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术百年奥运史上,还从未有过中国人的身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设28个项目。中国代表团能否参加全部项目的比赛,唯一的悬念就是马术。一个叫黄祖平的中国人五年前萌生了一个愿望:“我要做第一个在奥运会上骑马的中国人!
2008,中国作为奥运东道主,将第一次获得6个马术参赛名额(场地障碍赛4张、蛊装舞步赛1张、三项赛1张),但是选手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国际积分才有参赛资格。黄祖平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将有20多场三星级赛事,其中任意一场比赛如果没有掉杆纪录,就能够拿到奥运入场券。
现在,他是中国选手中积分最高、离奥运门槛最近的人。
2006年6月,黄祖平的座骑换成了巴布洛。这是一匹很倔的马,很多顶级骑手对驾驭它都有些犯憷。
黄祖平也一样。他说,巴布洛让他觉得不舒服,仿佛有什么地方总别着劲。作为一个骑马多年的人,刚骑上巴布洛时他竟然会有颠簸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巴布洛曾经受过伤,它的脊椎动过手术。身体有伤痛的人肯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姿势来避开痛点,马也一样,不知是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巴布洛很难带给骑手那种人马合一的美妙感觉。
作为奥运项目中唯一一项人与动物共同参与的比赛,马术比赛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人与马的配合。同普通项目人与器械的关系相比,与一个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动物的磨合,显然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对顶级骑手来说,更是需要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
然而巴布洛是一匹好马.能力很强,在骑手控制好距离与时机时,它的跳跃会非常流畅。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和难以言述,巴布洛也有它的知音,它之前的骑手是丹尼斯,在这位优秀选手的调教下,他们一同拿过好几个冠军。
然而有一天,路德格尔“横刀夺爱”,把这匹马交给黄祖平来骑。他对丹尼斯的解释是:你的马我会想办法,但是中国人已经来不及了!
丹尼斯和黄祖平是好朋友,他们一同在路德格尔的马场训练。没有了巴布洛,丹尼斯也无马可骑,这让黄祖平有些过意不去。丹尼斯家境优越,父亲是马场主,也有如此烦恼实在是因为好马太少。即便在德国这样无论是马术水平还是马匹繁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能够进入奥运赛场的顶级赛马也是数得过来。
这几年,黄祖平似乎总是为缺少合适的坐骑而犯愁。到德国之后,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他几度面临这样的难题。所谓“好马配好鞍”,骑手和马也是这样的关系,当一个骑手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他的马也应达到相应的水准。一匹好马和一匹普通马,这中间到底有多大差距?黄祖平说一个天资不够的人或许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来弥补,但是在马,却不存在这样的可能。
虽然和巴布洛的交流不是那么顺畅,黄祖平还是在加紧训练,尽可能地让自己适应这个“倔哥们”。他目前只挖掘出巴布洛60%的能量,未来需要更努力,让拍档逐步靠近自身的巅峰状态。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和巴布洛一同参加北京奥运会。
尽管他是那么希望在这之前能有一、两匹更适宜自己的马出现,并且留给他足够的磨合时间,但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呢?毕竟2008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提到奥运,路德格尔所说的“来不及了”无疑是对黄祖平当前状态的最好描述。2002年,当他决定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时,他满耳朵听到的就是这四个字。对于一项需要人马高度配合的运动,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水平提上去,何况这个难以置信的雄心勃勃的人充其量只有业余水准。当他准备前往德国训练而把自己的比赛录像带拿给一位德国马术名家时,对方的答案是:不要来了,差得太远!
然而黄祖平还是来了。在德国的四年,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骑在马背上与时间赛跑的人。
2002年8月,两名中国摄影师前往德国,对黄祖平的训练和生活进行全程拍摄。
事情起源于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一位同学对黄祖平单枪匹马冲击奥运的行为十分钦佩,作为纪录片爱好者,他希望能用影像纪录这一极具意义的过程。
由于担心马匹受到惊吓,黄祖平起初对这事还有点犹豫。没想到,纪录片没有拍完,前期拍摄的资料就派上了用场。2006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某栏目播出了黄祖平寻找马主的故事,所用资料就是源自德国的拍摄素材。在节目的最后,画面被定格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背影上,颇有几分伤感和惆怅的味道。
据节目编导欧阳介绍,节目一经播出,电话此起彼伏.应接不暇。有人在电话里热情地表示:他们那儿有的是马,让黄祖平随便挑。
那显然不是黄祖平要找的马。
中国国内目前还没有马能够达到奥运比赛的要求。在我国,竞技用马的繁殖是一个空白,在欧洲却拥有几十年的历史,以马术、赛马、娱乐为基础的马业体系业已建立了一个世纪。
黄祖平要的马实际上一直在他的视野之内。他需要的是他所中意的马能被中国人或中国企业买走,这样马的主人就具有了中国国籍,从而达到奥运会马术比赛的要求,即骑手和马主必须具有相同国籍。
这正是黄祖平目前受困的地方。
黄祖平有一个名单,上面有若干匹他认为适合的马,他随时跟踪它们的状况。一旦某匹马从赛场上消失,他就会四处打听;马可能受伤,也可能已经踏上另一个大陆。随着奥运的临近,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2007年年初,紧张训练中的黄祖平突然从德国返回国内。
让黄祖平牵挂不已的马主到底有没有着落?匆匆回国,显然为此。黄祖平说目前虽有企业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不过,费用之大,还是超出了对方的想象。能够达到国际大赛级别要求的马身价少说几百万人民币,动辄上千万人民币,优良种马在国际上的拍卖价更是高达千万美金。
“无知者无畏。“提起当年,黄祖平说。倘若他那时知道这是一个需要如此庞大的系统和外力的支援才能运作的事,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了。
除了巨额费用,他还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
你能保证一定打进奥运会吗?
