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单位年轻编辑的发展困境和成长策略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da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出于编辑岗位门槛高、编辑培养周期长、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原因,出版单位编辑人才匮乏。如何帮助年轻编辑发展成长成为出版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本文从九个方面对当前年轻编辑的发展困境和成长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年轻编辑;人才培养;出版;成长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219-03
  当前,出版行业的编辑队伍建设存在三大矛盾,分别是编辑岗位门槛较高与成熟编辑人员稀缺之间的矛盾,编辑培养周期长与年轻编辑迫切需要成长之间的矛盾,以及出版单位对人才需求强烈与其对年轻求职者吸引力下降之间的矛盾。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出版单位的编辑岗位要求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学历,人才门槛较高,要招录到符合要求的编辑并不容易,而当今各行业人才流动性强,很多出版单位出现了编辑人才流失和编辑人才断层的现象[1];二是编辑的培养过程非常缓慢,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这与当前年轻人普遍浮躁、急于求成的性格不匹配[2];三是当前出版业整体发展赶不上新兴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薪酬待遇不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强。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帮助年轻编辑尽快成长为中流砥柱,成为出版单位的痛点和难题[1];如何尽快成为独当一面的成熟编辑,也成为困扰年轻编辑自身的难解课题。笔者基于多年的专业出版社图书编辑工作经验,从编辑自身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出版单位年轻编辑的发展困境提出几点成长策略,希望能帮助年轻编辑快速成长。
  一、养成习惯
  年轻编辑最开始是在成熟编辑的指导下做一些相对简单的稿件加工工作,积攒了一定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编辑加工能力后,才开始独立执行全流程的出版工作。出版工作的流程繁复,从策划选题、交稿改稿,再到三审三校、定稿印刷、发行宣传,流程复杂,年轻编辑很容易安排不当、有所疏漏。以图书出版为例,一本图书从选题策划到最终印刷出版一般要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年轻编辑很难记住所有的工作细节,当手中同时处理几本书而每本书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时,就会更加手忙脚乱。
  一个出版物的出版工作就是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而编辑就是项目的执行者、计划的制订者。出版工作有固定的环节和顺序,所以在出版工作开始之时,编辑应对整个流程作出规划,对时间、完成效果有一个整体的把控。没有计划就容易出现拖延、工序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项目的执行。因此,年轻编辑应养成制订计划的好习惯,即便不将计划付诸文字,也应存之于心。除此之外,有经验的编辑一般会对每一个项目的所有事项进行记录,详尽的记录可以避免与相关人员因为时点或者工序发生责任纠纷。事前制订计划、事后做好记录,这两个好习惯对初入职的年轻编辑执行好出版工作非常有帮助。
  二、遵守制度
  有些项目的出版时间比较紧张,如按正常的工期按部就班地执行,则难以按要求的时间出版。这时,个别年轻编辑面对进度的压力,为了使项目按时出版,会自作主张地减少部分审校环节,或者将审校流程合二为一,以审代校或以校代审,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可以蒙混过关,以便在紧张的工期内完成出版任务。然而,这种置“三审三校”制度于不顾的行为,会给出版物的质量埋下隐患。
  “三审三校”制度是出版中必须贯彻始终、严格执行的,年轻编辑从进入出版单位开始就应该明确并坚持这一点。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出版物质量问题一直严抓不懈,2019年11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专门下发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出版单位“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19〕228号),再次明确“三审三校”制度的重要性。出版人常说,出版物质量是出版单位发展的生命线,而“三审三校”制度则是保证出版物质量,必须严防死守的制度紅线。编辑作为“三审三校”制度的执行者,应当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保证出版单位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样的编辑才是一名合格的编辑。
  三、坚守质量
  出版物质量是出版单位发展的生命线。但近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的质量检查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物质量被发现不合格。在出版物质量方面,年轻编辑相对更容易出现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相比质量,年轻编辑往往更追求效率,即急于使出版物迅速出版,并且更看重经济效益,对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第二,年轻编辑的编辑加工能力较弱,难以准确把握稿件的质量,也缺乏提高稿件质量的经验和技巧;第三,对工序的理解不够,执行不当,对“三审三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第四,部分年轻编辑不具备署名责任编辑的资格,且有成熟编辑的指导,遇到质量问题和相关责任时往往认为与自己的关系不大。
