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海瑞墓园,我在那里独自坐了半天,仔细阅读墙上的文字介绍。感触良多……
像海瑞那样面对上级
海瑞是明朝出生的人,通过乡试中过举人,相当于现在硕士毕业。以后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统考,呆了6年却始终名落孙山,后来候补了个小官,从此步入仕途,当了现在人称的公务员了。
在当时阿谀奉承年代,为官不久的海瑞马上显得与众不同。当御史上级召见时,其他部属都伏地跪拜,唯海瑞长揖而礼,因为他觉得,“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
跪拜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好的习惯,它矮化了人的形象,也就矮化了人格。见到皇帝跪下也就罢了,见比自己官大的随地下跪就显得卑躬屈膝。总有更大的官,即便在部下面前挺直腰部,也要在更大官员面前弯下去。
像海瑞那样迎来送往
身为政府官员,进京朝拜的事不能避免。在海瑞那个年代,地方官员进京旅差费和送京官的礼金要各户摊派,所以进京一次扰民一次,出差多了老百姓吃苦就多。海瑞于是颁布地方性规定下令废除这个习俗,自己以身作则,进京轻车简从,不搞大开支,即便这个有限的费用也由他自己的机构出,不转嫁给百姓。
同时他禁止属下大肆吃喝招待和不必要的迎来送往,以减少政府开支,进而减轻百姓税赋。还不许官员新造房子,也不许他们装修,房中各式家具也不准添置,有了他也不给报销。
至于接待来访要员,海瑞也有自己的办法。上任不久中央一位要员将要经过其辖区,浙江地方其他官员个个摩拳擦掌,个个备好银两准备好好孝敬一把。结果海瑞一封信写过去,问这个要员究竟是“素性简朴,不喜逢迎”,还要别人误解其意,否则为什么他每到一处地方官都要花费几百两银子为其置办酒席呢?那个官员接信后很恼火,不从海瑞管辖地段走了,索性绕道而行,于是节省了当地公款。
现在地方官进京跟玩似的,坐飞机当天就可以打个来回,可是每省都有驻京办,北京北三环路就有几个省驻京办扎堆,花在“跑部”的地方税收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后来发展到地级市都在京搞办事处,直到2010年一道国务院的命令这些地县级的驻京办才得以逐步取消。
像海瑞那样置办宴会
海瑞是个孝子,幼年丧父,成长得益于母亲谢氏,那可是一个身处茅庐眼观天下的女性。他小的时候,母亲身体力行为其营造一个读书学习的环境,等他成人后还时刻叮嘱他谨慎为人,廉洁奉公,一直是他的良师。
海瑞和母亲感情深厚,去各地任职一直带着母亲,也有过开几桌家庭宴席为母亲祝寿的想法,招致了上级的调查。然而,调查结果让奉命找他麻烦的官员都为其廉洁所感动。
现在国人富裕了,过生日摆宴席成了家常便饭。不过好像为父母做寿还不太夸张,为孩子过生日的排场不小。我见到好多报道,在有些地方,一些级别很低权力却大的小官借此动辄设下几十桌,几百人的宴席,部属悉数到场,利益相关者更是心领神会,接受的贺礼钱财自然数量可观。
由此想到了在西方生活时的观感。西方人庆祝生日一般都是家宴,收贺礼不收钱,贺礼也就是一盒巧克力,一瓶红酒这类的玩意。如果有人借此收钱会遭到鄙视。
为了维持商业关系,外国企业倒是送礼,但都是小礼品。他们送礼时就不情愿,因为要面对外部审计,如果是上市公司还要对外披露。美国对商业贿赂有严厉的处罚,100美元以上就算贿赂了,没人想自找麻烦。但是他们在中国经营业务,要适应当地国情,所以就为了应付,买最便宜的红酒当礼品送,估计那些行政大款都不屑于喝!
