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分析,可以探讨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岗位化的教学环境、嵌入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师资队伍与课程模式等基于行动导向的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行动导向;职业素质;教学设计
按照行动导向进行基于工作进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不仅在理论上为高职院校所接受,而且实践效果日益显现。这种始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开发思路,经过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后,便成为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资源。然而,从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分析来看,学生在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职业素质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责任心、工作态度、诚信守纪、意志品质等素质要求,在用人单位看来更为重要。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遵循行动导向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
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
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可由组织给予评价。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职业素质的养成是由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及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在行动领域逐步内化的过程。
态度及其转变是职业素质形成的基础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以个体的态度为基础,并且随着态度的改变而逐步完善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态度是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或心理定势,人们在现实中就会根据这些态度作出判断,进行各种行为选择。比如,有的学生爱岗敬业,有的则对工作敷衍应付不负责任;有的学生诚实守信,有的则言行不一;有的学生遵章守纪,有的则作风散漫;有的学生吃苦耐劳,有的则拈轻怕重。这些行为表现,从本质上讲是态度形成后在社会活动中所作出的判断或选择,因此,通过改变态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态度的改变是在已经形成的态度的基础上,在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下向新的态度转变的过程,其改变的方向与程度受社会环境因素、团体因素、态度系统特征因素、个体人格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应从态度变化的规律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能仅限于宣传和教育。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年提出了态度变化的三阶段理论,在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中也同样得到了验证。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服从、同化、内化。在服从阶段,学生的行为并非出于自愿的认同和接受,而是为避免惩处,这就需要各种规章、守则、规程予以约束和规范,这是在素质形成阶段不可缺少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群体和榜样的力量,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中只有遵守各种规范,才能保障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从而在行动上不是被迫地接受组织的价值观、信念,而是自觉地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就是同化阶段。要想使一个人的态度体系与素质结构达到稳固和持久的程度,还必须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优良的行为表现是一种自然的展示,而没有任何外力的影响。由此看来,职业素质的培养应根据其形成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
环境因素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在个性品格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但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对其形成具有强有力的影响,这也是在高职教育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中需要强调实境化、生产性的原因。要营造一个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一致的学习环境,使其成为相互理解的背景,通过熏陶和感染,逐渐将学生的价值体系纳入组织对其素质的要求上来。有当兵经历的人知道如何听从领导、服从指挥;在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工厂里能够使人懂得什么叫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穿上白大褂行走在医院的病房里,会明白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医务工作者所需要的工作责任心及精细、严谨的职业操守;在窗明几净的馆舍楼堂里,卫生、整洁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营造一种与职业背景相一致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得到内化,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职业素质在体验中得到培养和提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训练,后者往往具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和可以模仿的操作,而素质培养则需要亲身的经历体验,通过感受、理解、联想、领悟达到对事情本质的认识。注重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结果的考核是传统的教育,而当我们将职业素质培养定位于终身习惯养成这一目标时,需要的则是实践的过程,个性化的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身份则转化为指导者、参谋者,教科书和范例只能作为参考。应通过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素质的内涵,激发其内心情感,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做到审时度势,应对自如。同时,通过体验可以使学生在遭遇挫折、享受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以有效提升。因此,如何设计和实施体验性的教学活动就成为职业素质教育中一个现实的课题。
基于行动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在职业环境中通过教学活动得以养成的。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总要求,在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组织的方法与策略,不断丰富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内涵。
着力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精神与物质的总和,包括校园精神、校园活动、校园秩序和校园环境,其核心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对全体师生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成为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培养的土壤。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个性。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播文化,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共性。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还应构建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一是崇尚技能、崇尚创造、崇尚创业的校园文化。烟台职业学院将“博学、强能、修身、立业”作为校训,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练就技能、文明修身、敬业创业的价值观,并把工程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劳动模范、创业典型作为榜样,墙上挂的是许振超、孔祥瑞、李斌等当代优秀技术工人的画像,校园内的道路以合作企业的名字命名,比如丰田路、富士康路、张裕路等,同时在校史展览馆里设立介绍企业文化的专栏,使学生始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崇尚敬业爱岗、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敬业就是要用心做事,做事专一,工作精益求精。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勇于实践,勤于操练。我院首先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序化都按照行动导向进行设计,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拉近了学校与企业、课堂与岗位的距离。三是崇尚“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校园文化。具体包括多个层面的内容,既有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也有厂规厂纪及操作规程。这些内容有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的在专业课中开设专题,有的张贴在实训室、车间的墙上,全方位、全过程地营造法制环境,不断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事的高尚品格。
