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89—1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测验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89—1杂合体为母本或父本,与杂合体T266H、T259H、T273H、T274H、T277H、T295H和纯合体T259、T273、T277杂交,测验NJ89—1雄性不育基因与已报道的大豆核雄性不育基因msl-ms6的等位关系,结果杂交一代(F1)表现一致可育,杂交二代(F1,2)出现育性分离,其分离比例符合基因不等位时的情形,从而证实NJ89—1雄性不育基因与msl-ms6均不等位;细胞形态学研究发现在败育时期、减数分裂、四分体、花粉粒等诸多方面,NJ89—1与ms1-ms9突
其他文献
用我国育成的6个近等基因系和IRRI-日本合作育成的24个单基因系,对来自我国吉林、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和云南10个省的3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毒力
通过分析4种内源激素IAA、GA3、ABA和JA在试管地黄形态建成中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试管地黄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在MS+6-BA0.5mg·L^-1。+NAA0.1mg·L^-1。+5%蔗糖培养
用RAPD及SSR技术对98份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与4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3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33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09条,多态性比率为93.07%。33对SSR引物共
以比较生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与品种间杂交稻协优63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灌浆成熟期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与品种间杂交稻协优63都有“粒间顶端优势”特
以优良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ABA、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培养时间以及干燥处理等因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分化培养基上添加3.0~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