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不知道我有多累。”说出这句话的刘诗平(化名),声音里透着无力。只有刘诗平自己才能体会她目前的“水深火热”。
刘诗平的身上集合了几乎所有同龄人群身上的矛盾:上有双亲,下有子女,工作累,渴望回归家庭,却又车贷、房贷压身,不敢轻举妄动,越来越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和改变的勇气。
年近40,虽然某种程度上代表经验、资历和成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也意味着逐渐丧失的体力、精力和竞争力。
在多重压力下,这一群体的职业诉求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刘峰称,尽管公司品牌、职位和薪水仍然是排名前三的职业诉求,但是近几年来,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内心价值的实现等个性化的因素考量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很多这个年龄层的人都愿意找一个简单的、压力小一点的工作。尤其是女性,到了三十多岁结婚了,有孩子了,作为一个妈妈你肯定要照顾孩子,还有家里的老人。”而作为男性代表,刘峰戏谑地称这一年龄层男性的压力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自己创业、选择逃离工作压力较大的北上广。
对于他们而言,创业、逃离并不意味着生活会更好,往往只是被逼的无奈之举。还记得《窃听风云2》中刘青云的一句台词“以前一无所有,可我还有机会;现在一无所有,连机会也没有了。”人至中年,人生还能归零几次?
增长的年纪 流失的竞争力
稳定,求之不得
李黎给自己买的商业保险几乎占了自己年收入的一半,她想从这巨额的商业保险中寻找的,或许是一份不稳定中的安全感。
从一家数百人规模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到如今数十人的企业财务主管,且不说这五六年间四五次失业再就业的动荡给李黎内心带来的恐慌,单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到小公司财务主管的落差,就让她有些难以承受。
就在几年前,身为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她还高傲地拒绝猎头,如今面对着这份“闭着眼就能搞定”的财务主管工作,她早已心生厌倦。一方面是没有挑战性的正职工作,另一方面是迫于生活压力而接手的两三份兼职,钱虽然挣得多了,疲惫感也随之而来。
现在她仍然在寻找新工作,就在一个月前,她还去参加了一家IT技术公司的面试,但是“我一看等着面试的人,没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都是一群80后、90后。公司里面密密麻麻的工位上也全是年轻人。”那一瞬间的恐慌,让她毅然选择离开。
在不断的面试中,李黎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自己可以选择的工作越来越少了,而她的应聘道路也越来越艰难。
李黎的境况并不是个案,在处于快速上升期的社会,竞争不断加剧,职场新陈代谢速度越来越快,在85后、90后的步步紧逼下,这些“前辈”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拍死”在沙滩上,要么和这些后进者“同步”。
即便是这样,企业也并没有给这个年龄层的人更多机会。某基金公司HR王倩在招聘员工时标准非常明确,“除非你的手中有丰富的资源,或者是一些高层的职位,否则我基本不会考虑用35岁以上的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年轻意味着低成本,也意味着较强的可塑性。
家庭向左 事业向右
濒临失衡的天秤
和李黎相比,刘诗平在与她相同的顾虑之外,多了一个牵挂,就是孩子。
在外人眼里,刘诗平国企市场部主管的工作无比光鲜,但对她来说,在这个位置上,就意味着“空中飞人”,与女儿聚少离多。女儿对她的疏离和淡漠,再加上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疲累,让她心如刀割几近崩溃。没有哪位母亲能忍受孩子的这种疏离和淡漠。
刘诗平早就权衡过工作与孩子的取舍问题。她最初的设想是等孩子出生后,将重心转移到家庭,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照顾女儿,由老公来赚钱养家。但是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结婚前老公还是创业公司上千万身家的老总,等孩子出生后,一切都成了泡影。
虽然老公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但朝不保夕、悬而未决的状态,让刘诗平只能放弃最初的念头,同时挑起养孩子和养家的重担。刘诗平说她现在特别想找一份幼教的工作,尽管这与她之前的经历毫无联系。
刘峰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解决的是人和事之间的问题,比如吃喝、长身体、学习知识;老年只需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问题;而中年则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这是最复杂的。
