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的一部书,《论语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训释。
关键词:《论语译注》 《论语集注》 训释
《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历朝历代都不乏为其作注加疏者。其中南宋朱熹以义理之学发挥阐释儒经,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以后科举取士的指定教材。《论语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①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的,“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论语译注·例言》以下所引均同)的一部书。
《译注》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承前启后的地位、科学的译注方法和渊博的学识,在学术界产生过巨大影响。至今,《译注》仍然是学者们研究儒家文化和学习《论语》时所采用的重要版本。在《论语译注·例言》中,杨伯峻说:“本书虽然不纠缠于考证,但一切结论都是从细致深入的考证中提炼出来的。” 杨伯峻在译解原文时,集各家之说,大量引用前人注疏,以求其训释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其中不乏引用朱熹的《集注》。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训释。
一、《译注》所引《集注》的类别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引用朱熹的《集注》进行训释时,杨伯峻详细考查了其正误性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一)深表赞同,译文采纳的
杨伯峻在《译注》中所引用《集注》中的观点大多是明确表示赞同的,并在其译文中得以采纳。如:
(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杨注:“适”“莫”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故“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为“敌对与羡慕”,故“无适无莫”便是“无所为仇,无所欣羡。”我则用朱熹《集注》的说法。(杨译文:没规定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
朱《集注》: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
(2)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杨注:正墙面而立——朱熹云:“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朱《集注》: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二)只作征引,但未采用的
《论语译注·例言》说:“《论语》的词句,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的讲解……因之,著者的方针是不炫博,不遗美。有些讲解虽然和‘译文’有所不同,却仍然值得考虑,或者可以两存,便也在注释中加以征引。”
(3)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颜渊》)
杨注:“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程颐说是错简,但无证据。我们姑且依朱熹的解释而意译之。(杨译文:这样,的确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
朱《集注》:此《诗·小雅·我行其野》之辞也。旧说:夫子引之,以明欲其生死者,不能使之生死,如此诗所言,不足以致富,而适足以取异也。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杨注:时,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朱《集注》: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
(三)明确反对,陈列驳正的
《论语译注·例言》说:“朱熹的《论语集注》,虽然他自己也说,‘至于训诂皆仔细者’(《朱子语类大全》卷十一),但是,他毕竟是个唯心主义者,也有意利用《论语》的注释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因之不少主观片面的说法;同时,他那时的考据之学、训诂之学的水平还不及后代,所以必须纠正的地方很多。……因之,在某些关节处,著者对其错误说法,不得不稍加驳正。”
(5)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
杨注:朱熹《四书集注》说这十人即当在陈、蔡之时随行的人,是错误的。同时,杨列举了大量的例证证明极其合理。
朱《集注》: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故不止此。”
(6)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颜渊》)
杨注:朱熹《集注》把它作为两句读:“惜乎!君子之说,君子也。”便应该这样翻译:“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是说错了。”我则以为,“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为谓语,此为倒装句。
朱《集注》: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
二、《译注》引用《集注》的特点
(一)训释精细,结论得当
《译注》在引用朱之观点时,总是恰到好处,每引用一处,总是做精细地讲解,以得出最精密的结论。如:
(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杨注: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朱《集注》: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性之德亡矣。
杨此句所训,各家之说基本相同。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注】(何晏《论语集解》之注,以下同)包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悦之,少能有仁也。’”邢昺《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章论仁者必直言正色,其若巧好其言语,令善其颜色,欲令人说爱之者,少能有仁也’”可以看出,何、邢都停留在字的表面意思的理解上。朱熹不但讲求了本句的字面意思,而且用“致饰于外”进一步修饰,使释义更加确切。