你在奥运会上能走多远?
对于这样的疑问,黄祖平显然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就像当年将自己的人生复归于零时所面对的一样。那一年他37岁,要去德国学习马术,并且参加北京奥运会马术障碍赛。
不可思议的决定。
不可思议的还有结果,现在,除了参赛马匹比较棘手,43岁的他已经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若干飞跃,就参赛资格而言他已经是中国马术选手中离奥运最近的人。
奥运会的马术比赛,骑手和马匹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他们的名字也总是被连在一起。奥运会对于马主的待遇有一个特殊规定,即马的名字可以以马的主人的名子来命名。在运动员之外,这可能是普通人参与奥运会最直接的机会了。在欧洲,老牌企业、马场主都以自己的马能被骑手骑到奥运会上为至高荣耀。
2006年4月,黄祖平驾驶着他的二手大货 车,穿越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平原,进入意大利参加比赛。当他一路风尘抵达目的地时,旁人惊讶地看着他:你就是开着这么一辆车来的吗?
黄祖平笑了:有什么不可以?
那是一辆短途汽车,却载着人和马,穿越了大半个欧洲。
人和马的旅行成为黄祖平欧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年来,他就是这样奔波在各个赛场,积累着比赛经验,积累着排名和积分,也积累着向奥运一点点贴近的可能。
每一次出发就像一个大篷车队,从马嘴里的口衔到马脚上的马刺,林林总总缺一不可。马在行途中的安全显然是黄祖平要考虑的重点,他努力将车开得平稳,特别是在转弯的时候。由于他的车没有监视器,每隔一两个小时便要停下车进行检查。
如果对旅行不适应,马会显得躁动不安,大汗淋漓,甚至马衣都会湿透。由于黄祖平的马工没有大货车驾驶执照,他们的车无法连夜行驶,碰到这种情况,黄祖平会提前和朋友打好招呼,让马在对方的马厩里打个滚,而他们自己通常就睡睡袋。
所以,除了训练和比赛,黄祖平需要解决的事情很多,比如有时马工疏忽,比赛时忘了带什么东西,就需要黄祖平出面向朋友借用。一个骑手,其丰富的经验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未见得逊于骑术。
这种能力在同马打交道的过程中同样很有帮助。像马这样聪明的动物一定可以感受得到对方的品味、情绪、感情,然后再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传递出去。黄祖平说:“在马身上,你所花费的时间你所倾注的感情,得到的回报是最真实的。”
然而与马呆久了,与人的交往会不会迟钝7黄祖平笑说:“会的。”
从德国返回的摄影师是这样描述黄祖平和他的马工的生活的:除了马还是马,没有任何文化生活可言。
黄祖平所在的马场远离城市,在风景画般的欧洲乡村,生活单调至极。每天的工作从早晨六6开始,直到深夜才结束,黄祖平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
有四名来自国内的马工和黄祖平生活在一起,他们都经历了慎重的挑选,肯吃苦,善于学习。在德国,很多骑手都是从马工做起,许多出身优越的骑手也不例外。
这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每天要承担很多繁琐的工作,喂马、整理马厩、遛马、装鞍、清洗等等。生活标准也比较低,比如总是赶在超市快下班的时候去买打折的菜;连篇累牍地吃手擀面,莱也省了;当地的黄豆便宜,便从国内带了豆腐机和卤水,自制豆腐……
马工是陕西人,喜欢面食。黄祖平说他发明了一种匹萨饼的做法,用微波炉将发好的面烘制半熟,加上喜欢的佐料再烘至全熟,据说味道不比匹萨店里的差。他说,这帮家伙,天天吃面,逼得我不得不想办法!