目前更多的中年人对事业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功成名就,没有什么能高于这个目标,为此不惜透支自己的身体,冷落自己的家庭。
“现在很多成功学的书我觉得特别害人,它影响了很多人的价值观,似乎衡量成功的标准就是一切向钱看,让大家觉得所有的幸福一定都是跟这些有关系的。”曾小亮认为这种衡量标准会误导很多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衡量,那么企业家都应该是幸福的,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企业家自杀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及其同事安格斯·德亚顿通过2008年至2009年对美国人幸福指数所做调查回收的45万份问卷进行研究推论,一定程度上,收入越多,生活越轻松和快乐,但钱多不一定能买到更多幸福感。低收入通常关联糟糕情绪,不过,金钱对幸福而言并非多多益善。一旦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幸福感将趋于平稳。收入增长对提升幸福感作用不再明显的原因在于,高薪人士往往长时间工作,与亲友共处或享受闲暇的时间变少,难以感受丰厚薪水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一如安德烈·纪德所说,我们不能“度过一生,却没有见到生活”。
坚守还是离开
被催生的逃离潮和创业潮
一家全球性通讯公司的区域经理,在刚刚参加完德国一个长达一年的重要项目培训以后,突然决定离开这家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公司。在他看来,“我的四十年人生的前面十年或者五年大家还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但现在我要去重新进修,我更在意的是自我内心价值的实现。”
也许,听从内心,去寻求另一种层面的自我的实现,并不能给像刘诗平、李黎这样的一群人解决未来的保障问题,但却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解放和愉悦。这不失为释放压力使内心安宁的迂回路线。
有些人则选择其他的途径来缓解压力寻求安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快节奏且让人倍感压力巨大的一线城市,被列入了这些求职者的黑名单中。刘峰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要求:“同样的职位在大连、厦门有没有?我不要北京和上海的。”在刘峰看来,离开北上广深,也是这些人为了平衡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而做出的选择。
更有“勇者”选择了“以毒攻毒”,归零重来。
“我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到我欠别人多少钱。”李南现在的这种状态,就是他对此前无保障生活的极度反弹。他原来是一家游戏公司的主编,他的年龄超出公司平均年龄近13岁。他的周围总是被一群脸上还长着青春痘的年轻人包围。这种格格不入的包围让他几乎有四面楚歌的感觉。于是他心一横辞职后,就有了这间位于万柳高档社区的茶馆。
但创业并不是像看上去那么美好,能够真正成功站上金字塔顶端的毕竟是少数。李南如今面临着全新的压力:房租、经营、与合伙人的相处,这一切对他来说,虽然并不比在游戏公司时所承受的压力小,但创业至少给了他在打工时求之不得的自己把控人生的安全感。
李南其实已经相当幸运,他的归零和重新开始至少是在深思熟虑万事俱备下的抉择,而杜明的焦虑和痛苦则永远被淹没在他急剧变化的人生中。
前一刻他还是前呼后拥、春风得意、身家过亿的上市企业老总,后一刻就变成除了辉煌履历一无所有的40岁老男人,重新创业的他还曾因为事业身陷囹圄。
重获自由后他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2万多的月薪甚至还不够以往他一顿饭的消费金额,如今的他一边给别人打工,一边重新构建创业计划,不过与以往的自我满足不同,现在的他给自己的创业前提是“一定要给家人一份安定的保障。”“我当时一直觉得我要为事业而活,但现在我得为我的家庭活着。我不会再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放弃家庭的幸福。”
现在的杜明生活十分健康,早晚健身,一切不良嗜好全都戒了,朋友们无不感慨他翻天覆地的变化。杜明觉得此刻的自己比曾经腰缠万贯时要幸福得多。当我们问他为什么在大起大落后还能够如此平静时,他淡淡地笑道,“心态很重要。”
一旦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幸福感趋于平稳。收入增长对提升幸福感作用不再明显的原因在于,高薪人士往往长时间工作,与亲友共处或享受闲暇的时间变少,难以感受丰厚薪水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中年求职者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拍死”在沙滩上,要么和这些后进者“同步”。
