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相信古装剧
古装剧中,当官的都被称为“大人”。这种称呼其实源于清代对汉人思想的控制,在清代之前是没有的。宫女们自称奴婢也是不对的,男称“奴”,女称“婢”,倒是宦官有自称奴婢的。汉人均称自己的父母为“爹”“娘”也错了,其实这类称呼各朝都有差别,比如南北朝、隋唐时期时称父亲为“耶耶”,称母亲为“阿娘”。嫔妃都自称“本宫”也不对,只有一宫之主才能称本宫。比如皇太极的后宫有清宁宫、关雎宫等五宫,只有这五宫的女主人才有资格称本宫,其他女人都没有这资格。
(公众号历史这玩意儿,佚名)
舆论不那么好骗了
“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半”曾引发争议,很多人认为量刑太重。当有人在网上贴出涉案人明知所逮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却反复作案、出售所捕雏鸟牟利之后,大批网民转而支持法院判决。舆论希望影响司法判决,更希望司法判决依法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因素、包括舆论的干扰,这是一个悖论,也是一种淳朴的愿望。多给舆论一些空间,它的自净和自我纠错功能就会浮现出来。这起案子前后戏剧性的大回转说明,舆论在变得理性,不再那么好骗了。
(《环球时报》,单仁平)
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
为开展旅游,很多几乎拆光了历史遗存的城市把幸存的老街改造成了纯粹的购物街:沿街全是新建的商铺,清一色木雕花窗、青砖粉墙、牌匾高悬、红灯高挂,阔绰些的店铺门口再摆上一对石狮,既无地域特点,也看不出哪朝哪代,再仿照西方城市步行街摆上长椅条凳,供游人歇脚。最后,老街只剩下一个街名,各地的仿古街都是千街一面,这种粗鄙化的旅游产品反而破坏了城市的历史信息。老街是破旧的,当然需要焕发它的活力,但要焕发的是历史的活力。请不要对老街再用“开发”这个词,改用“修缮”吧。在修缮时,多听听专家、原住民的意见,尊重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三思而后行。
(公众号人民日报文艺,冯骥才)
做女王,不管他是不是天王
熊黛林为她和郭富城的感情付出了七年的光阴,却连女友的名分也没有,还自以为是地等下去,在希望和绝望中挣扎着。很多人说熊黛林尽管辛苦,可她还是赚足了人气——一个大陆模特去香港闯天下,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他,她什么都不是,就像一株青藤,要依靠大树才能成长。所以她的不甘心也有理由。可是健康的感情要各自成长为大树才能长久。就像刘嘉玲,曾被香港人笑话“老土”的她经过多年奋斗成为女王,霸气的她根本不需要梁朝伟的名气,梁朝伟向她求婚的次数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何用逼婚?只是她想不想结而已——如果你的格局大了,你还能容忍渣男吗?
(公众号Queen主义,庆哥)
谁的青春在狗血
在某些青春片中,那些大学生们好像都不用读书,整天忙于堕胎、车祸、出国、抢男人、互撕。青春年少时,他们从不珍惜,百般折腾,自甘堕落;不再青春了,他们便死命怀旧,把回忆的脓肿处也美化成灿若桃花。这其实是某些电影人已经丧失了对年轻、对天真纯洁的感受力,也根本不具备用细节描摹生活的表现水准,只能憋着劲地搞死去活来、少女堕胎,于是,“这些往事再污、再脏,现在想起来都萌萌的”——这是在缺乏美感之余还没有自省能力所致,与现实人生的青春没有半点关系。
(腾讯娱乐,侯虹斌)
邓亚萍兼职教授为何不妥
邓亚萍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引发质疑:体育教练成为法大教授,职业与专业两方面的巨大落差让人感觉离奇。高校可以聘名人当教授,前提是这种聘任有助于学校的学术发展。而法大这种对“名人效应”的孜孜以求恰与公众理想中的高校定位相违背。尤其在当前学术缺乏宁静致远反而喧闹浮躁的环境中,这种攀附名人的举动显得自降学术品性,有些过于流俗了。
(《京华时报》,兵临)
喵星人教会我们的
猫咪喜欢撒娇,常趴到主人软软的肚皮上;想吃东西时,它就在装罐头的橱柜前转悠。撒娇让它和主人更亲近。有的人却会被坚强独立的观念困住,一遍遍谢绝朋友们帮忙的好意,拒人于千里。不如学学猫咪,向朋友们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吧,他们会因为你需要他们而感到快乐。猫咪也很好奇,每次家里出现新鲜玩意,它都会冲上去闻闻、舔舔、拿爪爪扒拉,它知道家里每一朵花的香味、每一只杯子的口感……有的人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觉得一切都不过如此,完全没有发现聚会中其实有个有意思的家伙、游戏中蕴含着极富创意的点子……保持好奇,这世界你会像个新意迭出的游戏场,给你惊喜。
(公众号女神进化论,陈曦)
能看到这些书,值得庆幸
以残暴闻名于世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曾列出一份禁书目录,其中包括《堂·吉诃德》,原因仅仅是书中的一句话:“不是用心做的慈善事业是没有用处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也曾被德国的一些邦和丹麦宣布为禁书,理由是:“主角最终自杀了,易引起青年效仿。”当代也有类似的无奈。1985年,美国有所小学要禁掉《阁楼上的光》,因为这本书会“鼓动孩子们为了不擦盘子就把盘子打碎”……我们只能在烟尘滚滚的时代心存感激,庆幸自己能看到这些最终没有被销毁在人类自己手中的故事。
(公众号szpangjie,22号公馆)
