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第二十一中学在继承近20年的“主体发展”育人模式基础上,融合新课改理念,将办学思想整体提升为“自主选择、主体发展”,即为学生提供“知识维度多元化、选择空间立体化”的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自觉树立教学品牌的成长平台;倡导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命自由、生活本真,要彰显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构建课程,立德树人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中介;课程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课程更能创造他们可能的未来;课程是学校文化变革与特色发展的核心元素,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路径。
(一)课程理念,育人目标
教育必须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学校的课程理念是主体发展,合作探究;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个性鲜明,面向未来。
(二)课程架构,核心素养
1.整体架构,四维课程。
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依托学科特色和传统优势项目,我们整体构建了“四维多元”选择性教育课程体系,以“基础型、研究型、拓展型、体验型”多元课程为学生的自主选择、主体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学校优势学科、传统项目、德育活动为延伸的多元选择空间。
基础型课程是涵盖初、高中2个学段14门学科的国家课程。它包括必修、选修全部内容,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研究型课程是依托国家课程开设的实验探究、思维培养和课题研究及综合实践类课程,共3大类6门课程。引领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
拓展型课程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传统项目开设的特色校本课程及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共6大类21门课程,引领学生学会选择、自主发展,形成积极乐观、勤于反思、勇于探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体验型课程以学校的校训内容为依据,通过丰富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探索一个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不断内化个人品德的德育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2.建设课程,探索模式。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学校基于“学会选择、自主发展、乐学善学、实践创新”的教学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学校提出了“主体发展、合作探究”的基本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和教师双主体地位体现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探究,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提升素养。针对不同课程类型采取“行政班授课、选课走班、小组合作和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学情,推行“分级教学策略”,即起始年级(初一、高一)基于思维导图训练,过渡年级(初二、高二)小组合作学习,毕业年级(初三、高三)问题解决策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多元评价,用多元的课程和优质的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二、整合资源,保障实施
(一)成立课程中心
为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2016年10月,学校成立了课程发展中心,下设4个分支:
1.课程开发中心。以学科组长及市、区级骨干教师团队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中心,共开发了研究型及拓展型课程36门。
2.課程实施中心。以年级教学组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制定了《校本课程选课指导手册》,设计并完善了《分层走班指导手册》。
3.课程评价中心。由教学管理干部和年级主任组成的课程评价中心,积极探索学生多元评价方式。从毕业年级的《分层走班成绩管理手册》到学生在校本课堂、社团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教师教情、学生发展和过程管理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4.课程保障中心。以科研处、信息处、总务处为主的课程保障中心,为学校“四维多元”课程体系的开发开设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二)发挥职能作用
1.生涯规划,指导选科。
课程建设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新动力,是承接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四维多元”课程体系从形成到提升,实现了课程结构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持续丰富。
特别是针对2017级高一学生,课程开发中心依托学校“人生计划”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开发了《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2个模块14次课程,以校本必修、专题讲座和导师引领三个平台同期推动。实践表明,该课程很好地实现了新高考的选科指导,学校也真正实现了全面尊重学生选择、“一生一课表”,100%满足每个学生的选科要求。
2.突出优势,打造精品。
学校精心打造阅读课程,从选修校本到必修校本,从起始年级开设到全体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品读悦享课程》作为四维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由课程评价中心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打造,2018年9月作为精品校本在全校开设。
3.整合资源,提升品质。
课程保障中心将阅览室打造为《品读悦享课程》专用教室,确保定时间、定地点,即非毕业班每周一课时,纳入必修校本,保障该课程正常有序开设。
三、尊重选择,自主发展
为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围绕“尊重选择、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和优化资源配置与学校信息化水平。实验室、专用教室、学科基地扎实建设,《品读悦享》《学业生涯规划》《实验探究》等精品校本课程不断丰富,为全校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平台。
(一)教师自主发展
在“尊重选择”教育理念下,学校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育风格,促成教育品格和教育水准稳步提升。每年组织暑期研讨会统一思想,提升理念;每年召开教学年会,搭建平台,展示成果,强化内功。从注重学习到内化理念,从实践创新到推动成长,使教师在主动参与中提升技能,实现专业成长。
(二)学生自主发展
四维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选择空间。从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学生可以从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三个层面进行选择。我们施行在毕业年级分层走班,在普通年级校本选课走班,在课改年级选科走班。
(三)学校全面发展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形成了四大中心:拥有专业团队和高端设备的心理中心,由创意工作室和创客工作室构成的科技中心,将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融为一体的艺术中心,为国家和天津市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的“国家级乒乓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国球中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从教育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倡导教师利用已有的、手边的信息技术工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应用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实现了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学相长,共享共赢。
四、技术引领,融合创新