营造岗位化的教学环境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固然是有效的形式,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只能在个别专业中满足一部分学生,全部学生由校方自主地安排这样的教学活动,即使是在条件最好的职业院校也很难实现。因此,应从校内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一致性要求出发,探索实施课内工学结合的方式,通过营造岗位化教学环境,实现培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双重目的。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我院改变了购买成套设备的传统做法,而只是采购教学仪器厂生产的工作台,同时采购工业用元器件,按照工厂中的工艺过程,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训。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建设教学环境。教室的名称不再以某某实训室命名,而是以企业工作岗位的性质命名,比如,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室名称为“PLC应用设计室”,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学习室名称为“电气安装与运行维护室”,这样命名的目的主要是提示、暗示学生,所进入的是一个与工作岗位一致的学习场所,墙上挂着生产流程图与操作规程,学生上课时身着与企业岗位工作人员色调相同的工作服,在这种职业氛围浓厚的学习场所,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会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将企业管理模式嵌入教学组织中我院建立了一套模拟企业工作流程的教学组织体系,即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组织机构。如PLC应用设计室由室、班、组构成,室主任由指导教师担任,学生选出设计班长及各小组组长,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学生进入设计室前,先要与设计室主任签订工作协议,制定有关管理条例。对进入设计室的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将“5S管理”引入课堂,学生每天都要整理自己的岗位,每天班长都要开班前会。教学过程按照企业工作任务流程进行设计,具体做法是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及考核项目以任务单的形式下达;组长带领全组员工开展工作,组长与组员共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计划落实每一项具体工作,并且对工作情况进行自评;由教师组织汇报点评,将自评得分、组内互评得分与教师评分汇总,作为总评成绩。
建立具有职业指向的职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与课程体系我院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立了由专职德育教师、专职辅导员、专业辅导员(班主任)、校外兼职素质导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德育部的专职德育教师按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划分为几个大类,每个专业都有专职德育教师,并且要求熟悉专业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的教学管理;专业辅导员(班主任)由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发挥言传身教的功能;校外兼职素质导师聘请行业(企业)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程专家担任。课程设置注重系统化、开放性,开设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三门公共素质教育课程,同时还有一两门诸如企业文化、员工手册等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计按照行动导向的原则进行,根据不同的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有所侧重,比如,机电类专业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性、精细化素质;会计专业重点在诚信与法制教育;市场营销专业重点在沟通与面对挫折的能力培养等,通过安排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3]应金萍.工学结合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赵沁平.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空间[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作者简介:
原宪瑞(1963—),男,烟台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职业教育教学。(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关键词:行动导向;职业素质;教学设计
按照行动导向进行基于工作进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不仅在理论上为高职院校所接受,而且实践效果日益显现。这种始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开发思路,经过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后,便成为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资源。然而,从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分析来看,学生在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职业素质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责任心、工作态度、诚信守纪、意志品质等素质要求,在用人单位看来更为重要。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遵循行动导向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
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
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可由组织给予评价。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职业素质的养成是由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及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在行动领域逐步内化的过程。
态度及其转变是职业素质形成的基础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以个体的态度为基础,并且随着态度的改变而逐步完善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态度是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或心理定势,人们在现实中就会根据这些态度作出判断,进行各种行为选择。比如,有的学生爱岗敬业,有的则对工作敷衍应付不负责任;有的学生诚实守信,有的则言行不一;有的学生遵章守纪,有的则作风散漫;有的学生吃苦耐劳,有的则拈轻怕重。这些行为表现,从本质上讲是态度形成后在社会活动中所作出的判断或选择,因此,通过改变态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态度的改变是在已经形成的态度的基础上,在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下向新的态度转变的过程,其改变的方向与程度受社会环境因素、团体因素、态度系统特征因素、个体人格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应从态度变化的规律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能仅限于宣传和教育。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年提出了态度变化的三阶段理论,在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中也同样得到了验证。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服从、同化、内化。在服从阶段,学生的行为并非出于自愿的认同和接受,而是为避免惩处,这就需要各种规章、守则、规程予以约束和规范,这是在素质形成阶段不可缺少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群体和榜样的力量,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中只有遵守各种规范,才能保障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从而在行动上不是被迫地接受组织的价值观、信念,而是自觉地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就是同化阶段。要想使一个人的态度体系与素质结构达到稳固和持久的程度,还必须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优良的行为表现是一种自然的展示,而没有任何外力的影响。由此看来,职业素质的培养应根据其形成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
