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眇宜修:诗词的立体造“境”艺术

来源 :艺术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亦如焦循《易余籥录》所谓的“一代有一代之所胜”[2],那么每种“代有偏胜”的文学就必定会向人们展示其独具的文学新景观,并带给人们审美新感受。文学作品多以塑造文学形象为主要艺术目标,而在诗词作品中,由于其文体本身带有鲜明而强烈的抒情特征,其文学形象则表现为主客观相统一的“意境”。“意”在词中主要指人的思想感情,而“境”则主要表现为所处的空间,“境”对于“意”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词人采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特定的空间都是表达情感所必需的,它们总是巧妙地与情感交相融合或映衬,或隐或显地出现在诗词的字里行间。
  诗词中有大空间的运用,也有小空间的营造,而更多的则是两者并举、相得益彰,大小空间自由转换、叠合,幻化出无限生机。除此之外,诗词中更有实境和心境的彼此交互叠合,构建出变化无穷的多维立体空间。以晏殊《清平乐》为例:“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窗钩”中,“夕阳”点明了时间,“西楼”则指示了地点,“独倚”是倚靠,“斜阳独倚西楼”叠加起来就拟人化地表现出夕阳沉落时的自然之景。下句的“遥山”指远处之山,与“夕阳”对应;“恰对”是指正对着,与“独倚”呼应;“帘钩”是屋内小空间之物,与“西楼”大空间相对应。前半句与后半句所使用的意象,词性相同、词意相托,二者合起来就构成一幅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的图画。词中所用“夕阳”“西楼”“遥山”和“帘钩”等虽均为静物,但时间意象“夕阳”、空间意象“楼”“帘”以及逻辑意象符号“独倚”“恰对”的有机组合使此词成为艺术符号美学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词作中“楼台”“小园”“秀帷”“罗帐”和“珠帘”等随处可见,这些看似平常的空间符号,实为词人精心选取用以营造词“境”的基石,下面笔者将以实例来加以说明。
  唐宋词作品出现过很多“楼”,“画楼”“玉楼”“碧楼”“红楼”“琼楼”“高楼”“危楼”“城楼”和“层楼”各具特色。“楼”从小空间来讲是人们的栖身之所。而将其置于大空间,它就成为上与天接、下与地临,人们登高望远、沟通天地,追求“天人合一”之境界的客观物质媒介。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用于营造小空间的“楼”,它是封建社会女性生存之“楼”,是女性赖以生存以及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场所。小楼之中无限风月,上演了无数温馨旖旎的爱情故事。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晏几道《临江仙》)
  这种代表小空间的“楼”也是女性生命桎梏之“楼”。封建社会中的大家闺秀深居“绣楼”,风尘女子身陷“青楼”。她们不能离开那里,走向大千世界,每当心爱的人游学或游宦之时,闺中女子便心生无限的忧愁,因此词人常借“楼”来表现闺怨愁思: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然而,同样是“楼”,与女性闺怨的“画楼”“碧楼”和“红楼”不同,男性所倚之“高楼”“危楼”“城楼”和“层楼”则素淡高远。被用于营造大空间,成为男性抒怀之“楼”。词人往往选取高处的观测点来俯视广博的自然,将景致尽收眼底。开阔的视野使词人遐思千里,意境也变得愈发高远,拓宽了词的表现空间。词人“倚楼凭栏”,或临水,或登高,或抒壮士之志,或表家国之忧,或道羁旅行役之愁。
  以苏轼词为例,他笔下的风景多为登高临远之所见,从而突破了词狭窄的视野,举首高歌,为词开启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
  又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此词抒写了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也表达了作者雪耻复仇、重整山河的豪情。后主李煜亡国前后的生活使之与“楼栏”结下不解之缘,以表家国之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除了亡国之君李煜,也有政治家王安石忧心忡忡的借“楼”兴叹,如: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
  更有词人明月夜独倚高楼,说出心头萦绕不去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还有浪迹天涯、思乡情浓的游子在酒楼借酒浇愁: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
  由上可见,作品中人物以小小“楼台”为中心,演绎了各自悲欢离合的故事。“楼”既可以是词中人物活动的小空间,又可以是人物走向大空间的起点。“楼”这个空间意象引领读者走进了词所营造的多维立体空间。
  词人登山临水、独倚危楼,面对茫茫无际的空间,开阔了视野,“精骛八极,心游万仞”[3]。但词人在这偌大的空间中问天无语,终难找到情感的归宿。于是词人的目光内转,转向庭院、闺阁这样的小空间,环视周围一草一木,从身边常见景物的精微细腻观察中获取灵感,发现其中独特的情趣,将词人的心绪用精微的笔致描绘出来。词人以这些景物为媒介以小见大,勾勒出更为完整的空间形式,也因而使唐宋词的空间营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唐宋词中的“帘”就是成功范例之一。
  翻開唐宋词,“珠帘”“翠帘”“绣帘”“玉帘”和“疏帘”会时不时地映入读者的眼帘。关于“帘”意象的使用频率,赵梅在《重帘复幕下的唐宋词——唐宋词中的“帘”意象及其道具功能》—文中将“帘”视为唐宋词作品中的小道具,在婉约令词中,“帘”意象是词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好材料,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4]笔者赞同该观点的同时,将就“帘”在打造词的空间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探讨。