古装剧中,当官的都被称为“大人”。这种称呼其实源于清代对汉人思想的控制,在清代之前是没有的。宫女们自称奴婢也是不对的,男称“奴”,女称“婢”,倒是宦官有自称奴婢的。汉人均称自己的父母为“爹”“娘”也错了,其实这类称呼各朝都有差别,比如南北朝、隋唐时期时称父亲为“耶耶”,称母亲为“阿娘”。嫔妃都自称“本宫”也不对,只有一宫之主才能称本宫。比如皇太极的后宫有清宁宫、关雎宫等五宫,只有这五宫的女主人才有资格称本宫,其他女人都没有这资格。
(公众号历史这玩意儿,佚名)
舆论不那么好骗了
“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半”曾引发争议,很多人认为量刑太重。当有人在网上贴出涉案人明知所逮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却反复作案、出售所捕雏鸟牟利之后,大批网民转而支持法院判决。舆论希望影响司法判决,更希望司法判决依法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因素、包括舆论的干扰,这是一个悖论,也是一种淳朴的愿望。多给舆论一些空间,它的自净和自我纠错功能就会浮现出来。这起案子前后戏剧性的大回转说明,舆论在变得理性,不再那么好骗了。
(《环球时报》,单仁平)
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
为开展旅游,很多几乎拆光了历史遗存的城市把幸存的老街改造成了纯粹的购物街:沿街全是新建的商铺,清一色木雕花窗、青砖粉墙、牌匾高悬、红灯高挂,阔绰些的店铺门口再摆上一对石狮,既无地域特点,也看不出哪朝哪代,再仿照西方城市步行街摆上长椅条凳,供游人歇脚。最后,老街只剩下一个街名,各地的仿古街都是千街一面,这种粗鄙化的旅游产品反而破坏了城市的历史信息。老街是破旧的,当然需要焕发它的活力,但要焕发的是历史的活力。请不要对老街再用“开发”这个词,改用“修缮”吧。在修缮时,多听听专家、原住民的意见,尊重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三思而后行。
(公众号人民日报文艺,冯骥才)
做女王,不管他是不是天王
熊黛林为她和郭富城的感情付出了七年的光阴,却连女友的名分也没有,还自以为是地等下去,在希望和绝望中挣扎着。很多人说熊黛林尽管辛苦,可她还是赚足了人气——一个大陆模特去香港闯天下,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他,她什么都不是,就像一株青藤,要依靠大树才能成长。所以她的不甘心也有理由。可是健康的感情要各自成长为大树才能长久。就像刘嘉玲,曾被香港人笑话“老土”的她经过多年奋斗成为女王,霸气的她根本不需要梁朝伟的名气,梁朝伟向她求婚的次数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何用逼婚?只是她想不想结而已——如果你的格局大了,你还能容忍渣男吗?
(公众号Queen主义,庆哥)
谁的青春在狗血
在某些青春片中,那些大学生们好像都不用读书,整天忙于堕胎、车祸、出国、抢男人、互撕。青春年少时,他们从不珍惜,百般折腾,自甘堕落;不再青春了,他们便死命怀旧,把回忆的脓肿处也美化成灿若桃花。这其实是某些电影人已经丧失了对年轻、对天真纯洁的感受力,也根本不具备用细节描摹生活的表现水准,只能憋着劲地搞死去活来、少女堕胎,于是,“这些往事再污、再脏,现在想起来都萌萌的”——这是在缺乏美感之余还没有自省能力所致,与现实人生的青春没有半点关系。
(腾讯娱乐,侯虹斌)
邓亚萍兼职教授为何不妥
邓亚萍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引发质疑:体育教练成为法大教授,职业与专业两方面的巨大落差让人感觉离奇。高校可以聘名人当教授,前提是这种聘任有助于学校的学术发展。而法大这种对“名人效应”的孜孜以求恰与公众理想中的高校定位相违背。尤其在当前学术缺乏宁静致远反而喧闹浮躁的环境中,这种攀附名人的举动显得自降学术品性,有些过于流俗了。
(《京华时报》,兵临)
喵星人教会我们的
猫咪喜欢撒娇,常趴到主人软软的肚皮上;想吃东西时,它就在装罐头的橱柜前转悠。撒娇让它和主人更亲近。有的人却会被坚强独立的观念困住,一遍遍谢绝朋友们帮忙的好意,拒人于千里。不如学学猫咪,向朋友们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吧,他们会因为你需要他们而感到快乐。猫咪也很好奇,每次家里出现新鲜玩意,它都会冲上去闻闻、舔舔、拿爪爪扒拉,它知道家里每一朵花的香味、每一只杯子的口感……有的人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觉得一切都不过如此,完全没有发现聚会中其实有个有意思的家伙、游戏中蕴含着极富创意的点子……保持好奇,这世界你会像个新意迭出的游戏场,给你惊喜。
(公众号女神进化论,陈曦)
能看到这些书,值得庆幸
以残暴闻名于世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曾列出一份禁书目录,其中包括《堂·吉诃德》,原因仅仅是书中的一句话:“不是用心做的慈善事业是没有用处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也曾被德国的一些邦和丹麦宣布为禁书,理由是:“主角最终自杀了,易引起青年效仿。”当代也有类似的无奈。1985年,美国有所小学要禁掉《阁楼上的光》,因为这本书会“鼓动孩子们为了不擦盘子就把盘子打碎”……我们只能在烟尘滚滚的时代心存感激,庆幸自己能看到这些最终没有被销毁在人类自己手中的故事。
(公众号szpangjie,22号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