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多种原因,江苏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较为明显。适应区域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苏南苏中苏北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内容。
一、把握区域发展格局新变化
竞相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6至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GDP年均分别增长13.9%、13.7%、13%。苏北主要经济指标连续7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由2006年的20.2%提高到2012年的22.5%。2011年,苏中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2年,苏南GDP达到33381亿元,占全省59.9%;人均GDP突破1.6万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十一五”以来,三大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底,苏北、苏中、苏南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5.9、7.2和9.4个百分点。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徐州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产业、连云港临港产业和新兴产业、盐城服务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分别超千亿元。苏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汽车、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苏南制造业比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强竞争力,新兴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合作水平明显提升。以南北帮扶政策体系为引导,以共建园区为载体,以产业转移为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累计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2000多个,总投资8400多亿元;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2300多亿元;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100多项;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8.6万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02、2.32和2.38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城乡低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苏南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制度,苏北201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在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缩小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三大区域发展的绝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制约。苏北发展不够充分、不够平衡的基本情况没有变。苏中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区域内部发展不够平衡。苏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压力较大。三是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健全。相对于政府层面的有力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省内产业梯度转移机制还需完善。
二、培育区域内生增长新动力
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加快苏北振兴步伐。当前,苏北面临着发展经济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大力发展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苏北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决防止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苏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
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为目标,推动苏中全面崛起。苏中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彰显特色,深化融合,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在强化特色上下工夫,进一步增强产业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突出城市性,打造城市独特品牌,进一步彰显文化魅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淮扬文化和江海文化,形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在融合发展上做文章,着力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更好地与苏南融合互动,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好承南启北的作用。在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上求实效。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支持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发展,努力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认可、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全面小康。
以实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加快苏南转型发展。苏南应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把转型升级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把苏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较高的开放水平等现实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新优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优势,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建设,为全省“两个率先”和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三、拓展区域融合发展新途径
在优化开发格局上求突破。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推进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长三角北翼为核心、以沿海发展带和东陇海发展带为重点,以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极点,着力构建“核心优化、双带重点、多极拓展”的建设开发空间。突出抓好沿江农业带、沿海农业带和环太湖农业区、江淮农业区、渠北农业区建设,构建“两带三区”的农业生产空间。加强长江和淮河入海水道两条生态廊道建设,强化海岸带和西部丘陵湖荡屏障保护,构建“两纵两横”的生态保护空间。
在深化区域合作上求突破。以深化产业合作为先导,抓住苏南“腾笼换凤”,苏中苏北“筑巢引凤”的机遇,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南北园区共建水平,进一步推动产业科学有序转移,加快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错位竞争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统筹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空、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形成一体化、快速化、智能化的区域交通体系。强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合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在全覆盖、标准化、可持续的基础上,推进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共保共建。
在完善政策体系上求突破。坚持把立足各地实际、体现差别化作为研究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点,继续坚持和完善“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南北共建园区、“一市一策”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时,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不同区域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政策,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健全协调机制上求突破。遵循经济规律,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完善税收、投融资、产业等政策,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探索实行不同区域差别化的绩效考评,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监测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作者系省政府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夏玉兰
一、把握区域发展格局新变化
竞相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6至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GDP年均分别增长13.9%、13.7%、13%。苏北主要经济指标连续7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由2006年的20.2%提高到2012年的22.5%。2011年,苏中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2年,苏南GDP达到33381亿元,占全省59.9%;人均GDP突破1.6万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十一五”以来,三大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底,苏北、苏中、苏南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5.9、7.2和9.4个百分点。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徐州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产业、连云港临港产业和新兴产业、盐城服务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分别超千亿元。苏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汽车、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苏南制造业比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强竞争力,新兴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合作水平明显提升。以南北帮扶政策体系为引导,以共建园区为载体,以产业转移为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累计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2000多个,总投资8400多亿元;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2300多亿元;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100多项;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8.6万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02、2.32和2.38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城乡低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苏南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制度,苏北201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在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缩小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三大区域发展的绝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制约。苏北发展不够充分、不够平衡的基本情况没有变。苏中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区域内部发展不够平衡。苏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压力较大。三是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健全。相对于政府层面的有力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省内产业梯度转移机制还需完善。
二、培育区域内生增长新动力
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加快苏北振兴步伐。当前,苏北面临着发展经济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大力发展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苏北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决防止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苏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
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为目标,推动苏中全面崛起。苏中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彰显特色,深化融合,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在强化特色上下工夫,进一步增强产业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突出城市性,打造城市独特品牌,进一步彰显文化魅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淮扬文化和江海文化,形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在融合发展上做文章,着力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更好地与苏南融合互动,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好承南启北的作用。在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上求实效。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支持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发展,努力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认可、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全面小康。
以实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加快苏南转型发展。苏南应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把转型升级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把苏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较高的开放水平等现实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新优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优势,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建设,为全省“两个率先”和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三、拓展区域融合发展新途径
在优化开发格局上求突破。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推进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长三角北翼为核心、以沿海发展带和东陇海发展带为重点,以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极点,着力构建“核心优化、双带重点、多极拓展”的建设开发空间。突出抓好沿江农业带、沿海农业带和环太湖农业区、江淮农业区、渠北农业区建设,构建“两带三区”的农业生产空间。加强长江和淮河入海水道两条生态廊道建设,强化海岸带和西部丘陵湖荡屏障保护,构建“两纵两横”的生态保护空间。
在深化区域合作上求突破。以深化产业合作为先导,抓住苏南“腾笼换凤”,苏中苏北“筑巢引凤”的机遇,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南北园区共建水平,进一步推动产业科学有序转移,加快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错位竞争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统筹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空、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形成一体化、快速化、智能化的区域交通体系。强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合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在全覆盖、标准化、可持续的基础上,推进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共保共建。
在完善政策体系上求突破。坚持把立足各地实际、体现差别化作为研究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点,继续坚持和完善“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南北共建园区、“一市一策”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时,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不同区域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政策,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健全协调机制上求突破。遵循经济规律,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完善税收、投融资、产业等政策,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探索实行不同区域差别化的绩效考评,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监测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作者系省政府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夏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