,而平庸的人总能看到比自己更差的。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记住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就是,随遇而安、遇事不急不躁,该有主心骨的时候能镇得住場,不该有的时候能心安理得躲一旁不多话;会爱人,会关心人,会牵挂人,但不缠人;有思想,有理想,有理性,很幽默,敢自
期刊
读《史记》如读小说,轻松、好玩,而且耐人寻味。沛县的混混刘邦得了天下,分封诸王,异姓的倒有几个有名的,还都让他给废了,从此立个臭规矩,非刘氏不王。可是,自家孩子封的王,大抵籍籍无名,都是混吃等死的主儿,唯一例外的是淮南王。  第一任淮南王刘长,说起来有点来路不明。他的母亲,原是汉初异姓王赵王张敖的美人,诸姬妾之一,后来刘邦过境,张敖为了拍刘邦的马屁,把美人送给刘邦侍寝。这样的事,此前有,此后也没断
期刊
一、陸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士!  二、左光斗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题书斋联。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非光斗不能为之。  三、袁枚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自署“随园”联。集晚唐诗句为
期刊
“书山”“学海”这两个词源于汉代。  汉代辞赋家杨雄在其《法言·学行》中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说百川奔流不息,所以能够到达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因而永远也达不到山高。以此比喻学习勤奋则进益,停止则事不成。后来人们就用“学海”来比喻博学多才。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学者左圭将唐宋名家野史杂说汇集成书,辑有几十集,一百种,定名为《百川学海》,这是我国成书最早、影响较大
期刊
如今的西湖周边倍加繁华,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只不知可有共饮话旧之人?  寄居杭州七年,经历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和晴雨雪夜,一直不敢妄谈感受,只因有古人的诗词文章在前。当下社会各界时常称赞杭州“还湖于民”的收费全免政策,但我不得不说句不合时宜的话:那种最好的西湖,我们很难看到,终究是他们的。  且不提浚湖造堤的白居易和苏东坡,他们与西湖已是密不可分,诗词更是被不断传唱。单就如何品赏西湖韵致,一般人也难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