  针对以上问题,年轻编辑首先应当清楚出版行业的制度和规范,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认识到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编辑身负作者的托付,承担着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一旦生产出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后果将十分严重且影响恶劣。年轻编辑还应加强对出版相关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积累出版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综合技能,如此才能具备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坚决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年轻编辑不能从主观意愿或客观原因上不遵循工序、不遵守制度。此外,年轻编辑还应敢于承担责任,并保持一颗积极努力的上进心。敢于承担,年轻编辑才能证明自己具备快速提升能力决心和努力进取的上进心;敢于承担,年轻编辑才能早日承担重要的任务,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四、控制时效
  “拖延症”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的通病,很多年轻编辑也存在这个问题,这引发了诸多问题,如年轻编辑完成工作慢,成长也会相应变慢,出版单位培养新人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成本就会增加,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耽误出版进度,导致作者不满意,影响后续合作;效率低下,使出版单位的生产效率和产能受到影响;成熟编辑对“传帮带”年轻编辑产生抵触心理;时效性较强的稿件会因为年轻编辑出版效率低下出现内容过时、出错等情况……   《曹刿论战》中写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讲的是作战要一气呵成,如果接二连三地中断,则会影响战士的士气。其实不止打仗作战,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工作拖久了,参与人员都会产生懈怠情绪,造成执行力下降,工作的认真程度和执行力度也将大打折扣。此外,如果一个编辑手上同时进行着几个项目,而其中一个项目又迟迟不能结束,就会成为负累,会直接拖慢其他项目的执行效率。对于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稿件,如地图、时事、科技类稿件,出版过程的拖延会直接导致内容过时,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有“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的年轻编辑很难得到肯定,其不能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也看不到其发展前景。
  做事效率低下、拖沓实际上是惰性的体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自己勤奋。韩愈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学业和事业中,懒惰都是最大的敌人,成功的人必然是勤奋而刻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应扬长避短,而不是将自身的性格弱点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入工作中,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年轻编辑初入职场,难免会遇到工作中的困难,解决拖沓的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有养成勤奋的工作习惯才能克服。
  五、“专而不专”
  每个出版单位都有主攻的专业出版领域,所以在招收编辑时往往会看重求职者的专业学习背景。编辑若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那么审读和加工这个领域的稿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近年来,很多专业出版单位为了发展需要扩大了涉猎领域,而一些综合性的出版单位涉猎的领域本就很广,这就造成编辑面对的稿件实际内容驳杂、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现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年轻编辑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只对稿件做表面问题的处理,或者干脆拒绝处理不熟悉领域的稿件。
  编辑既要是“專家”,也要是“杂家”。只有成为“专家”,编辑才能发现自己专业领域更有专业价值的选题、资源,才能在审稿时对稿件的内容和出版价值作出判断,才能在编辑加工环节找出错误、指出疑问,保证出版物质量,才能更好地与作者沟通[3]。同时,编辑也应成为“杂家”。编辑要在自己擅长专业领域之外掌握出版相关知识,如语言、印刷、出版规定以及沟通、新媒体等知识;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编辑也要不断学习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因此,不挑剔稿件,努力成为“专而不专”的编辑才是年轻编辑正确的发展方向。
  六、学会沟通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版工作实际上是一项信息传输工作,目的是将知识和文化通过出版物传达给读者大众。在出版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人员之间信息的传达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出版工作涉及的工序、环节、人员都很多,因此,一个项目的出版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协作的过程。然而,刚工作的年轻编辑常常意识不到沟通的重要性,或由于性格问题,不喜沟通、不善沟通。而沟通不当会引发各种问题,相关人员之间容易产生误会,会影响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可能导致出版物不能按时出版或质量不合格。年轻编辑要将出版工作做好,就要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协调和沟通,清楚彼此之间的需求和意图,不能只埋头对着案头的稿件。
  新一代的年轻编辑自主意识强,更注重自我感受,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有所欠缺。然而出版这项工作是需要多方协调的工作,因此,编辑需要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实际需求和工作中的困难。出版工作中,问题和矛盾的产生大多都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从个体的角度看,可以给彼此所需,进而让每个人做好分内工作;从出版单位的角度看,能够推进出版工作顺利开展,将项目做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在出版工作中,编辑需要做到与他人多沟通以互相理解,而非一味推诿,出版项目的各流程才能协调好,出版单位各部门的各项工作才能做好、理顺。
