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仿男孩成习惯
多年前,因为市场工作的特殊性,我经常要在外面联络客户。特别是女儿元元两三岁的时候我还没转做行政经理,所以,难免总会离家出差。这样一来,女儿跟老公关系自然比和我亲密得多,而且,凡事喜欢模仿爸爸:无论走路、坐姿或说话各方面,都像个男孩,平时也爱和同龄男孩们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老公就成了女儿战斗的参谋长。
起初我没感觉有何不妥,但不知不觉中,女儿竟变成了一个别人眼里的“假小子”。从幼儿园开始,元元只喜欢留短发,喜欢玩变形金刚,看电视不是侦破的就是打仗的。做事很干脆,爱憎分明,极少掉眼泪。比如,有一次跑步磕破了额头,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几针,奶奶看得直抹眼泪,她却一声没吭。
老公赞成女儿的率性勇敢,他认为女孩也可以像男孩一样培养,从小就要胆大,要有男儿气概。看到“假小子”元元的天真样,他们觉得十分可爱,我却担忧看似可爱的孩子,忽然变成第二个“李宇春”。
不是说中性化一定有弊无利,也不是说“假小子”的人生注定只有悲剧,但是,性别错位肯定会给她带来麻烦。果然,直到上小学元元的衣柜里都是T恤、牛仔裤、运动衣裤,衣服颜色也很单一。如果让她穿粉一点、花哨儿一点的衣服,她就浑身不自在地想脱掉。
由于打扮像男孩的缘故,我带元元出门也遭遇了好几次尴尬的场面。一次去商场的公共卫生间,元元刚进去,有一个女人惊讶地捂住嘴,以为她走错了卫生间,最让我郁闷的是,新认识的某朋友在见了我女儿后,竟然夸赞我养了一个好儿子,长相很斯文。
不仅如此,我还了解到在学校元元受女生排挤,说她装扮很奇怪,性格也很像男孩子,跟她们玩不来。那么,我到底该纵容她的中性化发展,还是采取措施“拨乱反正”?尽管我没有打算把她变成千篇一律的好孩子,稍微地克制她性别错位却很必要。
安静一点是女孩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发现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有3个重要阶段:3岁左右慢慢就会有性别意识,七八岁时更加清楚性别概念,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孩子就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性别观念,所以,千万别等孩子到中学后真正不“合群”才改正。
我就女儿的个性和老公探讨,可他说,孩子的中性化举动属于正常现象,只是孩子好奇心重的表现,叫我不必大惊小怪,应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如果反应太大,孩子年龄太小,理解能力有限,到时候造成孩子的误解反而不好。这只是成长中的一个过程,谁都有过对异性好奇,喜欢模仿异性的阶段。过了那个阶段,她慢慢就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到时候你让她模仿她还不肯呢。
听老公这么讲,我心态轻松一点,觉得女儿的“假小子”风范是另一种天真,只是太闹腾没有女孩的安静,为让她慢慢收敛“假小子”的锋芒,我带她跟老师学习软笔书法。
刚开始元元很不耐烦,但老师和我一直鼓励她坚持,练累了书法我会安排她帮我淘米、洗衣服,女儿却鄙夷地回绝:“我才不要干这些家庭主妇的活儿呢,我是未来的大将军,怎么能像女孩一样没出息。”
我温言劝导:“做家事不分男女的,你看爸爸有时候也帮妈妈啊,元元又是孝顺的孩子,肯定主动会替妈妈分担的对吧?”
