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的宋妈妈这样告诉我……

来源 :老人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短发素衣的大寨女人——宋立英和申纪兰,行进在全国老劳模参观团的队伍里。我插空儿采访了宋妈妈。
  宋立英,生于1933年,大寨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原大寨大队妇女队长,凿石英雄贾进财的妻子,也是大寨目前唯一健在的创业英雄。她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还曾任全国政协五届委员和山西省妇联副主任。
  
  “为了让我能活,娘断掉了我的手指儿”
  
  “娘给我缠上了脚,家里穷没有布,就用棉花包上细绳绳勒。脚缠得生疼走不动,爹硬让娘给我拆了。”宋妈妈说话柔柔的。
  娘生了八个孩子,前面六个都死了,人家告诉她,如果把刚生下的孩子弄残阎王爷就不待见了。于是娘就狠着心,生生把小立英左手的无名指剪掉了一截儿。以后立英和妹妹都活了,可是娘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宋家穷,从县城逃荒来到大寨想开点儿荒,可是依旧没有活路,立英端着娘留下的一个破碗讨吃要饭。冬天冻得实在受不住了,就跟在牛后面走,牛一屙下粪,她马上就站进粪堆里暖一暖脚。9岁那年,她到地主家当佣人。端屎倒尿、刷锅洗碗、滚碾推磨、野外拾粪什么都干,地主婆还经常拿她撒气。她个子太小,洗碗得站在凳子上,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手被扎得鲜血直流,地主婆上前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我13岁成家。老贾是扛长工的,我是使唤丫头”
  
  为了能有口吃的,长辈们把13岁的宋立英嫁给了大她20岁的长工贾进财。这门婚事的彩礼是一石(150市斤)玉茭子。可老贾连这点儿也拿不出来,是远房亲戚帮着垫付的,代价是贾进财夫妇以干活儿偿还。
  刚过年的那个阴历二月,老贾就去了宋家,他跟人借了一斗黄米和一个烙馍算是聘礼。他再穷,也是让新媳妇坐着四人抬的轿子体体面面娶过来的,尽管他已经没有父母了。
  那时的大寨是啥样?名副其实的七沟八梁一面坡,能种庄稼的最大的两块地只有5亩,全村百分之七十的人家中都有扛长工、打短工、赶牛放羊和讨吃要饭的。
  后来新中国有了提倡恋爱自由的《婚姻法》,有人也怂恿贾进财的“童养媳”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婚姻生活。看着老贾为了改变大寨无论多累多苦都永远默默地拼命劳作,她心疼,她佩服,她跟定了他!
  
  “老贾和我商量,年轻人陈永贵就行”
  
  大寨1946年就有党组织了。宋立英1947年入党后才知道丈夫1946年就已经是党的人了。日本投降后大寨就解放了,贾进财是大寨的第一任书记,宋立英是大寨最早的女党员,她带领妇女出色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各种任务,带头演新戏、唱新歌:“村里开会叫,妇女都来到,男人去参军,妇女来放哨”。
  参加革命后,感觉到因为没文化工作很吃力,为了不影响大局,老贾夫妇商量着村里的年轻人谁能行,他们异口同声:“金小就行!”
  金小是陈永贵的小名。陈永贵和妻子李虎妮都是他们培养和发展的党员。1951年老贾夫妇把随山西农民参观团到天津参观华北物资交流会的机会慷慨地让给了他。交流会上的电动抽水机、拖拉机激励着陈永贵,在他的倡议下,大寨制定了治山、治坡、治沟的“造地”十年规划。那时大寨连辆独轮车都没有,50多个劳动力外加扁担、镢头,一冬一春地在白驼沟筑了七道大石坝,破天荒地修成3亩地,保住12亩地!
  
