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涉农

来源 :房地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日,32架包机、80辆大巴、500个媒体、3500名经销商,内蒙古草原召开了史无前例的草原现场订货大会,主角是恒大粮油、恒大乳业、恒大畜牧三集团揭牌。
  至此,恒大多元化产业触角几乎覆盖了衣食住行四大消费需求全链条。“恒大者,古往今来连绵不绝,曰恒;天地万物增益发展,曰大。”17年前,许家印一手创建恒大地产集团,并如此解释名字的含义,或许能一窥斯人心志。
  有一种米叫恒大
  “一个房地产公司去卖米养牛,还如此大手笔投入,并且敲锣打鼓大肆渲染, 实属地产业罕见。”北京一名业内人士私下对记者调侃说,“之前连一个大米品牌都叫不出,现在知道有一种大米叫恒大。”虽没有恒大冰泉的一战成名,但恒大粮油等品牌还是被很多人记住,一派“浓浓恒大风”。
  9月1日,32架包机、80辆大巴、500个媒体、3500名经销商,内蒙古草原史无前例的草原现场订货大会上,当天恒大开展了恒大粮油、恒大乳业、恒大畜牧三集团揭牌仪式,恒大粮油订货会订货金额119亿元,也号称“开创订货会全球规模最大、订单金额最高、影响最大、品牌最强的行业纪录”。
  恒大集团副总裁刘永灼近期表示,公司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元资金进入三大产业,目前已投资近70亿元建设及并购了22个生产基地,恒大的最终目标是要做中国第一家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
  从目前恒大展出的六款产品看,卖点主要集中在“有机”、“绿色”两大标签上。其绿色产品为严格控制化肥残留;而有机产品则使用100%农家肥。
  恒大的粮油定位不低,有机产品甚至走了一条“赤裸裸”的高端路线。恒大农业系产品价格表显示:500ml规格的恒大有机大豆油零售价格为239元;规格500ml的恒大绿色大豆油(菜籽油)零售价格为21元;恒大有机大米零售价格为63元/斤;恒大绿色大米零售价格为13元/斤;恒大有机杂粮零售价格为63元/斤。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市面上大众的国产大米价2元-10元/斤不等,而多数有机大米的零售价在10元-20元/斤。而恒大绿色大米尤其是有机大米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大米的价格。
  周围一些朋友就对记者表示,不可能会买这么贵的米,送人有可能,但只要做出品牌和知名度,一二线城市的礼品市场还是有机会。
  尽管在价格上仍有疑虑,但凭借恒大的平台,在当天的订货会现场有很多经销商仍表态会加入恒大粮油经销商体系。也有经销商表示,低端产品的利润不高,像恒大粮油这样的高端产品只要投入两三年,市场慢慢做起来了,利润回报较为丰厚。
  偶然和必然
  就在这个夏天,许家印还在内蒙古、黑龙江考察,锁定下一个目标农牧业。没多久,轰轰烈烈的三大集团迅速诞生,看起来充满了偶然性。
  许家印曾经十分警惕多元化。早在2007年,有记者问他,“如何避免民营企业发展陷阱?”他回答说:“民营企业一定要走稳健规范发展的路子,不能好大喜功、盲目扩张”。
  恒大近年来虽致力于扩展业务,许家印仍然对“多元化”讳莫如深,直到2014年上半年内部工作会议上,才首次明确提出“多元化发展战略”。
  许家印回顾总结恒大这十七年发展时坦言,“恒大的成功之处是赢在战略”。在其看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走向,最重要的是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
  但多元化似乎又充满了必然。许家印认为,“世界500强企业绝大部分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都会选择多元化战略,恒大也是这样。恒大的规模、团队、品牌,如果不走多元化战略,会失掉很多发展机会”。
  即便作风保守的联想也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多元化,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表示,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的业务模式突破,会带来无法预期的风险,高科技企业要想活得长还是要多元化。“多元化做好了,像联想控股现在的金融、房地产做得都不错的话,股东不再那么恐惧,就会放手支持高科技领域去进行拼搏”。
  按照《财富》2014年世界500强的名单来看,入围门槛换算人民币约在1400亿元左右。按照恒大2014年上半年的增长势头,2015年恒大进入世界500强颇有希望。
  “规模房企不差钱。”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直言,多元化是房企的必然出路,粮油行业利润高,操作相对简单,而且又是必需品,做得好还可以产生巨额的现金流,反哺恒大的主业房地产。
  “快消行业目前混战激烈,而且正面临转型升级,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逐年增大,此时切入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指出。由于农业等领域品牌混乱,比较知名的企业包括联想、阿里巴巴、万达等均有所动作。
  还是“人”的问题