到底是孩子禁不住夸赞,元元尝试接触淘米洗衣服等事情,甚至我几次在厨房煮饭,她都会跑过来好奇地问:“妈妈,做饭好不好玩?”我趁机叫她帮忙打下手,同时,灌输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等理论。
言语的潜移默化,加上练习书法可以修炼内心,元元慢慢也能静下来看书,沉下心思考问题,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写毛笔字让她即使在喧闹的场合,也不太好动了。
有一次,我把女儿的书法拿去市里参赛,结果虽然仅获安慰奖,不过许多人从她写的字前经过,都不禁驻足啧啧赞叹:“这毛笔字写得真不错!”听到类似夸奖,我会立即把女儿推到对方面前炫耀一番,“对呀,是咱们家这个小才女写的。”每当此时,假小子元元脸上会浮现出害羞的红晕,真有些回归女孩本色了。
刚柔相济最美好
亲朋好友建议我趁热打铁,彻底扭转她的假小子性别。然而,我却不再这样想,只要不是心理上出现问题,或是行为太偏差出格,我还算能够接受元元假小子的现状,毕竟时代背景不同了,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她像个瓷娃娃一样精致又柔弱,是很女性化,但问题是,这样的人,恐怕没法适应现在社会上的竞争。
总的来讲,我还是希望她既像个男孩一样独当一面,又能拥有女生的细腻柔情。要不然,粗心马虎大意必将是她难以纠正的缺点,连养一盆花草都不会顺利——像我家的仙人掌已经被元元浇水太多淹死了,芦荟也被她大大咧咧地挖断了根,这些需要细心照料的植物在她手里就没有不遭殃的。
虽然在家我们能够宽容她犯错,但以后我怕元元学习工作也犯同样的粗心马虎,因此,这方面需要调整纠错。于是我针对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运用鼓励的方式——比如说:“今天我跟你们老师通电话了,你们老师说你比以前更细心了。”或者有朋友来家里玩,就请他们说一些孩子很细心之类的话,还要故意让她听到。甚至请元元同学的家长借同学的口来表扬她,以此提高她的细心和耐性。
当然时间久了,假小子般活泼好动的元元粗心的毛病继续死灰复燃。为了让孩子觉得她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有时我故意向女儿请教。比如:“妈妈想看一下电磁炉的说明书,可找了很长时间没找到,你能帮我找出来吗?”孩子很快找出来,“妈妈真粗心,还是咱女儿细心。”这样她会认为把房间整理整齐、物归原处是有用的,下次会更精心做好。要么,我会说:“同事家一个和你同年级的孩子今天问妈妈一个题目,但妈妈怎么也做不出来,你能教教妈妈吗?”孩子如能很快解答出来,她的心里是乐滋滋的。屡屡请教她帮我改变“粗心”习惯,带动着女儿做事、学习更加努力细心。
在她专心做事时,我也避免她受到过多干扰而心绪烦乱,情绪不稳,通常都不再看电视,不再聊天,干活也尽量不弄出声音,更多的是坐下来看书陪女儿一起学习,以此来排除干扰,有时我也会重拾剪纸爱好,这种需要细心的事情正好还能帮我给孩子树立榜样。
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通常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对于元元这样性格接近男孩的假小子来说,缺少了女孩子天生的心细,做任何事都带了男孩的马虎,改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我作为父母讲究方法的同时,还要陪她共同坚持下去。
尽管如今的元元依然不爱红装爱武装,裙子蝴蝶结什么的都跟她绝缘,可是她身上也正慢慢融入女孩的细心和安静,把刚柔并济发挥得很好很绝妙,那种勇敢、爽气、爱憎分明,挺讨人喜欢的。我想,或许这一生元元都不能变成纯正淑女,不会是娇弱的瓷娃娃,那么,我何必非花时间去矫正她的性格行为,一是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二是肯定让孩子痛苦不堪,因为她会觉得按我们大人的要求做就不再是自己了。
