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第三种男女生活方式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种减法,是一种减下来的数不知到哪儿去的减法,经过仔细复核却透露出一种“新单身者”的存在。早在1982年,法国进行全国人口统计,获知从1975年以来同居的法国人人数增加了6%,这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只是在同一个时期,结婚成家的法国人人数下降了19%。问题是这13%的差额人数到哪儿去了?这些年龄超过25岁的法国人有13%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同居,他们怎么啦?难道跟爱神丘必特闹上了别扭,保持贞节,独身主义,选择冷冷清清过日子?
  事实当然不会如此。这些成年男女既不结婚,也不同居;而是组成一种新型的单身集团,第三类单身,那是不结婚,不同居,而与一名固定的、忠诚的异性保持密切关系,同时依然生活在各自“小家庭”内的单身男子和女子。他们跟人数众多的同居者不同,他们就是不愿跟心上人组成一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们是放单的恋人,在英国被称为“分居共过”,在法国被称为“半同居”,还有一个更形象化的字眼,叫Solo(原意是独奏、独唱)。
  Solo的出现,使人类大发明的一夫一妻制又开了一个缺口。在法国,不管怎样,对一夫一妻制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当然,两性关系和婚姻制度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风俗,每个阶段都要增加一点弹性系数,但是一男一女一旦决定一起生活,那么同桌而食、同枕共衾,总是一条亘古不易的真理,就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没人表示怀疑。但是现在出现了这些成年人,不顾自己的感情如何升温,咬紧牙关要一个人过日子,使这条真理发生了动摇。现在三个成年人中有一个不跟异性一起过。那么这会不会引起爱情危机?事实好像恰恰相反,这就是令人莫名其妙的地方。这是因为在现时代,要男女两人成为一对的唯一理由是爱情,正是这点使大家迟迟不能下决心结合在一起。一位社会学家说:“从前恋爱却没法做爱,如今做爱却无心恋爱。”
  这种两人一起又形不成一对的生活,是有其经济和感情上的原因的。学习年限延长,就业年龄推迟,一般青年愿意住在父母家,还依靠父母的抚养。15——25岁年龄层的青年76%住在父母家。至于找到工作的幸运儿,他们忙于爬社会的阶梯,还无心成家,免得到了晚上,在家庭餐桌前两人相对草草吃一盆勃艮第细面条。这些年轻的成年人可以有一名爱情伴侣,但是爱情伴侣只要占用有限的时间和不多的空间就够了。于是在婚姻与同居之后又慢慢出现了第三条道路——Solo。
  西方青年把同居看作是结婚前的试验期,现在又发明Solo,这成为同居的前奏,试婚中的试婚。
  第二类 Solo是年约45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是过来人,以前结过婚,或者同居过,然后又分手了。像法国俗语说:给热水烫过的猫看到冷水也怕。今日要他们再一次分享两人生活的乐趣,那些嘟嘟嚷嚷的早晨,拌嘴的晚上,到处都是鞋袜和空空如也的冰箱,需要有加倍的理由去说服他们。然而他们有时有一个固定的情人,真正所谓保持一定的距离,各人在各人的家里过日子,要爱情定个时间。这类大龄单身分两家居住,当然谈不上是试婚或前奏,只是充实生活的基本内容。
  伴侣问题专家,《伴侣社会学》一书的作者让·克洛德·卡夫曼说:“这是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结合的愿望从来没有像我们这个社会那么强烈,那么理想化;另一方面,渴望结合的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苛求。作为这两个矛盾的折衷就是大家不组成一对,而把结婚甚至同居推到愈迟愈好。”同居和结婚的候选人面对他(或她)的伴侣,行为愈来愈不像情人,而像消费者。他们两人商量结合事宜,习惯于谈判,讨价还价,还要求保证试用。大家寻求两人生活的好处,也不舍弃单身生活的优点,这样就产生了分居伴侣关系。这是90年代的怪圈。伴侣关系成了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创造新的规则,树立新的目标,制订新的合约。现代人不能接受这些话:结成伴侣意味着失去对自己命运的驾驭;放弃一部分个人追求,也就是失去自己;在现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寻找自我。谁也不愿失去什么。
  伴侣关系发生破裂,大部分原因是女性对旧关系有了异议。是她们跟急于作为人妇的前辈相反,她们表示不愿意,要推迟,要拒绝。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对确立伴侣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害怕。如果参照让·克洛德·卡夫曼提出并得到证实的这条规律来看,女人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名单独居住的单身女子在职业上成功的机会要比同居的女子多。而同居的女子机会又比结婚的女子多。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证实,从全体女性来说,女性结合的愈少,女性的职业地位也愈高。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娜迪纳·勒福休,编了一则寓言来说明这个问题:“从前,一个女人要做面包师,必须嫁给面包师;如果嫁给了面包师,也就跟着做女面包师。而今天,不论做社会管理员或当护士,女人需要的只是一张文凭,她不需要嫁人……”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当代婚姻波折的起因是它不符合当今的经济需要。当初为建立共同生产体而结合,今天要有了爱情才结合。这是好事,但也成了婚姻的一个弱点;男女双方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长期以来的功能性基础,而是愈来愈建立在情爱和性爱的基础上,这样带强烈私人感情的基础有时却更加脆弱。
  法国社会对它的成员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要求:鼓励25-35岁年龄层的男女保持Solo,理解45-55岁年龄层的男女需要感情的康复,然而要求这两个年龄层之间的人放弃单身而结合在一起,生儿育女。
