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空间设计中审美通感的应用研究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do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展示空间是信息交流传播的重要场所,它所包含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各类会展等空间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地和信息交流场所。展示空间不能仅把满足基础展示、储藏等功能作为空间的重点,随着空间功能日益丰富,应更注重大众观展体验。本文将“审美通感”这一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审美通感与多种学科的交叉关系,分析审美通感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审美通感在目前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方式,依据多角度分析展示空间设计方法,具体分析审美通感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明确了审美通感应用对展示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美通感;展示空间设计;观展体验
  一、审美通感的概念以及其与多学科的关联
  (一)什么是审美通感
  审美通感又称“感觉挪移”,是指把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即五感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通感与心理学中的“联觉”相似,是人们审美中创造性的发挥,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二)审美通感与多学科的关联性
  关于审美通感在文学中的应用,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比如“字正腔圆”这个四字成语是描写字音,但通过其描述我们感到声音似乎有了形状,即听觉和视觉的互通。
  以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为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设计作品为例,如图1。设计这个纪念册的灵感来源于冬日积雪后的脚印,他特地用压凹和烫透的技法,使得文字部分凹陷下去,形成了踏雪的感觉,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冰雪”世界。视觉和触觉的双重联合,使设计更加深入人心。
  二、展示空间设计中审美通感的应用概述
  (一)展示空间概述
  展示空间作为传达空间,承担信息的传播功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承载社会活动,从而实现某一主题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展示空间设计需要设计师站在大众的角度。展厅是为大众服务的,使观者通过观展获取信息、得到精神满足是展厅的意义所在。目前,展示空间有各种主题类项目,由此形成的展览空间独具特色。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展示空间可以记录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像一个时光容器,展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大众心理的角度看,人们可以通过观看展览获取所需信息,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展示空间设计中审美通感的特征
  随着时代进步,大众从以前的被动接受信息到现在主动获取信息,受众群体对展示行业的推动是有很大作用的。为了更好地换位思考,获取大众观展的态度,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线上的形式进行作答,共有268人参与,下面是具体内容和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问题1:在观展时,什么样的展示形式更吸引你?[单选题]
  如图3所示,在现代展览行业的发展中,展览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图文的静态展示形式,更多的观众希望展厅中加入多媒体影像展示甚至是互动展示。
  调查问卷问题2:在观展时,你更关注什么?[多选题]
  如图4所示,大众在观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展览的具体内容,较多人群选择关注展厅的整体环境氛围。数据表明,展览娱乐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在观展活动中,大众更关注体验感。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各种各样,能走进展厅去观看展览的人们,不光想要获取部分信息,更希望从中得到片刻宁静和精神升华。
  三、审美通感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设计表达应用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都在积极地新建或扩建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当代博物馆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与管理者更多新的需求,提倡空间功能的复合化和“让文物活起来”。要增强观众在博物馆空间中的体验感,让博物馆不仅是教育基地、研究中心,更是人们聚会休闲的好场所。展示空间设计应注重通感的作用,需要引入更多的新媒体技术,增强大众观展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就目前展陈形式来看,展示空间设计手法越来越多样。展陈已不仅仅利用单纯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表达美感、传递信息,而是更加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以及空间整体氛围的营造,从而提升大众观感体验。以如下三类展示空间展开分析。
  (一)主题性纪念馆——以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为例
  该博物馆设计时代背景为二战之后,目的是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从外观上看,建筑整体呈现深灰色,有多处形态各异的开窗,呈现一种不规则的形式。从平面上看,建筑整体呈现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赋予了生命力,表达出一种曲折的痛苦。从室内空间上看,空间宽度极其狭窄,犹如迷宫一般,设计者通过曲折的通道沉重的灰色调和局部打光渲染氛围,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装置艺术展区“落叶”,用厚3厘米的钢做了10000个眼睛和嘴都打开的面孔,铺满整个地面,并且允许访客踏过。通过触觉介入并且与视觉通感结合,观者更能直接代入到屠杀犹太人那段历史。
  (二)寺庙遗址——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为例
  在我们常规的认知里,寺庙遗址在我们脑中可能会出现“古旧”、传统等印象,但当我走进南京大报恩寺博物馆时,它却给我很强的新鲜感。它突破以往传统遗址类博物馆展陈形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图文展示结合的方式,进行展陈设计。如图7是大报恩寺博物馆内部展厅部分,空间多处利用佛教元素,像莲花灯、树等元素,镜面不锈钢和镜子的结合,使得空间无限放大,让人在视觉上得到雅的体验。在这类空间里还伴随有音乐,局部还有可互动设备,观众进入空间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被同时激活。这种多感官展陈方式让人深陷其中,久久驻足。
  (三)新媒体互动展览——以teamlab展览为例
  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这个展览中展示的作品之间没有界线,时而混合,时而相互影响。观众通过身体的感知去理解、去体验,在这类沉浸式体验展厅中,观者的五感都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图9 teamlab 展览现场(来自teamlab官方网站)
  经过对以上三类空间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以通感为切入点,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 论
  人类生来就拥有的感觉接收器,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展示设计的研究重点应是设计师如何把自身对事物的感觉转化成设计语言,表达给大众,从而让大众对设计产生情感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展厅中的沉浸式体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和以往展览形式不同的是,这类展厅更能充分调动大众通感,将成为未来展览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日]原研哉著,纪江红译.设计中的设计(全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文艺.产品X通感:产品设计中的通感艺术[M].吉林美术出版社,2017.