  相比于万科、万达向房地产相关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方式,恒大多元化的摊子似乎铺得大了很多。
  但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上,折戟于多元化扩张的企业数不胜数,享誉海内外的海尔集团在家电产业领域成功多元化后,在生物制药领域和金融领域扩张却难言成功。在房地产领域,星河湾以高姿态进军高端白酒市场,新湖中宝等一批中小型房企涌入矿产资源行业,最终结果都并不理想。
  相比于赚快钱的房地产来说,农业生产周期漫长。联想旗下的农业公司——联想佳沃总裁陈绍鹏在被问及佳沃何时能够盈利时便直言:农业的经营周期大概10-15年,真正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盈利,需要10年左右。
  此外,由于农牧业产业链条较长,“靠天吃饭”的不可控因素很多,即便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
  从目前恒大官方口径看,目前只投入了近70亿元,对于千亿的恒大来说,并不是一个大数字。上半年,恒大取得了净利润94.9亿元,693.2亿元的合约销售金额,业绩相当傲人。   但恒大地产超高杠杆的财务风险却始终无法被忽视,中报显示,恒大中期净负债率上升至89.5%,而公司2013年底的净负债率为69.5%,处于行业中的较高水平。如果算上总额445亿元的永续债,财务数字会更加难看。
  新鸥鹏集团副总裁李战洪近期也指出,现在大多数行业门槛不是太高,主要是拼资本,只要能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多元化扩张便不是太大难题。
  恒大三大集团正面向全国大规模招聘,计划招聘超1800人。比如恒大招募的产业集团总经理年薪200万元起,产业集团营销总监150万元起,产品工程师年薪16万元起,薪资方面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这种风格延续了许家印的一贯作风——擅长将利益作为组织建设的工具。如在足球领域,许家印斥巨资聘请里皮、援引外援、从其他俱乐部挖球员,将金钱的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朱丹蓬认为,恒大成立的三家集团公司的高管均来原有高管团队,具体执行人都是职业经理人,如何让决策层与执行人之间沟通畅通,是恒大面临的主要问题。
  “土豪”需接地气


  尽管恒大新产品价格已面世,外界疑问还是不断,恒大在人才储备、市场推广、质量把控等方面准备充足了吗?
  对于粮油产品的渠道如何布局,恒大方面没有发布详细计划。但朱丹蓬指出,恒大经营矿泉水快一年,积累了快消方面的经验,这对其进入食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要把握好销售节奏。”朱丹蓬认为,恒大粮油推出了18个产品,品类较多,初入市场时要快速铺货、上架、促销,然后再适当放慢节奏,选择部分产品进行快速销售。
  有经销商透露,未来恒大粮油在渠道上可能会借助恒大冰泉已有的渠道铺货。不过,关于借力恒大的地产渠道,恒大冰泉上市之初还在不断提及,现在却罕见对外发声。
  “恒大说不定真能杀出一条血路。”丁祖昱表示。严格管理体系和强大的执行能力也是恒大实施多元化发展的底气。恒大住宅以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市场,然后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铸就了恒大的“工业基因”,能否复制成功经验,攸关其多元化战略之成败。
  要想知道恒大新三大产业的营销作风,从恒大冰泉中就可窥一斑。接近恒大的人士表示,许家印的营销战略核心之一就是能够判断市场趋势,把握大众心理,踏准节点,大手笔投入,迅猛出击。
  去年9月,恒大矿泉水集团成立。恒大冰泉宣布上市的100天内就拥有363个销售分公司;一个多月时间布置销售网点20多万家,每天布点8000家,渠道覆盖各大零售卖场,开局可谓气势如虹。
  今年,恒大冰泉设定了100亿元的销售目标。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和豪华明星代言,遍地开花的渠道铺陈,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挖角”,还有“做大做强、不惜代价”等一系列豪气口号。
  在传统零售终端,一瓶4元左右的恒大冰泉和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品牌放在一起,显然面临巨大消费障碍。有消息指出,恒大冰泉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在南京,部分社区推广时需附赠特仑苏牛奶,才能加快走货数量。但恒大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2日,恒大冰泉在国内销售额累计57亿元。
  “恒大冰泉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水好,而是土豪。”记者就恒大冰泉的购买咨询过多位身边朋友及业内人士,大家的反馈均是“价格太高”、“风格太土豪” 、“广告简单粗暴”等。而恒大想要进一步占领农业等领域,显然要对品牌进一步沉淀。
其他文献
号称地产黑马的深圳佳兆业集团,正开足马力全力进军旅游地产。  今年4月份,其与生命人寿拿下深圳2001年建立土地招拍挂市场以来最大体量的一幅地块,用于旅游度假开发。几年前佳兆业拿下的辽宁绥中佳兆业东戴河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北部最大的旅游地产项目。  其旗下深圳金沙湾、惠州东城新区以及绥中东戴河等旅游地产项目,已让佳兆业形成初具规模的南北旅游地产产业布局。从佳兆业旅游地产的开发路线,可以窥见其借助旅游
无论是从质量管理基本理念的学理分析,还是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分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都是必要和可行的。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导入ISO9000质
从淘宝卖房、微信卖房,到众筹首付,在房地产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之时,互联网成了房地产企业进行营销推广的新噱头。  尤其是微信,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型房企的带动下,微信营销逐渐成为房企和楼盘的“标配”。  碧桂园最早推出了利用微信推广楼盘的案例。2012年8月31日,全国首个房地产官方微信“碧桂园十里银滩”正式上线,成为房地产行业首个试水官方微信平台的企业
当人们普遍认为2015年楼市将再次复苏之际,跻身千亿阵营的碧桂园开始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变革。烟花三月,房企业绩集中发布,年届六十的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罕见出席了2014年业绩发布会。  在两年前经历123%的疯狂增长之后,这位头发依稀泛白的掌舵人出人意料地将公司销售增速调整到了5%,并开始积极推动碧桂园一系列转型,包括全面深化合伙人机制,同时在运营方面搭建地产业务的资源整合平台,积极探索养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