(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译注》在引用《集注》时,内容广泛,有释单字之例、释双字之例,也有释句意之例、释概念内涵之例、释断句之例、释语法之例等。
1.释单字。如:
(8)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理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杨注:归仁,“称仁”的意思,说见毛奇龄《论语稽求篇》。朱熹《集注》谓“归犹与也”,也是此义。
朱《集注》:归,犹与也。
刘《正义》:“按:〈汉书·王莽传·赞〉:‘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后汉书·郎觑传〉:‘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并以‘归仁’为称仁”《汉语大字典》“归”下一义项曰:“归,称赞。三国魏曹植〈名都赋〉:‘观者皆称善,众工归我妍。’厖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公卿大夫交口归之曰:“此宰相之贤也”。’”故此处“归仁”为“称仁”。
2.释双字。如:
(9)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杨注:兼人,孔安国和朱熹都把“兼人”解作“胜人”,但子路虽勇,未必“务在胜尚人”;反不如张敬夫把“兼人”解为“勇为”适当。
朱《集注》:兼人,谓胜人也。
杨氏之说甚洽,刘《正义》:“至冉有固自言说子之道,而以‘力不足’自诿者,不患其不禀命,但虑其逡巡退缩,而为之不勇耳,夫子所以进之。”孔子虑冉有 “退缩”“不勇”,则子路之“兼人”即为“勇”。
3.释句意。如:
(10)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先进》)
杨注:汉唐旧解“不及门”为“不及仕进之门”或“不仕于卿大夫之门”,刘宝楠因而传会《孟子》的“无上下文之交”,解为“孔子弟子无仕陈蔡者”,我则终嫌与文意不甚密合,故不取,而用朱熹之说。
朱《集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
“不及门”,何晏《集结》:“不及仕进之门”邢《疏》从之。刘《正义》:“其仕于卿大夫之门,谓之及门也。”杨承朱说,甚是恰切。在《论语》中,孔子怜爱弟子,常为他们的生老病死及生活琐事而悲叹,如“颜渊死,子哭之恸。”等。这种悲叹包含着孔子对弟子父爱般的情感;对于弟子们的仕途,孔子则只是指导匡正,如《公冶长·颜渊子路侍》。因此,此处“不及门”为不在门,也即“不在我身边”,表达了孔子对“从于陈、蔡者”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也符合孔子的心境和生活常理。
4.释概念内涵。如:
(11)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雍也》)
杨注:朱熹以为“简”之所以“可”,在于“事不烦而民不扰”,颇有道理。
朱《集注》: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简者,不烦之谓。厖如是而行简以临民,则事不烦而民不扰,所以为可。
此处是训“简”概念的内涵。刘宝楠《论语正义》:“正义曰:〈尔雅·释诂〉:‘简,大也。’宽大之治,有似疏略。〈毛诗·匪风传〉:‘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烦’与‘简’相反。”刘说和朱说一致,也证明了杨之正确性。
5.释断句、语法
如(6),杨订正朱之观点,明通语法,指出此句朱断句之误且强调此为主谓倒装句。
(三)训释方法灵活多样
杨伯峻在引用朱熹的观点时,灵活运用了多种训诂方法,以达到自己释义的目的。
1.据古训。引用朱注本身就是此方法的运用。
2.举例证。也即引用朱注时列举古书相关材料。如:
(1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
杨注:《左传·僖公九年》荀息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哀公十六年》叶公曰:“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这“复言”都是实践诺言之义。《论语》此义当同于此。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但未举论证,因之后代训诂家多有疑之者。童第德先生为我举出《左传》为证,足补古今书之所未及。
朱《集注》:复,践言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
此处杨引用《左传·僖公九年》和《哀公十六年》之例证,说明“复”为“践言”之义。
3.通语法
如(6),杨订正朱之观点,明通语法,指出次句为主谓倒装句。
4.明修辞。如:
(1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杨注:退而省其私——朱熹《集注》以为孔子退而省颜回的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父子之道”用颜回的实践来证明他能发挥孔子之道,说也可通。
朱《集注》: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
此处是对“退而省其私”动作的发出者(主语)的省略,也叫“承上省”。应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吾)退而省其私……”杨伯峻在此处虽未陈述,但其明确承认朱之观点,也是对“承上省”这种修辞格的肯定。
5.审文例。即在训释时,考虑上下文和整部书用词。如(1)对“适”“莫”的解释,(11)对“简”内涵的界定等。
(四)杨氏引用朱注之不足
除以上所列特点外,杨引用朱说也有不足之处,如:
(14)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
杨注:愚,朱熹《集注》云:“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译文取之。(杨译文: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
朱《集注》:愚,若可陷可罔之类。
“愚”,有解为愚蠢的,有解为愚人的。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愚,无所知也,亦钝也。”《新书·道术》“深知福祸谓之知,反知谓愚。”故此处“愚”为主动,也不必把它译为被动。
(15)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
杨注:莫,朱熹《集注》亦云,“莫,疑词。”或为吴说所本。
朱《集注》:莫,疑词。
对此句,各家断句不一,关键是对“文、莫”二字的理解上。刘《正义》:“‘文莫吾犹人也。’按:《说文》:‘忞,强也。慔,勉也。文莫即忞慔,假借字也。’”钱穆《论语新解》:“忞读若旻,旻双声,犹言黾勉,乃努力也。……译为:努力,我是能及人的。”故“文莫”即为“黾勉”,杨之说非也。
除此二条之外,《译注》因为着重于译文的通顺,引用《集注》只是片言只语之引;因为要考虑上下文语义逻辑之通,引用《集注》时往往断章取义。但这并不能抹煞其在训诂学上的成就。
注释:
①《朱子全书》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
655页。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钱 穆.论语新译[M].成都:巴蜀书社,1985.