  [3] 蔡涛.传达空间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 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01).
  [5] 吴百衡,李一晖.现代建筑中的通感艺术.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4).
  [6] 王万婷.基于通感研究的展示空间体验性设计.南京理工大学,2017.
  [7] 吴恺峰.浅析建筑与音乐的历史相通性以及審美通感.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
其他文献
食管淋巴管瘤是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其特点是瘤组织由大小不等扩张的淋巴管组成,其内充以淋巴液,周围可见淋巴细胞聚集。Watson—Williams于1934年首次报道并命名,Brady等第一次由内镜检查中发现该病。至今英文文献报告仅20余例。目前国内报道较少,缺乏综合临床资料,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
目前Ⅲ、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的手术方式主要分由Milla—gan—Morgan等提出的外剥内扎术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两大类。相对传统的外剥内扎术,PPH术的优点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我院自2009年3月到2013年5月间共收治12例因行PPH手术后并发直肠黏膜下脓肿的患者,此12例患者我们行肠镜下脓肿切排
患者男,35岁,因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巨大多发新,卜物来我院就诊。胸部CT平扫见食管管腔扩张,内见一长条状}昆杂街度肿块影,范围约T1至1、8水平,病灶上半部分以脂肪密度为主,下半部分以实质成分为主,内见斑点状钙化影,病灶边缘光滑,与食管后鼙隐约町她蒂状相连,食管管壁未见叫显异常增厚;诊断:食管管腔内占位,考虑良性肿瘤町能性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颜真卿早期、中期、晚期的书法风格并简析其风格形成的渊源,通过当代书家学习颜真卿书法的现状分析其利弊,阐述书法创作主体从颜体书法嬗变中应得的启示。  关键词:颜真卿;书法风格;当代书法创作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
期刊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3年7月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订了我国首部《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以下简称指南),希望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消化内镜诊疗相关的肠道准备提供临床指导,也为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肠道准备方法提供思路。同时,针对指南中所涉及的循证依据,以“共识意见”的形式供参考。我们尝试就指南出台的背景,指南的重点、创新点和争议点,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做逐一解读。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指胃黏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被类似肠黏膜上皮及腺上皮所替代,这是慢性胃炎到胃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胃镜结合病理检查仍是诊断胃黏膜IM的金标准,但普通内镜下常无特异表现,多呈灶性分布,随机活检易漏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普通内镜诊断的技术有色素染色、放大、窄带成像(NBI)等。本研究对比观察了醋酸染色联合NBI模式下以及普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临近的组织损害。我科对反流性食管炎分别进行雷贝拉唑肠溶片和磷酸铝凝胶联合用药与单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分析如下。
目的探讨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的217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分析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存在的局限性。结果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41.9%(91/217)诊断不足,15.7%(34/217)诊断过度,42.4%(92/217)诊断相符。相对于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术、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针对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至2011年行内镜微创治疗术(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内镜下常规息肉切除,内镜微创治疗组),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组)及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组)的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95例,每组65例,汇总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分析。研究指标包括患者
目的评价胰管导丝占据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胆管选择性插管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共3505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开始均尝试对患者用导丝辅助的括约肌切开刀行选择性胆管插管(标准法),若导丝反复进入胰管5次仍未插管成功则导丝留置于胰管,退出切开刀另用一根导丝尝试插管(占据法),尝试失败则行经胰预切开或针状刀乳头开窗术(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若尝试插管达5次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