  首先,“帘”具有分隔空间的基本作用。“帘”从声音来讲,从“廉”声;其意义为遮蔽门窗的用具。古代人以帘蔽户,用以挡风遮雨。而“帘”作为意象却强调了其分隔空间的功能。比如“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晏几道《采桑子》)帘内美人的如花模样竟因这一“帘”之隔未能一睹真切,真是急煞帘外之人。又如:“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柳永《凤栖梧》)   帘内女子动人的清歌,引得帘外的席间男子奇心大胜,是何方仙女唱出如此动人之歌声?真想掀开这一席疏帘,一睹芳容。“榴花帘外飘红。藕丝罩、小屏风。东山别后,高唐梦短,犹喜相逢。”(张先《双燕儿》)词中“榴花帘外飘红”以室内常见之“帘”为出发点,既点明了空间,又以“榴花飘红”点明时间,可谓佳句天成、别具匠心。
  其次,“帘”可以营造出朦胧的距离空间美。在古代帘除了有挡风遮雨的功能外,还迎合了封建社会等级区分的需求,如:帘政(故名,皇太后垂帘听政),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思想。仅一帘之隔却使帘外之人无法清楚地见到帘内之景,若隐若现之际引发无限联想,从而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露莲双脸远山眉。偏与淡妆宜。小庭帘幕春晚,闲共柳丝垂。”(晏殊《诉衷情》)词中“小庭帘幕春晚”一句将读者引入早春夜幕下的庭院。帘内女子闲来无事,闺房之内女子如何打发时光?这不禁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又如:“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柳永《昼夜乐》)“洞房饮散帘帏静”一句中的“帘”虽以静态出现,却引发读者思想的联动,使人对洞房帐内之情事浮想联翩,从而收到刘勰所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5]的艺术效果。
  再次,“帘”的灵活运用使空间意义更加丰富,比如“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暮无人卷。”(苏轼《蝶恋花》)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贺铸《感皇恩》)
  “黄昏帘暮”“一帘疏雨”等用法使“帘”走出狭窄的意义空间,寓意更为宽广。
  第四,从空间变化的方向来看,“帘”可以使词中的空间由内向外,也可以由外向内转换。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晏殊《浣溪沙》)词人透过重帘,将空间由小阁转向庭院,看到燕子从空中飞过以及满院的红花,将视觉空间由帘内转向了帘外。又如“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张耒《秋蕊香》)风由外而内穿过帘的丝丝隙缝,吹起香炉里的缕缕烟雾,送来阵阵清香。
  第五,从空间变化的成因来看,有内因与外因之别。唐宋词中的“帘”有些是主人公主动卷起,以便将内外空间融通起来,拓展词境;而有些作品中却是“风揭帘栊”,给人以被动之感,生动而形象。这一“卷”、一“揭”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帘”在词中的妙用也再次显现出来。
  卷帘动作在唐宋词作品中很常见:“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欧阳修《摸鱼儿》)主人公将帘卷起,赏雨后院落中的一缕新绿,在看似无意的动作中完成了空间的转换,将词的意境从狭小的空间引向开阔的远处,词人的巧妙构思。
  与故意卷帘相比,风吹“帘”开多了一抹意外的感觉,使空间的营造更具动感,如: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晏殊《采桑子》)
  词中樱花梨花红白相映、争奇斗艳,一阵疾风意外揭开了绣帘,使得屋内之人有幸目睹这迷人的景色,因此“风揭帘栊”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意外的惊喜和动感,瞬间便活了起来。
  通过对于以“楼”和“帘”为代表的大小空间意象的分析,可以发现诗词作品中在空间营造方面很有特色。如果说诗词作品中大空间的勾勒比较幽远、壮阔的话,那么小空间的营造则比较细腻、生动。如果把大空间看成是气韵天成的写意,小空间则可视为精心绘制的工笔。词中有登楼倚栏“思接千载,视通万里”[6]的大空间,也有由帘、屏分隔的小空间,突出了词朦胧、柔美、细腻、婉约的特征。小小疏帘寄托着词人的无限情思,为词人细腻的情感找到了恰当的形式。诗人的审美情怀随着诗人空间表达和视角的转换不断生发,从而使诗词作品焕发出超越眼前具象之美,增强了诗词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辛衍君: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注释: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頁。
  [2](清)焦循:《易余籥录》,《丛书集成续编》第91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463页。
  [3](西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4]赵梅:《重帘复幕下的唐宋词——唐宋词中的“帘”意象及其道具功能》,《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5][6](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93页。
  (责任编辑 任 艳)