但是他教他们西方的礼节、文化,比如吃西餐时有哪些讲究。他要求他们用德文对话、写日记,现在,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会话能力至于他自己,早年的留德经历使他能够熟练地驾驭德语和英语,他甚至翻译了许多马术教材。
若干年之前的黄祖平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每天凌晨4:50起床,驱车前往郊区的马场,逗留一个小时左右,再返回拥堵不堪的城市。出现在办公室里的黄祖平是一个西装革履,精神抖擞的上班族形象,没有人知道他的“秘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年。
拐点出现在37岁这年。之前的黄祖平是国家经委最年轻的副处长,商务部一家下属外贸公司的总经理,业余的马术爱好者。之后的黄祖平义无返顾地开始了马背人生。
“这是我的一个伟大的梦想。我想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做几件事情,而我想试一试参加奥运马术障碍赛。”黄祖平说。
2002年,黄祖平开始了在德国的艰苦训练。
有两个人在黄祖平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个是德国著名的马匹繁殖家拉姆斯博克,一个是四届奥运会金牌得主、有“马术皇帝”之称的路德格尔。前者不仅接受这个中国人在自己的马场训练,还免去了他的房钱、饭钱和参赛费,他们的合同上清楚地写着黄祖平是为了参加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
路德格尔则使黄祖平的骑术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提高,这位德国顶级骑手在这位中国弟子的训练上花了很多功夫。黄祖平说路德格尔是一位具有超乎寻常的感觉的顶级骑手,他让自己省去了一个漫长的疑虑和怀疑的过程。
一度,黄祖平面临着无马、无钱的困境,不得不考虑离开。路德格尔极力挽留,他告诉黄祖平:“奥林匹克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如果你能打成奥运会,我作为你的教练,作为世界骑手俱乐部主席,我觉得我对这项运动都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亚琛马术大赛的主赞助商意大利忠利公司开始全面赞助黄祖平,他们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结论是这是一个有着良好训练和文化理念的人。他给与他们信心,而他们则被他的故事所打动。
忠利公司赞助了很多马术项目,这也形成了他们重要的企业文化。索爱、大众、奥迪都有自己的马术队。韩国马术水平近年来提高很快,在三星集团的鼎力赞助下,他们将一支马术队集中在德国近十年,并重金租购好马:而三星也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品牌回报。
届时如果万不得已,黄祖平只能带巴布洛去参加奥运会。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它会受伤,这也是他所以要继续找马的重要原因之一。马匹需要调整、休息、不可能像人似的“连轴转”;最要命的是关键时刻一旦出现伤病,等于前功尽弃。
前一段日子,巴布洛出了一点状况,走路有点跛,可把黄祖平急坏了。找人仔细检查,发现是大腿的肌肉有些拉伤,尽管不是什么大毛病,还是调养了一个月时间。
2008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追踪黄祖平行为轨迹的纪录片还将继续拍摄。对一部纪录片而言,主人公冲击奥运的结局并不重要,然而对无数关心中国体育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北京奥运会,在我们自己搭建的舞台上,黄祖平如果能骑着一匹具有中国国籍马主的赛马参赛,那么,我们的这届奥运会就真的是圆满了。
中国骑手离奥运有多远 侯 莹
少年华天
快到农历正月了。不过生活在英伦的17岁中国少年华天对春节的期盼好像还没那么强烈,他更盼望的是春节之前,自己所在的伊顿公学会放一周的假,那样又能跟着教练弗雷德里克斯夫妇去选马了。去年圣诞节之后的那次假期选马,华天看中了一匹叫做Ma-genta的8岁爱尔兰母马,因为它有着男孩儿一样活泼好动的脾气,华天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木兰”。“木兰”尽管只有8岁,但已经参加过两场三星级的马术三项赛事,听教练说它的潜力很大,而且以这个年龄,打两届奥运会没问题。不过目前要紧的是赶快找到一笔钱把“木兰”买到手,因为晚一步,很可能“木兰”就被别人买走了。即使买下来,再经过调教、训练和磨合,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华天来说,留给他去争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入场券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华天的爸爸是中国人华山,妈妈是英国人Sarah Noble(中文名罗山)。华天从小在北京、香港学骑马,打下了不错的基础。目前他就读于英国伊顿公学,课余时间接受澳大利亚骑手克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和他的妻子英国人卢辛达的训练,两个人都是国际马术三项赛的著名骑手,现在分别排名世界第二位和第五位。去年5月,华天曾经带领“伊顿公学队”捧得场地障碍赛“女王杯”,接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亲手颁奖。其实,场地障碍只是华天苦练的项目之一,他主攻的是马术三项赛(包括盛装舞步、场地障碍和越野赛)。
依据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马联的规定,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将得到一张马术三项赛的个人入场券,条件是骑手必须具有国际四星级或三星级(CCI/CIC)成绩积分。目前在国际马联马术三项赛骑手的积分排名中只有三位亚洲人:一位日本人、一位印度人以及中国少年华天。这意味着,华天是最有希望代表中国征战北京2008奥运马术三项赛的骑手。但是因为华天以前不满17岁,只能参加一星级或者二星级比赛,还没有三、四星级的参赛经历,所以今年他必须尽快参赛。前提条件是:尽快买到符合条件的马,而且还不能只是一匹。因为按照规定,必须是人马组合一起获得奥运资格,并在日后参加奥运会。因此骑手最好骑着几匹不同的马去获取奥运资格,一旦有哪匹受伤,还有机会骑其它马匹参加奥运会。马术三项赛为期三天,对马的综合能力要求高,马匹受伤的几率也大。华天的母亲罗山希望儿子能有6匹马去打达标赛。但是根据她的估算,一匹马的价格在10万30万英镑(约合150万450万人民币),这样仅买马一项总数就在900万-2700万人民币。从小华天的训练和比赛费用就一直是家里的负担,真打算参加奥运会,这样高昂的费用显然不是个人能负担得起的,他的母亲罗山现在正辗转于大陆和香港,多方筹措资金。
像华天这样的骑手被称为“体制外的骑手”,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入门和成长仅凭个人或家庭的力量,并未受益于举国体制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他们的训练和比赛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中国马术协会副秘书长成庆介绍说,目前像华天这样”体制外骑手“在国外训练的还有黄祖平和赵治文。江苏的赵治文曾经参加过十运会,是马术三项赛的团体冠军成员,目前也是靠家里出资把他送到法国接受场地障碍的训练。另据中国老一代骑手哈达铁说,还有一个叫做张维的北京骑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一直在瑞典训练、比赛,已经在那里呆了16年,在当地的场地障碍赛里还拿过名次。为了能参加北京奥运会之前的达标赛,这些“体制外骑手各自为战,大家一边忙训练,一边在寻找资金买马参赛,可谓殚精竭虑。
国字号骑手
体制外的骑手困难重重,那么体制内的骑手呢?
