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巨商白手起家的秘诀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帮商人信奉“诚招天下客,义聚八方财”,推崇诚信忠厚这种正能量,不少人靠它把事业做大。
  船王包玉刚(1918-1991)的太祖父包奎祉生活在光绪年间,他潜心读书,只望一朝高中,不料数应科举,仍榜上无名,遂以行医为业。行至温州,开始做起丝绸生意。由于包奎祉是读书人出身,家底并不厚实,做的也只是小本生意,干了一段时间,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一次,他去温州贩卖绫罗绸缎,路过台州,投宿客栈,客栈里住的大多是赶路的生意人。翌日,别的客商都已经吵吵嚷嚷地上路了,他也和挑夫动身赶路。
  途中,挑夫觉得行李十分沉重,包奎祉仔细一看,不是自己的行李,里面有200多两纹银,还有5000两银票。他立即叫挑夫把行李挑回客栈,等失主来认领。但等了两天,没有人来,自己又急着要送货给客户。他便在客栈留下“招领通知”,其上写明自己家庭的详细地址,把这担行李挑回老家保管。第二年,失主果然按客棧里留下的地址找到包奎祉家里,他归还原物,分文不少。
  失主是一名福建大木材商,没想到遇到这么一个好人,十分感激,拿出200两银子作为酬金,包奎祉坚决不收,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不能拿,这是做人的本分。”于是两人成为莫逆之交,一起到福建做木材生意,互相扶助。十几年后,包奎祉做木材生意发了大财。
  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是一名鞋帽商,他经常以这个故事教育子女,说诚信和清白做人比黄金更珍贵,做人处世要诚实守信。诚信,成为包家的祖传家训。包玉刚严尊祖训,恪守信用。美国《新闻周刊》曾评论:包玉刚极好的经营信誉是他最大的商业财富。
  宁波北仑人张梓林,早年在江南渡口摆热酒摊谋生。一日清晨,有个姓江的老人来摊位饮酒,饮毕匆匆赶路,将所携带的布包遗忘在桌子上,包内有200块银饼。翌日寻来,张梓林原物奉还。江大爷是上海江万兴酱园老板,深感张梓林淳厚笃诚,便带他到自己的酱园中学做生意,不久提拔他为掌柜。
  江大爷无后,临终前把江万兴酱园送给张梓林。张梓林悉心筹划,全力经营,业务日益兴隆,进而增开了两家酱园。其子张梅仙继承父业,便向上海租界发展,又创办两家酱园。其孙张逸云,光大祖业,再增开了四家酱园。三代诚信经营,历经百年不衰。这九大酱园,每号下设酱油门售店数家乃至十多家,总共达百家,职工1000多人,成为上海滩酱园业的巨擘。
  五金大王叶澄衷(1840-1899)的起家也和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有关。叶澄衷1840年出生于浙江镇海,6岁那年,父亲去世。9岁时,叶澄衷才入私塾读书,可惜不到半年,因为没钱交束脩,只好辍学。14岁那年,族叔叶启信从上海回来探亲,看到叶澄衷家境困难,很同情孤儿寡母的处境,受叶母委托,带叶澄衷去上海谋生。
  叶澄衷到上海不久,在黄浦江摇舢板卖食品罐头和日用杂货谋生。一天,一位英国洋行大班雇他的舢板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船靠岸后,洋人急事在身,匆匆离去,将一只公文包遗留在舢板上。叶澄衷发现后,打开皮包一看,包内装有几千元美金和钻石戒指、金表等贵重物品,还有支票簿。他明白失主遗失贵重物品之后一定会心急如焚,就不开船,在原处等候。一直等到夕阳西下,那位洋人才急急忙忙地赶来。
  叶澄衷连忙将公文包交还来人。洋人打开皮包查看,原物分文未动。一个中国苦力竟然如此诚实,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毫不动心!这位洋人深受感动,立即抽出一沓美钞塞到叶澄衷手里,表示感谢。叶澄衷坚决拒绝,说这是自己做人的本分,说完便想开船离去。这位洋人却不走,跳上船,叫他摇到外滩。舢板在苏州河口一靠岸,洋人便硬拉着他上岸,很诚恳地叫他帮自己的忙,一起做五金生意,并教他学习英语。
  从此,叶澄衷开始发迹。他经营火油、五金事业积累了巨额资本,成为上海五金业中有影响的领袖人物,号称“五金大王”。他是宁波人在上海最早发迹的工商界巨子。俞樾在《春在堂全书》和《上海县续志》中说,叶澄衷经商,“诺必诚,人皆乐就之”,“不数年,大昌其业”。
  甬商明白,人心是杆秤,自会掂量,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恪守诚信、维护良好的社会信誉、遵守重义轻利的商业道德,才能让事业蒸蒸日上。
其他文献
亲见路边有死人  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饥荒。最近米鹤都先生撰文《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见《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5期)称,三年自然灾害中安徽饿死了350万人。当年死了多少人的数字我不知道,但大量的饿死人却是事实。  1961年春,我受南京军区卫生部委派,去皖南泾县、即当年“皖南事变”的地方建立一个中药药材种植场。这本来是一个