  七、坚持学习
  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单位则是做事的地方。然而出版单位并非如此,编辑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补充知识的职业。然而,当今部分年轻编辑对学习这件事情怀有抵触心理。一方面,现代社会年轻人受“快餐文化”的浸润,普遍比较浮躁,很难静心专注地学习;另一方面,出版工作较为复杂和烦琐,日常工作已然需要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工作之余,年轻编辑更希望将时间用于休息和放松。
  年轻编辑应当保持学习的习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这是编辑职业制度的要求。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有着每年72学时的继续教育规定,包含至少24学时的面授。第二,这是编辑工作内容的要求。编辑加工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而这项基本功要求编辑对编辑加工符号的熟练应用,以及对文字、标点符号、图表、参考文献等规范的学习和掌握[4]。除此以外,年轻编辑还需要学习和拓展专业领域知识,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专业新兴产业态势。第三,这是编辑职业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受到极大冲击,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仅将头埋在桌上,只看到笔下的稿件,编辑是很难拓宽视野,提升层次,从宏观上把握新时代出版工作脉络的。同时,出版高级职称人员评审对论文的发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断学习,适时将所思所学归纳提升为论文并予以发表也是必要的。
  八、培养素质
  当今社会,人们的职业稳定性普遍较差,出版单位人员流动性很强。有些年轻编辑对编辑这项工作还没有充足的认识就站在了这个岗位,对这项工作缺少热情和耐心。尽管年轻编辑想早早成为独立的编辑,但他们却耐不下心提高自身的编辑加工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是逃避和拖延;当执行选题时,他们对作者和出版物质量不负责任,抱有侥幸心理,随意应付手上的任务,而不是认真对待。
  出版工作对编辑的素质有几点基本要求。第一,静心,即可以静下心来。加工稿件是编辑的基本功,稿件需要编辑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看,因此静心是编辑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第二,耐心,即不心急,处理事情有耐心。出版工作事无巨细,编辑一旦心急没有耐心,就容易在工作中出错。此外,编辑的成长也需要时间的积淀,编辑在职业发展上不能心急,应接受编辑是一份“晚熟”的职业这个现实。第三,有责任心,即在工作中要承担起责任。编辑是一份需要负责的职业,要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因此编辑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编辑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本着一颗负责任的心,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编辑。   九、应对压力
  出版工作对编辑的专业知识要求高,工作流程多、难度大,要求编辑“多项全能”。年轻编辑对工作流程不熟悉,稿件加工能力较弱,因此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年轻编辑面对的职业压力体现在出版物质量、人际沟通、时效性、经济考核等多个方面。面对诸多压力,个别年轻编辑容易打退堂鼓,找不到职业价值,随便应付工作,甚至考虑更换职业。当前生活节奏快,年轻人背着房贷、教育、医疗、就业几座“大山”,压力大是普遍现象,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年轻编辑不该“硬扛”或逃避,应找到减轻压力的方法和释放压力的途径,学会心理调节。
  出版工作往往是持续性的。以图书编辑为例,一个图书编辑同时往往会负责多本书的出版工作,在完成一本图书的同时又有新的图书出版工作开始。出版工作是多步骤、多人员协作完成的,需要按部就班,因此,急于完成所有工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每本书的进度制订月计划、周计划,只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即可,其余的工作则可以待下一个计划再做,如此就可以将压力分流到不同时段,减轻当前的压力。若遇到困难,可及时与领导和上级沟通,实现压力的纾解和分摊。编辑刚入职时遇到的阻碍和困难较多,但随着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对工作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并且编辑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年轻编辑在面对职业初期的困难和压力时就会坦然和坚定得多。
  十、结语
  编辑是一项“全能型”的工作,也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版业占领着科学文化的前沿阵地,不断经历着发展和变革,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年轻编辑身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出版领域,未来大有可为。新时代的年轻编辑应把握新形势,勇敢面对职业发展中的困境,探求发展策略,力争早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编辑。与此同时,出版单位也应加强编辑人才建设,有针对性地为年轻编辑制订全方位的培养方案。相信在编辑和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出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必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出版事业也必将繁荣不衰。
  参考文献:
  [1] 药蓉.新时代年轻编辑职业成长的必备能力探究[J].科技与出版,2021(2):64-67.