[5]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陆宗达 王 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丁桃源,甘肃省合作师专汉语系)
关键词:《论语译注》 《论语集注》 训释
《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历朝历代都不乏为其作注加疏者。其中南宋朱熹以义理之学发挥阐释儒经,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以后科举取士的指定教材。《论语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①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的,“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论语译注·例言》以下所引均同)的一部书。
《译注》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承前启后的地位、科学的译注方法和渊博的学识,在学术界产生过巨大影响。至今,《译注》仍然是学者们研究儒家文化和学习《论语》时所采用的重要版本。在《论语译注·例言》中,杨伯峻说:“本书虽然不纠缠于考证,但一切结论都是从细致深入的考证中提炼出来的。” 杨伯峻在译解原文时,集各家之说,大量引用前人注疏,以求其训释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其中不乏引用朱熹的《集注》。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训释。
一、《译注》所引《集注》的类别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引用朱熹的《集注》进行训释时,杨伯峻详细考查了其正误性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一)深表赞同,译文采纳的
杨伯峻在《译注》中所引用《集注》中的观点大多是明确表示赞同的,并在其译文中得以采纳。如:
(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杨注:“适”“莫”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故“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为“敌对与羡慕”,故“无适无莫”便是“无所为仇,无所欣羡。”我则用朱熹《集注》的说法。(杨译文:没规定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
朱《集注》: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
(2)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杨注:正墙面而立——朱熹云:“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朱《集注》: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二)只作征引,但未采用的
《论语译注·例言》说:“《论语》的词句,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的讲解……因之,著者的方针是不炫博,不遗美。有些讲解虽然和‘译文’有所不同,却仍然值得考虑,或者可以两存,便也在注释中加以征引。”
(3)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颜渊》)
杨注:“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程颐说是错简,但无证据。我们姑且依朱熹的解释而意译之。(杨译文:这样,的确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
朱《集注》:此《诗·小雅·我行其野》之辞也。旧说:夫子引之,以明欲其生死者,不能使之生死,如此诗所言,不足以致富,而适足以取异也。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杨注:时,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朱《集注》: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
(三)明确反对,陈列驳正的
《论语译注·例言》说:“朱熹的《论语集注》,虽然他自己也说,‘至于训诂皆仔细者’(《朱子语类大全》卷十一),但是,他毕竟是个唯心主义者,也有意利用《论语》的注释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因之不少主观片面的说法;同时,他那时的考据之学、训诂之学的水平还不及后代,所以必须纠正的地方很多。……因之,在某些关节处,著者对其错误说法,不得不稍加驳正。”
(5)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
杨注:朱熹《四书集注》说这十人即当在陈、蔡之时随行的人,是错误的。同时,杨列举了大量的例证证明极其合理。
朱《集注》: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故不止此。”
(6)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颜渊》)
杨注:朱熹《集注》把它作为两句读:“惜乎!君子之说,君子也。”便应该这样翻译:“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是说错了。”我则以为,“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为谓语,此为倒装句。
朱《集注》: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
二、《译注》引用《集注》的特点
(一)训释精细,结论得当
《译注》在引用朱之观点时,总是恰到好处,每引用一处,总是做精细地讲解,以得出最精密的结论。如:
(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杨注: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朱《集注》: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性之德亡矣。
杨此句所训,各家之说基本相同。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注】(何晏《论语集解》之注,以下同)包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悦之,少能有仁也。’”邢昺《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章论仁者必直言正色,其若巧好其言语,令善其颜色,欲令人说爱之者,少能有仁也’”可以看出,何、邢都停留在字的表面意思的理解上。朱熹不但讲求了本句的字面意思,而且用“致饰于外”进一步修饰,使释义更加确切。
(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译注》在引用《集注》时,内容广泛,有释单字之例、释双字之例,也有释句意之例、释概念内涵之例、释断句之例、释语法之例等。
1.释单字。如:
