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是由两个句子或两个短语对举,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说明,联系紧密,意义上合指、兼顾,即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下句又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下两句意义互相交错、互相补充,所以又称为“互文见义”。
“互文”这种修辞方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其例。对其概念,教师不一定要讲,但如果能让学生懂得这种现象,对阅读分析古诗文等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如果让学生按字面理解,便是“秦朝时的明月(照着)汉朝时的边关”。这种说法于情于理显然是讲不通的。实际上,这里就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要让学生知道这里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在整首诗的意境中,可以理解为:“(眼前,塞外天上的明月、地上的边关和)秦汉时代的明月、秦汉时代的边关(还是一个样啊)!”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怀。
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也是运用“互文”,应该让学生知道,这里指的是“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贴花黄”。意思是说:“(木兰)在窗前对着明镜梳理云鬓,往脸上贴上装饰的‘花黄’。”而不能将两句割裂开来,按字面讲作:“在窗前梳理云鬓,对着镜子贴上‘花黄’。”这样的理解与事实不符,文理也不通,因为姑娘们梳妆打扮一般都是在明亮的地方(窗前),对着镜子进行的。另外这首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買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都应该从“互文”的角度理解,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唐朝刘禹锡《陋室铭》的名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和我在陋室中)交往、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而没有(孤陋寡闻、浅薄的)平民百姓。”精练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在这陋室里交友并不“陋”的意思。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应该从“互文”的角度来理解,诗人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奇寒和将士戍边的艰辛。
宋代著名词人辛稼轩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应用了“互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说:“半夜里,明月(照射)别枝,鸟鹊惊(栖不定),清风(吹送着)蝉鸣声。”多么优美的江南夜景啊。
还有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也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王朝无论“兴”还是“亡”,老百姓都深受其害,吃尽苦头。
明代王磐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中“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也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实际上写的是:“(那可恶的喇叭声,让)军民听了既发愁又害怕。”如果从字面理解为:“军听了军(只)愁,民听了民(只)怕。”那就有悖情理了。
从以上例子可见,古诗、词、曲中常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样,古代散文中也有使用“互文”的。也要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其用法,以免理解错误。
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多次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那意思绝不是说:“(差吏们仅仅)在东西方向叫嚣(吵嚷叫喊),在南北方向隳突(骚扰喧闹)。”而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运用“互文”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征税的差吏在乡间四处骚扰,闹得“虽鸡狗不得宁焉”的情景。还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也是“互文”。
春秋时期左丘明的《曹刿论战》中“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就是一例。意思是说:“(曹刿经过)观察、了望,(发现)齐军车轮痕迹混乱,军中旗帜也倒下了(于是就下令追击齐军)。”
汉代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伐无道,诛暴秦”,也是运用“互文”,表达出陈涉“讨伐诛灭无道的秦朝暴君”的决心。
三国时诸葛亮在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也运用了“互文”。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就应理解为:“陪侍护卫皇上的近臣和忠诚的将士们(无论)在朝廷内外都忠于职守,毫不懈怠,舍生忘死。”千古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也是一例。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古仁人)不因为环境(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其实,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使用“互文”的,如丁毅、贺敬之执笔创作的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的一段唱词中的“张灯结彩辞旧岁,花天酒地过除夕”就是一例。“辞旧岁”就是“过除夕”,整句意思是说:“(黄世仁)张灯结彩,在花天酒地中过完除夕、辞别旧岁。”使用“互文”,生动简洁地描绘了地主富豪家的奢侈,与杨白劳家的凄冷贫寒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含蓄地揭示了贫苦农民苦难的根源。
毛泽东在荡气回肠的《沁园春·雪》中也多次使用了“互文”。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极言“北国”地域辽阔,“千万里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气势恢弘。从“互文”角度理解“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即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虽然都是历史上战功赫赫的英雄,但他们个人的)文学才华(却都)有所欠缺,稍微逊色。(都无法跟今天建功立业的无产阶级风流人物相比较)。”这就精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势。
综上所述,可见“互文”在古诗文等文学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那么为什么要把合指的意义分成两句写呢?除了诗、词、曲要符合字数、格律的要求外,运用“互文”还可以求得诗文语句的精练、内容的丰富、音韵的和谐、形式的对称。也就是说,运用“互文”,既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又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还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艺术美,增强诗文的感染力。