上海骑手张滨愁眉紧锁。离北京奥运会只有一年半了,自己参加奥运达标赛的坐骑还没有着落,更别说入场券了。聊起这个话题,张滨相当无奈。“我如果有钱,一切都能改变。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人事,听天命。”
2006年1 2月11日,代表中国参赛的张滨与李振强来到多哈亚运会的场地障碍赛场,胯下的坐骑是多哈组委会临时借给他们的。尽管赛前3天,每天从早到晚两人都泡在马场,尽量与坐骑相互熟悉适应,但临场表现如何仍然心里没底。训练中张滨的坐骑腿还瘸了,不得不临时换马。本来因为马匹昂贵的运输费用、检疫问题,中国马术选手准备缺席多哈亚运会,但是组委会主动提出可以提供两匹马供中国骑手参赛,于是张滨与李振强搭上了亚运“末班车”。但熟悉马术的人知道,骑着一匹完全陌生的坐骑参赛,谈不上彼此信任更谈不上配合默契。结果可想而知,马匹两次拒跳,两人在多哈赛场上只亮相了不到1分钟就不得不退出了亚运舞台,没有成绩。
在上一届釜山亚运会上,中国马术队获得盛装舞步团体铜牌,李振强是场地障碍赛个人第六名。这一次多哈亚运会如果能带着自己的马匹参赛,结果本不该如此。作为十运会场地障碍赛个人和团体的双冠王,张滨的信心很足。他说如果带着自己的坐骑LOBITO出征,有信心冲击亚运奖牌。
但无论是LOBITO还是别的什么马,他们都很难走出国门。因为中国不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成员,即中国的疫情通报、动物检疫都没有真正纳入国际的圈子里,因此中国的马很难有机会出国参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此前的1998年曼谷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自带马匹参加国际比赛,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也是自带马匹参赛,但是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做好检疫工作。
那么目前国内到底有没有马能够达到参加奥运达标赛的要求呢?说法不一。有说没有的,因为中国马术运动的普遍水平比较低。但张滨表示,国内有3匹左右的马有这个能力,比如他的LOBITO。哈达铁也表示,北京的华骏俱乐部在十运会前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购进的一批调教成熟的马里面,也有能打顶级赛事的三项赛马匹。但总的来说,能达到奥运水准的马非常少。
符合要求的马匹极少、即使有马也难以走出国门参赛,这意味着中国骑手只剩下了一条路,到国外训练,在当地买马,参加奥运达标赛。由此带来的费用是惊人的。去年,曾经有企业出资送张滨、李振强等中国集训队5名场地障碍选手到德国训练了两个月,每人每月仅生活和训练费用就将近10万元。当然与买马比起来,这只是一小部分。成庆介绍说,一匹能达到奥运级别的马价格在500-1000万元之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个数字与罗山估算的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马的价格因受调教程度、血统和参赛项目等等因素会有不同)。而张滨表示,越到现在这个时候,马的价格拾得越高,因为别的国家选手也都在买马打达标赛。如果从现在算起,一名选手在国外的买马,生活、训练和参赛费用在1500-2000万元左右。
目前在欧洲训练的“体制内骑手”有新疆队的刘丽娜和姬德胜,他们正在德国接受盛装舞步的训练。张滨也将在上海体育局的资助下于近期再次赴德训练,将赴欧计划列上时间表的还有广东、西藏,和内蒙。尽管国家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补贴和倾斜性政策,但是比起冲击奥运会所需的费用来说,还远远不够。其实巨额费用只是一个问题。需要明白的是,马术是一项强调人马配合的项目,即使是最天才的骑手买到了最好的马,两者以最快的速度磨合也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而留给中国骑手去拿那6张入场券的时间只剩一年4个月了,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几十场奥运达标赛中最少有两场通过及格线才行。他们缺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还有宝贵的国际赛场经验。没有这些,6张奥运入场券仍然遥远。
责编 杜 林
2008,中国作为奥运东道主,将第一次获得6个马术参赛名额(场地障碍赛4张、蛊装舞步赛1张、三项赛1张),但是选手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国际积分才有参赛资格。黄祖平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将有20多场三星级赛事,其中任意一场比赛如果没有掉杆纪录,就能够拿到奥运入场券。
现在,他是中国选手中积分最高、离奥运门槛最近的人。
2006年6月,黄祖平的座骑换成了巴布洛。这是一匹很倔的马,很多顶级骑手对驾驭它都有些犯憷。
黄祖平也一样。他说,巴布洛让他觉得不舒服,仿佛有什么地方总别着劲。作为一个骑马多年的人,刚骑上巴布洛时他竟然会有颠簸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巴布洛曾经受过伤,它的脊椎动过手术。身体有伤痛的人肯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姿势来避开痛点,马也一样,不知是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巴布洛很难带给骑手那种人马合一的美妙感觉。
