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班主任是与学生产生直接联系的一个群体,其要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进行双重辅助。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是班主任应重点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创新优化,我国逐渐重新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对德育与学分教育进行了重新界定以及平衡。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可能要比学分教育更加重要,既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助于其素养的形成。但一直以来,我国都在贯彻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德育受到了忽视。
一、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很多时候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沟通要比家长多。同时,班主任具有科学的教学思想、专业的教学手段,所以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向启蒙。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融入德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现阶段,我国逐渐进入网络时代,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再只有学校学习这一条。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而这种取向是在学生之后的发展以及成长中很难调整的。
在实施德育管理工作时,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面对一些个性比较鲜明或者价值观有一定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重点关注,通过民主沟通、和谐沟通的方式予以解决。除此之外,很多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面对班主任以及其他同学时,会产生比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此,班主任不能强行进入对方的世界,而是可以采取一些间接的手段,例如写信、匿名沟通,或者开展一些户外的德育实践小活动,慢慢消除学生的戒备心,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德育思想形态[1]。
2.给予学生积极的精神激励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其选择了两组孩子,对一组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另外一组孩子进行激励教育,每天鼓励他们,在他们出现进步时大力表扬。在一段时间后,发现受到激励教育的孩子要明显比另外一组孩子更加自信,对学习也有更高的热情。所以,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合理引入精神激励理念,借此激发学生接受德育的动力以及热情。同时精神激励所包含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奖惩激励。但无论班主任应用的是哪种激励手段,都需要贯彻适度原则,不能过度激励,导致学生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大。
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或者有明显心理缺陷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高度关注,并重点对其展开人文关怀,使其能够逐渐突破心理防线,主动与其他同学接触,融入和谐的大家庭。在应用奖惩激励制度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一套完整的班级德育管理准则,将两者相互整合。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更高的积极性,提高德育效果。
3.规范学生的行为及习惯
规范行为是小学生应重点开展的一项任务。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内心品质以及个人思想、個人素质会直接反馈到他们的行为举止上,而行为举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内射到个体的心理思想。所以,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及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首先,班主任可在班级内部拟定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针对这一制度,班主任可贯彻民主原则,引导学生共同拟定。其次,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正确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学生可以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习惯,养成健康的身心素养[2]。
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德育的要点
首先,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规范管理工作,针对德育目标、体系范围以及自身的职责,需要进行精准化的界定以及设计,以此保证自己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加强工作的完整性、稳定性。
其次,班主任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受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评价,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拟定下一阶段的计划。对此,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评价机制,并按照学生的个体状态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变化,强化自身德育素养。
总而言之,德育作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分支之一,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班主任,一定要正确看待德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也需要抓住整体工作的要点,加强管理规范性以及评价机制的完整性,促使德育工作稳定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世晓.浅谈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18(9):161-162.
[2]邵玮玮.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51,9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创新优化,我国逐渐重新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对德育与学分教育进行了重新界定以及平衡。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可能要比学分教育更加重要,既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助于其素养的形成。但一直以来,我国都在贯彻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德育受到了忽视。
一、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很多时候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沟通要比家长多。同时,班主任具有科学的教学思想、专业的教学手段,所以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向启蒙。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融入德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现阶段,我国逐渐进入网络时代,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再只有学校学习这一条。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而这种取向是在学生之后的发展以及成长中很难调整的。
在实施德育管理工作时,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面对一些个性比较鲜明或者价值观有一定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重点关注,通过民主沟通、和谐沟通的方式予以解决。除此之外,很多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面对班主任以及其他同学时,会产生比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此,班主任不能强行进入对方的世界,而是可以采取一些间接的手段,例如写信、匿名沟通,或者开展一些户外的德育实践小活动,慢慢消除学生的戒备心,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德育思想形态[1]。
2.给予学生积极的精神激励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其选择了两组孩子,对一组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另外一组孩子进行激励教育,每天鼓励他们,在他们出现进步时大力表扬。在一段时间后,发现受到激励教育的孩子要明显比另外一组孩子更加自信,对学习也有更高的热情。所以,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合理引入精神激励理念,借此激发学生接受德育的动力以及热情。同时精神激励所包含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奖惩激励。但无论班主任应用的是哪种激励手段,都需要贯彻适度原则,不能过度激励,导致学生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大。
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或者有明显心理缺陷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高度关注,并重点对其展开人文关怀,使其能够逐渐突破心理防线,主动与其他同学接触,融入和谐的大家庭。在应用奖惩激励制度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一套完整的班级德育管理准则,将两者相互整合。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更高的积极性,提高德育效果。
3.规范学生的行为及习惯
规范行为是小学生应重点开展的一项任务。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内心品质以及个人思想、個人素质会直接反馈到他们的行为举止上,而行为举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内射到个体的心理思想。所以,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及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首先,班主任可在班级内部拟定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针对这一制度,班主任可贯彻民主原则,引导学生共同拟定。其次,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正确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学生可以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习惯,养成健康的身心素养[2]。
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德育的要点
首先,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规范管理工作,针对德育目标、体系范围以及自身的职责,需要进行精准化的界定以及设计,以此保证自己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加强工作的完整性、稳定性。
其次,班主任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受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评价,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拟定下一阶段的计划。对此,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评价机制,并按照学生的个体状态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变化,强化自身德育素养。
总而言之,德育作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分支之一,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班主任,一定要正确看待德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也需要抓住整体工作的要点,加强管理规范性以及评价机制的完整性,促使德育工作稳定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世晓.浅谈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18(9):161-162.
[2]邵玮玮.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