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一所条件较差、离城偏远的农村中学,学生不仅基础较差,而且普遍厌学情绪较大。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提高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总结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要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课前要精心组织备课,有效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精学”
有些教师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教参,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这样,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课标、教材、课后反思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效。
作为语文教师,课前应积极地阅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设计新颖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学的设计能力,其前提是教师要有效的把握教材,对教材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领悟。所谓全面,就是要对文本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限于局部,不可有所偏废;所谓深刻,就是执教者通过反复的品味,对文本有了自己精准的、深层次的甚至是创造性的理解,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肤浅的理解,不仅仅是拘于权威资料的解读。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全面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教师和“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才清楚文本的核心命意指向,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内容,理清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方向,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单纯集中又紧扣要害。 大量的事实证明,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在课堂上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学生的提问不能正确的解答等等。所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实现对教材的有效把握。这样,才能优化教学内容,使之“少而精”,从而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
二、课堂教学中要融洽师生关系,紧扣目标教学,择优教学策略,让学生“易学”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让学生“信其道”。但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本来学生数量少、基础差,而且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还有厌学情绪,这是他们的劣势。但这也说明农村学生可塑性强,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老师有足够的理由对他们不离不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他们。教师应在课堂中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教学,同时要注意采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教学,使他们学起来容易。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语文课堂要紧扣目标教学。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随意。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
二是农村语文课堂要循序渐进教学。笔者在我校听语文课时发现,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埋怨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能读熟文本。语文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词语没理解,内容还不熟悉,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谈感悟等等,学生怎么和老师、文本交流呢?这样学生参与情况,思维状态,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都不好,教学效果当然就不好。因此在正式学习课文(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课文)之前,我们一点要布置好预习任务,至少要让学生熟读文本,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也要舍得时间来让学生阅读课文。另外对于难懂的课文,老师还要注意耐心的疏通文意,需要先弄清楚课文大意才能开讲。
三是农村语文课堂要择优教学方式。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运用。在我们农村学校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都用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接收西部农村学校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带领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拓宽农村孩子的知识视野,将学习延伸到课堂内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氛围,培养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享受过程,让学生“乐学”
作为学生,当然看重学习结果,但是新生一代的学生也相当重视学习过程,他们希望学习是一个快乐的旅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生字词等,记下疑难,写出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总之,提高农村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大家共同探究。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生的特点,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得精,学得容易,学得快乐,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让我们携起手来,取长补短,使农村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一、课前要精心组织备课,有效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精学”
有些教师课前准备简单,只限于读读教参,写写教案。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初,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全盘抄袭,这样,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课标、教材、课后反思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效。
作为语文教师,课前应积极地阅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设计新颖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学的设计能力,其前提是教师要有效的把握教材,对教材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领悟。所谓全面,就是要对文本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限于局部,不可有所偏废;所谓深刻,就是执教者通过反复的品味,对文本有了自己精准的、深层次的甚至是创造性的理解,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肤浅的理解,不仅仅是拘于权威资料的解读。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全面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教师和“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才清楚文本的核心命意指向,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内容,理清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方向,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单纯集中又紧扣要害。 大量的事实证明,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在课堂上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学生的提问不能正确的解答等等。所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实现对教材的有效把握。这样,才能优化教学内容,使之“少而精”,从而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
二、课堂教学中要融洽师生关系,紧扣目标教学,择优教学策略,让学生“易学”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让学生“信其道”。但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本来学生数量少、基础差,而且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还有厌学情绪,这是他们的劣势。但这也说明农村学生可塑性强,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老师有足够的理由对他们不离不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他们。教师应在课堂中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教学,同时要注意采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教学,使他们学起来容易。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语文课堂要紧扣目标教学。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随意。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
二是农村语文课堂要循序渐进教学。笔者在我校听语文课时发现,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埋怨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能读熟文本。语文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词语没理解,内容还不熟悉,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谈感悟等等,学生怎么和老师、文本交流呢?这样学生参与情况,思维状态,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都不好,教学效果当然就不好。因此在正式学习课文(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课文)之前,我们一点要布置好预习任务,至少要让学生熟读文本,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也要舍得时间来让学生阅读课文。另外对于难懂的课文,老师还要注意耐心的疏通文意,需要先弄清楚课文大意才能开讲。
三是农村语文课堂要择优教学方式。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运用。在我们农村学校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都用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接收西部农村学校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带领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拓宽农村孩子的知识视野,将学习延伸到课堂内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氛围,培养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享受过程,让学生“乐学”
作为学生,当然看重学习结果,但是新生一代的学生也相当重视学习过程,他们希望学习是一个快乐的旅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生字词等,记下疑难,写出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总之,提高农村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大家共同探究。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生的特点,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得精,学得容易,学得快乐,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让我们携起手来,取长补短,使农村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