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教师 学生 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德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教材德育因素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渗透的方式要多种多样,程度要适合学段年龄特点,渗透的方法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时机要与学生实际恰到好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教态、文化修养等方面都需要为人师表,
1.体育教学的特点。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已作出各年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安排。在同一教材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教育的深浅程度应认真分析研究,形成系列渗透。这样,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便于掌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程度了。同时也便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系列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2.体育运动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具有明显的团体性。这种竞争性和团体性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转化出的凝聚力使学生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学生在体育活动形成的道德规范,有不稳定和易改变性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多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工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上课时学生队伍不整齐,注意力不集中,讲空话等现象都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来改变,教师可讲述天安门广场国庆检阅情况,划一的方阵,整齐的步伐,以此说明队伍的形象,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强大的军威和精神面貌。班级体育课中的队伍,也是一個班级风貌的窗口,在课堂中队伍整齐,做到快静齐,不但可以显出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积极而有秩序地锻炼提供了条件。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这个游戏在进行之前教师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下白求恩大夫火线救伤员的事迹。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除了游戏之外,在体育的其他教材中也可以插入适当的思想教育。
3.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才能圆满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渗透德育的关系
应充分考虑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会使之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形成为崇高事业而锻炼的思想品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代新人。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基础。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寓育于学,启发自觉,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体育本身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体育教师应顺其自然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启迪学生心理需求,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整体效益。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教师 学生 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德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教材德育因素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渗透的方式要多种多样,程度要适合学段年龄特点,渗透的方法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时机要与学生实际恰到好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教态、文化修养等方面都需要为人师表,
1.体育教学的特点。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已作出各年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安排。在同一教材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教育的深浅程度应认真分析研究,形成系列渗透。这样,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便于掌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程度了。同时也便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系列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2.体育运动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具有明显的团体性。这种竞争性和团体性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转化出的凝聚力使学生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学生在体育活动形成的道德规范,有不稳定和易改变性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多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工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上课时学生队伍不整齐,注意力不集中,讲空话等现象都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来改变,教师可讲述天安门广场国庆检阅情况,划一的方阵,整齐的步伐,以此说明队伍的形象,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强大的军威和精神面貌。班级体育课中的队伍,也是一個班级风貌的窗口,在课堂中队伍整齐,做到快静齐,不但可以显出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积极而有秩序地锻炼提供了条件。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这个游戏在进行之前教师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下白求恩大夫火线救伤员的事迹。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除了游戏之外,在体育的其他教材中也可以插入适当的思想教育。
3.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才能圆满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渗透德育的关系
应充分考虑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会使之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形成为崇高事业而锻炼的思想品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代新人。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基础。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寓育于学,启发自觉,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体育本身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体育教师应顺其自然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启迪学生心理需求,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