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妥善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是新时期促进海阳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转方式;调结构;优化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154-2
0 引言
针对经济发展现状,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妥善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是新时期促进海阳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1 海阳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1.1 综合经济实力较快增长
“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影响,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全力稳增长、保发展,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9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8.3%;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9亿元,年均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年均增长10.3%;实际使用外资7700万美元,年均增长5.4%;外贸进出口9.7亿美元,年均增长7.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4万元和1.5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1.7倍和1.6倍。连年被评为“烟台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县市区”。
1.2 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
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2.6:37.4:40.0。农业方面,五年来累计完成水利工程2512项,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6%,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粮食、蔬菜产量稳定,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58处,新发展经济林果12.1万亩、茶园1.5万亩,海阳茶叶获得国家级奖项7个,海阳苹果省内首家进入美国市场,“海阳甜柿”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阳白黄瓜获得“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新增各类农民合作社970个、社员14.8万户,新增烟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取得新进展;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烟台率先建成运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走在烟台前列。
1.3 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工业方面,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达到266.1亿元和20.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1.7%。现代服务业方面,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新增国家A级以上景区6个,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功举办了海阳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我市先后荣膺2013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中国最美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等称号,旅游度假区连年在全省旅游度假区考核中位居第一,成功晋级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6亿元;循环经济深入发展,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现阶段只有进一步提升我市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科学技术含量不足。近三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只有6.4%、8.8%和7.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仅为0.52、0.95和0.72个百分点,这表明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还很低。
三是社会事业有待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亟待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87、5%,新农合率达到99、7%,城镇职工失业救助、再就业培训及农村扶贫、低保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3 转变海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3.1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综合实力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办研发机构,争创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发项目,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要逐步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超过5%。
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等有效途径,大力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5%,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超过6%。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引进科技领军人物,支持企业用多种方式将学有专长的人才吸收到企业技术创新队伍中来。
3.2 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发展低碳经济
一是要突出重点,加强环境污染整治。把握三个重点:即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的节能减排。抓住两个关键:即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二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提高企业进入门槛。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把节能减排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努力做到选择性招商,注重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生态优先、适度超前、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原则,转变园区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
3.3 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以核电站建设为依托,打造现代化产业聚集园区。重点发展与核电相关的大型设备制造、工程设计与管理、自主研发、综合服务等项目,形成装备制造、安装检测、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特色产业集群。把整个核电产业区打造成一个企业优势互补、相互依靠、集中发展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是以海阳港建设为平台,构筑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要把加快港口开发建设作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东港区建设及新港区扩建工程,保质保量完成集装箱码头建设;培育发展特种船舶修造基地,巩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突出发展中转运输、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船舶停靠等基础业务,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和大型临港物流中心。
三是紧抓“电子商务”与“商贸综合体”两大重点。加快推进移联网信农村电子商务、日月五金商业综合体、亿丰国际农商城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商贸餐饮业布局,提升商贸餐饮业服务水平。
3.4 注重发展布局调整,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落实“一片两带”经济发展布局。城区经济片实施“内涵式”发展,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南部沿海经济带实施“膨胀式”发展,实现率先崛起;北部山区经济带实施“调整式”发展,尽快缩小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坚持老城区、新城区、小城镇多头并举,综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二是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认真落实涉农政策和措施,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立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施“路、水、电、气、医”普及工程,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统筹规划城乡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坚持和谐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切实抓好新增城鎮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业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现“农村文化活动村村有”。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落实扶持政策引导脱贫、挖掘社会力量推动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真正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惠及全市人民,努力营造欣欣向荣、安定祥和的发展局面。
关键词:转方式;调结构;优化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154-2
0 引言
针对经济发展现状,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妥善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是新时期促进海阳发展、推进富民强市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1 海阳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1.1 综合经济实力较快增长
“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影响,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全力稳增长、保发展,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9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8.3%;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9亿元,年均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年均增长10.3%;实际使用外资7700万美元,年均增长5.4%;外贸进出口9.7亿美元,年均增长7.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4万元和1.5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1.7倍和1.6倍。连年被评为“烟台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县市区”。
1.2 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
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2.6:37.4:40.0。农业方面,五年来累计完成水利工程2512项,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6%,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粮食、蔬菜产量稳定,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58处,新发展经济林果12.1万亩、茶园1.5万亩,海阳茶叶获得国家级奖项7个,海阳苹果省内首家进入美国市场,“海阳甜柿”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阳白黄瓜获得“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新增各类农民合作社970个、社员14.8万户,新增烟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取得新进展;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烟台率先建成运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走在烟台前列。
1.3 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工业方面,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达到266.1亿元和20.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1.7%。现代服务业方面,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新增国家A级以上景区6个,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功举办了海阳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我市先后荣膺2013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中国最美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等称号,旅游度假区连年在全省旅游度假区考核中位居第一,成功晋级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6亿元;循环经济深入发展,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2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现阶段只有进一步提升我市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科学技术含量不足。近三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只有6.4%、8.8%和7.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仅为0.52、0.95和0.72个百分点,这表明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还很低。
三是社会事业有待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亟待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87、5%,新农合率达到99、7%,城镇职工失业救助、再就业培训及农村扶贫、低保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3 转变海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3.1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综合实力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办研发机构,争创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发项目,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要逐步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超过5%。
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等有效途径,大力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5%,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超过6%。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引进科技领军人物,支持企业用多种方式将学有专长的人才吸收到企业技术创新队伍中来。
3.2 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发展低碳经济
一是要突出重点,加强环境污染整治。把握三个重点:即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的节能减排。抓住两个关键:即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二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提高企业进入门槛。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把节能减排的要求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努力做到选择性招商,注重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生态优先、适度超前、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原则,转变园区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
3.3 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以核电站建设为依托,打造现代化产业聚集园区。重点发展与核电相关的大型设备制造、工程设计与管理、自主研发、综合服务等项目,形成装备制造、安装检测、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特色产业集群。把整个核电产业区打造成一个企业优势互补、相互依靠、集中发展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是以海阳港建设为平台,构筑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要把加快港口开发建设作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东港区建设及新港区扩建工程,保质保量完成集装箱码头建设;培育发展特种船舶修造基地,巩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突出发展中转运输、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船舶停靠等基础业务,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和大型临港物流中心。
三是紧抓“电子商务”与“商贸综合体”两大重点。加快推进移联网信农村电子商务、日月五金商业综合体、亿丰国际农商城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商贸餐饮业布局,提升商贸餐饮业服务水平。
3.4 注重发展布局调整,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落实“一片两带”经济发展布局。城区经济片实施“内涵式”发展,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南部沿海经济带实施“膨胀式”发展,实现率先崛起;北部山区经济带实施“调整式”发展,尽快缩小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坚持老城区、新城区、小城镇多头并举,综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二是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认真落实涉农政策和措施,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立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施“路、水、电、气、医”普及工程,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统筹规划城乡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坚持和谐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切实抓好新增城鎮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业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现“农村文化活动村村有”。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落实扶持政策引导脱贫、挖掘社会力量推动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真正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惠及全市人民,努力营造欣欣向荣、安定祥和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