   两个伴侣各人有各人的记事册、生活日程,一周中哪些时间一起过,哪些时间在个人圈子里过(每周平均三个晚上),各有各的朋友,各有各的电影院,各有各的特殊安排。这一个再也不是另一个的一半(法国古代男人对其妻子呢称:我的一半)。他进入了她的生活,她也进入了他的生活,但是他或她不是惟一进入对方生活的人。大家有共享的生活,有分享的生活;有的话是可以对伴侣说的,有的话是跟朋友说的。有人称之谓“网络式爱情”: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工作网络……互不干扰。这是两人世界中各人保持自主的一门新艺术。
其他文献
走 路    一个人要到某地去,路程很近很近。  正因为近,这个人就不着急,迟迟不愿动身。“什么时候想走,一抬腿就到了。”他安慰自己。  他每天要喝功夫茶,要打麻将牌;要看电视,要听音乐;要吃饭,要睡觉。总而言之,吃喝拉撒,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他太忙太忙。  他没有忘记自己还要赶路。可是真到下决心要走时,就又安慰自己:“反正一抬腿就到了,喝足了茶再去也不晚。”“反正一抬腿就到了,过过牌瘾再去也不晚
期刊
某地电视台曾报道,到当地打工的一些农民,由于租不起房住,不得不住进透风的“烂尾楼”。晚上,辛劳一天的农民工睡在透风的“寒舍”里,有的还不得不两人挤进一个被窝里相互取暖。看后,实在令人心酸。  然而,最近读到一则消息则让笔者很是高兴。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将在3处投资3亿元建造可容纳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的“民工公寓”。这些公寓内的生活设施超过了大学生公寓,附近商铺、超市、食堂、绿化带、医务站、健身场所等配
期刊
为什么我们会为了节省10美元驱车到7英里以外的地方买一件30美元的衬衫,而不会为了节省10美元在买一台300美元的电视机时也这样做?  为什么那些对内幕交易深恶痛绝的人在听到内部消息后也会立即跟风?  如果说外国金融市场风险大,为什么这些国家的居民还会将大把的钱用于国内投资?  当我们觉得持有股票头寸过高时,消除风险的最快捷办法就是将股票立即全部卖出,但我们为什么总是要一点一点的卖呢?  为什么只
期刊
他曾是一名乡卫生院饮事员,某国有企业销售经理,湖北省劳动模范;他贪污公款近4000万,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贪污犯,在澳门赌场输得血本无归;10月15日他被执行枪决!    花环:从一名炊事员到省级劳动模范    1962年,丁忠志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军店镇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四口人靠着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清苦度日。刚上初中一年级,丁忠志便辍学回家,做起了童工。  1975年,只有13岁的丁忠志,被
期刊
江淮晨报,湖北宜化长阳化工公司(简称长化公司)职工高唱“革命歌曲”颂扬领导,在该公司已“蔚然成风”。在该公司召开2003年年终总结大会暨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公司各部门进行拉歌比赛,记者听到,他们唱的是经过改编的《社会主义好》等6支革命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改成了“董事长的思想大放光芒”;《社会主义好》改成了“鲜总好,鲜总好,鲜总是我们的好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被改成“没有大
期刊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孝道的底线。照此看来,今天的丁克家庭,无疑都要承担起一付“忤逆”之名。《孝经》上说:能显父母,孝之大者。也就是说,要使能赚得一官半职或是捞得一套富贵,让父母亲面上有光,就是最值钱的孝了,这大概是孝道的最高纲领。不知道这能不能抵消无后的罪过,但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从心底里暗暗赞同这种换算的。    老人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中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正前所未有
期刊
不久前,钟南山忠告说,我国人民的食物问题严重,50年后,将有许多人因此难以生育。这几年,问题食品隔三差五地被曝光,早已把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一个话题——食品安全。  提起食品安全,使人想起这么一句话:“对食物短缺的担忧已被对食品的安全恐惧代替。”这句话在国际上很流行,也大体符合目前我国消费者食品消费的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期刊
图片上是南方某地方电视台在街头作所谓的纪实新闻。所谓采访,就是让受访者充当播音员。让他们照电视台写好的稿子读。“今天下午看了xx会实况转播后的感想”之类。  图片的拍摄时间是在上午,采访内容是对下午的事情的感想!通过高倍镜头,我们终于看清了一张稿子上的 内容。荒唐的是,稿子上写明“看了今天下午的XXXX会的实况转播后的感想”,却让被访者提前到上午10点半钟发表观后感。  那些采访者和记者都镇定自若
期刊
1898年7月1日,英国政府迫使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租威海卫专条》。当时的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清楚地认识到,光靠一纸空文难以实现殖民统治的目的。要想在威海卫站住脚,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作保证。何况,租占威海卫的目的,是想将威海卫建成英国海军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军事基地的防御更需要大量的防御部队。但是,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兵力匮乏时期,一是当时英国人和布尔人在南非地区争夺领土,迫使英国不断向南
期刊
我是你们心目中的“暴民”——“MOB”一族,年轻的一族,也被成为“快闪党”、“快闪暴走族”。  按《聪明暴民——下一轮社会革命》(Smart Mobs -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一书的作者霍华德·莱因古尔德(Howard Rheingold)老爷子的说法,我被赋予以下定义:建立在普及的网络、手机、随身听装置的基础上,将建构出一种陌生人的新型的社会关系网——聚集的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