面对这样的假小子,我惟一的教育目的只是改善她,不是改造她,等她慢慢长大从内心到外表都真正成熟,她的言行、举止绝对不可能像“假小子”,她的行为模式会适应社会的要求。连李宇春都能收获爱情变得娇羞有女人味,我相信,类似男孩的元元不会有多少生活麻烦的,还是暂且让她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假小子”情结就OK了。ma-ch-ch@163.com
多年前,因为市场工作的特殊性,我经常要在外面联络客户。特别是女儿元元两三岁的时候我还没转做行政经理,所以,难免总会离家出差。这样一来,女儿跟老公关系自然比和我亲密得多,而且,凡事喜欢模仿爸爸:无论走路、坐姿或说话各方面,都像个男孩,平时也爱和同龄男孩们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老公就成了女儿战斗的参谋长。
起初我没感觉有何不妥,但不知不觉中,女儿竟变成了一个别人眼里的“假小子”。从幼儿园开始,元元只喜欢留短发,喜欢玩变形金刚,看电视不是侦破的就是打仗的。做事很干脆,爱憎分明,极少掉眼泪。比如,有一次跑步磕破了额头,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几针,奶奶看得直抹眼泪,她却一声没吭。
老公赞成女儿的率性勇敢,他认为女孩也可以像男孩一样培养,从小就要胆大,要有男儿气概。看到“假小子”元元的天真样,他们觉得十分可爱,我却担忧看似可爱的孩子,忽然变成第二个“李宇春”。
不是说中性化一定有弊无利,也不是说“假小子”的人生注定只有悲剧,但是,性别错位肯定会给她带来麻烦。果然,直到上小学元元的衣柜里都是T恤、牛仔裤、运动衣裤,衣服颜色也很单一。如果让她穿粉一点、花哨儿一点的衣服,她就浑身不自在地想脱掉。
由于打扮像男孩的缘故,我带元元出门也遭遇了好几次尴尬的场面。一次去商场的公共卫生间,元元刚进去,有一个女人惊讶地捂住嘴,以为她走错了卫生间,最让我郁闷的是,新认识的某朋友在见了我女儿后,竟然夸赞我养了一个好儿子,长相很斯文。
不仅如此,我还了解到在学校元元受女生排挤,说她装扮很奇怪,性格也很像男孩子,跟她们玩不来。那么,我到底该纵容她的中性化发展,还是采取措施“拨乱反正”?尽管我没有打算把她变成千篇一律的好孩子,稍微地克制她性别错位却很必要。
安静一点是女孩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发现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有3个重要阶段:3岁左右慢慢就会有性别意识,七八岁时更加清楚性别概念,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孩子就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性别观念,所以,千万别等孩子到中学后真正不“合群”才改正。
我就女儿的个性和老公探讨,可他说,孩子的中性化举动属于正常现象,只是孩子好奇心重的表现,叫我不必大惊小怪,应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如果反应太大,孩子年龄太小,理解能力有限,到时候造成孩子的误解反而不好。这只是成长中的一个过程,谁都有过对异性好奇,喜欢模仿异性的阶段。过了那个阶段,她慢慢就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到时候你让她模仿她还不肯呢。
听老公这么讲,我心态轻松一点,觉得女儿的“假小子”风范是另一种天真,只是太闹腾没有女孩的安静,为让她慢慢收敛“假小子”的锋芒,我带她跟老师学习软笔书法。
刚开始元元很不耐烦,但老师和我一直鼓励她坚持,练累了书法我会安排她帮我淘米、洗衣服,女儿却鄙夷地回绝:“我才不要干这些家庭主妇的活儿呢,我是未来的大将军,怎么能像女孩一样没出息。”
我温言劝导:“做家事不分男女的,你看爸爸有时候也帮妈妈啊,元元又是孝顺的孩子,肯定主动会替妈妈分担的对吧?”