  “永贵的话在理,我一辈子记住了”
  
  大寨曾与武家坪合并成一个农业社,总支委员都要到武家坪工作。宋立英当时上有70多岁的老父亲,下面最小的娃娃刚刚会坐,可她二话没说还是去了。白天出村上班,深更半夜回家料理家务。遇到老人身子不舒坦没办法弄孩子,在炕上打滚的娃娃弄得屎尿满身。忙得实在掰不开身时,她就背着行李卷、抱着孩子到区里县里开会,从来没有因为家务耽误过一点儿工作。
  她说自己也曾经有过软弱。1957年带着妇女们进城赶会拿出粗面干粮吃,邻村妇女笑话了:“呦,模范社的社员进城,连烧饼也买不起。”她觉得脸上挂不住,没赶会就扫兴而归。一回来陈永贵狠狠批评了她:“在村里个个都像小老虎,出村像个小老鼠,几句闲话都顶不住?”是啊,永贵的话有理,让她一辈子牢牢地记住了。
  
  “这两个半截儿是工伤”
  
  她右手有两个指头也是半截儿的。那天她带着人在牲口棚铡草,突然发现铡草机木槽的草团里有石头,铡刀随时都有碰坏的危险,她立即用力将草团扯出,机器保住了,可她的两个指头却被切断了。当即男人们争着要抬她到医院,她说:“手铡了脚又不疼,别送了!”
  那时村里还没有通车,她就按住血,生生走了十里路赶到县医院,疼得直掉泪……不久,手还没好利索,她就又担着箩筐干活儿去了。
  
  “人家凤莲在学校时就是干部”
  
  说起大寨的辉煌就必然涉及老书记贾进财“三次让贤”陈永贵,妇女中常年带头大干的是妇女队长宋立英,而扬名的则是在1963年抗灾时的铁姑娘队队长郭凤莲,宋立英像自己的丈夫一样豁达、谦逊。
  宋立英长女秀兰聪明能干且是大寨长得最漂亮的姑娘。人们还会记得在郭凤莲之后,大寨曾培养过一位名叫贾存锁的姑娘,为什么秀兰就一直没列入培养之列呢?
  “咱们培养接班人不能任人唯亲哪!秀兰小凤莲四岁。人家凤莲在学校时就是干部,她和秀兰都很活跃,凤莲的能力更强些,尤其在上下交往上不打怵。我们看着凤莲长大,看着她长得不高不低的,很聪明,念书又是好学生,因为唱歌跳舞好,学校人们都叫她‘刘三姐’。我们大寨人很敬重烈属,又很爱她,都想扶起她,不光让她当铁姑娘队长,还当了民兵连的领导,当了团支书。秀兰从没埋怨过我们当爸爸妈妈的,孩子很听党的话。”宋妈妈这样告诉我。
  
  “远辈论,我管凤莲的姥娘叫姑姑”
  
  从很远的辈分上论,宋立英称郭凤莲的姥娘姑姑。姥娘就是姥姥。
  郭凤莲1947年生于武家坪,三岁时死了母亲,到大寨与年轻时就守寡的姥姥相依为命。姥姥家和宋立英家是邻居,童年时凤莲印象最深的就是隔壁晚上经常有不灭的灯光——贾进财、陈永贵、宋立英等一夜一夜地谋划着改天换地的大计,鸡叫了,天亮了,这群英雄各自回家拿上家什又和社员们一起出工了。她14岁高小毕业后被招进大寨幼儿园,不仅当孩子王,也给大叔大婶们当扫盲的小教员。
  1963年特大洪灾后的冬天特别冷,腊月还下了大雪,可姑娘们照样自觉地和男人们一样坚持在大沟里凿冻土、垫坑坝,怎么劝都劝不回去。凤莲的手指被石头压得鲜血直流也不喊疼。人们每天上山要担两担饭去,凤莲对打石头的贾进财说:“姨夫,这饭都成冰碴子了,我给您烧点柴滚滚吧。”
  “不用滚,吃在肚里边就热了”,老贾说。
  于是,她就把这段话编成了歌儿,边唱边给大家跳舞鼓劲儿:“冰碴饭儿甜,冰碴饭儿香,吃了不忘本,干活有力量……”
  凤莲就这么一个活泼的人,弄得大家一点儿也不累了。
  “眼看着这些从学校出来的娇妮妮成了铁妮妮,陈永贵跟我们说:‘干脆就叫她们铁姑娘吧’,凤莲就成了这二十三个铁姑娘队的队长。”宋说。她甘心情愿地支持帮助郭凤莲。
  