刘诗平的身上集合了几乎所有同龄人群身上的矛盾:上有双亲,下有子女,工作累,渴望回归家庭,却又车贷、房贷压身,不敢轻举妄动,越来越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和改变的勇气。
年近40,虽然某种程度上代表经验、资历和成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也意味着逐渐丧失的体力、精力和竞争力。
在多重压力下,这一群体的职业诉求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刘峰称,尽管公司品牌、职位和薪水仍然是排名前三的职业诉求,但是近几年来,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内心价值的实现等个性化的因素考量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很多这个年龄层的人都愿意找一个简单的、压力小一点的工作。尤其是女性,到了三十多岁结婚了,有孩子了,作为一个妈妈你肯定要照顾孩子,还有家里的老人。”而作为男性代表,刘峰戏谑地称这一年龄层男性的压力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自己创业、选择逃离工作压力较大的北上广。
对于他们而言,创业、逃离并不意味着生活会更好,往往只是被逼的无奈之举。还记得《窃听风云2》中刘青云的一句台词“以前一无所有,可我还有机会;现在一无所有,连机会也没有了。”人至中年,人生还能归零几次?
增长的年纪 流失的竞争力
稳定,求之不得
李黎给自己买的商业保险几乎占了自己年收入的一半,她想从这巨额的商业保险中寻找的,或许是一份不稳定中的安全感。
从一家数百人规模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到如今数十人的企业财务主管,且不说这五六年间四五次失业再就业的动荡给李黎内心带来的恐慌,单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到小公司财务主管的落差,就让她有些难以承受。
就在几年前,身为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她还高傲地拒绝猎头,如今面对着这份“闭着眼就能搞定”的财务主管工作,她早已心生厌倦。一方面是没有挑战性的正职工作,另一方面是迫于生活压力而接手的两三份兼职,钱虽然挣得多了,疲惫感也随之而来。
现在她仍然在寻找新工作,就在一个月前,她还去参加了一家IT技术公司的面试,但是“我一看等着面试的人,没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都是一群80后、90后。公司里面密密麻麻的工位上也全是年轻人。”那一瞬间的恐慌,让她毅然选择离开。
在不断的面试中,李黎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自己可以选择的工作越来越少了,而她的应聘道路也越来越艰难。
李黎的境况并不是个案,在处于快速上升期的社会,竞争不断加剧,职场新陈代谢速度越来越快,在85后、90后的步步紧逼下,这些“前辈”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拍死”在沙滩上,要么和这些后进者“同步”。
即便是这样,企业也并没有给这个年龄层的人更多机会。某基金公司HR王倩在招聘员工时标准非常明确,“除非你的手中有丰富的资源,或者是一些高层的职位,否则我基本不会考虑用35岁以上的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年轻意味着低成本,也意味着较强的可塑性。
家庭向左 事业向右
濒临失衡的天秤
和李黎相比,刘诗平在与她相同的顾虑之外,多了一个牵挂,就是孩子。
在外人眼里,刘诗平国企市场部主管的工作无比光鲜,但对她来说,在这个位置上,就意味着“空中飞人”,与女儿聚少离多。女儿对她的疏离和淡漠,再加上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疲累,让她心如刀割几近崩溃。没有哪位母亲能忍受孩子的这种疏离和淡漠。
刘诗平早就权衡过工作与孩子的取舍问题。她最初的设想是等孩子出生后,将重心转移到家庭,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照顾女儿,由老公来赚钱养家。但是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结婚前老公还是创业公司上千万身家的老总,等孩子出生后,一切都成了泡影。
虽然老公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但朝不保夕、悬而未决的状态,让刘诗平只能放弃最初的念头,同时挑起养孩子和养家的重担。刘诗平说她现在特别想找一份幼教的工作,尽管这与她之前的经历毫无联系。
刘峰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解决的是人和事之间的问题,比如吃喝、长身体、学习知识;老年只需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问题;而中年则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这是最复杂的。