环境因素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是在个性品格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但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对其形成具有强有力的影响,这也是在高职教育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中需要强调实境化、生产性的原因。要营造一个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一致的学习环境,使其成为相互理解的背景,通过熏陶和感染,逐渐将学生的价值体系纳入组织对其素质的要求上来。有当兵经历的人知道如何听从领导、服从指挥;在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工厂里能够使人懂得什么叫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穿上白大褂行走在医院的病房里,会明白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医务工作者所需要的工作责任心及精细、严谨的职业操守;在窗明几净的馆舍楼堂里,卫生、整洁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营造一种与职业背景相一致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得到内化,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职业素质在体验中得到培养和提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训练,后者往往具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和可以模仿的操作,而素质培养则需要亲身的经历体验,通过感受、理解、联想、领悟达到对事情本质的认识。注重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结果的考核是传统的教育,而当我们将职业素质培养定位于终身习惯养成这一目标时,需要的则是实践的过程,个性化的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身份则转化为指导者、参谋者,教科书和范例只能作为参考。应通过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素质的内涵,激发其内心情感,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做到审时度势,应对自如。同时,通过体验可以使学生在遭遇挫折、享受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以有效提升。因此,如何设计和实施体验性的教学活动就成为职业素质教育中一个现实的课题。
基于行动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在职业环境中通过教学活动得以养成的。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总要求,在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组织的方法与策略,不断丰富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内涵。
着力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精神与物质的总和,包括校园精神、校园活动、校园秩序和校园环境,其核心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对全体师生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成为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培养的土壤。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个性。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播文化,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共性。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还应构建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一是崇尚技能、崇尚创造、崇尚创业的校园文化。烟台职业学院将“博学、强能、修身、立业”作为校训,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练就技能、文明修身、敬业创业的价值观,并把工程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劳动模范、创业典型作为榜样,墙上挂的是许振超、孔祥瑞、李斌等当代优秀技术工人的画像,校园内的道路以合作企业的名字命名,比如丰田路、富士康路、张裕路等,同时在校史展览馆里设立介绍企业文化的专栏,使学生始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崇尚敬业爱岗、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敬业就是要用心做事,做事专一,工作精益求精。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勇于实践,勤于操练。我院首先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序化都按照行动导向进行设计,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拉近了学校与企业、课堂与岗位的距离。三是崇尚“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校园文化。具体包括多个层面的内容,既有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也有厂规厂纪及操作规程。这些内容有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的在专业课中开设专题,有的张贴在实训室、车间的墙上,全方位、全过程地营造法制环境,不断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事的高尚品格。
营造岗位化的教学环境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固然是有效的形式,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只能在个别专业中满足一部分学生,全部学生由校方自主地安排这样的教学活动,即使是在条件最好的职业院校也很难实现。因此,应从校内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一致性要求出发,探索实施课内工学结合的方式,通过营造岗位化教学环境,实现培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双重目的。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我院改变了购买成套设备的传统做法,而只是采购教学仪器厂生产的工作台,同时采购工业用元器件,按照工厂中的工艺过程,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训。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建设教学环境。教室的名称不再以某某实训室命名,而是以企业工作岗位的性质命名,比如,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室名称为“PLC应用设计室”,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学习室名称为“电气安装与运行维护室”,这样命名的目的主要是提示、暗示学生,所进入的是一个与工作岗位一致的学习场所,墙上挂着生产流程图与操作规程,学生上课时身着与企业岗位工作人员色调相同的工作服,在这种职业氛围浓厚的学习场所,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会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将企业管理模式嵌入教学组织中我院建立了一套模拟企业工作流程的教学组织体系,即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组织机构。如PLC应用设计室由室、班、组构成,室主任由指导教师担任,学生选出设计班长及各小组组长,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学生进入设计室前,先要与设计室主任签订工作协议,制定有关管理条例。对进入设计室的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将“5S管理”引入课堂,学生每天都要整理自己的岗位,每天班长都要开班前会。教学过程按照企业工作任务流程进行设计,具体做法是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及考核项目以任务单的形式下达;组长带领全组员工开展工作,组长与组员共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计划落实每一项具体工作,并且对工作情况进行自评;由教师组织汇报点评,将自评得分、组内互评得分与教师评分汇总,作为总评成绩。
建立具有职业指向的职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与课程体系我院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立了由专职德育教师、专职辅导员、专业辅导员(班主任)、校外兼职素质导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德育部的专职德育教师按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划分为几个大类,每个专业都有专职德育教师,并且要求熟悉专业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的教学管理;专业辅导员(班主任)由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发挥言传身教的功能;校外兼职素质导师聘请行业(企业)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程专家担任。课程设置注重系统化、开放性,开设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三门公共素质教育课程,同时还有一两门诸如企业文化、员工手册等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计按照行动导向的原则进行,根据不同的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有所侧重,比如,机电类专业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性、精细化素质;会计专业重点在诚信与法制教育;市场营销专业重点在沟通与面对挫折的能力培养等,通过安排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3]应金萍.工学结合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赵沁平.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空间[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作者简介:
原宪瑞(1963—),男,烟台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职业教育教学。(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