  “我本来就是大寨的,我回大寨”
  
  1983年,山西省委有关部门做出免去申纪兰同志山西省妇联主任职务、免去宋立英同志山西省妇联副主任职务和免去郭凤莲同志山西省委常委职务的有关决定。同她们三位谈话的那位组织干部在事前多次慎重地推敲着措辞,然而,那次谈话的结果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曾想到的。
  “组织上准备把你们的户口办出来安排在城里,另外,再给你们安排个适当的职务。你们还有什么其他要求?”
  申纪兰答:“没有。我就是农民,这个主任是兼的。我没什么文化,也没多大能力,组织上让下去是对着了。我回去,也不用再麻烦组织了,我的户口就在西沟。”
  宋立英答:“感谢组织上的关心,我本来就是大寨的,我回大寨。”
  只有郭凤莲流了泪:“榆次,我能不能不去了,可是我还是想回大寨”。因为组织上已经安排她到榆次市北郊的晋中果树研究所任副所长,当然,她还是服从了组织决定。
  寥寥数语,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这位干部告诉我,这是他在职期间最痛快的一次免职谈话——面对送到手边的好机会却不要,她们真是好样的!
  “文革”中多次谢绝当省妇联主任的申纪兰,还是服从了上级任命,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十年,成了有名的“五不”干部。即: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拿工资、不要住房、不坐专车。理解她、效仿她的就是她的副手省妇联副主任宋立英。在大寨红极一时的年代,宋立英除了开会、接见中外客人,每年居然还能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三百多天!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到了文化低,难不倒;家务重,拖不倒;工作忙,压不倒;劳动多,累不倒。
  
  “还是得请凤莲回来”
  
  “以公正的态度回忆过去,以改革的精神开拓未来”,这是在迎接陈永贵骨灰时大寨上空高悬的挽联,也是大寨人面对未来的一种姿态。可是如何开拓呢?贾宋夫妇一直很信任郭凤莲,可免职后的凤莲只能服从组织安排,在离开大寨的路上,边走边回头伤心地跟宋立英说着:“姨,我得走了,如果不报到,人家就给‘除’了”,宋妈妈哽咽了。
  凤莲走后,大寨先后换了四任书记,可工作成绩不显著。贾宋他们真是着急了,老同志们在一起商量,还是得请凤莲回来。
  大寨的老共产党员们如实地向上级反映了情况。为此,1990年晋中地区派了工作组到大寨,然后省里的有关领导人找凤莲谈了话,最后下决心调她回去。
  郭凤莲是在1991年11月15日回到大寨工作的。一到大寨,她就带人对这里的经济发展情况作了全面盘点,还登门上户了解大家的思想情况。1992年刚过了春节,她就让人们到河北一个村子去取经。大寨一户出一个代表,坐了整整两大轿车人。
  
  “我们还得吃苦,我和凤莲都知道有苦才有甜”
  
  大寨的再起步是艰难的。最初凤莲请宋立英相跟上南行考察乡镇企业。为了给贫穷的集体节省开支,她们坐硬座火车、住小旅馆,走得脚丫子都肿了。忙碌一天回到住处,就没完没了地长谈,凤莲实在是着急呀!立英安慰着:“你不要急,咱们回去慢慢地搞起来嘛……”
  到了江苏江阴县的华西村,吴仁宝特别支持她们,同她们签了办羊毛衫厂的合同。大寨很快便派了十几个人去学习。可是凤莲就连培训费用也拿不起,去晋中找管财政的老县长恳求贷点儿款吧,可是没能贷上。她只好如实向华西讲了情况,结果人家不但没收培训费,反倒还给培训人员发了工资!几个月后回来,外派的培训人员将机器、原料和师傅们一起带来了。此时,正赶上郭凤莲当选为十四大代表,大家赶快安装赶快织,织出了几件样品带到了北京。
  大寨的经济状况就从那时候起开始好转,因为他们也走上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道路。
  
