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高校辅导员所担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将心理学知识融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之中,对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顺利展开和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思政教育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2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系统的思政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教学现实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学科,在辅助高校辅导员把握学生心理,更好的展开思政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可以概括为两个大部分,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分开来看心理过程主要包括知、情、意,而个性心理由理想、信念、世界观构成,这些心理学知识构成了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通过扩充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心理,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有效地展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那么该如何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教育并且顺利展开呢?
首先,高校辅导员应该明确自身所面对的受教群体,认识到这一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和他们所具有的受教特点。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其受教群体不再是对教师具有强烈崇拜心理的小学生、中学生等,而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大学生,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心理,运用心理学知识适当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时,高校辅导员应该明确心理学理论要求辅导员应尊重学生个人,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对于世界和事物事件的想法和认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相信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思政知识;在课堂上,辅导员应该转变自身在课堂上的位置和身份,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成课堂的引导者,积极地引导、鼓励辅助、督促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净化学生的心灵,纠正学生对于事件和事物等的外部世界的错误看法,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教师应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或课下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心理。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往往采用教师为主导,系统的讲述思政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造成教学模式的僵化,更容易形成一种压抑枯燥的课堂氛围影响教学效果,打击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而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辅导员应该勇于改革,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由一名专业知识的讲述者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耐心的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在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倾听是心理咨询中的惯用手法,通过倾听受询者可以真切地了解和把握对方的心理经历和心理活动,从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排解心理问题,解答心理困惑。
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应该勇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课堂上教师个人的讲解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真正的参与和融入到思政教育的氛围中来,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吐露自己的心声时应该保持一种认真和全神贯注的状态,切忌随意打断和否定学生,扰乱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倾听的同时,辅导员应该捕捉学生语言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在对学生进行疏导和进行思政教育时,辅导员应该紧跟学生所诉说的内容,不要像在进行传统思政教育一样,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引起学生的疲惫和厌倦心理。
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采用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分享自身的相似经历等,说明自己是如何克服这种困难,疏解这种类似情绪的,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敞开心扉和辅导员进行更深一步的沟通和交流,使辅导员的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内心,为学生解决实际性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和纸上谈兵的状态。
第三,高校辅导员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面对学生在思政方面的问题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应该针对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不同心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一种理性信念。高校学生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来自于学习的,又有来自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面对这些问题有些学生的心理较为浮躁,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容易意气用事,不能冷静地进行观察和分析,运用理性的思维模式去解决。例如,很多学生有盲目的攀比心理,对于同学的某种做法和说法耿耿于怀,难以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和同学的个人生活,从而造成自身心理状况的扭曲,影响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顺利进行。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该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运用心理调解法对学生浮躁、焦虑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调节,扭转学生对于事件错误或者片面的看法和理解,减少这种偏颇或者不合理的看法和情绪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健全自身的人格,培养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意识。
健康的心理是正确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有力基础,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该重视心理学知识在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扩充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握学生的心理,勇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辅导员在运用心理学知识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个性,给与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06-110.
[2]李雪婷.探讨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3:174-175.
[3]罗漪.心理学知识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5,22:108-10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思政教育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2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系统的思政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教学现实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学科,在辅助高校辅导员把握学生心理,更好的展开思政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可以概括为两个大部分,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分开来看心理过程主要包括知、情、意,而个性心理由理想、信念、世界观构成,这些心理学知识构成了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通过扩充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心理,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有效地展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那么该如何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教育并且顺利展开呢?
首先,高校辅导员应该明确自身所面对的受教群体,认识到这一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和他们所具有的受教特点。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其受教群体不再是对教师具有强烈崇拜心理的小学生、中学生等,而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大学生,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心理,运用心理学知识适当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时,高校辅导员应该明确心理学理论要求辅导员应尊重学生个人,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对于世界和事物事件的想法和认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相信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思政知识;在课堂上,辅导员应该转变自身在课堂上的位置和身份,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成课堂的引导者,积极地引导、鼓励辅助、督促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净化学生的心灵,纠正学生对于事件和事物等的外部世界的错误看法,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教师应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或课下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心理。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往往采用教师为主导,系统的讲述思政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造成教学模式的僵化,更容易形成一种压抑枯燥的课堂氛围影响教学效果,打击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而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辅导员应该勇于改革,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由一名专业知识的讲述者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耐心的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在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倾听是心理咨询中的惯用手法,通过倾听受询者可以真切地了解和把握对方的心理经历和心理活动,从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排解心理问题,解答心理困惑。
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应该勇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课堂上教师个人的讲解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真正的参与和融入到思政教育的氛围中来,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吐露自己的心声时应该保持一种认真和全神贯注的状态,切忌随意打断和否定学生,扰乱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倾听的同时,辅导员应该捕捉学生语言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在对学生进行疏导和进行思政教育时,辅导员应该紧跟学生所诉说的内容,不要像在进行传统思政教育一样,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引起学生的疲惫和厌倦心理。
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采用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分享自身的相似经历等,说明自己是如何克服这种困难,疏解这种类似情绪的,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敞开心扉和辅导员进行更深一步的沟通和交流,使辅导员的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内心,为学生解决实际性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和纸上谈兵的状态。
第三,高校辅导员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面对学生在思政方面的问题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应该针对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不同心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一种理性信念。高校学生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来自于学习的,又有来自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面对这些问题有些学生的心理较为浮躁,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容易意气用事,不能冷静地进行观察和分析,运用理性的思维模式去解决。例如,很多学生有盲目的攀比心理,对于同学的某种做法和说法耿耿于怀,难以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和同学的个人生活,从而造成自身心理状况的扭曲,影响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顺利进行。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该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运用心理调解法对学生浮躁、焦虑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调节,扭转学生对于事件错误或者片面的看法和理解,减少这种偏颇或者不合理的看法和情绪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健全自身的人格,培养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意识。
健康的心理是正确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有力基础,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该重视心理学知识在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扩充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握学生的心理,勇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辅导员在运用心理学知识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个性,给与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06-110.
[2]李雪婷.探讨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3:174-175.
[3]罗漪.心理学知识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5,2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