到底是孩子禁不住夸赞,元元尝试接触淘米洗衣服等事情,甚至我几次在厨房煮饭,她都会跑过来好奇地问:“妈妈,做饭好不好玩?”我趁机叫她帮忙打下手,同时,灌输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等理论。
言语的潜移默化,加上练习书法可以修炼内心,元元慢慢也能静下来看书,沉下心思考问题,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写毛笔字让她即使在喧闹的场合,也不太好动了。
有一次,我把女儿的书法拿去市里参赛,结果虽然仅获安慰奖,不过许多人从她写的字前经过,都不禁驻足啧啧赞叹:“这毛笔字写得真不错!”听到类似夸奖,我会立即把女儿推到对方面前炫耀一番,“对呀,是咱们家这个小才女写的。”每当此时,假小子元元脸上会浮现出害羞的红晕,真有些回归女孩本色了。
刚柔相济最美好
亲朋好友建议我趁热打铁,彻底扭转她的假小子性别。然而,我却不再这样想,只要不是心理上出现问题,或是行为太偏差出格,我还算能够接受元元假小子的现状,毕竟时代背景不同了,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她像个瓷娃娃一样精致又柔弱,是很女性化,但问题是,这样的人,恐怕没法适应现在社会上的竞争。
总的来讲,我还是希望她既像个男孩一样独当一面,又能拥有女生的细腻柔情。要不然,粗心马虎大意必将是她难以纠正的缺点,连养一盆花草都不会顺利——像我家的仙人掌已经被元元浇水太多淹死了,芦荟也被她大大咧咧地挖断了根,这些需要细心照料的植物在她手里就没有不遭殃的。
虽然在家我们能够宽容她犯错,但以后我怕元元学习工作也犯同样的粗心马虎,因此,这方面需要调整纠错。于是我针对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运用鼓励的方式——比如说:“今天我跟你们老师通电话了,你们老师说你比以前更细心了。”或者有朋友来家里玩,就请他们说一些孩子很细心之类的话,还要故意让她听到。甚至请元元同学的家长借同学的口来表扬她,以此提高她的细心和耐性。
当然时间久了,假小子般活泼好动的元元粗心的毛病继续死灰复燃。为了让孩子觉得她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有时我故意向女儿请教。比如:“妈妈想看一下电磁炉的说明书,可找了很长时间没找到,你能帮我找出来吗?”孩子很快找出来,“妈妈真粗心,还是咱女儿细心。”这样她会认为把房间整理整齐、物归原处是有用的,下次会更精心做好。要么,我会说:“同事家一个和你同年级的孩子今天问妈妈一个题目,但妈妈怎么也做不出来,你能教教妈妈吗?”孩子如能很快解答出来,她的心里是乐滋滋的。屡屡请教她帮我改变“粗心”习惯,带动着女儿做事、学习更加努力细心。
在她专心做事时,我也避免她受到过多干扰而心绪烦乱,情绪不稳,通常都不再看电视,不再聊天,干活也尽量不弄出声音,更多的是坐下来看书陪女儿一起学习,以此来排除干扰,有时我也会重拾剪纸爱好,这种需要细心的事情正好还能帮我给孩子树立榜样。
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通常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对于元元这样性格接近男孩的假小子来说,缺少了女孩子天生的心细,做任何事都带了男孩的马虎,改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我作为父母讲究方法的同时,还要陪她共同坚持下去。
尽管如今的元元依然不爱红装爱武装,裙子蝴蝶结什么的都跟她绝缘,可是她身上也正慢慢融入女孩的细心和安静,把刚柔并济发挥得很好很绝妙,那种勇敢、爽气、爱憎分明,挺讨人喜欢的。我想,或许这一生元元都不能变成纯正淑女,不会是娇弱的瓷娃娃,那么,我何必非花时间去矫正她的性格行为,一是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二是肯定让孩子痛苦不堪,因为她会觉得按我们大人的要求做就不再是自己了。
面对这样的假小子,我惟一的教育目的只是改善她,不是改造她,等她慢慢长大从内心到外表都真正成熟,她的言行、举止绝对不可能像“假小子”,她的行为模式会适应社会的要求。连李宇春都能收获爱情变得娇羞有女人味,我相信,类似男孩的元元不会有多少生活麻烦的,还是暂且让她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假小子”情结就OK了。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