  “老贾谁都认不得了,可就认得凤莲”
  
  回去后的凤莲不负众望,带领大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机耕机播,秸秆还田,等到收了秋就开始修路。她指挥着推土机干活儿,“噌”地一下就跳进土里头,那么深的土,一直埋到了她的膝盖!老贾赞叹:“可没白培养,凤莲人家现在可不是孩孩儿了,我那会儿指挥推土机还不像她这么泼辣呢!”
  居然,凤莲带着人把柏油路一直铺上了虎头山!贾老汉高兴地跑着转上去了:“我活了80多岁,也没有想到能把柏油马路铺上虎头山,这下,我死了眼就能合上了!”
  宋立英从妇女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没多久,丈夫贾进财就患了脑血管病。无论怎样精心伺候,毕竟年事太高。老英雄在弥留之际谁都认不得了,唯有凤莲。
  “姨夫,您看我是谁?”凤莲问。老人居然痛痛快快地答:“你,凤莲哪!”
  看着病痛中的贾进财,凤莲对宋立英抹着泪:“姨,你伺候好我姨夫到90岁,我给你立牌坊!”
  宋妈妈经常逗老伴儿:“老贾,你可要活到90岁,到时候凤莲还给我立牌坊哩!”
  只可惜,贾进财终于没能活到90岁。他是1997年走的,那年他已经是84高寿了。人们把他安葬在虎头山上,金小夫妇的墓也在那里。
  
  后来……
  
  宋妈妈的长女、大寨的优秀青年骨干贾秀兰,80年代随部队转业的丈夫落户在洛阳市,她在那里做老干部的保健工作;二女儿是省农业银行老干部处处长;她的大儿子也在洛阳,小儿子原来是县副食加工厂的工人,工厂倒闭后在铁路临时管理处工作,小儿媳陪着老人家在家。
  如今的大寨人干活儿早就不用挑扁担了。郭凤莲领导下的新大寨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老年人有了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和财产保险,孩子们免费上学,大专优秀学生领取奖学金,法律制度也得到了完善。他们现在的政治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今天的大寨比昨天富了不知多少倍!
  宋妈妈一直很忙。几乎每天都会有来大寨访问的客人,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所有的人都想见一见这位曾经艰苦奋斗的老英雄,再加上她是贾进财的老伴,更增添了人们对她的敬仰和爱戴。每有客人到来,她都热情接待。老人家的思路清晰,口齿利落,身板依旧硬朗,她成了大寨老一辈英雄中唯一活着的历史见证人。
  历史的这一页,就这样轻轻地、轻轻地翻了过去……
其他文献
曾任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的邓友梅,是全国极富影响力的著名作家。1945年他14岁就从山东平原老
针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种特异性基因ApxⅣ和血清1、3、5、7型的特异Cps基因设计5对引物,通过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血清1、3、5、7型的五重PCR检测方法
通过抽提接毒猪瘟病毒(CSFV)的PK-15细胞RNA,以RT-PCR方法克隆UBCH6基因,并与pMD18-T载体连接,再通过双酶切法将UBCH6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连
范波涛,1957年8月出生于湖北松滋。1982年获武汉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巴黎七大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87 ̄1989年在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研究中心作博士后,1990年在法国罗纳
对一部分人而言,一天喝下8杯茶恐怕是一件难事。但是英国科学家近期通过综合前人研究得出结论,每天8杯茶有助人们抵御心脏病威胁,改善大脑机能,还能延年益寿。总结前人成果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