学校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完善以教学为中心的智慧校园建设,构建先进、实用、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支撑环境,网上选课、校级直播、网络教研、录课共享等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 左毓红)
一、构建课程,立德树人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中介;课程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课程更能创造他们可能的未来;课程是学校文化变革与特色发展的核心元素,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路径。
(一)课程理念,育人目标
教育必须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学校的课程理念是主体发展,合作探究;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个性鲜明,面向未来。
(二)课程架构,核心素养
1.整体架构,四维课程。
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依托学科特色和传统优势项目,我们整体构建了“四维多元”选择性教育课程体系,以“基础型、研究型、拓展型、体验型”多元课程为学生的自主选择、主体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学校优势学科、传统项目、德育活动为延伸的多元选择空间。
基础型课程是涵盖初、高中2个学段14门学科的国家课程。它包括必修、选修全部内容,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研究型课程是依托国家课程开设的实验探究、思维培养和课题研究及综合实践类课程,共3大类6门课程。引领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
拓展型课程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传统项目开设的特色校本课程及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共6大类21门课程,引领学生学会选择、自主发展,形成积极乐观、勤于反思、勇于探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体验型课程以学校的校训内容为依据,通过丰富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探索一个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不断内化个人品德的德育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2.建设课程,探索模式。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学校基于“学会选择、自主发展、乐学善学、实践创新”的教学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学校提出了“主体发展、合作探究”的基本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和教师双主体地位体现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探究,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提升素养。针对不同课程类型采取“行政班授课、选课走班、小组合作和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学情,推行“分级教学策略”,即起始年级(初一、高一)基于思维导图训练,过渡年级(初二、高二)小组合作学习,毕业年级(初三、高三)问题解决策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多元评价,用多元的课程和优质的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二、整合资源,保障实施
(一)成立课程中心
为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2016年10月,学校成立了课程发展中心,下设4个分支:
1.课程开发中心。以学科组长及市、区级骨干教师团队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中心,共开发了研究型及拓展型课程36门。
2.課程实施中心。以年级教学组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制定了《校本课程选课指导手册》,设计并完善了《分层走班指导手册》。
3.课程评价中心。由教学管理干部和年级主任组成的课程评价中心,积极探索学生多元评价方式。从毕业年级的《分层走班成绩管理手册》到学生在校本课堂、社团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教师教情、学生发展和过程管理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4.课程保障中心。以科研处、信息处、总务处为主的课程保障中心,为学校“四维多元”课程体系的开发开设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二)发挥职能作用
1.生涯规划,指导选科。
课程建设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新动力,是承接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四维多元”课程体系从形成到提升,实现了课程结构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持续丰富。
特别是针对2017级高一学生,课程开发中心依托学校“人生计划”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开发了《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2个模块14次课程,以校本必修、专题讲座和导师引领三个平台同期推动。实践表明,该课程很好地实现了新高考的选科指导,学校也真正实现了全面尊重学生选择、“一生一课表”,100%满足每个学生的选科要求。
2.突出优势,打造精品。
学校精心打造阅读课程,从选修校本到必修校本,从起始年级开设到全体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品读悦享课程》作为四维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由课程评价中心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打造,2018年9月作为精品校本在全校开设。
3.整合资源,提升品质。
课程保障中心将阅览室打造为《品读悦享课程》专用教室,确保定时间、定地点,即非毕业班每周一课时,纳入必修校本,保障该课程正常有序开设。
三、尊重选择,自主发展
为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围绕“尊重选择、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和优化资源配置与学校信息化水平。实验室、专用教室、学科基地扎实建设,《品读悦享》《学业生涯规划》《实验探究》等精品校本课程不断丰富,为全校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平台。
(一)教师自主发展
在“尊重选择”教育理念下,学校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育风格,促成教育品格和教育水准稳步提升。每年组织暑期研讨会统一思想,提升理念;每年召开教学年会,搭建平台,展示成果,强化内功。从注重学习到内化理念,从实践创新到推动成长,使教师在主动参与中提升技能,实现专业成长。
(二)学生自主发展
四维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选择空间。从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学生可以从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三个层面进行选择。我们施行在毕业年级分层走班,在普通年级校本选课走班,在课改年级选科走班。
(三)学校全面发展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形成了四大中心:拥有专业团队和高端设备的心理中心,由创意工作室和创客工作室构成的科技中心,将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融为一体的艺术中心,为国家和天津市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的“国家级乒乓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国球中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从教育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倡导教师利用已有的、手边的信息技术工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应用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实现了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学相长,共享共赢。
四、技术引领,融合创新
学校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完善以教学为中心的智慧校园建设,构建先进、实用、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支撑环境,网上选课、校级直播、网络教研、录课共享等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