(8)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理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杨注:归仁,“称仁”的意思,说见毛奇龄《论语稽求篇》。朱熹《集注》谓“归犹与也”,也是此义。
朱《集注》:归,犹与也。
刘《正义》:“按:〈汉书·王莽传·赞〉:‘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后汉书·郎觑传〉:‘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并以‘归仁’为称仁”《汉语大字典》“归”下一义项曰:“归,称赞。三国魏曹植〈名都赋〉:‘观者皆称善,众工归我妍。’厖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公卿大夫交口归之曰:“此宰相之贤也”。’”故此处“归仁”为“称仁”。
2.释双字。如:
(9)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杨注:兼人,孔安国和朱熹都把“兼人”解作“胜人”,但子路虽勇,未必“务在胜尚人”;反不如张敬夫把“兼人”解为“勇为”适当。
朱《集注》:兼人,谓胜人也。
杨氏之说甚洽,刘《正义》:“至冉有固自言说子之道,而以‘力不足’自诿者,不患其不禀命,但虑其逡巡退缩,而为之不勇耳,夫子所以进之。”孔子虑冉有 “退缩”“不勇”,则子路之“兼人”即为“勇”。
3.释句意。如:
(10)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先进》)
杨注:汉唐旧解“不及门”为“不及仕进之门”或“不仕于卿大夫之门”,刘宝楠因而传会《孟子》的“无上下文之交”,解为“孔子弟子无仕陈蔡者”,我则终嫌与文意不甚密合,故不取,而用朱熹之说。
朱《集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
“不及门”,何晏《集结》:“不及仕进之门”邢《疏》从之。刘《正义》:“其仕于卿大夫之门,谓之及门也。”杨承朱说,甚是恰切。在《论语》中,孔子怜爱弟子,常为他们的生老病死及生活琐事而悲叹,如“颜渊死,子哭之恸。”等。这种悲叹包含着孔子对弟子父爱般的情感;对于弟子们的仕途,孔子则只是指导匡正,如《公冶长·颜渊子路侍》。因此,此处“不及门”为不在门,也即“不在我身边”,表达了孔子对“从于陈、蔡者”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也符合孔子的心境和生活常理。
4.释概念内涵。如:
(11)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雍也》)
杨注:朱熹以为“简”之所以“可”,在于“事不烦而民不扰”,颇有道理。
朱《集注》: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简者,不烦之谓。厖如是而行简以临民,则事不烦而民不扰,所以为可。
此处是训“简”概念的内涵。刘宝楠《论语正义》:“正义曰:〈尔雅·释诂〉:‘简,大也。’宽大之治,有似疏略。〈毛诗·匪风传〉:‘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烦’与‘简’相反。”刘说和朱说一致,也证明了杨之正确性。
5.释断句、语法
如(6),杨订正朱之观点,明通语法,指出此句朱断句之误且强调此为主谓倒装句。
(三)训释方法灵活多样
杨伯峻在引用朱熹的观点时,灵活运用了多种训诂方法,以达到自己释义的目的。
1.据古训。引用朱注本身就是此方法的运用。
2.举例证。也即引用朱注时列举古书相关材料。如:
(1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
杨注:《左传·僖公九年》荀息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哀公十六年》叶公曰:“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这“复言”都是实践诺言之义。《论语》此义当同于此。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但未举论证,因之后代训诂家多有疑之者。童第德先生为我举出《左传》为证,足补古今书之所未及。
朱《集注》:复,践言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
此处杨引用《左传·僖公九年》和《哀公十六年》之例证,说明“复”为“践言”之义。
3.通语法
如(6),杨订正朱之观点,明通语法,指出次句为主谓倒装句。
4.明修辞。如:
(1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杨注:退而省其私——朱熹《集注》以为孔子退而省颜回的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父子之道”用颜回的实践来证明他能发挥孔子之道,说也可通。
朱《集注》: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
此处是对“退而省其私”动作的发出者(主语)的省略,也叫“承上省”。应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吾)退而省其私……”杨伯峻在此处虽未陈述,但其明确承认朱之观点,也是对“承上省”这种修辞格的肯定。
5.审文例。即在训释时,考虑上下文和整部书用词。如(1)对“适”“莫”的解释,(11)对“简”内涵的界定等。
(四)杨氏引用朱注之不足
除以上所列特点外,杨引用朱说也有不足之处,如:
(14)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
杨注:愚,朱熹《集注》云:“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译文取之。(杨译文: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
朱《集注》:愚,若可陷可罔之类。
“愚”,有解为愚蠢的,有解为愚人的。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愚,无所知也,亦钝也。”《新书·道术》“深知福祸谓之知,反知谓愚。”故此处“愚”为主动,也不必把它译为被动。
(15)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
杨注:莫,朱熹《集注》亦云,“莫,疑词。”或为吴说所本。
朱《集注》:莫,疑词。
对此句,各家断句不一,关键是对“文、莫”二字的理解上。刘《正义》:“‘文莫吾犹人也。’按:《说文》:‘忞,强也。慔,勉也。文莫即忞慔,假借字也。’”钱穆《论语新解》:“忞读若旻,旻双声,犹言黾勉,乃努力也。……译为:努力,我是能及人的。”故“文莫”即为“黾勉”,杨之说非也。
除此二条之外,《译注》因为着重于译文的通顺,引用《集注》只是片言只语之引;因为要考虑上下文语义逻辑之通,引用《集注》时往往断章取义。但这并不能抹煞其在训诂学上的成就。
注释:
①《朱子全书》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
655页。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钱 穆.论语新译[M].成都:巴蜀书社,1985.
[5]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陆宗达 王 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丁桃源,甘肃省合作师专汉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