“永久”“凤凰”“飞鸽”  新中国的自行车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只不过那时还是初级阶段。“车灯”这种在现今自行车上并不常见的零件,却曾是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夜行的“通行证”。那个时候,很多地方晚上没有路灯,为了安全起见,自行车没有“车灯”照明,晚上是不让上路的。  自行车灯的关键零件是“摩电管”,在与车轮胎的摩擦中,“摩电管”把摩擦力转换成电力,产生照明。“摩电管”在当时很贵,有一些人买
1958年,我12岁。这年,我感受到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我们村也以生产队为单位设立了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放开肚皮吃,吃得肚皮滚圆。可是,好日子不长,第二年,我们开始饿肚子了。接着,搞起了“大跃进”,我们村也把自己的一些铁锅奉献出来大炼钢铁。尽管大家没吃没穿,炼钢铁的积极性却很高。  再后来,大家别说炼钢铁了,就是蚊子落在脸上也没有力气赶跑了。大食堂也没了粮食,早散伙了。我时不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从国企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升了党支部组织力,进一步铸牢了企业的“根”和“魂”,为公司创建“六优”一流企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治保证,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谈个人的事情。我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父亲过世后母亲告诉我的。这几年,我看了一些他的回忆录,还有他在“反右”期间写下的两份检查,对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现在很多人谈到父亲,都把他当作一个传奇。关于他的很多传闻,都带有虚构编造的成分,是后人演绎出来的,并不符合事实。我想说,父亲确实有特立独行、有骨气的一面,但他本质上是一个平常人,也有很可爱的一面。  靠一部书可以留名五百年  我
广州就要大力推行普通话了,为什么叫“普通话”而不叫“国语”?仍有人疑惑。  早在1958年9月份的《中国语文》月刊里,有短评说广州出版的报刊还常常发现“国语”这个久已废弃的词,如电影告白还写“国语演出”之类。不久以前广播的相声节目里,还在用“国语”这个老名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它的语言。“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无论哪一民族也不能把它自己的语言看成全国人民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夏三虫》,指出夏天到了,会有跳蚤、蚊子、苍蝇三虫出来作恶,危害人类,其中最“可爱”的是跳蚤,最可恶的是蚊子。他其实是借虫作喻,批判类似三虫的某些人。  依我的经验,蚊子固然可恶,但臭虫的可恶尤甚!臭虫,属于半翅目臭虫科,是一种吸血的小昆虫,身体扁而宽,像黑的辣椒籽,吸饱血后,有小黑豆般大小。它喜洞、喜缝、喜暗、喜凉,耐饥能力和繁殖力极强,因此,很难消灭干净。它白天不知道躲在什么地
20世纪50年代,笔者家乡山东省临朐(qu)县官方传达指令:禁止民间养狗!所有家犬必须杀掉,越快越好!并且村村成立了“打狗队”,专门挑选乡痞无赖组成打狗小组——不管是谁家养的狗,只要在大街上、胡同里见到,一律打死,拖到场院里扒皮,放进准备好的铁锅里煮肉。打狗队员手里提着木棍,腰里挂着刀子,见狗便打。他们别事不干,专门打狗,天天吃狗肉,喝烧酒,好不快活!甚至在吃狗鞭方面,竟然总结出了经验,能将狗鞭分
1968年12月,据说那时的北京飘着雪花,田汉在被“文革”造反派囚禁的禁闭室内死去。他死的时候,名单上用的是假名,叫李伍,不是田汉。  直到田汉去世11年之后,1979年4月25日,一千多名各界人士才聚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开了一个迟到的追悼会。那些与田汉一同受诬陷、迫害而活下来的人,如周扬、夏衍、阳翰笙等情绪格外激动,茅盾在悼词中高度评价了田汉的一生,“忠勇无畏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
民国电影审查制度非常严格,不仅夫妻同床、车站吻别是“有伤风化”,拥挤买票、搓麻赌博是“有损民族形象”,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武侠片、神怪片,都属于禁片,统统要剪。  武侠片挨了审查第一刀  一战结束时,美国侦探片在上海大热,其中描绘了强盗、黑帮的世界。立马有在上海犯事儿被捕的人招供:作案手段“师从洋片”。这激起了各界对电影影响教化的质疑。  1920年,商人闫瑞生为谋财而勒死妓女,因情节曲折而轰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