作为奥运项目中唯一一项人与动物共同参与的比赛,马术比赛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人与马的配合。同普通项目人与器械的关系相比,与一个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动物的磨合,显然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对顶级骑手来说,更是需要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
然而巴布洛是一匹好马.能力很强,在骑手控制好距离与时机时,它的跳跃会非常流畅。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和难以言述,巴布洛也有它的知音,它之前的骑手是丹尼斯,在这位优秀选手的调教下,他们一同拿过好几个冠军。
然而有一天,路德格尔“横刀夺爱”,把这匹马交给黄祖平来骑。他对丹尼斯的解释是:你的马我会想办法,但是中国人已经来不及了!
丹尼斯和黄祖平是好朋友,他们一同在路德格尔的马场训练。没有了巴布洛,丹尼斯也无马可骑,这让黄祖平有些过意不去。丹尼斯家境优越,父亲是马场主,也有如此烦恼实在是因为好马太少。即便在德国这样无论是马术水平还是马匹繁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能够进入奥运赛场的顶级赛马也是数得过来。
这几年,黄祖平似乎总是为缺少合适的坐骑而犯愁。到德国之后,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他几度面临这样的难题。所谓“好马配好鞍”,骑手和马也是这样的关系,当一个骑手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他的马也应达到相应的水准。一匹好马和一匹普通马,这中间到底有多大差距?黄祖平说一个天资不够的人或许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来弥补,但是在马,却不存在这样的可能。
虽然和巴布洛的交流不是那么顺畅,黄祖平还是在加紧训练,尽可能地让自己适应这个“倔哥们”。他目前只挖掘出巴布洛60%的能量,未来需要更努力,让拍档逐步靠近自身的巅峰状态。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和巴布洛一同参加北京奥运会。
尽管他是那么希望在这之前能有一、两匹更适宜自己的马出现,并且留给他足够的磨合时间,但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呢?毕竟2008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提到奥运,路德格尔所说的“来不及了”无疑是对黄祖平当前状态的最好描述。2002年,当他决定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时,他满耳朵听到的就是这四个字。对于一项需要人马高度配合的运动,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水平提上去,何况这个难以置信的雄心勃勃的人充其量只有业余水准。当他准备前往德国训练而把自己的比赛录像带拿给一位德国马术名家时,对方的答案是:不要来了,差得太远!
然而黄祖平还是来了。在德国的四年,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骑在马背上与时间赛跑的人。
2002年8月,两名中国摄影师前往德国,对黄祖平的训练和生活进行全程拍摄。
事情起源于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一位同学对黄祖平单枪匹马冲击奥运的行为十分钦佩,作为纪录片爱好者,他希望能用影像纪录这一极具意义的过程。
由于担心马匹受到惊吓,黄祖平起初对这事还有点犹豫。没想到,纪录片没有拍完,前期拍摄的资料就派上了用场。2006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某栏目播出了黄祖平寻找马主的故事,所用资料就是源自德国的拍摄素材。在节目的最后,画面被定格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背影上,颇有几分伤感和惆怅的味道。
据节目编导欧阳介绍,节目一经播出,电话此起彼伏.应接不暇。有人在电话里热情地表示:他们那儿有的是马,让黄祖平随便挑。
那显然不是黄祖平要找的马。
中国国内目前还没有马能够达到奥运比赛的要求。在我国,竞技用马的繁殖是一个空白,在欧洲却拥有几十年的历史,以马术、赛马、娱乐为基础的马业体系业已建立了一个世纪。
黄祖平要的马实际上一直在他的视野之内。他需要的是他所中意的马能被中国人或中国企业买走,这样马的主人就具有了中国国籍,从而达到奥运会马术比赛的要求,即骑手和马主必须具有相同国籍。
这正是黄祖平目前受困的地方。
黄祖平有一个名单,上面有若干匹他认为适合的马,他随时跟踪它们的状况。一旦某匹马从赛场上消失,他就会四处打听;马可能受伤,也可能已经踏上另一个大陆。随着奥运的临近,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2007年年初,紧张训练中的黄祖平突然从德国返回国内。
让黄祖平牵挂不已的马主到底有没有着落?匆匆回国,显然为此。黄祖平说目前虽有企业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不过,费用之大,还是超出了对方的想象。能够达到国际大赛级别要求的马身价少说几百万人民币,动辄上千万人民币,优良种马在国际上的拍卖价更是高达千万美金。
“无知者无畏。“提起当年,黄祖平说。倘若他那时知道这是一个需要如此庞大的系统和外力的支援才能运作的事,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了。
除了巨额费用,他还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
你能保证一定打进奥运会吗?
