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一直以来都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影响着一个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在以往学者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在计量方法上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论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选取了表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经济计量模型,进而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得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结论。
关键词:经济活动;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建设
一、文献回顾
城市在全球经济活动和地方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城市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城市竞争力已然变成了一个全球的热点问题。城市竞争力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它体现的是城市的实力、魅力与活力。一个城市在竞争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在吸引资源、控制市场等方面占据优势,必须要以强有力的竞争力作为基础。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如今,各地区都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能为增强城市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基础。
早在1981年,Aschauer就开创性的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察了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在公共设施上投入的资本和生产率有着显著的关系。尤其是高速公路、机场、载运、能源制造等核心基础设施,能够极大的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并且,他还提出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缓慢是美国在1971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Loleen Berdahl(2002)认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定具有以下特质:(1)高的生活质量;(2)有吸引力、安全、可持续的环境;(3)高质量的服务与基础设施;(4)有竞争力的税率和措施;(5)人力资本和知识中心;(6)特质、文化、多样性。
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发展,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问题也越来越被各个学者所关注。罗明义(1994)在《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中证明了了城市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与关键是基础设施建设。郝寿义(1999)等人选择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六个方面21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韩传峰等(2004)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百分比保持在6%至1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比保持在20%至30%这个“度”内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并刺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城市竞争力的测度
如何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结合了国内学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科技与文化、产业结构与效益、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选择了21个原始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三、计量模型
在上述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很重要。为了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设立的指标体系,我们搜集整理了全国31个省市201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份分析的计量方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研究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再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计量模型,计算出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的得分情况。由上表可得,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分别是青海、贵州、海南、甘肃等大部分处于西部地区的城市。这也比较符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提到的城市竞争格局呈现有强到弱为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的雁阵格局。这也说明本文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还算准确。
四、结果分析
1、由城市竞争力模型公式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人均铺装道路X19的系数为负,其余系数均为正,分别为051、0223、0768、014和0563。故可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有着正相关关系。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16)、电话普及率(X18)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X21)系数较高,说明环境、通信、住房这三方面对城市的竞争力影响比较重要。
2、由表3进而可得城市竞争力得分与基础设施建设得分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是4194,这说明城市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是高度正相关的。
3、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城市吸引资金人才,提高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是支持城市经济增长与优化投资环境的中坚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到达1000美元的时候,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变得越发重要,在这个时段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不得低于GDP的5%,因此,国家应在这时候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各城市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可是还是存在一些城市,由于以前的不够重视,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处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本文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从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交通建设方面,着重加强交通管理,持续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完善,并且建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加速发展城市信息设施,创建多样化的应用网络,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对接。(2)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风能、电力等环保能源的消费比重,减少高污染能源消费的比重(3)重视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绿地占用面积,大力建设城市梨花,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关键词:经济活动;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建设
一、文献回顾
城市在全球经济活动和地方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城市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城市竞争力已然变成了一个全球的热点问题。城市竞争力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它体现的是城市的实力、魅力与活力。一个城市在竞争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在吸引资源、控制市场等方面占据优势,必须要以强有力的竞争力作为基础。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如今,各地区都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能为增强城市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基础。
早在1981年,Aschauer就开创性的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察了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在公共设施上投入的资本和生产率有着显著的关系。尤其是高速公路、机场、载运、能源制造等核心基础设施,能够极大的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并且,他还提出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缓慢是美国在1971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Loleen Berdahl(2002)认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定具有以下特质:(1)高的生活质量;(2)有吸引力、安全、可持续的环境;(3)高质量的服务与基础设施;(4)有竞争力的税率和措施;(5)人力资本和知识中心;(6)特质、文化、多样性。
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发展,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问题也越来越被各个学者所关注。罗明义(1994)在《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中证明了了城市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与关键是基础设施建设。郝寿义(1999)等人选择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六个方面21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韩传峰等(2004)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百分比保持在6%至1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比保持在20%至30%这个“度”内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并刺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城市竞争力的测度
如何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结合了国内学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科技与文化、产业结构与效益、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选择了21个原始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三、计量模型
在上述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很重要。为了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设立的指标体系,我们搜集整理了全国31个省市201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份分析的计量方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研究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再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计量模型,计算出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的得分情况。由上表可得,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分别是青海、贵州、海南、甘肃等大部分处于西部地区的城市。这也比较符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提到的城市竞争格局呈现有强到弱为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的雁阵格局。这也说明本文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还算准确。
四、结果分析
1、由城市竞争力模型公式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人均铺装道路X19的系数为负,其余系数均为正,分别为051、0223、0768、014和0563。故可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有着正相关关系。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16)、电话普及率(X18)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X21)系数较高,说明环境、通信、住房这三方面对城市的竞争力影响比较重要。
2、由表3进而可得城市竞争力得分与基础设施建设得分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是4194,这说明城市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是高度正相关的。
3、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城市吸引资金人才,提高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是支持城市经济增长与优化投资环境的中坚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到达1000美元的时候,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变得越发重要,在这个时段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不得低于GDP的5%,因此,国家应在这时候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各城市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可是还是存在一些城市,由于以前的不够重视,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处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本文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从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交通建设方面,着重加强交通管理,持续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完善,并且建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加速发展城市信息设施,创建多样化的应用网络,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对接。(2)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风能、电力等环保能源的消费比重,减少高污染能源消费的比重(3)重视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绿地占用面积,大力建设城市梨花,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