目前更多的中年人对事业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功成名就,没有什么能高于这个目标,为此不惜透支自己的身体,冷落自己的家庭。
“现在很多成功学的书我觉得特别害人,它影响了很多人的价值观,似乎衡量成功的标准就是一切向钱看,让大家觉得所有的幸福一定都是跟这些有关系的。”曾小亮认为这种衡量标准会误导很多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衡量,那么企业家都应该是幸福的,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企业家自杀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及其同事安格斯·德亚顿通过2008年至2009年对美国人幸福指数所做调查回收的45万份问卷进行研究推论,一定程度上,收入越多,生活越轻松和快乐,但钱多不一定能买到更多幸福感。低收入通常关联糟糕情绪,不过,金钱对幸福而言并非多多益善。一旦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幸福感将趋于平稳。收入增长对提升幸福感作用不再明显的原因在于,高薪人士往往长时间工作,与亲友共处或享受闲暇的时间变少,难以感受丰厚薪水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一如安德烈·纪德所说,我们不能“度过一生,却没有见到生活”。
坚守还是离开
被催生的逃离潮和创业潮
一家全球性通讯公司的区域经理,在刚刚参加完德国一个长达一年的重要项目培训以后,突然决定离开这家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公司。在他看来,“我的四十年人生的前面十年或者五年大家还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但现在我要去重新进修,我更在意的是自我内心价值的实现。”
也许,听从内心,去寻求另一种层面的自我的实现,并不能给像刘诗平、李黎这样的一群人解决未来的保障问题,但却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解放和愉悦。这不失为释放压力使内心安宁的迂回路线。
有些人则选择其他的途径来缓解压力寻求安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快节奏且让人倍感压力巨大的一线城市,被列入了这些求职者的黑名单中。刘峰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要求:“同样的职位在大连、厦门有没有?我不要北京和上海的。”在刘峰看来,离开北上广深,也是这些人为了平衡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而做出的选择。
更有“勇者”选择了“以毒攻毒”,归零重来。
“我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到我欠别人多少钱。”李南现在的这种状态,就是他对此前无保障生活的极度反弹。他原来是一家游戏公司的主编,他的年龄超出公司平均年龄近13岁。他的周围总是被一群脸上还长着青春痘的年轻人包围。这种格格不入的包围让他几乎有四面楚歌的感觉。于是他心一横辞职后,就有了这间位于万柳高档社区的茶馆。
但创业并不是像看上去那么美好,能够真正成功站上金字塔顶端的毕竟是少数。李南如今面临着全新的压力:房租、经营、与合伙人的相处,这一切对他来说,虽然并不比在游戏公司时所承受的压力小,但创业至少给了他在打工时求之不得的自己把控人生的安全感。
李南其实已经相当幸运,他的归零和重新开始至少是在深思熟虑万事俱备下的抉择,而杜明的焦虑和痛苦则永远被淹没在他急剧变化的人生中。
前一刻他还是前呼后拥、春风得意、身家过亿的上市企业老总,后一刻就变成除了辉煌履历一无所有的40岁老男人,重新创业的他还曾因为事业身陷囹圄。
重获自由后他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2万多的月薪甚至还不够以往他一顿饭的消费金额,如今的他一边给别人打工,一边重新构建创业计划,不过与以往的自我满足不同,现在的他给自己的创业前提是“一定要给家人一份安定的保障。”“我当时一直觉得我要为事业而活,但现在我得为我的家庭活着。我不会再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放弃家庭的幸福。”
现在的杜明生活十分健康,早晚健身,一切不良嗜好全都戒了,朋友们无不感慨他翻天覆地的变化。杜明觉得此刻的自己比曾经腰缠万贯时要幸福得多。当我们问他为什么在大起大落后还能够如此平静时,他淡淡地笑道,“心态很重要。”
一旦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幸福感趋于平稳。收入增长对提升幸福感作用不再明显的原因在于,高薪人士往往长时间工作,与亲友共处或享受闲暇的时间变少,难以感受丰厚薪水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中年求职者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拍死”在沙滩上,要么和这些后进者“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