你在奥运会上能走多远?
对于这样的疑问,黄祖平显然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就像当年将自己的人生复归于零时所面对的一样。那一年他37岁,要去德国学习马术,并且参加北京奥运会马术障碍赛。
不可思议的决定。
不可思议的还有结果,现在,除了参赛马匹比较棘手,43岁的他已经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若干飞跃,就参赛资格而言他已经是中国马术选手中离奥运最近的人。
奥运会的马术比赛,骑手和马匹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他们的名字也总是被连在一起。奥运会对于马主的待遇有一个特殊规定,即马的名字可以以马的主人的名子来命名。在运动员之外,这可能是普通人参与奥运会最直接的机会了。在欧洲,老牌企业、马场主都以自己的马能被骑手骑到奥运会上为至高荣耀。
2006年4月,黄祖平驾驶着他的二手大货 车,穿越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平原,进入意大利参加比赛。当他一路风尘抵达目的地时,旁人惊讶地看着他:你就是开着这么一辆车来的吗?
黄祖平笑了:有什么不可以?
那是一辆短途汽车,却载着人和马,穿越了大半个欧洲。
人和马的旅行成为黄祖平欧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年来,他就是这样奔波在各个赛场,积累着比赛经验,积累着排名和积分,也积累着向奥运一点点贴近的可能。
每一次出发就像一个大篷车队,从马嘴里的口衔到马脚上的马刺,林林总总缺一不可。马在行途中的安全显然是黄祖平要考虑的重点,他努力将车开得平稳,特别是在转弯的时候。由于他的车没有监视器,每隔一两个小时便要停下车进行检查。
如果对旅行不适应,马会显得躁动不安,大汗淋漓,甚至马衣都会湿透。由于黄祖平的马工没有大货车驾驶执照,他们的车无法连夜行驶,碰到这种情况,黄祖平会提前和朋友打好招呼,让马在对方的马厩里打个滚,而他们自己通常就睡睡袋。
所以,除了训练和比赛,黄祖平需要解决的事情很多,比如有时马工疏忽,比赛时忘了带什么东西,就需要黄祖平出面向朋友借用。一个骑手,其丰富的经验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未见得逊于骑术。
这种能力在同马打交道的过程中同样很有帮助。像马这样聪明的动物一定可以感受得到对方的品味、情绪、感情,然后再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传递出去。黄祖平说:“在马身上,你所花费的时间你所倾注的感情,得到的回报是最真实的。”
然而与马呆久了,与人的交往会不会迟钝7黄祖平笑说:“会的。”
从德国返回的摄影师是这样描述黄祖平和他的马工的生活的:除了马还是马,没有任何文化生活可言。
黄祖平所在的马场远离城市,在风景画般的欧洲乡村,生活单调至极。每天的工作从早晨六6开始,直到深夜才结束,黄祖平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
有四名来自国内的马工和黄祖平生活在一起,他们都经历了慎重的挑选,肯吃苦,善于学习。在德国,很多骑手都是从马工做起,许多出身优越的骑手也不例外。
这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每天要承担很多繁琐的工作,喂马、整理马厩、遛马、装鞍、清洗等等。生活标准也比较低,比如总是赶在超市快下班的时候去买打折的菜;连篇累牍地吃手擀面,莱也省了;当地的黄豆便宜,便从国内带了豆腐机和卤水,自制豆腐……
马工是陕西人,喜欢面食。黄祖平说他发明了一种匹萨饼的做法,用微波炉将发好的面烘制半熟,加上喜欢的佐料再烘至全熟,据说味道不比匹萨店里的差。他说,这帮家伙,天天吃面,逼得我不得不想办法!