像海瑞那样治吏为民
海瑞那个年代,在江浙为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用太贪就会挣足下半辈子的钱。所以官员恋栈,和现在一样能不隐退就不隐退。
可是当得知海瑞要来任职,地方官员却怕得要死,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有申请离职的,有提前退休的,有主动调往他处的。那些飞扬跋扈的土豪劣绅赶紧把自家的朱红大门漆成黑色以示没有与众不同,有的宦官也赶紧将八人大轿改为四人小轿。
以他一个那么大的高干,去世时除了海南老家几亩地外,箱子里只有几两银子,加上旧衣和杂物财富不足十银。让办理丧事的官员落泪。“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则是后人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
由此想到,这个社会如多一些海瑞,那些尸位素餐的人自己就会主动提前离去,就不必强制他们退休;这个社会多一些海瑞,官员们就会自己主动离开肥缺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轮岗和挂职也不会流于形式;这个社会多一些海瑞,国内公款旅游就会自动减少,因为地方不给做好吃的,不给住高级酒店,不陪去游山玩水,去那里还有什么意思?(摘自《报刊文摘》2010.8.13)B②
像海瑞那样面对上级
海瑞是明朝出生的人,通过乡试中过举人,相当于现在硕士毕业。以后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统考,呆了6年却始终名落孙山,后来候补了个小官,从此步入仕途,当了现在人称的公务员了。
在当时阿谀奉承年代,为官不久的海瑞马上显得与众不同。当御史上级召见时,其他部属都伏地跪拜,唯海瑞长揖而礼,因为他觉得,“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
跪拜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好的习惯,它矮化了人的形象,也就矮化了人格。见到皇帝跪下也就罢了,见比自己官大的随地下跪就显得卑躬屈膝。总有更大的官,即便在部下面前挺直腰部,也要在更大官员面前弯下去。
像海瑞那样迎来送往
身为政府官员,进京朝拜的事不能避免。在海瑞那个年代,地方官员进京旅差费和送京官的礼金要各户摊派,所以进京一次扰民一次,出差多了老百姓吃苦就多。海瑞于是颁布地方性规定下令废除这个习俗,自己以身作则,进京轻车简从,不搞大开支,即便这个有限的费用也由他自己的机构出,不转嫁给百姓。
同时他禁止属下大肆吃喝招待和不必要的迎来送往,以减少政府开支,进而减轻百姓税赋。还不许官员新造房子,也不许他们装修,房中各式家具也不准添置,有了他也不给报销。
至于接待来访要员,海瑞也有自己的办法。上任不久中央一位要员将要经过其辖区,浙江地方其他官员个个摩拳擦掌,个个备好银两准备好好孝敬一把。结果海瑞一封信写过去,问这个要员究竟是“素性简朴,不喜逢迎”,还要别人误解其意,否则为什么他每到一处地方官都要花费几百两银子为其置办酒席呢?那个官员接信后很恼火,不从海瑞管辖地段走了,索性绕道而行,于是节省了当地公款。
现在地方官进京跟玩似的,坐飞机当天就可以打个来回,可是每省都有驻京办,北京北三环路就有几个省驻京办扎堆,花在“跑部”的地方税收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后来发展到地级市都在京搞办事处,直到2010年一道国务院的命令这些地县级的驻京办才得以逐步取消。
像海瑞那样置办宴会
海瑞是个孝子,幼年丧父,成长得益于母亲谢氏,那可是一个身处茅庐眼观天下的女性。他小的时候,母亲身体力行为其营造一个读书学习的环境,等他成人后还时刻叮嘱他谨慎为人,廉洁奉公,一直是他的良师。
海瑞和母亲感情深厚,去各地任职一直带着母亲,也有过开几桌家庭宴席为母亲祝寿的想法,招致了上级的调查。然而,调查结果让奉命找他麻烦的官员都为其廉洁所感动。
现在国人富裕了,过生日摆宴席成了家常便饭。不过好像为父母做寿还不太夸张,为孩子过生日的排场不小。我见到好多报道,在有些地方,一些级别很低权力却大的小官借此动辄设下几十桌,几百人的宴席,部属悉数到场,利益相关者更是心领神会,接受的贺礼钱财自然数量可观。
由此想到了在西方生活时的观感。西方人庆祝生日一般都是家宴,收贺礼不收钱,贺礼也就是一盒巧克力,一瓶红酒这类的玩意。如果有人借此收钱会遭到鄙视。
为了维持商业关系,外国企业倒是送礼,但都是小礼品。他们送礼时就不情愿,因为要面对外部审计,如果是上市公司还要对外披露。美国对商业贿赂有严厉的处罚,100美元以上就算贿赂了,没人想自找麻烦。但是他们在中国经营业务,要适应当地国情,所以就为了应付,买最便宜的红酒当礼品送,估计那些行政大款都不屑于喝!
像海瑞那样治吏为民
海瑞那个年代,在江浙为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用太贪就会挣足下半辈子的钱。所以官员恋栈,和现在一样能不隐退就不隐退。
可是当得知海瑞要来任职,地方官员却怕得要死,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有申请离职的,有提前退休的,有主动调往他处的。那些飞扬跋扈的土豪劣绅赶紧把自家的朱红大门漆成黑色以示没有与众不同,有的宦官也赶紧将八人大轿改为四人小轿。
以他一个那么大的高干,去世时除了海南老家几亩地外,箱子里只有几两银子,加上旧衣和杂物财富不足十银。让办理丧事的官员落泪。“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则是后人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
由此想到,这个社会如多一些海瑞,那些尸位素餐的人自己就会主动提前离去,就不必强制他们退休;这个社会多一些海瑞,官员们就会自己主动离开肥缺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轮岗和挂职也不会流于形式;这个社会多一些海瑞,国内公款旅游就会自动减少,因为地方不给做好吃的,不给住高级酒店,不陪去游山玩水,去那里还有什么意思?(摘自《报刊文摘》2010.8.13)B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