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乏兴趣是学生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症结所在。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可见,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思想品德课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出几点建议。
一、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的讲课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使其“亲其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学科特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师生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使学生“信其道”,从而“乐其学”。
二、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古人说:“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新奇的刺激是激发求知欲产生的必备要素,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兴趣就越浓厚。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疑问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使他们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内容时,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向学生提供了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法现象。我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电动车辆常被盗窃、路上常见交通事故等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道理。
三、“潜在水平”与“最近发展区”合理搭配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除了最低的教学界限(现有水平)外,还存在着最高的教学界限(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界限。因此,适时适度提高教学难度可以刺激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要求,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地提高教学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使学生有一种在“摘果子”时“跳一跳”的感觉,难而有趣。
四、运用效果评价激励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倾向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就要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感受成果,体验成就,获得满足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知识测试成绩,用学习效果去激励学生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获取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就会感到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五、将时政内容渗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和介绍时政内容,将时政材料(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华尔街金融风暴等)有机嫁接到教材理论中来。因为时政内容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起到增加知识、扩充内容、激活兴趣的作用,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取材要精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否则就影响到教学进度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重学业负担。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时政材料,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代表性、针对性、教育性、时效性,涉及现阶段理论或能充分论证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要首选,如“十一五规划”“科学发展观”等。
六、实验移植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法移植到思想品德课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时,可以做这个物理实验:在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放一根竹筷,让学生观察竹筷是直的还是曲的,学生观察到此时的竹筷是曲的。老师从杯中取出竹筷,让学生再观察,此时竹筷是直的,然后老师结合学生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哲学观点,对哲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多媒体有助于解决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和视频《共和国六十年》,让学生从歌声和视频中体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之处,并坚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又如在讲授“诚实守信”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巩汉林和赵丽蓉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使“诚实守信”品德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笑声中明白日常生活中应做到诚实守信。
实践证明,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措施,思想品德课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而学生也定将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责 编 流 水)
一、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的讲课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使其“亲其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学科特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师生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使学生“信其道”,从而“乐其学”。
二、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古人说:“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新奇的刺激是激发求知欲产生的必备要素,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兴趣就越浓厚。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疑问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使他们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内容时,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向学生提供了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法现象。我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电动车辆常被盗窃、路上常见交通事故等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道理。
三、“潜在水平”与“最近发展区”合理搭配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除了最低的教学界限(现有水平)外,还存在着最高的教学界限(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界限。因此,适时适度提高教学难度可以刺激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要求,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地提高教学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使学生有一种在“摘果子”时“跳一跳”的感觉,难而有趣。
四、运用效果评价激励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倾向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就要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感受成果,体验成就,获得满足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知识测试成绩,用学习效果去激励学生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获取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就会感到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五、将时政内容渗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和介绍时政内容,将时政材料(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华尔街金融风暴等)有机嫁接到教材理论中来。因为时政内容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起到增加知识、扩充内容、激活兴趣的作用,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取材要精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否则就影响到教学进度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重学业负担。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时政材料,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代表性、针对性、教育性、时效性,涉及现阶段理论或能充分论证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要首选,如“十一五规划”“科学发展观”等。
六、实验移植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法移植到思想品德课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时,可以做这个物理实验:在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放一根竹筷,让学生观察竹筷是直的还是曲的,学生观察到此时的竹筷是曲的。老师从杯中取出竹筷,让学生再观察,此时竹筷是直的,然后老师结合学生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哲学观点,对哲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多媒体有助于解决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和视频《共和国六十年》,让学生从歌声和视频中体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之处,并坚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又如在讲授“诚实守信”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巩汉林和赵丽蓉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使“诚实守信”品德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笑声中明白日常生活中应做到诚实守信。
实践证明,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措施,思想品德课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而学生也定将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责 编 流 水)