但是他教他们西方的礼节、文化,比如吃西餐时有哪些讲究。他要求他们用德文对话、写日记,现在,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会话能力至于他自己,早年的留德经历使他能够熟练地驾驭德语和英语,他甚至翻译了许多马术教材。
若干年之前的黄祖平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每天凌晨4:50起床,驱车前往郊区的马场,逗留一个小时左右,再返回拥堵不堪的城市。出现在办公室里的黄祖平是一个西装革履,精神抖擞的上班族形象,没有人知道他的“秘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年。
拐点出现在37岁这年。之前的黄祖平是国家经委最年轻的副处长,商务部一家下属外贸公司的总经理,业余的马术爱好者。之后的黄祖平义无返顾地开始了马背人生。
“这是我的一个伟大的梦想。我想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做几件事情,而我想试一试参加奥运马术障碍赛。”黄祖平说。
2002年,黄祖平开始了在德国的艰苦训练。
有两个人在黄祖平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个是德国著名的马匹繁殖家拉姆斯博克,一个是四届奥运会金牌得主、有“马术皇帝”之称的路德格尔。前者不仅接受这个中国人在自己的马场训练,还免去了他的房钱、饭钱和参赛费,他们的合同上清楚地写着黄祖平是为了参加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
路德格尔则使黄祖平的骑术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提高,这位德国顶级骑手在这位中国弟子的训练上花了很多功夫。黄祖平说路德格尔是一位具有超乎寻常的感觉的顶级骑手,他让自己省去了一个漫长的疑虑和怀疑的过程。
一度,黄祖平面临着无马、无钱的困境,不得不考虑离开。路德格尔极力挽留,他告诉黄祖平:“奥林匹克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如果你能打成奥运会,我作为你的教练,作为世界骑手俱乐部主席,我觉得我对这项运动都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亚琛马术大赛的主赞助商意大利忠利公司开始全面赞助黄祖平,他们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结论是这是一个有着良好训练和文化理念的人。他给与他们信心,而他们则被他的故事所打动。
忠利公司赞助了很多马术项目,这也形成了他们重要的企业文化。索爱、大众、奥迪都有自己的马术队。韩国马术水平近年来提高很快,在三星集团的鼎力赞助下,他们将一支马术队集中在德国近十年,并重金租购好马:而三星也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品牌回报。
届时如果万不得已,黄祖平只能带巴布洛去参加奥运会。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它会受伤,这也是他所以要继续找马的重要原因之一。马匹需要调整、休息、不可能像人似的“连轴转”;最要命的是关键时刻一旦出现伤病,等于前功尽弃。
前一段日子,巴布洛出了一点状况,走路有点跛,可把黄祖平急坏了。找人仔细检查,发现是大腿的肌肉有些拉伤,尽管不是什么大毛病,还是调养了一个月时间。
2008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追踪黄祖平行为轨迹的纪录片还将继续拍摄。对一部纪录片而言,主人公冲击奥运的结局并不重要,然而对无数关心中国体育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北京奥运会,在我们自己搭建的舞台上,黄祖平如果能骑着一匹具有中国国籍马主的赛马参赛,那么,我们的这届奥运会就真的是圆满了。
中国骑手离奥运有多远 侯 莹
少年华天
快到农历正月了。不过生活在英伦的17岁中国少年华天对春节的期盼好像还没那么强烈,他更盼望的是春节之前,自己所在的伊顿公学会放一周的假,那样又能跟着教练弗雷德里克斯夫妇去选马了。去年圣诞节之后的那次假期选马,华天看中了一匹叫做Ma-genta的8岁爱尔兰母马,因为它有着男孩儿一样活泼好动的脾气,华天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木兰”。“木兰”尽管只有8岁,但已经参加过两场三星级的马术三项赛事,听教练说它的潜力很大,而且以这个年龄,打两届奥运会没问题。不过目前要紧的是赶快找到一笔钱把“木兰”买到手,因为晚一步,很可能“木兰”就被别人买走了。即使买下来,再经过调教、训练和磨合,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华天来说,留给他去争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入场券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华天的爸爸是中国人华山,妈妈是英国人Sarah Noble(中文名罗山)。华天从小在北京、香港学骑马,打下了不错的基础。目前他就读于英国伊顿公学,课余时间接受澳大利亚骑手克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和他的妻子英国人卢辛达的训练,两个人都是国际马术三项赛的著名骑手,现在分别排名世界第二位和第五位。去年5月,华天曾经带领“伊顿公学队”捧得场地障碍赛“女王杯”,接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亲手颁奖。其实,场地障碍只是华天苦练的项目之一,他主攻的是马术三项赛(包括盛装舞步、场地障碍和越野赛)。
依据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马联的规定,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将得到一张马术三项赛的个人入场券,条件是骑手必须具有国际四星级或三星级(CCI/CIC)成绩积分。目前在国际马联马术三项赛骑手的积分排名中只有三位亚洲人:一位日本人、一位印度人以及中国少年华天。这意味着,华天是最有希望代表中国征战北京2008奥运马术三项赛的骑手。但是因为华天以前不满17岁,只能参加一星级或者二星级比赛,还没有三、四星级的参赛经历,所以今年他必须尽快参赛。前提条件是:尽快买到符合条件的马,而且还不能只是一匹。因为按照规定,必须是人马组合一起获得奥运资格,并在日后参加奥运会。因此骑手最好骑着几匹不同的马去获取奥运资格,一旦有哪匹受伤,还有机会骑其它马匹参加奥运会。马术三项赛为期三天,对马的综合能力要求高,马匹受伤的几率也大。华天的母亲罗山希望儿子能有6匹马去打达标赛。但是根据她的估算,一匹马的价格在10万30万英镑(约合150万450万人民币),这样仅买马一项总数就在900万-2700万人民币。从小华天的训练和比赛费用就一直是家里的负担,真打算参加奥运会,这样高昂的费用显然不是个人能负担得起的,他的母亲罗山现在正辗转于大陆和香港,多方筹措资金。
像华天这样的骑手被称为“体制外的骑手”,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入门和成长仅凭个人或家庭的力量,并未受益于举国体制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他们的训练和比赛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中国马术协会副秘书长成庆介绍说,目前像华天这样”体制外骑手“在国外训练的还有黄祖平和赵治文。江苏的赵治文曾经参加过十运会,是马术三项赛的团体冠军成员,目前也是靠家里出资把他送到法国接受场地障碍的训练。另据中国老一代骑手哈达铁说,还有一个叫做张维的北京骑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一直在瑞典训练、比赛,已经在那里呆了16年,在当地的场地障碍赛里还拿过名次。为了能参加北京奥运会之前的达标赛,这些“体制外骑手各自为战,大家一边忙训练,一边在寻找资金买马参赛,可谓殚精竭虑。
国字号骑手
体制外的骑手困难重重,那么体制内的骑手呢?