  [2] 陈海颜.关于编辑成长机制的几点设想[J].科技传播,2020(7):71-72.
  [3] 刘鹏.编辑应该是“专家”还是“杂家”[J].文化传播,2020(5):88-89.
  [4] 李靜.青年编辑在新时代的成长成才探索[J].科技传播,2020(6):19-20.
  作者简介:李莹(1986—),女,北京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科技出版。
其他文献
当前,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电视媒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采访活动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写作的素材来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方式也应发生变化.在采
摘要:在新形势下,出版社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冲击。策划编辑作为出版社的重要组成,其职业素质与出版社、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数字经济环境下,策划编辑应意识到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性,出版社应采取有效对策加强策划编辑培养,打造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具有复合能力的新型策划编辑。本文对出版社策划编辑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出版社;策划编辑;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影视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盈利为主要宣传目的,通过影片播放的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道德文化教育,提升社会伦理道德素养的一种非营利性公益活动.近年来,泰国将影视公益广告活动开
摘要: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事业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各种新型媒体发展壮大,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媒体的结构和形式被层出不穷的新平台所改变、颠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到來。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顺利实现转型,是所有媒体人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融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记者;转型  
摘要:近些年,网络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信息时代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社交媒体不断在信息传播的商业领域攻城略地,同时全面参与美国资本市场。本文首先划分网络社交媒体的三个发展时期,回顾分析网络社交媒体的不同发展时期及其特点,其次着重对成为网络社交媒体巨头的公司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作分析,最后预测网络社交媒体与资本市场关系
摘要: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优秀的新闻标题制作,则是增强新闻报道吸引力的第一要素。任何类型的新闻,都需要一个好的标题。社会新闻讲述群众的身边事,因烟火气十足而深受大众喜爱。社会新闻的标题要求生动丰富、形式多样、抓人眼球、不拘一格。如何制作优秀的新闻标题?应注意哪些原则?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参与社会新闻改稿审稿的经验,以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近年来所播新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移动终端应用广泛,改变了受众的思维及消费习惯,促使原有的新闻生产及传播发生变革,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网络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生动、交互性强的特点,
摘要:现阶段,新媒体用户数量持续上升,大众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获取个性化、视频化的信息,直播与短视频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热门。大量主流媒体正式入驻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这表明新媒体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幅度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行业发生极大改变,一些播音主持工作开始表现出倾向直播平台发展的特征。播音主持在重视播报内容的同时,还需要与直播平台观众加强交流互动,这使播音主持面临空
摘要:跨界转型、多元发展,是传统媒体轉型融合发展的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活动营销成为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在内,都不容忽视也不会放弃的一大市场。细观近年来媒体融合转型的实践可以发现,依托报业衍生积累平台做活动,依托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资源做活动,依托媒体的公信力做活动,既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发展方式,也是媒体经营转型的需求和路径。基于当前时代背景,本文对媒体优化活动营销模式,推动活动营销的资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