其他文献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之首。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作为中国琉璃发祥地,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琉璃炉遗址在这里被发现,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的炉神庙在这里诞生,中国古代第一部琉璃专著在这里著就,中国第一家琉璃博物馆在这里建成……众多“第一”使博山琉璃天下闻名。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导引系统事业部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充满朝气的团队。近年来,事业部团支部秉承\"服务科研任务,服务青年成长\"的理念,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围绕空空导弹事业,不断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国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以第24届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王炜强、第十四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郭玉霞为代表,先后有9名青年获得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以天线与天线罩专业室为代表的青年集体获得洛阳市青年文明号等2项地市级以上荣誉。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总战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之一,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临潭县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基础优势出发,针对临潭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才供应不足、工业发展困境、产业融合度低等现实问题,从地方品牌建设、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融合,电商模式的应用以及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适合临潭特色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可借鉴经验。
近年来,团江西省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效夯实从严治团\"最初一公里\"的实践探索。牢牢把握为党育人政治职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既当政治上的\"明白人\",更做行动上的\"排头兵\"。
“流动学校”(School on Wheel)概念是14年前Alexandru Mironov教授以罗马尼亚国家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上提出的。这个想法受启发于一辆配备有可进行校外教学活动的汽车(例如大篷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罗马尼亚办事处的一个小组根据这个最初设想,在罗马尼亚的几个贫困地区实施了该项目,并得到相关知名人士和机构的支持。
期刊
Q:旅游世界A:南卡Q1:您是怎么与摄影结缘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的?A:我从小在藏区长大,直到需要上学了才回到内地。所以可以说藏区的雪山、草原、骏马,在孩童时候就已经在我的内心留下烙印了。在我工作以后,我仍然时时想起在藏区的生活,所以我决定回去看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迷上了高原的山川。在以旅行的形式在藏区行走了几年后,我开始以职业风光摄影为工作,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高原雪山的探索和拍摄当中。
每到夏天,荷花渐渐盛开,不由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荷花的寓意为真、善、美,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象征着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这几天在家乡的河边、池塘里拍摄荷花,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在那里。
杜林峰,男,22岁,青海湟中县人。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17级学生,2018年9月响应国家大学生应征入伍号召,从学校参军入伍,现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部队,上等兵军衔。入伍以来,获嘉奖2次,优秀义务兵1次,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和训练标兵。
壹影视艺术是才华的显现,也往往是机遇的撞击。这一点,在我和李歇浦的交往中深有体会。一般观众少有人会记住一部影视作品的导演,但《开天辟地》这部电影,相信相当多的人看过。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史诗性影片代表作品之一,其导演即为李歇浦。这是1991年上影厂为建党70周年拍摄的献礼片,是我国第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巨片。当时,歇浦还没有入党。影片筹备阶段,上海市委领导陈至立同志就勉励李歇浦,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