上海骑手张滨愁眉紧锁。离北京奥运会只有一年半了,自己参加奥运达标赛的坐骑还没有着落,更别说入场券了。聊起这个话题,张滨相当无奈。“我如果有钱,一切都能改变。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人事,听天命。”
2006年1 2月11日,代表中国参赛的张滨与李振强来到多哈亚运会的场地障碍赛场,胯下的坐骑是多哈组委会临时借给他们的。尽管赛前3天,每天从早到晚两人都泡在马场,尽量与坐骑相互熟悉适应,但临场表现如何仍然心里没底。训练中张滨的坐骑腿还瘸了,不得不临时换马。本来因为马匹昂贵的运输费用、检疫问题,中国马术选手准备缺席多哈亚运会,但是组委会主动提出可以提供两匹马供中国骑手参赛,于是张滨与李振强搭上了亚运“末班车”。但熟悉马术的人知道,骑着一匹完全陌生的坐骑参赛,谈不上彼此信任更谈不上配合默契。结果可想而知,马匹两次拒跳,两人在多哈赛场上只亮相了不到1分钟就不得不退出了亚运舞台,没有成绩。
在上一届釜山亚运会上,中国马术队获得盛装舞步团体铜牌,李振强是场地障碍赛个人第六名。这一次多哈亚运会如果能带着自己的马匹参赛,结果本不该如此。作为十运会场地障碍赛个人和团体的双冠王,张滨的信心很足。他说如果带着自己的坐骑LOBITO出征,有信心冲击亚运奖牌。
但无论是LOBITO还是别的什么马,他们都很难走出国门。因为中国不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成员,即中国的疫情通报、动物检疫都没有真正纳入国际的圈子里,因此中国的马很难有机会出国参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此前的1998年曼谷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自带马匹参加国际比赛,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也是自带马匹参赛,但是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做好检疫工作。
那么目前国内到底有没有马能够达到参加奥运达标赛的要求呢?说法不一。有说没有的,因为中国马术运动的普遍水平比较低。但张滨表示,国内有3匹左右的马有这个能力,比如他的LOBITO。哈达铁也表示,北京的华骏俱乐部在十运会前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购进的一批调教成熟的马里面,也有能打顶级赛事的三项赛马匹。但总的来说,能达到奥运水准的马非常少。
符合要求的马匹极少、即使有马也难以走出国门参赛,这意味着中国骑手只剩下了一条路,到国外训练,在当地买马,参加奥运达标赛。由此带来的费用是惊人的。去年,曾经有企业出资送张滨、李振强等中国集训队5名场地障碍选手到德国训练了两个月,每人每月仅生活和训练费用就将近10万元。当然与买马比起来,这只是一小部分。成庆介绍说,一匹能达到奥运级别的马价格在500-1000万元之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个数字与罗山估算的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马的价格因受调教程度、血统和参赛项目等等因素会有不同)。而张滨表示,越到现在这个时候,马的价格拾得越高,因为别的国家选手也都在买马打达标赛。如果从现在算起,一名选手在国外的买马,生活、训练和参赛费用在1500-2000万元左右。
目前在欧洲训练的“体制内骑手”有新疆队的刘丽娜和姬德胜,他们正在德国接受盛装舞步的训练。张滨也将在上海体育局的资助下于近期再次赴德训练,将赴欧计划列上时间表的还有广东、西藏,和内蒙。尽管国家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补贴和倾斜性政策,但是比起冲击奥运会所需的费用来说,还远远不够。其实巨额费用只是一个问题。需要明白的是,马术是一项强调人马配合的项目,即使是最天才的骑手买到了最好的马,两者以最快的速度磨合也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而留给中国骑手去拿那6张入场券的时间只剩一年4个月了,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几十场奥运达标赛中最少有两场通过及格线才行。他们缺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还有宝贵的国际赛场经验。没有这些,6张奥运入场券仍然遥远。
责编 杜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