掌握了“互文”的特点和作用后,在分析“互文”时,只要抓住它“文字上只交代一方,意义上却彼此互见”的特点,将上下两句联系起来揣摩,就不至于发生误解了。
“互文”这种修辞方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其例。对其概念,教师不一定要讲,但如果能让学生懂得这种现象,对阅读分析古诗文等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如果让学生按字面理解,便是“秦朝时的明月(照着)汉朝时的边关”。这种说法于情于理显然是讲不通的。实际上,这里就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要让学生知道这里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在整首诗的意境中,可以理解为:“(眼前,塞外天上的明月、地上的边关和)秦汉时代的明月、秦汉时代的边关(还是一个样啊)!”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怀。
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也是运用“互文”,应该让学生知道,这里指的是“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贴花黄”。意思是说:“(木兰)在窗前对着明镜梳理云鬓,往脸上贴上装饰的‘花黄’。”而不能将两句割裂开来,按字面讲作:“在窗前梳理云鬓,对着镜子贴上‘花黄’。”这样的理解与事实不符,文理也不通,因为姑娘们梳妆打扮一般都是在明亮的地方(窗前),对着镜子进行的。另外这首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買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都应该从“互文”的角度理解,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唐朝刘禹锡《陋室铭》的名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和我在陋室中)交往、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而没有(孤陋寡闻、浅薄的)平民百姓。”精练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在这陋室里交友并不“陋”的意思。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应该从“互文”的角度来理解,诗人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奇寒和将士戍边的艰辛。
宋代著名词人辛稼轩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应用了“互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说:“半夜里,明月(照射)别枝,鸟鹊惊(栖不定),清风(吹送着)蝉鸣声。”多么优美的江南夜景啊。
还有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也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王朝无论“兴”还是“亡”,老百姓都深受其害,吃尽苦头。
明代王磐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中“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也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实际上写的是:“(那可恶的喇叭声,让)军民听了既发愁又害怕。”如果从字面理解为:“军听了军(只)愁,民听了民(只)怕。”那就有悖情理了。
从以上例子可见,古诗、词、曲中常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样,古代散文中也有使用“互文”的。也要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其用法,以免理解错误。
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多次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那意思绝不是说:“(差吏们仅仅)在东西方向叫嚣(吵嚷叫喊),在南北方向隳突(骚扰喧闹)。”而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运用“互文”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征税的差吏在乡间四处骚扰,闹得“虽鸡狗不得宁焉”的情景。还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也是“互文”。
春秋时期左丘明的《曹刿论战》中“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就是一例。意思是说:“(曹刿经过)观察、了望,(发现)齐军车轮痕迹混乱,军中旗帜也倒下了(于是就下令追击齐军)。”
汉代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伐无道,诛暴秦”,也是运用“互文”,表达出陈涉“讨伐诛灭无道的秦朝暴君”的决心。
三国时诸葛亮在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也运用了“互文”。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就应理解为:“陪侍护卫皇上的近臣和忠诚的将士们(无论)在朝廷内外都忠于职守,毫不懈怠,舍生忘死。”千古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也是一例。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古仁人)不因为环境(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其实,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使用“互文”的,如丁毅、贺敬之执笔创作的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的一段唱词中的“张灯结彩辞旧岁,花天酒地过除夕”就是一例。“辞旧岁”就是“过除夕”,整句意思是说:“(黄世仁)张灯结彩,在花天酒地中过完除夕、辞别旧岁。”使用“互文”,生动简洁地描绘了地主富豪家的奢侈,与杨白劳家的凄冷贫寒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含蓄地揭示了贫苦农民苦难的根源。
毛泽东在荡气回肠的《沁园春·雪》中也多次使用了“互文”。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极言“北国”地域辽阔,“千万里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气势恢弘。从“互文”角度理解“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即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虽然都是历史上战功赫赫的英雄,但他们个人的)文学才华(却都)有所欠缺,稍微逊色。(都无法跟今天建功立业的无产阶级风流人物相比较)。”这就精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势。
综上所述,可见“互文”在古诗文等文学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那么为什么要把合指的意义分成两句写呢?除了诗、词、曲要符合字数、格律的要求外,运用“互文”还可以求得诗文语句的精练、内容的丰富、音韵的和谐、形式的对称。也就是说,运用“互文”,既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又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还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艺术美,增强诗文的感染力。
掌握了“互文”的特点和作用后,在分析“互文”时,只要抓住它“文字上只交代一方,意义上却彼此互见”的特点,将上下两句联系起来揣摩,就不至于发生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